《調音師》55個反轉劇情的懸疑片,全員皆惡,人性的陰暗面
人性的善惡只在一念之間嗎?這部2019年上映的印度反轉劇情大片,非常深刻地揭露了人性的陰暗面。幾乎全員皆惡的劇情看得所有觀眾匪夷所思,從影片最開始的時候,黑屏的情況之下,背景音樂伴隨著男主旁白的聲音:「說來話長要喝咖啡嗎?」,從男主第一視角的角度去講述這部電影的情節,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他所刻畫出來的人物形象,都是從男主視角最客觀的分析嗎?層層遞進的劇情和豐滿的人物設定,這部電影值得一看再看。
調音師這一部電影從一開始講述的是男主,原本是一個鋼琴師,但是他的演出活動在市場上並不十分受歡迎,在有一次假裝成為盲人的時候得到了更多善良的待遇,給的小費也更加的多。已經經受過多次受挫,這一次假裝盲人的體驗感受到了更多的優待,於是他開始假裝成為一個盲人的生活,從此更受歡迎,並且成為了在當地小有名氣的鋼琴師。此時的男主其實心思可能並不壞,他只是非常享受和獲取盲人身份帶給他的特殊待遇以及尊重感。
從假瞎到真瞎,男主善意的變化
很多人評價都認為男主一開始並不是什麼好人,但從劇情開始的時候,男主因為一次意外,目睹了兇殺案。這場兇殺的兩個兇手,一個是西米,另一個是他的情婦馬諾哈爾警長。無法判斷男主阿卡是否是真正的盲人,雖然心存疑惑,但是他們還是放走了男主。在這場彈奏的鋼琴曲過程,看他們處理完了屍體,阿卡一切都看在眼裡,但是為了活命自保他選擇假裝一無所知,離開了現場。
在目睹完這一切之後,阿卡的第一反應是去警察局報警,可是無奈發現了兇手竟然是警長,知道自己寡不敵眾,於是無奈選擇了沉默。之後的阿卡其實內心還是心存一絲的善良,他並沒有以事不關己的態度,而是感到恐慌和驚嚇。這也是一個正常人會做的舉動。在離開警局之後,他還依舊試圖想要引導出罪犯。
於是受到了警長和西米的懷疑,他們決定要殺人滅口,開始設計了一系列的環節想要讓阿卡置身於死地。心裡開始選擇去到了阿卡的家中,並且在他的飲料和食物裡面下藥,拿出嚇人的面具,在阿卡的面前給水杯下毒藥想要測試阿卡的反應,果不其然阿卡的反應是裝的盲人,躲過了毒藥的水杯卻因為吃下了西米哪來的點心,阿卡成為了真正的瞎子,心態開始變化。
全程高能,所遇全員皆惡
在西米把他弄瞎的時候,他打電話給了蘇菲,這是他剩下唯一精神的支撐,可是蘇菲卻無法信任他所說的事情的真實性,一步步走向絕望,只能呆在自己家中,鄰居的男孩子還繼續欺負他。
在西米和警長追殺阿卡的過程中,一路上他遇到了溼婆神和她的兒子、醫生等等,這些市井小人物的存在,也更加的讓阿卡為了求生一點點變得更壞。作為醫生在看到了受傷的阿卡並不是救死扶傷,而是看到了他身上的器官要做地下醫療的交易。私心出發他並沒有想要主動去傷害誰,可是計程車司機夫婦卻背叛了他。一路所遇之人全員皆惡,對人性失去信心沒有依賴可言,雖然策劃要報復警長和西米,但是也沒有做出實質性傷害。想要自保就必須讓自己也變得更加理性甚至比他們更狠,這也是阿卡漸漸惡化的原因。
燒腦的劇情反轉到最後一刻
其實整個電影中最心狠手辣,惡毒的人是西米,最後的結局當中,男主和醫生一起便買了女主的肝臟。而且整個過程中男主的眼睛視力在哪一個時段是正常的,哪個時段是在裝瞎?需要觀眾根據情節去推斷。對整部電影的核心取決於這一句話,什麼是生命,這取決於肝臟。其中在電影中也有一句歌詞中也透露出一個信息說:敵意是不需要錢的,而友誼需要收費。男主一直處於各種編造的謊言之中,也很享受謊言所帶給他的好處。整部電影中的設計劇情充滿了隱喻和反諷。在電影即將結束的時候,男主人在異鄉繼續演出,他用拐杖踢走了易拉罐的鏡頭中,就可以表示出他已經恢復了視力,卻依舊戴著墨鏡,已經習慣性騙取其他人的同情來獲取利益,並且過上相對滋潤的生活。
調音師的反轉非常之多,達到了55個。導演帶著觀眾坐上了一輛過山車,在每個拐角之處都給你帶來了驚喜和意外,反轉的劇情讓觀眾看了之後直呼燒腦這也讓它成為了2019年最熱門的院線影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