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14%出院患者出現「復陽」!還有沒有傳染性?權威解釋來了

2020-12-22 騰訊網

近日,頻頻傳來抗擊疫情的好消息——

多省連續多天零新增確診病例、死亡病例數下降、治癒出院的患者更是明顯增加......

然而,正在大家高興之餘,卻傳來一些令人不安的消息。

廣東14%的出院患者出現「復陽」!

據通報,廣東省有14%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出現了「復陽」的情況。

所謂「復陽」,指的是患者復檢核酸呈陽性。

而且,這並非個例。

近日,四川成都一治癒患者,在回家隔離的第10天,同樣出現「復陽」的情況。

不得不說,這樣的情況實在讓人擔憂不已,眼看著疫情逐漸往好的方向發展,難道病毒又要捲土重來?

復檢核酸呈陽性,就代表重新感染了新冠肺炎?

2月25日,在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鐵表示:「肺炎是一個遷延性比較長的疾病,有可能有的兩三個月才可以恢復。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或身體比較差的人,恢復要更慢些。」

這就類似於肺結核,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好的,有些人可能會康復,而有些人則會出現活動性肺結核。

那麼,「復陽」是否就代表著重新感染呢?

宋鐵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大部分人肺部的炎症還在吸收中,不能說是完全達到了臨床痊癒,可能會存在間歇性的排毒現象。

此前,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蔡衛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部分患者在出院後,肛拭子核酸檢測轉成陽性,但CT提示他們的肺部炎症在改善,並沒有看到加重,這種現象就不能算是再復發。(

對於這個問題,四川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雷學忠也做了解讀——

更大的可能性是病毒持續、少量的存留,導致的一種延續的狀態。

總之,肺炎的康復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出現「復陽」不意味著就重新感染了,但需要持續進行監測。

「復陽」患者還具有傳染性嗎?

在發布會上,宋鐵回答了這個問題:

「從微生物的特性來看,人感染病毒後就會產生抗體,不會具有傳播性。

通過實驗觀察發現,年輕人會在兩周內產生抗體,即使出現核酸檢測陽性,傳播的風險也很低,這種抗體是保護性抗體。

但是,一些老年人產生抗體需要的時間長,可能會不斷排毒,從而成為傳染源。」

當然,大家也不用過於擔心。

國家診療方案對復陽和出院標準都有明確規定,要求患者出院以後,集中醫學觀察14天。

通過監測,能進一步了解出院患者的情況,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

給大家的防護建議

1、普通人

對普通人來說,仍然要做好防護,千萬不要看到一些積極的變化,就掉以輕心。

2、治癒出院的患者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治癒出院的患者需要注意這些——

總之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不必過於恐慌,但要引起重視。

這是一場持久戰,也是一場終將勝利的戰役,唯願大家堅定信心,做好防護,相信疫情結束的那天很快就會到來!

※ 中國家庭醫生新媒體中心綜合自:人民日報、廣州日報、南方日報等。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患者數月「復陽」,會有傳染性嗎?
    荊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2020年8月12日為何有康復患者核酸復檢會出現陽性?出院「復陽」患者到底會不會還有傳染性?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免疫學系教授、中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黃波對記者表示,患者痊癒出院表明其體內的免疫細胞被激活,已有能力將病毒完全控制。如果有病毒二次入侵,患者的肺部先天免疫細胞及體液中的抗體會迅速抵禦病毒,因此,復陽不是病人重新感染了病毒,而是體內殘餘病毒的一種表象。
  • 關於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復陽,國務院公布這些已知和未知
    大部分復陽患者無明顯臨床症狀 病情惡化的非常少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目前來看大部分復陽的都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只是核酸檢測出現了陽性,也有極個別的病例會出現一些症狀,但是病情惡化的病例是非常少的。
  • 新冠復陽發生在剛出院的時候,還是出院多少天出現復陽?
    新冠復陽發生在剛出院的時候,還是出院多少天出現復陽?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新冠復陽不一定發生在剛出院的時候。有些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後,在很短時間內做核酸檢測會出現復陽,有可能是因為出院的時候,患者體內病毒含量少,而且病毒隱匿性比較強,出院的時候檢測出現假陰性,所以出院後過幾天做核酸複查會出現復陽現象。但是有些患者治癒出院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後,做核酸檢測出現復陽。有可能是出院後因為體內抗體下降,重複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出現的症狀。
  • 新冠肺炎患者頻繁「復陽」,究竟怎麼回事
    出院後「復陽」,是否還具備傳染的能力,是現在最受關注的焦點。2月27日,鍾南山院士在廣州疫情發布會上解釋了相關疑惑,他認為病毒感染有其規律,完全康復的病人復發的可能性很低;至於出院後測出陽性的病患,可能是糞便、腸道的病毒殘餘物,「傳染性還需不斷觀察」。 「這病毒是熟讀了孫子兵法嗎?」
  • 出院2個多小時,她「復陽」了
    在江蘇徐州,兩位患者出院後,小區居民以鮮花相迎,不料兩天後,兩人核酸複查為陽性,再度入院,小區也被封。在天津,一名患者出院16天後複查陽性,再次入院,兩次核酸均轉為陰性,3天後出院。在廣東,14%的出院患者出現「復陽」——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鐵2月25日在發布會上通報這一數據。
  • 個別出院患者檢測 「復陽」,鍾南山這樣分析……
    日前,廣州市對已經治癒出院的病人進行再次跟蹤訪問時,發現有13位出院患者的檢測呈現出陽性,引發社會關注。「復陽」到底算不算痊癒?與「復陽」患者接觸是否存在感染風險?出院患者檢測 「復陽」可能由於試劑盒敏感度不同近期,廣州、中山等地出現隔離20天、30天後,檢測呈陽性的患者。2月24日下午,鍾南山院士與武漢前方的廣東醫療隊ICU治療團隊再次開展遠程視頻會診時表示,這可能是因為試劑盒的敏感度不同造成的。
  • 治癒患者出院後需要注意啥?
    5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科技攻關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回答了關於新冠肺炎治癒患者存在復陽風險的問題,並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提出了提醒和建議。
  • 北大一院感染科主任:目前新冠患者復陽比例為5%到15%
    出院後普通患者需隔離14天,重症患者要密切監測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科技攻關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病人一般輕型的,普通型的,達到了出院標準,解除隔離之後居家隔離14天,嚴格按照隔離的要求。
  • 出院患者復陽需治療嗎?兒童為何病情較輕?國家衛健委回應
    4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管理服務情況舉行發布會。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復陽是病毒殘留還是復發?需要繼續治療嗎?兒童感染新冠肺炎為什麼總體病情較輕?康復患者不會感染他人會上,有記者問,當前世界各地都有出院患者複診核酸呈陽性的病例,到底是病毒殘留還是復發?是否具有傳染性?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我國新冠肺炎患者復陽比例為5%到...
    對於復陽患者,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科技攻關專家組成員王貴強解釋,達到出院標準,出院以後又出現核酸檢測陽性了,這是基本的定義。實際上,復陽病人應該用再檢出可能更合適。
  • 多地陸續出現復陽病例,啥情況?會傳染嗎?
    全國復陽病例情況如何?痊癒如此之久,竟然還會復陽?這更加凸顯疫情防控的難度。其實,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後復陽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就在西城區通報當日,山西浮山也通報了一名復陽無症狀感染者。該人員於去年12月16日從境外回國,次日核檢結果為陽性,後被確診為無症狀感染者接受治療。之後多次核檢均為陰性,於1月5日出院。
  • 出院後「復陽」患者是否有傳染性?血漿治療效果如何?權威回應!
    複診核酸檢測陽性的出院患者有傳染性嗎?通過監測發現,這部分患者沒有再發生傳染別人的現象,另外有一部分患者再檢測新冠病毒核酸時又轉為陰性。衛健委要求,進一步加強對出院患者的管理,進行14天醫學觀察,同時加強跟蹤隨訪、健康監測和健康指導。同時,組織專家對這種情況進行進一步研究,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的全程進一步加深認識。
  • 新冠「復陽」之惑:檢測技術的精度與效率陷兩難
    「復陽」可追溯至2月14日 最早可查的「復陽」案例可追溯到2月14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夫妻二人在出院14天後雙雙「復陽」。他們分別於1月29日及1月31日出院,臨床診斷為已經痊癒。但出院14天後,兩名病例的鼻咽拭子檢測結果均為陽性。
  • 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會有後遺症嗎?復陽患者需要接受治療嗎?官方回應
    「隨著大量病人出院,出院患者的康復問題需要高度關注,尤其是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康復期需要關注臟器功能,包括心功能、肺功能,需要特別關注肺功能的康復。還有一些重症患者長期臥床等等,各種機能也需要相應的訓練。」
  • 武漢研究顯示新冠康復者至多10%復陽,且未出現任何再傳染現象
    患者復陽問題,是公眾非常關心的問題,也是全世界都關心的問題,但目前為止還沒有大規模的臨床實驗來說明「復陽」患者的比例是多少,也沒有切確的研究結論證實康復者復陽後是否具有傳染性。3月24日晚,在《新聞1+1》節目中,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院長王偉表示,我們最近做了一個小規模試驗,隨訪跟蹤了147名經過臨床治癒兩次的核酸陰性、肺部CT治療好轉出院的患者。在147名患者中有5名患者「復陽」了,因為核酸檢測陽性率只有30%~50%,可能兩次檢測都沒檢測出來,但比較好的是,這5名「復陽」的患者沒有任何症狀,家人和密切接觸者也無感染症狀。
  • 【關注】多地出現「復陽」現象,有的又很快「轉陰」……究竟怎麼...
    3月4日,國家衛健委官網公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將此前要求出院患者進行14天「自我健康狀況監測」,改為14天的「隔離管理和健康狀況監測」。國家衛健委在對新版診療方案進行解讀時稱,這一變化是「鑑於有少數出院患者出現核酸檢測復檢陽性的問題」。
  • 中國「復陽」新冠肺炎病例整體發生率5%~15%
    中工網訊 在5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王貴強表示,目前來看,我國「復陽」新冠肺炎病例的整體發生率是5%~15%,有的地方很低,才百分之零點幾,差別比較大。總體「復陽」人群不是特別高。
  • 我國新冠肺炎復陽比例初步為5%到15%左右
    中國青年報記者:一些報導稱,有的新冠肺炎治癒患者身體功能器官受到了損傷,還有的可能存在復陽風險。我想請問的是,對治癒患者有哪些提醒和建議?謝謝。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科技攻關專家組成員王貴強:謝謝您的提問。
  • 武漢多家醫院暫停辦理出院!出院患者中復發者較多……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針對部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出現核酸檢測復檢陽性的問題,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調整了出院後注意事項,將原來診療方案中出院患者「應繼續進行14天自我健康狀況監測」改為「應繼續進行14天的隔離管理和健康狀況監測」。
  • 解讀:新冠肺炎康復者,仍有傳染性嗎?
    解讀:新冠肺炎康復者,仍有傳染性嗎?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再感染是可能的,但並非普遍現象。針對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出現再感染情況,鍾南山提出兩個解釋:一是首次感染後產生的抗體迅速下降;二是首次感染時沒有或僅產生極弱的抗體應答,均無法抵抗第二次感染。新冠肺炎康復者仍具傳染性?事實上,國家診療方案中明確規定患者出院後要集中醫學觀察14天,只有確定查出抗體、核酸檢測呈現陰性,才能健康走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