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奉獻·奉賢」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心得
每到中午,餐桌一方、四個姑娘、兩葷一素一湯,讓咀嚼與談笑成為了每個認真工作的日子裡對自己的一份小小犒賞……在奉賢區教育局實習的一個月恰好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個月,而今年的酷暑於我而言比以往似乎更加地「熱」,但與其說是季節的溽熱,不如說是青春的火熱。而總使我元氣滿滿的,除了食堂地道的本幫菜,還有可敬的師長領導、可愛的同齡夥伴們、日復日可喜的進步以及偶爾恍惚間犯下的可笑的錯誤……如今,實習雖落下帷幕,但實習期間所收穫的技能、功課、成長、時光,卻值得我慢慢回味、時時溫習。
嚴格把關,不忘寬以待人
奉賢區教育局,對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作為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的奉賢人,從寒窗苦讀到考入大學的近二十載的學習生涯,離不開奉賢區教育局的擘畫;陌生的是,作為一個剛從象牙塔裡走出的「書呆子」,我自知長於理論而短於實踐,對於教育局的制度與運作、奉賢教育系統的形勢與情況也不算熟稔。為此,我既是興奮,又是戰戰兢兢。然而,第一天的實習工作卻讓我的自信還是顧慮都略顯多餘。我被分配到黨政辦,由主任駱之強老師帶教。但是,在這個聽上去格外「體面」的部門,我被分配的第一項任務卻不過蓋章爾爾。然而,正當我還沉浸在與弼馬溫同病相憐的情緒中之時,主任似乎早已洞明一切,他意味深長地告訴我:「一枚小小的公章,卻承載著巨大的權力。因此,掌管公章的人也需要承擔巨大的責任與風險,必須要規範用章、謹慎審核。」在實際的操作中,我也漸漸發現,首先,蓋章是一門與制度相關的任務,我可以藉此機會了解教育局各個科室的工作內容與負責人員;其次,蓋章還是一門與人打交道的學問,尤其是遭遇局外人員因為不熟悉蓋章流程而沒能出具相關審批表的情況,這時候既要堅持原則,讓對方知曉並遵循相關流程規定,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考慮對方的實情並提供更好的解決辦法。一枚小小的公章教給我嚴謹與寬容的辯證法,一方面是人們常說的在工作態度上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另一方面是在實際工作中既確立不可突破的原則底線,又需要對對方的特殊情況或是難處予以諒解與幫助。作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首要切忌跳過規章制度隨人情或心情辦事,其次不能給人留下得理不饒人的印象。
公僕精神,兼善高屋建瓴
而說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定位,則關乎一種公僕與主人的辯證。既要篤行「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服務意識與奉獻精神,也要具備「來吾道夫先路」的開闊視野與規劃能力。通過閱讀《奉賢教育》、《奉賢教育科研》、《和潤新語》、《奉賢教育年度發展報告》等一系列期刊雜誌與著作報告,我了解到2015年教育綜改以來,奉賢教育系統一直以全面建設「自然、活力、和潤」南上海品質教育區,為每一個奉賢孩子的新時代、新成長搭建最好的教育平臺作為自己的目標與使命。人們常說,知易行難,但在教育局實習的日子裡,我分外感覺到「知」的重要性。一是「知」方向。作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兩項重要精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也必須在教育領域予以落實。因此,教育工作會更加強調頂層設計與整體規劃;二是「知」實情。對本區教育的優勢與短板有自知之明;對區內大到每一所學校與其他教育單位、小到每一位學生與教師都知根知底;還要知古博今,做好傳承好區域紅色基因、賢文化區本文化的宣傳工作;三是「知」合作,用「心臟」來比喻我所在的黨政辦絕不為過,作為黨政事務的集結地,它向上聯結作為「大腦」的領導班子,向下溝通每一個具體科室,譬如作為「我手寫我心」的研究室,作為「鐵齒銅牙」的宣傳科……向外還要對接區域內其他行政機關和服務部門,處理各項與教育相關的事務。不得不說,如何在百忙之中維持黨政協同、政事協同,讓教育系統如齒輪般高效、科學、聯動運轉,的確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成人成才,不忘奉獻奉賢
實習以「奉賢·奉獻」為名,其「我為奉賢奉獻了什麼」的口號,看似是一份呼籲,是在召喚在奉賢這片土地上成長起來的學子們盡己所能、報效故裡;實則是一份信任,是在賦予在賢風賢水的浸潤中成為棟梁的學子們頂天立地、擔當使命的權力。個人命運與祖國命運在教育的牽繫下分外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少年強與國強的辯證關係,正體現在祖國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宗旨培養人才,人才又以「鴻雁長飛光不度」的姿態反哺祖國。
6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全體隊員的回信中寫道:「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面向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我們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鬥。」而我認為,在日常生活中,則更需要將這宏大的理想藍圖轉化為冷靜的綢繆,將鏗鏘的拼搏口號轉化為精進的實幹,在被看到或不被看到的地方,無愧於心、也無愧於他人、社會、祖國的託付與期待。這是我的所信,也希冀以此在漫漫人生路上學得更多、走得更遠。
(宋垚珺,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在讀,曾在奉賢區教育局機關進行暑期社會實踐。)
點
連結
新成長漫筆——引領奉賢教育創新發展的思想沙龍
宗旨:
為每一個學生的新時代新成長創設最優的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知行合一、整體育人,「五育」並舉,多元成長、全面發展的教育價值觀。即堅持以人為本,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激發學生的成長活力和教師的專業活力,知行合一、整體育人,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多元個性成長,培養新時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要求:
1.主題內容:重點圍繞教育和人文等方面的創新探索、經驗成果和理性思考等,內容務必為原創,文責自負。
2.行文篇幅:不求大而全,歡迎文風隨和、娓娓道來、篇幅凝練的教育和人文類隨筆。最好能選配一些合適的圖片等,可讀性要強,不要寫成學術論文或小結報告。字數控制在2000左右(1500—2500)。正文後請附上150字左右的個人簡介,30字以內的自己的教育格言;同時發送一張不小於1.5M的自己的電子照片到郵箱(照片名稱與文章文檔標題一致)。
3.徵稿對象:全區在職和退休的奉賢教育人,以及關心支持奉賢教育發展的各界有識之士。
4.刊發渠道:每周雙休日在「奉賢教育官微」刊發,同時在奉賢教育網刊發,並選擇部分在《奉賢教育》、《奉賢教育工作簡報》上刊發,並積極向各級媒體刊物推薦。適時將彙編成書。
5.投稿郵箱:fxjyhrxy@163.com。請務必在稿件上署上姓名、單位及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