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3方法讓孩子做事情有韌性

2020-12-23 愛家心理張麗

「這熊孩子,又不去了!」剛下樓遇到了強媽在抱怨小強不去上跆拳道課了!

這不是小強第一個不去的興趣班,最近半年小強換了5個興趣班了,從彈鋼琴到繪畫,從寫作業文,到舞蹈,還就跆拳道課堅持的時間長,有一個多月,可現在他又發脾氣不去了!

「張老師,有沒有什麼方法,讓孩子別做事這麼虎頭蛇尾呢?我們也不希望他成什麼畫家和武術家,起碼報班了總要上完吧!老這樣真讓人受不了!」強媽無奈的說道。「更何況其他事情也是這樣,真擔心他長大了可怎麼辦!」

小強幾乎做什麼事情都是遇到困難的地方就退縮了。當初去學習鋼琴,開始的幾天特別有興趣,恨不得讓父母馬上給自己買一架鋼琴,天天練。可是等到了練習曲的時候,開始不彈了,嫌彈鋼琴太枯燥。

畫畫班開始也有興趣,但是當老師讓他練習素描靜物的時候,又不幹了!

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很多,他經常是開始興趣滿滿,很快就爛尾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容易把孩子的這種行為叫做虎頭蛇尾或者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做事情虎頭蛇尾的害處: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者「虎頭蛇尾」的做事方式,只會把孩子拉進失敗的旋渦。而一個做事有始有終的孩子,才會認真、負責地對待每一件事情,進而憑藉不斷的努力走向成功。

做事有始有終是一種重要的素質,與孩子的堅持不懈、耐性、自制力和責任心密切相關。

孩子做事總是有頭無尾,不能堅持是責任心不強的表現。長期如此,孩子的耐性和意志力將會很差,在學習和生活中可能都會虎頭蛇尾,不利於他們的成長和發展,對他們將來融入社會也會造成障礙。

孩子做事虎頭蛇尾的原因:

1、家裡有一對包辦代替的父母。

孩子是在具體行為中培養自信和抗挫力的,當孩子遇到困難,他還沒有想到解決辦法,父母都搶著為孩子把問題解決了,長此以往,孩子遇到困難就會等待救援,自然只能虎頭蛇尾了。

2、面對挫折頻受打擊。

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往往是他們最脆弱的時候,此時父母的鼓勵非常重要,只是很多父母在這個時候,不但不給孩子鼓勵,還往往成為最先批評孩子的那個人。、比如孩子想自己倒水和,不小心打碎了水杯。往往很多父母是一邊批評一邊打掃,剩下孩子在一邊不知所措。

父母這樣的行為會讓孩子覺得這件事情自己是做不到的,自然不會繼續努力了!

3、任務太重,完成無望,消極怠工。

有時候孩子虎頭蛇尾,是因為他覺得自己面對的困難實在太大,自己根本解決不了。壓力導致了他的逃避。

3招解決孩子虎頭蛇尾的問題:

1、教方法,做指導,不代辦

教給孩子做事方法可以幫孩子減少做事過程中的障礙或困難,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事情比較難,可以做他們的教練來知道他們,但是千萬不要越俎代苞,這樣孩子更容易堅持下去。

晶晶已經上一年級了,是個聰明可愛的孩子。這天,學校裡的科學老師給大家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讓同學們觀察布穀鳥,並就此寫一篇觀察日記。

這項作業可難不倒晶晶,因為他爸爸是個業餘動物學家,經常到野外觀察各種動物。晶晶準備讓爸爸替自己寫這篇觀察日記。爸爸拒絕了。

他對晶晶說:「晶晶,雖然爸爸的確了解布穀鳥,也會寫觀察日記,但我不能替你寫這篇日記。因為這是你的作業,是你的事情和責任,你自己來完成。」

晶晶只得同意。

星期天,爸爸帶著晶晶來到了郊外,讓晶晶自己觀察布穀鳥。晶晶觀察得很仔細,很順利地完成了觀察日記,還得到了老師的表揚。

從那以後,晶晶有了強烈的責任感,自己的事情堅持自己做,不再推給別人。大家都說他是個勇於承擔的好孩子。

很多父母在孩子遇到麻煩,出現問題的時候,往往不想孩子受累走彎路,所以自己挺身而出,代替孩子完成任務,而不是教孩子如何解決問題。

這樣做也許使得孩子暫時輕鬆了,卻不利於他們責任感的培養。漸漸地,孩子會對家長產生依賴心理,遇到挫折時不再堅持,做事也馬馬虎虎。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沒有責任感,不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所以,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一定不能代勞,而要正確引導孩子,教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自己去完成任務,從而培養孩子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晶晶爸爸在面對晶晶的不合理要求,並沒有選擇簡單的代替她完成作業,而是帶他到野外去觀察,讓她自己完成作業。這樣做不僅培養起了晶晶的責任意識,教會了她如何解決問題,還讓她學會了不輕易放棄。

2、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少批評多鼓勵

孩子遇到困難容易氣餒、退縮,需要家長及時鼓勵才能堅持下去。

今天跟我大家大寶一起下樓玩,剛好她遇到了一個二年級的姐姐在學騎沒有輔助輪的自行車。

小女孩剛剛學,平衡感不是很好,老是摔倒。媽媽在一邊又著急又無奈,看到孩子摔倒了,很心疼,卻還是忍不住訓斥。

不一會兒,小女孩被媽媽說煩了,扔掉自行車蹲旁邊哭去了!一邊哭,一邊說:「我再也不學了!」

剛好我家大寶想玩,她們就把自行車留下了,大寶也老摔跤,我每次都告訴她:「摔倒了沒關係的,剛學的時候都是這樣的。慢慢來,你的平衡感會越來越好的,很快就會學會的。」

大寶雖然被摔的幾乎遍體鱗傷,但是興致慢慢的說:「我一定能學會騎自行車!」

小女孩在一旁看到,也受到了鼓舞,想要一起學,就這樣兩個小傢伙,一人一會兒,明顯的比剛開始騎的好多了!

遇到困難,事情總做不好時,孩子通常會沒有自信,甚至想要放棄,這時父母難免會有些著急。然而,這時一定要控制情緒,以最有效、最正確的方式幫助孩子:表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教孩子如何改善不足之處,鼓勵孩子堅持下去。

孩子得到鼓勵,便擁有了堅持到底的勇氣和自信,就更有可能把事情做好,同時,孩子的責任感也得到了培養。

3、從小事情開始,讓孩子有始有終!

孩子的能力有限,有些時候不是他們不想做,而是覺得自己做不到,乾脆耍賴不做了。

我家大寶不到3歲的時候,特別喜歡搭積木,但是往往拿出積木玩夠了,就跑了,不想著收回去。

每當我要求她收回去的時候,她就會用哭鬧來反抗,往往一邊哭一邊說:「那麼多,我收不完」或者「我不想收!」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都告訴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玩具,自己收,但是媽媽可以幫助你,我拿桶你負責放進去好了!」往往在我幫助的套路下,我們會一起收完。

到了她三歲多的時候,她已經可以自己收拾積木和其他玩具了!此時我就開始讓她做其他事情,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繫鞋帶。

現在她已經能獨立做很多事情了,其實都源於從小事情上讓她體會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且徹底完成後的那種成就感。

孩子好奇心重,我們還可以從孩子喜歡的事情上,培養孩子的責任、做事不半途而廢的好習慣是比較容易被他們接受的。我們還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來變換任務,讓孩子更易接受。

同時,父母尤其要注意,不要給孩子過難的任務,應從比較容易的事開始,逐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相關焦點

  • 一課譯詞: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一課譯詞: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chinadaily.com.cn 2020-01-20 16:13
  •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3種教育方法往往會對孩子造成嚴重影響
    可是很多家長發現,自己教育孩子的文章讀了不少,但是教育孩子的水平卻沒有一點進步,總是在原地踏步走。其實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大都是家長朋友們對於教育方法的死搬硬套,並沒有真正地將教育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孩子教育過程中。
  • 我就是一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
    先來看看百科的釋義:一共三天,有一天是打漁,兩天是曬漁網。這樣是打漁的最佳方式。因為每天打漁每天曬網的方式是不可能的。打漁期間是不可能修補漁網的。「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正確含義是做每件事都有自己的正確方式,不宜照搬,不宜蠻幹,更不宜偷懶。張弛有度,才有利身心。
  • 孩子做事總是3分鐘熱度?家長可巧用4個方法,培養孩子專注力
    還讓孩子形成做事拖拉,做事馬虎的不良習慣。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方式方法尤為重要,孩子專注力不夠往往會有不好的影響:1,做事效率低下:因為孩子的專注力不夠,做事自然而然就會延長時間,效率也會低下。不僅如此,還會讓孩子做事情不夠認真,3分鐘熱度,一會對這個事情感興趣,過了幾分鐘又對另一個事情感興趣,結果最後導致什麼東西都沒學到,什麼事情都沒完成,還浪費了大把的時間。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專注力不足壞處是巨大的,這也就要求家長們需要注意平時與孩子的相處,注意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 包工頭: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對於此事,查先生表示,黃先生在工作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活時經常找不到人,為此他找來了另一名木工做了收尾工作,支付了1800元,「這筆錢需要從黃先生的工資裡扣除」。査先生稱,此前他將3000元現金交給黃先生,但黃先生拒不接受。對於査先生的說法,黃先生表示,雖然因為種種原因,自己確實耽誤了一些工作,但1800元的扣款實在過高,他會繼續與査先生協商此事。
  • 「兩天打魚,三天曬網」的健美系統
    【新朋友】 點擊上方「舍賓亞洲」關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常被人們用來批評那些做事不能持之以恆的人事實上天天練的傳統方法不僅僅使現代人不堪時間佔用之重負,更重要的是造成了普通人身心生理方面的重負及恢復不全之慢性積累。現代的諸多健美運動,有氧運動都要求人們天天練,不間斷。
  • 南寧大掃黃 警方稱非「兩天打魚三天曬網」(圖)
    在一家名為理髮實則色情服務的按摩院內,一名被控制住的中年男子辯稱其剛進來不夠3分鐘,接受的是正規按摩,但警方卻在其身上搜出一個已經開啟的安全套。  在民警到五裡亭市場附近的涉黃髮廊清查時,發現有一間髮廊拉閘門緊鎖,但是裡面卻坐著一名男子,民警叫他開門,他說沒有鑰匙,民警問他為什麼被關在裡面,男子說:「我是想來按摩的,剛進門口就上衛生間小便,但是從衛生間出來後就發現大門鎖上了,裡面的人都不見了。」
  • 一招搞定孩子做事拖拉的習慣
    之後,母親與梓豪經過協商約法三章,如果梓豪寫作業時,每小時離座次數能夠由7次減少到3次,就可以允許看電視,否則就禁止看6點鐘的動畫片。結果第一個星期有三天達到標準,三星期以後可以完全做到。等梓豪能完全做到每個小時離座不超過三次的標準時,再把標準依次提高到兩次、一次。就這樣,三個月以後,梓豪終於改掉了寫作業拖拉的習慣。
  • 孩子做事太慢真急人!教育專家提出,用這三個方法最管用
    同事胡姐最近總嘆氣,孩子做事可慢了,寫作業時也能拖上兩個小時才寫完!胡姐工作不忙時,還能耐心跟孩子講道理,工作忙起來心情很煩,再看到孩子還在磨蹭,就想發火!教育專家提出,可以用這三個方法,幫助孩子離開磨蹭的毛病!第一,教孩子學會使用計時器,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 提升孩子自控力的關鍵,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用心做事
    專注力差的表現 1.上課走神,不專心聽講 注意力時間短,聽不了完整一節課,做事情三心二意,邊寫作業邊看電視 2.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分心 有一點聲音都會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看似在學習,實際上所有的事情都聽到了,電視裡演什麼節目,媽媽電話裡講了什麼內容都知道。
  • 孩子做事像烏龜,打罵只會反效果,用3個詞語改變孩子
    孩子不願意面對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但又沒有辦法逃避,內心會變得焦慮不安,只能通過拖延的方法逃避。即便孩子做事拖拉是「掩耳盜鈴」,但他們的內心卻獲得了極大的安慰,焦慮感消失不見,頻繁如此孩子便會拖延「成癮」。
  • 努力做個好孩子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405班小記者 鄭詩涵    我一口氣讀完了《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感觸良多,受益匪淺。    書中的主人公金鈴機敏、善良,是個六年級小學生。她媽媽望女成鳳,可金鈴成績平平,沒有達到媽媽的期望。為了做一個讓家長和老師滿意的「好孩子」,她做了種種努力。
  •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害怕,怕的是你一直曬
    最近一位小夥伴就反映說自己在執行過程中經常是今天下定決心要執行了,過幾天就不想繼續了,可過後又開始後悔,於是決心重新開始,可過幾天又想放棄,就這樣反反覆覆地,也就是常說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為一直是這種情緒,沒有辦法改變,自己也變得焦慮了。這裡首先要調整一下心態,不要只看到自己「兩天曬網」,你還打了」三天魚「呢,不管收成如何,總比不去打強吧。
  • 孩子做事太慢怎麼辦?父母做好這三點,孩子告別拖延
    月月是表哥家的女兒,由於表哥家經濟條件很優越,所以月月對什麼都很不在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讓她養成了拖延的壞毛病,不可否認,有些孩子的做拖拉是家庭因素的影響。有些孩子的家庭條件過於優越,導致孩子做事情可以沒有計劃,不計後果。孩子會想:反正我的家庭條件好,拖一拖又怎麼樣呢?
  • 孩子做事拖拉,除了老人溺愛,還有這三個原因,你家娃中招了嗎?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很多家長都頭疼自己的孩子做事情拖拉,尤其是寫作業的時候。但如果家長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的拖拉可能是從他小的時候就養成的壞習慣。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做事情拖拉呢?通常有以下三點,只有家長找到了孩子拖拉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幫助他改正。
  • 孩子做事總是半途而廢怎麼辦?堅持做好這三點,孩子一定能做完
    不要打擾孩子的正常活動孩子在做事情時,只要是相當安全的,就不要打斷孩子。因為當一個孩子在做事情時,他的注意力和思維活動都需要連續性,如果我們總是隨意打斷,那將不可避免地打斷孩子的思維並使他分心。一旦注意力被打斷,重新聚焦和恢復思維可能需要花費數倍的時間,在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可能導致孩子死亡。因此,當孩子專心做事時,不要因為一些小事而隨便打擾他,而要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讓他可以專心做事。
  • 孩子做事馬虎,如何提高專注力?這2個方法,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
    如果發現孩子做事總拖拖拉拉,馬馬虎虎完成,那家長是不是得頭髮都白了幾條?很多家長反應,自己的孩子,實在太難教了。平常與孩子交流中,明明孩子是回答得很利索的。,但孩子的口頭承諾卻沒有兌現,哪怕是他選擇「輕暴力」地警告孩子,除了把孩子嚇哭外,依然起不了效果……其實孩子的思想和大人的不一樣,大人屬於一個成年的年紀,有成熟的思想觀念,當大人聽到別人反應到自己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時,他們都會去停下來思考,並按照自己的自律能力去糾正。
  • 未來三天佛光普照,做事情順順利利,將有一筆橫財來到身邊的生肖
    今日朝哥聊的這三個生肖,未來三天都會有佛光普照,在事業上有望取得新突破,做事順順利利,一定會有橫財降臨。#出生於兔年的兔人精明靈活,性情溫和,喜歡安靜、舒適的居住環境。她們說得不多,但行力卻很強,能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出無限的財富。她們言傳身教,做事循序漸進,工作上能步步為營,不斷取得新突破。
  • 孩子做事三分鐘熱度,怎麼破?三個方法讓他乖乖聽話!
    孩子做事沒長性總是3分鐘熱度怎麼辦?經常聽到很多家長抱怨說我家孩子幹什麼也沒常性。今天給他報個書法班,可是沒幾天就拉倒了。他見同學去畫畫,他自己也想去,就這樣來來回回,換來換去,一年到頭下來,興趣班花錢不少,可是根本沒有效果。也有家長抱怨說孩子信誓旦旦地跟自己保證說,「媽媽從今天開始,我要晨跑,一定要監督呀!」
  • 孩子上課走神,做事總分心,如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文|全文共2512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前兩天,我收到了閨蜜倩倩發的微信:「親愛的,這幾天幼兒園老師總和我說,我家孩子上課的時候,上著上著就自己玩起來了,也不看老師,有時候還自己突然跑出去。這本書結合兒童大腦的發育特點,從腦科學角度,講訴了,為什麼年齡小的孩子,做事情容易分心、走神,是缺乏專注力嗎?並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孩子在早期的學習模式,決定了他們很容易被身邊的事情所吸引到,看起來像缺乏專注力,一會兒摸摸這個玩具,一會兒又走開去擺弄那個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