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障礙程度較輕患者可居家康復

2020-12-12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4月25日訊(記者陳倩 劉丁維)今日下午4時,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第84場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出院患者愈後康復服務有關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參加發布會的人員包括: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主任、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危機幹預專家組組長劉忠純;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武漢市醫學會呼吸分會主任委員程真順;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湖北省中西醫結合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夏文廣;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陽。

夏文廣說,新冠肺炎康復治療的形式包括:門診康復、住院康復、和居家康復。

如患者功能障礙較重,基礎疾病較多,必須在專業的康復醫療機構內進行康復,即可採取門診康復及住院康復的形式。通過全面、專業、有針對性的康複評估,制訂長期的循序漸進的個性化康複方案給予康復治療,促進患者功能障礙的進一步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如患者功能障礙程度較輕,主要以恢復體能和心理調整為主,可採取居家康復的形式,選擇在隔離場所、社區、家庭進行。康復治療的具體內容以循序漸進的有氧運動為主,可選擇患者以往偏好的運動形式或尊重患者意願和現實條件選擇合適的運動形式。注意運動處方的科學性、可執行性,逐步使患者恢復至發病前的活動能力水平,以便患者早日回歸社會。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康復治療方案》印發
    5月14日,據國家衛健委官網消息,為改善新冠肺炎患者呼吸功能、心臟功能、軀體功能以及心理功能障礙,規範康復的操作技術及流程,最大限度減輕患者負擔,促進全面康復,國家衛生健康委、民政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印發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康復治療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提高中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居家康復訓練不能停!
    提高中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居家康復訓練不能停!據統計,70%以上的腦卒中患者會殘留不同程度的運動、感覺、言語、認知等功能障礙,嚴重影響其日常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作業治療是康復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業治療師根據患者的功能障礙情況,有針對性地從日常生活、工作和休閒活動中選擇有意義的作業活動,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以恢復其獨立生活能力。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如何做好居家康復?
    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所致精神障礙等,這一類疾病發病時患者言語行為會出現異常,病情較嚴重,急性發作時很多需要住院接受規範治療。
  • 關於印發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康復治療方案的通知
    為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的康復治療工作,落實全流程健康管理措施,促進患者全面康復,我們制定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康復治療方案》,經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 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助力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康復訓練(4)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0年12月1日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助力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康復訓練11月30日,在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家康復中心,患者使用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進行康復訓練。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通過運用仿人機器人技術與康復醫學相結合,為截癱、偏癱、腦癱及老年人等失去站立或行走功能的患者提供直立行走康復治療方式,可以幫助患者高頻率長時間保持仿人行走運動訓練,助力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更加有效地進行康復訓練,通過科技給殘障人士重新行走帶來希望。
  •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康復治療方案政策解讀
    為改善新冠肺炎患者呼吸功能、心臟功能、軀體功能以及心理功能障礙,規範康復的操作技術及流程,最大限度減輕患者負擔,促進全面康復,國家衛生健康委、民政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印發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礙康復治療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鍾南山團隊:重型肺炎患者限制性肺通氣功能障礙相對嚴重
    (抗擊新冠肺炎)鍾南山團隊:重型肺炎患者限制性肺通氣功能障礙相對嚴重中新社廣州5月21日電 (蔡敏婕 簡文華)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21日稱,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團隊首次報導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時的肺功能特徵,發現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肺功能損害
  • 神經科常見疾病科普及居家治療康復
    瑞金醫院神經內科專家為您解答神經科常見疾病,如腦血管病、痴呆、帕金森病、癲癇、睡眠障礙、多發性硬化、自身免疫性腦炎等疾病的居家治療和康復小知識及注意事項。肺炎疫情期間神經科常見疾病的居家治療和注意事項(傅毅、王剛、吳逸雯、鄧鈺蕾、馬建芳、陳晟撰寫,劉軍修改)腦血管病科普及居家治療康復腦卒中又稱腦血管意外,是指突然發生的、由腦血管病變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腦功能障礙,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或引起生命危險的臨床症候群。
  • 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給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重新行走帶來希望
    打開APP 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給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重新行走帶來希望 天津機器人 發表於 2020-12-17 18:16:20
  • 【郵醫 • 科普】改善偏癱患者手功能障礙的竟然是它……
    【郵醫 • 科普】改善偏癱患者手功能障礙的竟然是它…… 2020-10-16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認知功能障礙(一)
    種危險因素,可避免中國近40%的痴呆發生。2.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是卒中後認知障礙綜合管理的重要舉措,堅持二級預防用藥持續幹預危險因素並接受改善認知功能的藥物治療對於PSCI患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廢。3.非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是重要輔助治療手段之一,包括認知康復訓練、物理治療、作業治療、其他如中醫針灸等。
  • 霽達康復怎麼樣?分析腦中風患者手功能恢復案例見分曉
    腦中風後選擇康復訓練,是提升患者機體功能,改善偏癱、失語、認知功能障礙等後遺症的最佳途徑,而選擇合適的康復機構正是開啟優質康復的第一步。那麼對於康復機構該如何選擇?
  • 出院患者復陽需治療嗎?兒童為何病情較輕?國家衛健委回應
    4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管理服務情況舉行發布會。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復陽是病毒殘留還是復發?需要繼續治療嗎?兒童感染新冠肺炎為什麼總體病情較輕?康復患者不會感染他人會上,有記者問,當前世界各地都有出院患者複診核酸呈陽性的病例,到底是病毒殘留還是復發?是否具有傳染性?
  • 帕金森病患者除治療外「康復的目的」是什麼?
    目前治療除了藥物及手術治療可幫助患者症狀改善外,康復鍛鍊應該貫穿整個治療過程。 研究結果表明,運動對身體有明顯的好處,特別是對身體的力量、機動性、靈活性和平衡性方面有益。
  • 【脊髓損傷】哦豁,有功能障礙,該如何合理做康復訓練?
    長期以來,脊髓損傷都被認為是一種後果極為嚴重且不可逆的創傷,作為脊柱損傷最嚴重的併發症,往往導致損傷節段以下肢體嚴重的功能障礙,人們對脊髓損傷也一直抱悲觀態度。但是,你知道通過的合理的康復訓練是能起到有效的恢復作用的,下面就來看看脊髓損傷後如何合理的進行康復訓練吧。
  • 【規範性文件】關於加快精神障礙 社區康復服務發展的意見
    到2025年,80%以上的縣(市、區)廣泛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在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的縣(市、區),6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區康復服務,患者病情復發率、致殘率顯著降低,自理率、就業率不斷提高。形成一批具有推廣價值的技術規範和服務模式,基本建立家庭為基礎、機構為支撐、「社會化、綜合性、開放式」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
  • 智能氣動手關節康復訓練系統,患者康復訓練的輔助神器!
    氣動手康復設備是目前針對手指痙攣、癱瘓等症狀,最有效的康復治療設備。氣動手關節康復系統又叫手關節輔助機器人,是以空氣壓力作為動力,自動驅使手指抓、握、伸展等被動訓練,由於手部功能結構複雜,手指功能靈活,因此手關節康復訓練對康復領域有著特殊而又非凡的意義。
  • 偏癱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康複方法——圖文詳解
    在偏癱患者中,一般情況下,上肢和手的康復進程要慢於下肢,合理運用作業療法可以加快上肢和手的功能康復。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偏癱患者上肢和手的不同時期的作業療法和運動療法。  偏癱的運動治療和作業治療,一般在患者生命體徵穩定,神經功能缺損症狀不再發展48小時後開始。治療分為軟癱期,痙攣期和分離期。  急性期過後的軟癱期患者(約為Brunnstrom I期)  此時的病人多為臥床患者病程一般在1到4周,這時的康復治療應與臨床治療相結合。
  • 這份《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運動康復指南》,請轉給需要的人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對人體肺功能的影響較大,即使達到臨床治癒標準,在出院後也可能存在呼吸功能不足、身體活動能力下降、合併功能障礙等問題,需要較長時間來進行恢復。但目前,針對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缺乏居家康復的指導。出院後能運動嗎?該做什麼樣的運動?什麼樣的運動能夠讓身體恢復健康,尚缺乏有科學證據支撐和循證實踐方面的引導。
  • 關於印發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複方案(試行)的通知和解讀 - 健康中國
    同時,針對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發生的呼吸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社會參與能力等障礙,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評估方法和治療方法。此外,對康復的禁忌證、患者治療過程中需立即停止的情況、患者合併其他疾病時應注意的情況、高齡患者需注意的問題作出了特別說明,對重症、危重症患者和輕型、普通型患者出院後康復提出區別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