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時期社會情緒調適與輿論引導研究》出版發行

2020-12-23 人民網傳媒

海南廣播電視總臺臺長、黨委書記孔德明的理論專著《轉型時期社會情緒調適與輿論引導研究》一書近日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資助項目的研究成果,在中宣部和海南省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

該書立足當下中國社會轉型的時代背景,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出發,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情緒調適與輿論引導的經驗和不足,分析了轉型時期社會情緒與社會輿論的基本特徵與發展態勢,探討了轉型時期社會情緒調適與輿論引導體系的構建方略,在統籌推進社會情緒調適、社會輿論引導與社會治理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思考。

全書22萬字,共分六章:第一章,思與論的基點——社會情緒、社會輿論與社會轉型;第二章,道與義的呼喚——轉型時期社會情緒調適與輿論引導的職責使命;第三章,史與實的反思——當代社會情緒調適與輿論引導的得失;第四章,是與非的角力——把握轉型時期社會情緒與社會輿論的複雜態勢;第五章,立與破的並舉——著力構建社會情緒調適與輿論引導體系;第六章,知與行的統一——統籌推進社會情緒調適、社會輿論引導與社會治理。

該書堅持問題意識、目標導向,理論聯繫實際,運用哲學、社會學、新聞學與傳播學等理論,運用大量生動鮮活案例,分析現實問題,把握內在規律,提出解決路徑,體現出較強的辯證思維、邏輯思維,具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和一定的學術價值。 

(責編:燕帥、趙光霞)

推薦閱讀

打造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詳細】

聚焦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  眾多獲獎作品充分運用融媒體優勢,不斷開拓渠道,錘鍊寫作能力,提升傳播效果;同時關心時代發展,緊跟時代脈搏,深耕社會需求,堅持獨立思考,始終堅持社會效果和傳播效果並重的原則,湧現出許多主題鮮明……【詳細】

相關焦點

  • 政府傳播轉型的調適與創新
    另一方面,在間接傳播渠道上,主流媒體一向是政府傳播的關鍵性渠道,是「黨的喉舌」「政府的喉舌」以及「人民的喉舌」,通過將政府議題有效轉化為媒介議題,再進一步轉化為公共議題,從而實現有效的政治溝通和輿論引導。當下,這兩個渠道都遭遇了困境。一是傳統的政府傳播實踐常常發生在特定政府部門(宣傳部門),未能形成跨部門協作。
  • 開闢輿論研究新領域
    輿論引導於20世紀80年代末,伴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和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視,逐漸趨於成熟,現已作為獨立概念成為我國輿論思想的核心,成為中國特色輿論學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縱觀30多年來,學界圍繞輿論引導、提升輿論引導力進行的研究,既有針對現實的理性思辨,又有注重實證考察的系統分析。
  • 主流網絡媒體以評論提升輿論引導力的策略研究
    關鍵詞:輿論引導 觀點頻道 策略研究 詞頻分析 個案分析 引 言 作為媒體的旗幟和靈魂,評論歷來是引導輿論直接且有效的方式之一。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建設一流新型媒體,必須把評論作為履行職責使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構築新高地,增強引導力。主流網絡媒體更應主動承擔媒體責任,以評論為抓手,積極引領主流輿論和社會思潮。
  • 輿論引導藝術:領導幹部如何面對媒體
    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貴在「早」與「快」!中央、國家網信辦原副主任任賢良將領導指揮、成功處理、跟蹤研究的多起重大危機、群體性社會事件進行概括、總結、分析,指出了應對突發事件需掌握的3個重要時間點,列舉了包括滴滴公司系列輿情、紅黃藍虐童事件在內的超50個重大熱點焦點新聞,闡述了各級領導幹部正確面對媒體、有效引導輿論的基本方法和步驟,介紹了必備的新聞理論知識,具有極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
  • 突發事件中主流媒體輿論引導的微信話語分析
    本文運用話語分析的方法研究主流媒體對輿論的引導,意在形成對重大突發事件輿情引導的話語策略與價值偏好的進一步認知;而以更加微觀、深入的話語分析補充輿論研究則是本文的理論價值所在。將話語分析運用到輿論分析中的研究不在少數,多集中於對公眾輿論場各方態度觀點的歸類與呈現,但少有研究者關注到看似「單向」觀點的主流輿論場也有話語分析的價值。輿論引導需要策略,話語分析正是對主流媒體的話術進行拆解,從而展示出重大社會事件中主流媒體的引導策略與話語力量。 (二)輿論引導中的情感主義路徑 對「情感」的研究發端於社會學。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網絡群體情緒的正向引導
    【關鍵詞】重大疫情 網絡群體 群體情緒 【 中圖分類號】G206 【 文獻標識碼】A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針對疫情要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講好中國抗疫故事,發出好聲音、傳播正能量。引導網絡輿論健康發展,了解網絡群體情緒的產生機理,激發網絡群體的正性情緒,避免網絡群體消極情緒的產生,是當前思想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對於疫情防控常態化具有重要意義。
  • 《保晉檔案史料研究》出版發行
    日前,由陽泉市檔案館編纂、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保晉檔案史料研究》(上、中、下)出版發行。  《保晉檔案史料研究》重點圍繞「保晉檔案」和「史料研究」進行編寫。下冊側重「史料研究」,收錄了當代學者及社會各界人士對保晉公司進行研究的諸多著述。
  • 中國大地出版社執行總經理張新新:人工智慧時代的出版轉型
    但是我們是否會優雅地完成這次轉型,還是會在這個過程中變得遍體鱗傷?我並不確定。」張老師藉此提出:人工智慧時代,出版轉型也面臨著這兩種可能性——深處轉型升級大潮,機會稍縱即逝。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明確了人工智慧進入新階段,將人工智慧定位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和社會建設的新機遇。張老師在其著作《吉光片羽:人工智慧時代的出版轉型》中提到:「我們的出版轉型是小打小鬧,還是大開大合?小打小鬧是遍地可尋的,但是,部門制的轉型是完成不了出版業轉型升級的重任的。
  • 《濟南通史》出版發行
    《濟南通史》出版發行大眾日報記者 田可新2020-12-09 15:59:51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濟南市委宣傳部和濟南社會科學院主持編纂的多卷本《濟南通史》(修訂版),日前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 科學引導網絡輿論,推進主流意識形態大眾化
    這個空間不是孤立存在的,與現實社會的聯繫越來越緊密,隨著行動網路的普及,網際網路對社會生活的影響與重塑開始進入集中爆發期,成為我們黨執政興國的「最大變量」。今春以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網絡輿論引導與管理方面的實踐進一步證明,當前意識形態領域還存在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如何做好輿情預警及分析研判,科學引導網絡輿論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難題,難就難在如何準確拿捏分寸。
  • 【心理資訊】疫情宅家,如何做好情緒調適?
    宅家期間,我們該如何做好情緒調適,關注自己的情緒呢?心理老師以問答的形式和大家分享。過度關注疫情,每天都在看實時情況,心情很壓抑,怎麼辦?面對疫情,我們關注實時信來了解最新進展,從而做出應對。在關注疫情的同時開始關注內心,說明你有很強的自我覺察能力。在疫情中,有很多人和你有一樣的反應。
  • 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媒體使命與調適創新 - 新聞戰線
    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和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新聞媒體特別是主流媒體要充分認識自身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使命任務,主動對標對表,做好自我調適,在推進社會主義國家治理中創新實幹、奮發進取,爭創新業績、展現新作為。    新聞媒體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職責使命    新聞媒體是社會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中較為活躍的因素和力量。
  • 運用「桌球原理」做好輿論引導與輿情應對
    輿論領域的博弈有時就像一場桌球比賽,速度、力量、旋轉、落點這四個貫穿始終的要素,對於做好輿論引導與輿情應對具有借鑑意義。◆ 速度——快速反應,掌握先機桌球運動的特點是「快速多變」,在輿論引導與輿情應對中,對響應速度同樣有較高要求。
  • 「十四五」時期中國出版的特殊使命
    原標題:「十四五」時期中國出版的特殊使命  、聚心凝魂作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成為廣大人民群眾自覺的價值追求和行為規範,撫慰疫情期間所造成的心靈創傷,彌合思想輿論的割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下形成社會最大公約數;四是對疫情給世界帶來的深刻變化進行深入分析、總結、研判和預測,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智力支持和戰略策略。
  • 鄧利平:公共危機下的輿論引導「三時」法則
    原標題:公共危機下的輿論引導「三時」法則 公共危機事件涉及局部乃至整體民眾的切身利益,並且對社會的震撼力和影響力較大。事件發生後,一旦處理不當就容易引發民眾的恐慌和疑慮,甚至引起社會動蕩。因此,做好危機事件的輿論引導,對於平抑事態、穩定民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調適情緒,安居樂學」——附中心理健康微課(一)
    在疫情防控期間,為更好幫助學生適應居家網絡學習生活,提高學生的自我調節和管控情緒能力,附中開展心理健康系列微課堂,同時為學生和家長提供網絡心理諮詢
  • 公共危機事件後的社會信任修復研究
    由於公共危機通常具有社會屬性,危機事件中的信任違背行為所釋放的消極公眾情緒會被進一步放大,使社會信任受損,導致公共危機進一步發酵。社會性越高的危機對公眾心理的影響便越大,甚至會破壞原有的社會結構。因此,社會信任修復理論雖然相較於信任研究的其他領域起步較晚,卻隨著時代的發展愈加成為學界關注的重要研究內容。
  • ...抗擊疫情心理調適特別專題(八)丨哪些方法可以快速緩解焦慮情緒
    為了在疫情期間幫助全區婦女及其家庭成員舒緩情緒,緩解壓力,廣西女性微信公眾號推出了「桂姐姐說」抗擊疫情心理調適特別專題,以實際行動支持防疫阻擊戰。哪些方法可以快速緩解焦慮情緒(1)遠離不良信息:從正規渠道、官方網站獲取相關信息, 掌握必要的相關防疫措施和知識即可,避免接觸帶有各種強烈情緒色彩的信息,避免信息過載對心理造成的衝擊。
  • 《安國年鑑2020》出版發行
    《安國年鑑2020》出版發行 2020-12-06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傑裡米·裡夫金:人類社會向零碳社會轉型已刻不容緩
    今後二三十年將是氣候行動的關鍵時期,我們需要即刻行動,在全球經濟、社會和生活等諸多方面進行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轉型。  在美國,川普政府氣候政策的逆行引發廣泛爭議。面對全球危機,美國年青一代正引領一場關於「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的全國性對話,呼籲制定美國的綠色新政,向零碳社會轉型,應對全球 氣候變化,同時創造新的綠色企業和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