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頻頻傳來抗擊疫情的好消息——
多省連續多天零新增確診病例、死亡病例數下降、治癒出院的患者更是明顯增加......
然而,正在大家高興之餘,卻傳來一些令人不安的消息。
廣東14%的出院患者出現「復陽」!
據通報,廣東省有14%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出現了「復陽」的情況。
所謂「復陽」,指的是患者復檢核酸呈陽性。
而且,這並非個例。
近日,四川成都一治癒患者,在回家隔離的第10天,同樣出現「復陽」的情況。
不得不說,這樣的情況實在讓人擔憂不已,眼看著疫情逐漸往好的方向發展,難道病毒又要捲土重來?
復檢核酸呈陽性,就代表重新感染了新冠肺炎?
2月25日,在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鐵表示:「肺炎是一個遷延性比較長的疾病,有可能有的兩三個月才可以恢復。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或身體比較差的人,恢復要更慢些。」
這就類似於肺結核,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好的,有些人可能會康復,而有些人則會出現活動性肺結核。
那麼,「復陽」是否就代表著重新感染呢?
宋鐵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大部分人肺部的炎症還在吸收中,不能說是完全達到了臨床痊癒,可能會存在間歇性的排毒現象。
此前,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蔡衛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部分患者在出院後,肛拭子核酸檢測轉成陽性,但CT提示他們的肺部炎症在改善,並沒有看到加重,這種現象就不能算是再復發。(
對於這個問題,四川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雷學忠也做了解讀——
更大的可能性是病毒持續、少量的存留,導致的一種延續的狀態。
總之,肺炎的康復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出現「復陽」不意味著就重新感染了,但需要持續進行監測。
「復陽」患者還具有傳染性嗎?
在發布會上,宋鐵回答了這個問題:
「從微生物的特性來看,人感染病毒後就會產生抗體,不會具有傳播性。
通過實驗觀察發現,年輕人會在兩周內產生抗體,即使出現核酸檢測陽性,傳播的風險也很低,這種抗體是保護性抗體。
但是,一些老年人產生抗體需要的時間長,可能會不斷排毒,從而成為傳染源。」
當然,大家也不用過於擔心。
國家診療方案對復陽和出院標準都有明確規定,要求患者出院以後,集中醫學觀察14天。
通過監測,能進一步了解出院患者的情況,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
給大家的防護建議
1、普通人
對普通人來說,仍然要做好防護,千萬不要看到一些積極的變化,就掉以輕心。
2、治癒出院的患者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治癒出院的患者需要注意這些——
總之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不必過於恐慌,但要引起重視。
這是一場持久戰,也是一場終將勝利的戰役,唯願大家堅定信心,做好防護,相信疫情結束的那天很快就會到來!
※ 中國家庭醫生新媒體中心綜合自:人民日報、廣州日報、南方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