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案例之二十七:刑事審判參考「第582號」盜竊機動車號牌案

2020-12-26 A春起之苗

刑法案例之二十七:刑事審判參考「第582號」楊聰慧、馬文明盜竊機動車號牌案——以勒索錢財為目的盜竊機動車號牌的如何定罪處罰

一、基本案情

2008年3月16日至3月20日期間,被告人楊聰慧以盜取他人汽車號牌後敲詐錢財為目的,組織並夥同被告人馬文明及甄松、杜秀明、馮子朋、孔大偉(均另行處理),先後在江蘇省崑山市集街甲子弄口、蘇州市花駁岸8號樓下、蘇州市鐘樓新村5幢樓下等地,採取強掰車牌的方式多次盜竊汽車號牌。其中,被告人楊聰慧盜竊作案13起,竊得汽車號牌14副;被告人馬文明盜竊作案7起,竊得汽車號牌8副。被害人補辦車牌所需的費用為人民幣105元/副,被告人楊聰慧盜竊機動車號牌補辦費用共計人民幣1470元,被告人馬文明盜竊機動車號牌補辦費用共計人民幣840元。2008年3月20日凌晨,公安機關將二被告人抓獲。

平江區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楊聰慧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秘密手段竊取他人財物,數額計人民幣1470元,屬盜竊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盜竊罪;被告人馬文明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秘密手段竊取他人財物,數額計人民幣840元,接近盜竊數額較大的起點,且具有連續多次竊取機動車號牌並藉機敲詐被害人、妨害公安機關實施交通管理等惡劣情節,其行為亦已構成盜竊罪。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第六十四條之規定,第六十八條第一款、第六十五條第一款之規定,對被告人楊聰慧以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對被告人馬文明以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

一審宣判後,二被告人沒有提出上訴,公訴機關亦未抗訴,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二、主要問題

1.機動車號牌是否屬於刑法分則中規定的國家機關證件?

2.以敲詐錢財為目的盜竊機動車號牌的行為應如何定性?

三、裁判理由

(一)機動車號牌不屬於盜竊國家機關證件罪中的國家機關證件。

機動車號牌是否屬於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規定的行為對象,是本案中對二被告人準確定罪的一個必須釐清的問題,經研究,我們認為,機動車號牌不屬於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規定的盜竊國家機關證件罪中的國家機關證件,其主要理由在於:

首先,從文義解釋角度來看,國家機關證件是由國家機關製作頒發的用以證明身份、權利義務關係或者有關事實的規範性憑證,通常具有製作主體特定、用途明確、形式規範等特徵,主要包括證件、證書等,如常見的護照、機動車行駛證均具有此特徵。機動車在交易過程中,涉及各種不同的證件,包括機動車來歷憑證、整車合格證、號牌、行駛證、登記證書以及有關機動車的其他證明和憑證。從證件屬性來看,有關機動車的證明和憑證中,只有行駛證、登記證書屬於國家機關證件的範疇,其他證明和憑證不屬於國家機關證件的範疇。機動車號牌雖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統一制發,但只是中英文和數字的組合,並不加蓋主管機關的印章,僅起到機動上路行駛的有效識別載體的作用,不具有國家機關證件通常具備的上述特徵。特別是根據公安部修訂發布的《機動車登記規定》,自2008年10月1日起機動車所有人可以通過計算機自動選取或者按機動車號牌標準規定自行編排的方式獲取機動車號牌號碼,進一步強化了機動車號牌的個性色彩。因此,從一般屬性來看,機動車號牌只是一種標誌,而非國家機關證件。

其次,從體系解釋出發,在刑法分則體例安排上,刑法分則第二百八十一條、第三百七十五條中分別規定了對非法生產、買賣人民警察車輛號牌、武裝部隊車輛號牌等專用標誌,情節嚴重的行為,予以定罪處罰。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刑法是將人民警察車輛號牌、武裝部隊車輛號牌歸為專用標誌,而非國家機關證件,因此,將除上述特殊車輛號牌外的一般的機動車號牌解釋為國家機關證件有悖於刑法體系解釋的原理。或許有人認為,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條第一款、第二款分別規定了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罪及非法生產、買賣武裝部隊制式服裝、車輛號牌罪,可那是立法者為了對武裝部隊類的機動車號牌予以特別保護才作此規定,因而並不妨害將一般的機動車號牌認定為國家機關證件。很顯然這種理解並不合理,從這兩個條文本身來看,第一款規定的人罪標準顯然寬於第二款要求的入罪標準,第二款僅對情節嚴重的情形予以刑罰制裁,而第一款卻將情節嚴重情形作為法定刑升格的條件,這是因為,從一般觀念來看,武裝部隊公文、證件顯然較武裝部隊車輛號牌更為重要,更值得刑法保護,以之為對象的犯罪社會危害更大。因而如果將普通的機動車號牌解釋為國家機關證件,不僅造成概念的混亂也嚴重背離了刑法體系解釋的基本原理。而且,無論刑法典第二百八十一條還是第三百七十五條都只規定非法生產、買賣人民警察車輛號牌、武裝部隊車輛號牌等專用標誌,情節嚴重的予以定罪處罰,並未將盜竊、搶奪上述專用標誌定罪處罰,如果將盜竊機動車號牌即以盜竊國家機關證件予以定罪處罰,甚至可以情節嚴重升格法定刑幅度予以處罰,顯然是嚴重背離了罪刑法定原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立法者也已注意到盜竊、搶奪武裝部隊車輛號牌具有較為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故而在《刑法修正案(七)》中增加規定了盜竊、搶奪武裝部隊車輛號牌等專用標誌的犯罪,但這仍然是將機動車號牌限定在專用標誌的範疇內處理這一問題。

最後,從司法解釋沿革的一致性來看,1998年5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聯合發布的《關於依法查處盜竊、搶劫機動車案件的規定》的第七條規定偽造、變造、買賣機動車號牌及機動車入戶、過戶、驗證的有關證明文件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該條文正是司法實踐中個別司法機關將盜竊機動車號牌以盜竊國家機關證件定罪的所謂法律依據。單就該條文來說,它也僅是明確了在盜、搶機動車犯罪中偽造、變造、買賣機動車號牌的以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定罪處罰,但不能就此當然地對盜竊、搶奪機動車號牌的行為以盜竊、搶奪國家機關證件罪予以定罪處罰,更不能以此當然地推定機動車號牌即為國家機關證件。不能忽略的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也已注意到了這一問題,自2007年5月1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與盜竊、搶劫、詐騙、搶奪機動車相關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一款僅規定了偽造、變造、買賣機動車行駛證、登記證書累計3本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一款的規定予以定罪,應當說這不是司法解釋的疏漏,而是特意為之,目的就是將機動車號牌排除在國家機關證件範疇之外。該司法解釋與前述1998年的規範性文件都是就盜、搶機動車等相關犯罪問題作出的規定,但從法律效力的一般原則來看,後法優於前法,故上述司法解釋應優先適用,機動車號牌不屬於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規定的國家機關證件。

從上述分析來看,盜竊機動車號牌的行為雖具有較大的社會危害性,值得動用刑罰處罰,但以盜竊國家機關證件罪在現行法律規定下予以定罪法律依據不足。

(二)以敲詐錢財為目的盜竊機動車號牌的行為可視具體情形處以敲詐勒索罪或盜竊罪。

本案中,被告人楊聰慧、馬文明盜竊他人機動車號牌是為了以此向有關號牌所有人勒索錢財,因為單純的盜竊機動車牌照對其而言並不具有實質性的意義,機動車號牌本身沒有什麼經濟價值,其盜竊機動車牌照係為了向號牌所有人實施敲詐勒索的行為,達到非法獲取錢財的目的。因此,盜竊機動車號牌的行為屬於手段行為,勒索錢財行為屬於目的行為,所以將盜竊行為認定為與勒索行為具有牽連關係比較妥當。對於牽連犯,一般應擇一重罪進行定罪處罰。如果行為人敲詐得手後歸還所竊取的車牌,並達到追訴標準的,以敲詐勒索予以定罪是無異議的。如果行為人未能敲詐到錢財並且將車牌隨意丟棄的,在此情況下可以盜竊罪予以定罪。或許有人會認為,行為人主觀上僅有敲詐勒索的目的,並沒有非法佔有的目的,處以盜竊罪似乎比較牽強。其實,盜竊的經典表述是以和平手段永久剝奪他人對財物的所有或佔有。因此,如果行為人在未能敲詐得手的情況下,將車牌任意丟棄,主觀上雖然沒有實現非法取財的目的,但其主觀上對於造成他人財產損失是故意的,客觀上亦造成了被害人為補辦車牌帶來的利益損失,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故以盜竊罪予以處罰符合刑法原理。在此涉及的一個問題是盜竊數額如何認定,因為刑法規定一般盜竊行為達到數額較大的才構成犯罪。盜竊罪屬於侵財犯罪,其盜竊財產的數額一般就是被害人的財產損失數額。機動車牌照本身不能買賣,不具有經濟價值,但其具有使用價值,所有人需支付相應辦理牌照的費用才能獲取,從這個意義上講,被害人因盜竊所遭受的經濟損失就是需支付的補辦牌照費用,雖然此部分費用被告人並未獲取,但確屬被害人遭受的經濟損失,由於侵財犯罪中有些情況下犯罪人非法獲財情況與被害人損失情況並不一致,但並不妨礙將其未實際獲取的部分認定為犯罪數額,因此本案中以被害人補辦車牌所需的費用作為盜竊數額符合侵財犯罪的本質原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第(四)項規定了為練習開車、遊樂等目的,多次偷開機動車輛,並將機動車輛丟失的,以盜竊罪定罪處罰。據此,舉重以明輕,對盜竊機動車車牌處以盜竊罪也是有法律依據的。如果行為人既敲詐得手錢財又有任意丟棄車牌行為的,可視具體情形處斷為一罪或數罪併罰,此處不再贅述。

綜上,本案二被告人以勒索錢財為目的多次盜竊他人機動車號牌,未來得及向有關號牌所有人勒索錢財即被抓,雖未實現勒索錢財的目的,但其盜竊行為已經既遂,因此法院對其二人以盜竊罪進行定罪處罰是正確的。

相關焦點

  • 刑法案例之十四:「第1242號」陳萬壽故意殺人案
    刑法案例之十四:刑事審判參考[第1242號]陳萬壽故意殺人案——原因自由行為不能成為一律從寬處罰的事由一、基本案情被告人陳萬壽因常年吸毒,導致精神障礙,被強制戒毒二年後仍復吸毒品。第一審判決、第二審裁定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裁定核准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維持第一審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陳萬壽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刑事裁定。二、主要問題吸食毒品致精神障礙後實施殺人行為的,如何裁量刑罰?
  • 教授方法引誘犯罪騙取公安機關獎金構成傳授犯罪方法罪(最高法院出版物公布的參考性案例中確定的審判規則)
    (2011年5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將第六十五條第一款修改為:「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罪和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除外。」)
  • 最高院喻海松:刑事司法解釋的十個問題
    第三,理論並非我所擅長之領域。雖然我博士畢業且有留學背景,但近十多年來一直從事實務工作,對理論研究已有些許生疏。故我將從實務角度出發進行這次匯報,以期能夠幫助大家。此次講座所涉及的案例皆為實踐中真實存在,並藉此來談談實務中的刑事司法解釋。
  • 落實「四號檢察建議」|還敢偷窨井蓋?你偷的不是窨井蓋是命
    檢察官說法本案中,犯罪嫌疑人趙某某多次盜走機動車通行道路兩側的窨井蓋,這種盜竊行為不僅侵犯財產關係,而且嚴重危害交通運輸安全。機動車通行道上窨井蓋的缺失將給過往的機動車造成傾覆、翻車等安全隱患。根據兩高一部《關於辦理涉窨井蓋相關刑事案件的指導意見》(20200422)第一條「盜竊、破壞正在使用中的社會機動車通行道路上的窨井蓋,足以使汽車、電車發生傾覆、毀壞危險,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的規定,以破壞交通設施罪定罪處罰
  • 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
    (《刑事審判參考》第95號案例)3.「誣告陷害」的虛假告發行為,應當足以引起公安、司法機關刑事追究。告發內容不相對具體,不能引起公安、司法機關刑事追究的,不成立本罪。4.【審判規則評析】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行為。本按中,金X在其數額較大的錢財被他人盜竊後,本應通過正常途徑解決。
  • 最高人民法院第1-25批指導性案例分類裁判要點梳理(刑事類)
    第三期將發布刑事類的22個指導性案例,按罪名分類把刑事類案例進行匯總。方便大家組織學習,分享交流。【案號】(2011)紹越刑初字第205號2指導案例32號:張某某、金某危險駕駛案【關鍵詞】刑事/ 危險駕駛罪/ 追逐競駛/ 情節惡劣【裁判要點】1.機動車駕駛人員出於競技、追求刺激、鬥氣或者其他動機,在道路上曲折穿行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第26批指導性案例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專業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了4件刑事指導性案例,作為最高人民法院第26批指導性案例發布,供各級人民法院審判類似案件時參照。該案例確認的裁判規則對於類似案件處理提供了明確的辦案指引,有利於打擊網絡賭博違法犯罪、引導公眾依法進行投資、保護公民合法財產權益。指導性案例147號《張永明、毛偉明、張鷺故意損毀名勝古蹟案》,旨在明確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屬於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蹟」,對核心景區內的世界自然遺產實施打巖釘等破壞活動,可以依法以故意損毀名勝古蹟罪追究刑事責任。
  • 最高法發布4件刑事指導性案例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專業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了4件刑事指導性案例,作為最高人民法院第26批指導性案例發布,供各級人民法院審判類似案件時參照。指導性案例144號《張那木拉正當防衛案》,旨在明確對於使用致命性兇器攻擊他人要害部位,嚴重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的「行兇」,可以適用特殊防衛的有關規定。該案例確認的裁判規則準確把握了正當防衛制度的立法精神,對類似案件中如何認定特殊防衛具有指導意義。該案例曾被評為天津法院2018年度十大影響性案例,具有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 刑法修正案(十一)通過!26號通過,27號考專業課,按照什麼答題?
    26號通過,27號考專業課,為什麼沒有影響? 原因:刑法修正案(十一)今天通過,但是是在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刑法修正案(十一)對現行刑法作出多處修改。
  • 【新刊上線】月旦裁判時報100期 - 2020年10月號
    一百期的裁判時報特別規劃了「程序與實體」專題,邀請公法、民法與刑法之學者,綜合程序法與實體法之角度撰稿,希望可以藉此展現出十餘年來臺灣部門法之法學發展,已經呈現出結合程序與實體的融貫性角度進行理論探究與案例分析之思維特色。
  • 允道刑事團隊:非法獲取虛擬財產的刑法規制路
    因為《刑法》第287條明文規定:「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汙、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所以,只要行為構成盜竊罪,即使利用(侵入)了計算機信息系統,也不能認定為計算機犯罪。
  • (全文+案例)
    一、盜竊、破壞正在使用中的社會機動車通行道路上的窨井蓋,足以使汽車、電車發生傾覆、毀壞危險,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的規定,以破壞交通設施罪定罪處罰;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過失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以過失損壞交通設施罪定罪處罰。
  • 允道刑事團隊:非法獲取虛擬財產的刑法規制路徑
    因為《刑法》第287條明文規定:「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汙、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所以,只要行為構成盜竊罪,即使利用(侵入)了計算機信息系統,也不能認定為計算機犯罪。
  • 5件典型案例...
    一、盜竊、破壞正在使用中的社會機動車通行道路上的窨井蓋,足以使汽車、電車發生傾覆、毀壞危險,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的規定,以破壞交通設施罪定罪處罰;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過失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以過失損壞交通設施罪定罪處罰。
  • 司法實踐中出現的與指導性案例相類似的案件應參照適用指導性案例
    作為詐騙犯罪案件辯護律師,現對兩高發布的關於詐騙犯罪的指導性案例進行匯總,以供辦案參考。目錄一、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詐騙犯罪的指導性案例(一)臧進泉等盜竊、詐騙案(指導案例27號)(二)王新明合同詐騙案(指導案例62號)二、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關於詐騙犯罪的指導性案例
  • |案例精選
    來源:上海一中法院特別提示:凡本號註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在全國法院系統2019年度優秀案例分析評選活動中,上海一中院獲先進組織單位獎,共18篇案例獲獎,獲獎數量居全國法院第一。現官方微信公眾號推出《案例精選》專欄,選取審判實踐中具有典型意義的優秀案例予以推送,以供參考。
  • 被告人在看所守接受審判 丹徒法院「雲法庭」審理刑事案件
    揚子晚報網5月21日訊(通訊員 陳怡 記者 萬凌雲) 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審判工作,5月20日下午,鎮江丹徒法院通過「雲法庭」審理一起盜竊通信電纜案,被告人田某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000元。據悉,這也是該院首次通過「雲法庭」審理刑事案件。
  • 【指導案例93號】於歡故意傷害案
    如果你不「知言」,會有性命之憂。  其實,只要有心,有識,你就可以由「不知言」而「知言」。  做個「知言之人」,真好!  我一直相信,人在極端環境下所爆發出來的求生欲,往往不是來源於「我還沒活夠」,而是來於「還有人在等著我去照顧」。  看完《南極之戀》,我更加相信了這個道理。  一個傻兮兮的沒有戶外生存經驗的土豪,憑什麼能在南極經歷過各種磨難還能生存下來?
  • 男子入室盜竊,竟被女主人猥褻:一念之差,受害人變成猥褻犯!
    (案例由真實案件改編)二、男子來盜竊,竟然被猥褻世界之大,真的無奇不有。大多數案例都是男子強行與女性發生性關係,最終被判強姦罪,卻很少遇到女性強行與男子發生性關係的。而上述案例中,進入黃女士家中偷東西,屬於「入戶盜竊」,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只要「入戶盜竊」,就構成犯罪,而不論數額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