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狂風勢不可當時,就沒有必要頂風強行了。——《紙牌屋》
在拜登入主白宮已「勢不可當」之際,川普再次迎來了「當頭一棒」!
按照美國1887年通過的《選舉計票法》規定,大選年的12月8日被稱作"安全港期限",在這一天過後,美國各州必須解決選票爭議,確定最終獲勝者。
6天之後,也就是12月14日,各州的選舉人將按照投票結果,進行選舉人團投票。而在明年1月6日,美國國會將正式統計選舉人團票,而後宣布新總統人選。
也就是說,在本月9日,美國各州的選票爭議都將告一段落,川普團隊的競選訴訟、重新計票等"扯皮"程序,也將停滯下來。
不得不提的是,隨著加州再次確認拜登獲勝,拿下該州55張選舉人票的拜登,已經得到了超過獲勝所需的270張選票。
這就意味著,隨著12月9日到來、"安全港期限"結束,川普"翻盤"的希望已幾近於無。
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9日當天,川普再次迎來了2個他最不願意聽到的壞消息。
據環球網9日報導,為了幫助川普扭轉大選局勢,包括賓州共和黨議員凱利在內的多位共和黨人,向美國最高法院提出了阻止賓夕法尼亞州認證大選結果的請求。
不過,這一請求最終還是被最高法的駁回了。並且,最高法在發布裁決的時候,只有一行字——9位大法官沒有一人表示異議或發表評論。
很顯然,對於川普支持者的"胡攪蠻纏",最高法都不願意搭理,這不僅使拜登的獲勝更加"毫無懸念",川普此前一直吹噓的"最高法有可能幫助他推翻大選結果"的希望,也將化作泡影。
簡單來說,最高法院的這次裁決,對川普而言算得上是一場"毀滅性的打擊"。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國最高法發布裁決結果的前幾個小時,川普還在呼籲各州官員和最高法大法官"協助"他推翻大選結果。如今,川普話音才落,"打臉"時刻就來了。
更要注意,為了給今年大選"兜底",川普專門在10月份提名了保守派法官巴雷特出任大法官。但如今,算上巴雷特,川普親自提名的3位大法官,連一個幫忙的都沒有。
什麼叫"眾叛親離、世態炎涼"?川普這回算是體會到了。如今,川普的總統任期還沒結束,巴雷特們就開始"翻臉不認人"了,真稱得上是"人還沒走,茶就涼了"。
但這還沒完,就在川普因巴雷特們的"沉默"而懊惱之際,陪伴了他15年之久的妻子——"第一夫人"梅拉尼婭,也來了給他添亂了。
據海外網9日消息,美國第一夫人辦公室宣布,白宮的新網球場正式落成了。
原本,梅拉尼婭修建一個網球場也不是什麼大事,也沒什麼可討論的點,畢竟作為"第一夫人",這點權力還是有的。但奈何,如今的局勢,可不容許梅拉尼婭有半點"任性"。
一來,如今美國疫情肆虐,每天的新增確診數都是10多萬人起步,無數美國民眾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二來,受疫情影響,美國經濟正不斷衰退,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失去工作,只能靠救濟金維持溫飽。
三來,隨著大選落幕,川普一家離開白宮已成定局。如今,在不知道拜登一家是否喜歡打網球的情況下,梅拉尼婭修建的新網球場,估計在40多天後就會"報廢"。
簡而言之,梅拉尼婭在這個時候修網球場,還高調宣布落成,無疑是在給自己、給川普惹麻煩。所以,在該消息發出後,便立刻有美國網友指責梅拉尼婭"做事沒心沒肺"。
很顯然,不管是美政壇的倒戈,還是輿論的針對,都在令川普的處境愈發"雪上加霜"。
有意思的是,在川普迎來3個壞消息之際,拜登卻公布了自己上任後100天的"三大目標":要求美國民眾戴口罩、承諾提供1億劑疫苗和重新開放學校。
不得不說,此刻拜登的"躍躍欲試"與川普的"心灰意冷"形成了鮮明對比。
怎麼看?談4點粗淺看法吧。
第一,美國大選以"拜登獲勝"落下帷幕已勢不可擋,即便川普再"倔強",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特別是美國最高法的"沉默",川普的"扯皮"將顯得更加蒼白且無力。
第二,可以預見,川普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將從"推翻大選結果"轉移到給拜登"添堵",並為自己和家人謀求一張"家族特赦令"。
所以,大選的落幕,並不意味著川普陣營會"偃旗息鼓",更多的政壇好戲,還將逐一上演。
第三,對拜登而言,大選的落幕,並不意味著結束,反而只是"坎坷總統路"的開始。
不論疫情、經濟危機,還是讓美國重返國際舞臺、修繕與盟友之間的關係,都是拜登接下來不得不面對的大難題,棘手程度與大選不相上下。
第四,改變世界局勢的時刻正加速到來。
不論川普準備最後施展的"放手一搏",還是拜登政府上臺後帶來的"新氣象",都會給世界帶來深遠且至關重要的影響。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場新的大變局,已經在來得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