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設計起源於美國矽谷,屬於高新技術設計產業,2000年以移動端UI界面前國內的UI設計剛開始萌芽,但當時做UI等於做平面設計。
基本也體現在網頁設計上,後來隨著flash的流行,一部分設計師開始去思考互動性。到了2002年一些企業開始重視到UI設計的重要性,紛紛把UI部門從軟體編碼團隊裡提出來,開始有了專門針對軟體產品的圖形設計師和互動設計師。
2004年以後隨著手機,電腦附加軟體,MP3等大量產品上市,ID設計就和UI設計越來越緊密了,UI設計也開始被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和重視程度。
比如國內外眾多大型IT企業:百度、騰訊、網易、搜狐、新浪、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華為、聯想、盛大、阿里巴巴、等科技型企業,都有UI設計部門和用戶體驗中心。
2009年蘋果公司正式把iphone帶入中國,移動UI開始迅速紅火,至今國內UI設計已開始大步發展。由於國內UI設計師人才稀缺,就業市場供不應求。
當前我國移動網際網路等新興網際網路產業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增速飛快,用戶體驗至上的時代已經來臨。隨著技術逐步拓展,產品生產的人性化意識日趨增強,用戶界面設計師(即UI設計師)因此成為了人才市場上十分緊缺的職業。需要招聘該類型人才的企業不僅僅局限於移動網際網路企業,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互動設計、用戶測試方面的投入,如金融、交通、零售等一些行業均需要該類型設計人才。
目前相當一部分從事UI設計工作的設計師,是從平面設計、網頁設計、程式設計師、美工、動漫等行業轉行而來。根據最新行業市場招聘UI設計師需求人員數量統計顯示,目前需求人員主要分布在國內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數據顯示,以 北、上、廣、深 為例的一線城市UI設計師相當緊缺,所以現在學UI設計發展前景是非常廣闊。UI設計行業目前發展前景比較廣闊,企業招聘需求人才量多,就業崗位多,就業起步薪資高,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想早點學會UI技能就業。
UI行業薪資雖然比較高,但是需要具備有足夠的設計技能才能拿到,如果沒有經過實戰訓練系統培訓學習的人,基本上都拿不到高薪,非常現實的工作。
讓人迷茫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本該奮鬥的年紀,卻想的太多,做的太少。不要等到年紀大了,卻什麼一技之長也沒有學到,一生碌碌無為的生活。不管你現在是什麼年紀,但別辜負最好的自己,把每一句我不會,都改為我可以學,把每一句我不敢,都改為我一定行,嘗試總比永遠不敢開始要強。
關於UI設計行業是否飽和了呢,這個問題其實比較有趣。在當下,請說出一個看起來沒有飽和並且你會很想去做且能做的職業?有沒有?沒有!很多人都太浮躁。眼高手低。我覺得還是應該回歸到根本,看你自己是否有興趣,有熱情,找到想要長期做的事。
那麼,好的設計師和一般的設計師,能力差別會非常大,十個一般的設計師,真正的輸出也可能會小於一個好的設計師。格雷厄姆在《黑客與畫家》中,也說過類似的觀點,在網際網路行業,工程師、設計師都是這樣。一旦自己選擇了這條道路,就要全力將自己從初級階段不斷往上提升,讓自己的輸出儘快上幾個臺階。
所以現在有些人覺得UI設計行業內很好,有些人覺得找不到工作,問題就在這裡。
對於資歷較淺的的設計師,門檻還會越來越高。相信有經驗的設計師都會認同這個判斷。設計會越來越難,每個階段都會有瓶頸,只能不斷努力突破瓶頸。
在一些行業中,會一些技能可能就夠吃半輩子了,但是網際網路設計師不是這樣,想像一下十年前的設計師,如果一直停留在塞班的平臺上,現在會如何?然而為什麼沒有聽到做塞班系統的設計師和工程師都沒飯吃,因為他們一直不斷學習。
越是資深的設計師,越會感受到挑戰。
對於正在入行、工作幾年的設計師,也要做好這種準備,未來得往前走而不是固步自封。
而今,隨著5G網絡技術領域的迅速發展,產品生產的人性化意識日趨增強,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互動設計、用戶測試方面的投入,UI設計領域「三足鼎立」的局面將越來越成為大勢所趨。
UI設計中的互動設計方面已經走過了基於字符方式的命令語言式界面的階段,目前正處於圖形用戶界面時代。但是,人們仍不滿足於現狀,在積極探索新型風格的人機互動技術。
語音識別技術和計算機聯機手寫識別技術的商業成功讓人們看到了自然人機互動的曙光。虛擬實境和多通道用戶界面的迅速發展也顯示出未來人機互動技術的發展趨勢「人機和諧」的多維信息空間。
1、偏運營類的UI設計師
需要具備的能力:創意,策劃,文案,繪圖,提案表述(需求程度按照排名順序)
第 一種,類似於傳統網際網路的廣告,前兩年的各種廝殺,已經使得用戶的使用入口基本固定,社交用微信,地圖用高德,購物用天貓等等。
那麼這個時候固定的廣告行業就要展露頭腳了,京東過年的時候各種無節操無下限的廣告就可以像我們證明這個現象。
第二種,個人屬性崛起,我們盯著千篇一律的應用一定要殺出個性化的一條路,各種廠商各種節日設計推廣,各種情感化訴求,必然需要大量的運營類型UI設計師一展拳腳。
擺脫了規範的限制,擺脫了扁平化的需求,平面設計能力,手繪造型能力以及創意表達能力的素養真正的就拉出來比拼了,這可不是幾個月可以複製出來的,以後一定搶手。
2、產品型的UI設計師
需要具備的能力:懂產品,懂UE設計,懂用戶體驗,有產品設計思維,懂溝通,能看懂數據等,基本上給個需求就能實現所有設計稿給到開發。
其實從小創業公司的模式大家就不難看出來,大批量的老闆懂資本市場,懂團隊建設,有一定資源,或者一個傳統企業,有已經成熟的項目,那麼他們需要是一個核心人員,能夠單獨建立團隊。
最好能夠單獨完成產品初期的項目,順便還能做個ppt,做個高保真原型放在手機裡面,哦不,拉投資就太方便了,所以這種人員也非常稀缺。
如果一個UI設計師不懂產品,不懂互動設計,不懂用戶體驗設計,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出路了,如果現在還不懂的就要花點時間用心去提升一下。
這從側面也印證了一點,UI設計+UE設計將會是未來UI行業真正發展的方向和最終形態,當然不可否認大公司裡面一定是做各種職位的細分。
但是目前從中國一批頂級網際網路公司的設計師反饋來說,好像都在明確的走交互的路線,讀各種交互的書籍強化自己,試用各種app增加自己app的閱讀量。
舉一個例子,百度目前UI設計師將近200多人了,但是還在擴招,而且名額不做上限控制。很多設計師都是從傳統設計行業轉變過來的,又沒有系統化的教材,所以設計師的轉化也很難,最終導致了搶人才的這種局面。
因此UI設計行業的就業前景一片廣闊,而且通過努力的學習很可能進入這些著名的大公司,當然待遇也是非常可觀的,而對於技術能力不夠找不到工作的,且又不想提升的人就會自認為行業飽和了。
最後總結:在這個日新月異不斷發展的網際網路時代,只有不斷的充電學習,掌握核心技術,提高自己的設計能力水平,那麼這個行業對你來說一直都不會飽和。
如果你現在不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或者所從事的行業,就不要一直勉強自己堅持下去,因為有的時候,堅持到底不一定就會有很好的結果。所以想轉行UI設計的話,要珍惜時機,只要你肯付出行動用心去學習UI設計,學會以後相信一定會比你現在的工作薪資要高,能讓你更有價值。
而UI設計行業入門的門檻不高,不要求你要用什麼設計基礎,零基礎就可以轉行學UI設計,而且每個人起初學UI設計,都是要從零基礎學起從淺到深。當然,學UI設計不是隨便自學就能學會的,要想正真掌握全面專業的UI設計技能,還是要通過系統的學習方法來學,才能正真的掌握這門UI設計技能。
零基礎轉行UI設計
0基礎4-5月入職/轉行UI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