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患者復陽需治療嗎?兒童為何病情較輕?國家衛健委回應

2020-12-22 經濟日報

4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管理服務情況舉行發布會。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復陽是病毒殘留還是復發?需要繼續治療嗎?兒童感染新冠肺炎為什麼總體病情較輕?

針對公眾關注的問題,國家衛健委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在會上進行了回應。

康復患者不會感染他人

會上,有記者問,當前世界各地都有出院患者複診核酸呈陽性的病例,到底是病毒殘留還是復發?是否具有傳染性?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表示,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特別是患者的醫療救治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治癒出院的患者越來越多。現在有77000多名的治癒患者已經出院,治癒率達到94%以上。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除了注重疾病的恢復和身體功能的恢復之外,還要注重其心理的恢復。出院患者作為康復期的患者,體內有特異性抗體,使其能夠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不會造成感染他人的現象。

大部分復陽患者無需醫學幹預

那麼出院患者復檢陽性需要繼續治療嗎?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王貴強表示,一般情況下,復陽的患者都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大部分復陽的患者都沒有症狀,只是核酸檢測出現了陽性,也有極個別的會出現一些症狀,但是病情惡化的病例是非常少的。對於復陽患者,首先要進行相應的隔離,因為復陽患者仍然可能具有傳染性、具有傳播病毒的風險,所以要到定點醫院進行隔離觀察。第二是進行密切的醫學觀察,因為復陽的患者病情是否變化,要通過觀察來看。儘管大部分病人沒有症狀,但極個別會有臨床表現,需要進行醫學幹預。國家衛健委在第七版診療方案裡明確,患者出院以後要居家隔離觀察14天,避免復陽人群可能潛在的傳播風險,通過這種手段已經控制了復陽人群造成進一步傳播的可能性。

有基礎病患者要分層救治

對於患有基礎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到集中隔離點之後沒有相應的救治能力,到有救治能力的醫院又因為他們隔離期未滿不予收治,這類問題該如何解決?

王貴強說,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專門頒布了《關於做好新冠肺炎與原發基礎疾病分類救治有關工作要求》,其中強調,對有基礎疾病的患者一定要給予積極的治療幹預,需要對有基礎疾病的恢復期新冠肺炎患者分層治療。對於基礎疾病較重的患者不能轉運,強調就地治療。定點醫院要有相應的MDT團隊。基礎疾病是導致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病情惡化的因素,因此基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非常關鍵。各級醫院要做好對接,保證有基礎疾病的患者能得到較好的照護。

重症患者要重視肺纖維化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癒後如果出現後遺症,該如何進行健康管理,做好愈後康復?

王貴強說,新冠肺炎是個急性的病毒性傳染病,病程較短,導致肺纖維化發生發展的概率較低,輕症患者大部分不會出現肺纖維化。但重症和危重症病例有可能會出現肺纖維化,因為新冠肺炎對肺臟的損害比較重,有明顯的炎症和損傷,炎症損傷以後會出現修復,修復的過程實際就是有纖維組織增生的一個環節。修復和纖維組織增生是個動態的過程,如果病情不重的話,可能很快就吸收了,但嚴重的話,可能會殘留一些纖維化,從病亡病例的解剖也可以看到纖維化表現。因此對新冠肺炎的重症和危重症的病例要重視纖維化的發生和發展。

兒童病例病情較輕

郭燕紅說,目前來看,所有的新冠肺炎患者當中,輕型和普通型佔絕大多數,佔80%以上;而老年人以及有基礎疾病的人更容易發展為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中孕產婦和兒童總體的病例數不是很多,孕產婦大概有200多例,輕症居多,治療效果也比較好。在武漢,有的產婦經過治療以後,不僅僅新冠肺炎得以治癒,而且還生出了健康的寶寶。

兒童病例佔報告病例的2.4%,總體病情較輕,重型和危重型的例數比較少。其中從武漢的情況來看,輕症的佔到96%,重症的佔到4%。有專家分析,這可能與兒童自身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健全有關,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之後,機體的炎症因子風暴可能相對較輕。

湖北已全部恢復預防接種

疫情中孩子打疫苗受到影響,怎麼辦?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表示,近年來我國不斷增加免疫規劃疫苗的種類,目前適齡兒童可以免費接種的疫苗有15種,能預防15種傳染病。2019年,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一直在90%以上,目前30個省(區、市)免疫規劃信息系統已基本上和國家的信息平臺對接,並與疫苗電子追溯的協同平臺完成了對接。早在今年3月國家已要求各地有序恢復預防接種,同時中國疾控中心針對疫情防控期間推遲接種的情況,制定了補種方案。據了解,湖北、武漢已全部恢復預防接種,北京在疫情期間沒有停過預防接種。今年國家將優化脊髓灰質炎疫苗、麻腮風疫苗接種程序。此外,還將加強入學入託的免疫接種證查驗,保證每一個孩子都能全部完成整個過程的免疫規劃。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會有後遺症嗎?復陽患者需要接受治療嗎?官方回應
    4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管理服務情況舉行發布會,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王貴強介紹,衛健委正在擬定相應的管理規範,要對出院患者症狀、體徵進行規範的評估,對哪些指標做哪些監測也要進行梳理。
  • 個別出院患者檢測 「復陽」,鍾南山這樣分析……
    日前,廣州市對已經治癒出院的病人進行再次跟蹤訪問時,發現有13位出院患者的檢測呈現出陽性,引發社會關注。「復陽」到底算不算痊癒?與「復陽」患者接觸是否存在感染風險?出院患者檢測 「復陽」可能由於試劑盒敏感度不同近期,廣州、中山等地出現隔離20天、30天後,檢測呈陽性的患者。2月24日下午,鍾南山院士與武漢前方的廣東醫療隊ICU治療團隊再次開展遠程視頻會診時表示,這可能是因為試劑盒的敏感度不同造成的。
  • 出院後「復陽」患者是否有傳染性?血漿治療效果如何?權威回應!
    複診核酸檢測陽性的出院患者有傳染性嗎?通過監測發現,這部分患者沒有再發生傳染別人的現象,另外有一部分患者再檢測新冠病毒核酸時又轉為陰性。衛健委要求,進一步加強對出院患者的管理,進行14天醫學觀察,同時加強跟蹤隨訪、健康監測和健康指導。同時,組織專家對這種情況進行進一步研究,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的全程進一步加深認識。
  • 關於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復陽,國務院公布這些已知和未知
    大部分復陽患者無明顯臨床症狀 病情惡化的非常少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目前來看大部分復陽的都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只是核酸檢測出現了陽性,也有極個別的病例會出現一些症狀,但是病情惡化的病例是非常少的。
  • 出院2個多小時,她「復陽」了
    但王偉發現,他所在醫院的患者出院時,有的還在吸氧、走路都費勁,有的症狀很明顯、需要治療,有的患者肺部在他看來沒有明顯好轉。「出院標準太寬泛了。」他覺得。這就導致,有的出院病人的臨床症狀比新入院的輕症病人還要重。若他們出院前的核酸檢測為「假陰性」,「復陽」的風險會很大。
  • 熱聞區|弱陽性、常陽、復陽……這些新冠檢測指標咋理解?傳染嗎?
    「常陽」、「復陽」患者核酸不轉陰就仍需隔離在新冠病毒的治療過程中,專家發現部分病人出現超長排毒期,有一部分患者的排毒期長達50-60天,最長的排毒期可達70天。這部分病人的隔離和治療引起疫情防控後期階段的關注。
  • 新冠肺炎「復陽」機率有多高?誰更容易「復陽」?治癒後抗體持續...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科主任盛吉芳明確,是否屬於復陽,還需特別區分患者的真假陽性。另一名免疫專家則表示,新冠病毒會在患者體內產生抗體,相同情況下會比普通人更具免疫性,但抗體持續多久尚在研究中。
  • 新冠肺炎患者數月「復陽」,會有傳染性嗎?
    目前該患者再次隔離治療,所有接觸者均進行核酸檢測為陰性,其居所和活動區域均已徹底消毒,風險完全控制。尚無證據表明復陽病例存在傳播風險,請市民不必恐慌、不信謠、不傳謠。提醒廣大市民常態化形勢下也要重視個人防護。
  • 武漢多家醫院暫停辦理出院!出院患者中復發者較多……
    「復陽」,成為近期疫情中引發關注的熱詞,指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復檢核酸呈陽性」。2月以來,我國多地出現少量患者出院後復檢核酸陽性的情況。為何出現「復陽」?是患者的陰性結果為「假陰性」,還是體內仍有病毒殘留,或出現間歇性排毒?
  • 偶爾咳嗽需隔離?患者出院標準是什麼...
    中國網2月5日訊(記者 張豔玲)為何提輕症病例?這兩天為何重症病例大幅增加?偶爾咳嗽需隔離嗎?腸道會傳播病毒嗎?國家衛生健康委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國家醫療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李興旺,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郝福慶,海關總署綜合司司長金海在會上回應了上述問題。
  • 新冠肺炎患者頻繁「復陽」,究竟怎麼回事
    出院後「復陽」,是否還具備傳染的能力,是現在最受關注的焦點。2月27日,鍾南山院士在廣州疫情發布會上解釋了相關疑惑,他認為病毒感染有其規律,完全康復的病人復發的可能性很低;至於出院後測出陽性的病患,可能是糞便、腸道的病毒殘餘物,「傳染性還需不斷觀察」。 「這病毒是熟讀了孫子兵法嗎?」
  • 誰更容易「復陽」?治癒後抗體持續多久?來聽聽專家怎麼...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科主任盛吉芳明確,是否屬於復陽,還需特別區分患者的真假陽性。另一名免疫專家則表示,新冠病毒會在患者體內產生抗體,相同情況下會比普通人更具免疫性,但抗體持續多久尚在研究中。
  • 多地陸續出現復陽病例,啥情況?會傳染嗎?
    近期,全國多地陸續通報新冠肺炎復陽病例,「復陽」逐漸成為民眾熱議話題。患者康復後為何會復陽?復陽的原因是什麼?
  • 新冠復陽發生在剛出院的時候,還是出院多少天出現復陽?
    新冠復陽發生在剛出院的時候,還是出院多少天出現復陽?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新冠復陽不一定發生在剛出院的時候。有些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後,在很短時間內做核酸檢測會出現復陽,有可能是因為出院的時候,患者體內病毒含量少,而且病毒隱匿性比較強,出院的時候檢測出現假陰性,所以出院後過幾天做核酸複查會出現復陽現象。但是有些患者治癒出院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後,做核酸檢測出現復陽。有可能是出院後因為體內抗體下降,重複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出現的症狀。
  • 武漢病死率為何是省外30倍?國家衛健委回應
    對重症患者怎麼治療?藥物研發進展如何?新型肺炎的檢測方法是否要改進?疫情拐點什麼時候到來?2月4日,國家衛健委就進一步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醫療救治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回應公眾關切。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新聞發布會。
  • 廣東14%出院患者出現「復陽」!還有沒有傳染性?權威解釋來了
    近日,頻頻傳來抗擊疫情的好消息——多省連續多天零新增確診病例、死亡病例數下降、治癒出院的患者更是明顯增加......然而,正在大家高興之餘,卻傳來一些令人不安的消息。廣東14%的出院患者出現「復陽」!據通報,廣東省有14%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出現了「復陽」的情況。所謂「復陽」,指的是患者復檢核酸呈陽性。
  • 【關注】多地出現「復陽」現象,有的又很快「轉陰」……究竟怎麼...
    「復陽」,成為近期疫情中引發關注的熱詞,指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復檢核酸呈陽性」。2月以來,我國多地出現少量患者出院後復檢核酸陽性的情況。為何出現「復陽」?是患者的陰性結果為「假陰性」,還是體內仍有病毒殘留,或出現間歇性排毒?目前,多名醫學專家認為,「復陽」涉及多方面因素,其原因有待進一步觀察。
  • 「復陽」成為近期疫情中引發關注的熱詞是什麼情況?
    「復陽」,成為近期疫情中引發關注的熱詞,指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復檢核酸呈陽性」。2月以來,我國多地出現少量患者出院後復檢核酸陽性的情況。為何出現「復陽」?是患者的陰性結果為「假陰性」,還是體內仍有病毒殘留,或出現間歇性排毒?目前,多名醫學專家認為,「復陽」涉及多方面因素,其原因有待進一步觀察。
  • 「現場」上海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到家要隔離嗎?53%治癒率高嗎?
    2月18日上午,15名新冠肺炎患者從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出院。分別之際,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急診科主任毛恩強一一向患者解答疑問。「我們回去後要和家人隔離嗎?」這是出院患者問得最多的問題。「不需要,可以住在一起。」毛恩強回答。
  • 湖北省首批感染新冠肺炎兒童患者出院:最小僅2歲
    2月6日下午,武漢兒童醫院院長邵劍波、黨委書記關愛民等院領導及醫務人員,準備了5份禮物,早早等候在該院內科綜合病房樓下。大家等待的,是湖北省首批5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康復患兒,他們中年齡最大的14歲,最小的僅2歲。經過武漢兒童醫院的系統治療,他們治癒康復,可以出院了。雖然隔著口罩,但能感受到,每個人都滿懷喜悅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