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是西班牙語國家,為什麼60%的人口卻是義大利裔?

2020-12-12 澎湃新聞

阿根廷的義大利裔

作者|雄鷹

責編|Thomas

15世紀末,哥倫布的船隊在西班牙王室的資助下到達美洲,此後西班牙和葡萄牙迫不及待地前往新大陸搶佔殖民地。經過多年的爭奪,拉美除巴西被葡萄牙佔領外,大部地區都被西班牙所控制。

19世紀初的拉美獨立戰爭後,多數南美國家脫離了宗主國贏得獨立。因受殖民影響,除了巴西說葡萄牙語之外,多數國家都說西班牙語。

▲南美各地的官方語言

儘管拉美西語國家在語言上保持著一致,但各國的民族成分卻不太一樣。例如巴拉圭、哥倫比亞的多數人口以印歐混血種人為主,但阿根廷和烏拉圭的人口卻以歐洲移民後裔為主,阿根廷和烏拉圭的歐洲移民後裔的比例更是接近90%。

▲南美各國的民族成分

但在阿根廷這個歐洲後裔的「大熔爐」,比例最高的族裔不是前宗主國西班牙族裔,而是義大利後裔。據統計,阿根廷4400萬人口中,有近3000萬有義大利血統,佔阿根廷總人口的大約60%多,是該國的第一大族裔。

在阿根廷這個西班牙語國家,為什麼第一大族裔是義大利裔?

一、躲避戰亂而來

15世紀末開始,西班牙將美洲大部分地區佔據。為方便管理,西班牙將美洲先後劃分為新西班牙(1535年)、秘魯(1542年)、新格拉納達(1718年)和拉普拉塔(1776年)四大總督轄區。拉普拉塔總督的核心就是在今天的阿根廷。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總督轄區

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法國大革命席捲了歐洲大陸。西班牙因站在反法同盟的陣營而一度被法國佔領。加上法國大革命帶來的自由思想和北美獨立戰爭的影響,南美趁機爆發了轟轟烈烈的獨立戰爭。

1810年,拉普拉塔總督區首府—布宜諾斯艾利斯爆發了反抗西班牙統治的五月革命,拉開了拉普拉塔反抗壓迫的序幕。1816年,拉普拉塔宣布脫離西班牙獨立,並把國名改成了阿根廷,以西班牙語為母語。

▲五月革命,總督辭職

在當時西班牙的四個總督轄區中,新西班牙所在的中北美是熱帶經濟作物產區,秘魯是貴金屬黃金、白銀的產區,這兩地都是西班牙殖民者重點開發的區域。然而拉普拉塔因緯度較高,不適合熱帶經濟作物生長,且缺乏西班牙覬覦的黃金資源,因此並不是他們重點開發的區域,殖民時期移民到該處的人口甚少。

在當時,義大利追求獨立和統一的命運,跟阿根廷有很多相似點。自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滅亡後,亞平寧半島便陷入了長期的爭奪。直到19世紀初,義大利依然保持著四分五裂的狀態。境內多個公國、王國林立,還一度被外國勢力佔據。羅馬所在地為教皇國的領地,義大利東北部被奧地利佔領。

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的展開,義大利地區的生產力得到巨大提升,但政治上的分裂成了經濟發展的桎梏,也帶動了民族主義的興起。要求義大利結束分裂,實現國家統一的聲音日益高漲。

▲獨立戰爭前,四分五裂的義大利

1848年,一場轟轟烈烈的統一運動在西西里島展開,即第一次義大利統一戰爭。追求統一的人民面臨著來自各王國和公國的壓力以及外部勢力幹涉的被動局面。在奧地利軍隊和義大利各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下,第一次統一戰爭以失敗告終。

此後,在西北部的撒丁王國帶領下,1859年第二次統一戰爭展開。吸取第一次的失利教訓,撒丁王國採取了各個擊破的方式,並聯合法國同奧地利作戰,完成了北方的統一。

與奧地利交戰,就意味著北方長期成為了作戰的前沿陣地。為躲避戰亂和外國勢力的迫害,部分義大利人逃離故土,來到了新大陸。

▲1849年被奧地利打擊的威尼斯教堂

其中,遠離歐洲的戰亂地帶的阿根廷人口較少,當地在獨立之初迫切需要勞動力進行大規模開發。阿根廷成為了眾多義大利北方人逃避戰亂和壓迫的首選。

二、經濟紅利帶來的大批移民

統一了北部地區之後,義大利隨後藉助普奧和普法戰爭之機,將奧地利和法國勢力徹底趕出亞平寧半島。最終在1870年,義大利完成了統一。

然而統一的意大利面臨著嚴峻的發展困境。工業革命的展開儘管提高了生產力水平,但義大利國內又面臨著資源匱乏的困境,反過來又制約了工業的發展。

義大利國土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這對於農業的展開極其不利。尤其是南方地區,不僅平原面積狹小,且該地區自中世紀以來就形成了封建莊園經濟,土地是王公貴族的私有財富。統一之後,封建莊園經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不少農民依舊沒有分配到土地。

▲統一後,北方平原優勢使其經濟發展較快,而南方山地多阻礙了發展

此外,與英法等殖民大國相比,義大利直到19世紀80年代末才在東非佔得少部分殖民地。國內資源有限和殖民地匱乏的雙重作用下,義大利很難獲取市場和原料產地。

工農業發展的劣勢,使得統一後的義大利相對貧困,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尤其是南方地區貧困問題更加嚴重。外出移民尋找工作機會成為了當時很多義大利南方人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徑。

19世紀80年代開始,大批義大利人,尤其是貧困的南方人選擇了離開故鄉,前往世界各地尋找新的工作機會。在當時,蒸蒸日上的美國和潛力巨大的阿根廷,成為了義大利人移民的重要選擇。

▲1896年義大利為數不多的東非殖民地

在西班牙殖民時期,阿根廷所在的拉普拉塔總督區備受冷落,發展緩慢。但是獨立後的阿根廷卻憑藉自然條件的優勢,一躍成為當時世界上的經濟強國。

阿根廷的核心地帶—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地區氣候溫潤,降水充沛,土壤肥沃,地廣人稀,極其適合種植業的開展。得天獨厚的條件促進了當地種植業和畜牧業的發展,阿根廷成為了世界重要的農牧業產品出口國。

19世紀末的歐美正處於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工業發展帶來了人口迅速增長,人們對於糧食和肉類的需求也隨之激增。阿根廷恰恰是主要農牧產品的重要供應地。

▲殖民時期被冷落,阿根廷的平原優勢沒能充分發揮

當時冷凍技術發展使得阿根廷和歐洲遙遠的距離不再是一個問題,阿根廷肉類暢銷歐洲。依靠強大農牧業,阿根廷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一度躍居成為世界經濟十強國家。

面積廣闊、資源豐富、經濟發達的阿根廷對於當時生活在底層的眾多義大利人來說簡直是天堂。因此當時很多義大利人(尤其是南方人)願意移民阿根廷謀生甚至尋求財富。

阿根廷儘管在高速發展,但與之不匹配的是當地的人口短缺。到19世紀70年代,阿根廷全國的人口只有一百多萬。為了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阿根廷政府採取了幾乎無門檻的鼓勵移民政策。

與之契合的是,歐洲當時經濟也呈現了快速發展的態勢,人口增長速度加快,人地矛盾更加尖銳。外出尋找新的土地成為了眾多歐洲人的選擇。阿根廷鼓勵移民的政策和歐洲人的想法不謀而合。移民政策一出,大批歐洲人前往阿根廷。義大利就成為了移民的主力軍。

▲1880年-1929年義大利移民阿根廷的人數和南北方佔比

從1880年到1930年幾十年的時間裡,大約有近200萬義大利人移民來到阿根廷。這一比重佔了阿根廷接收移民的一半。

義大利人口的大批湧入逐漸改變了阿根廷的人口結構。從第一批戰爭移民到第二批經濟移民,經過多年的繁衍生息,義大利後裔人口數量逐漸取代了阿根廷原宗主國西班牙後裔,成了阿根廷的第一大族裔。

▲1914年各地義大利出生的人數佔總人口的比例

三、碰撞又交融的文化

從初登阿根廷到融入阿根廷的生活,義大利人在這片土地經歷了漫長而又曲折的過程。

最初來到阿根廷的義大利移民往往作為最低廉的勞動力存在。修築鐵路、蓋房子、給過往的船隻刷漆上色,這一系列體力活,都有義大利移民的身影。除了生存和適應問題,他們還面臨著語言問題。阿根廷是一個西班牙語國家,義大利移民如何接受西班牙語並融入到阿根廷社會,是一個核心問題。

▲在阿根廷的義大利文化

他們之所以能夠快速融入到阿根廷社會,得益於義大利語在南北方言上有著差異。早期移民到阿根廷的義大利人主要來自北方。義大利統一後,第二波移民主要以南義大利人為主。南北方言的差異使得雙方很難達成一致。

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同屬羅曼語族,彼此之間的相似度非常高,義大利移民掌握西班牙語的難度並不大。

除此之外,阿根廷政府「教育國有化」的措施更是為義大利移民學習西班牙語,融入阿根廷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阿根廷慶祝義大利節日的人們

為了維護西班牙語的地位以增強對阿根廷的國家認同感,從1888年起,阿根廷先是將私立學校(當時許多義大利語學校為私立)的教師任用權收歸國有,隨後加大財政投入,扶持以西班牙語為教學模式的學校,以此強化西班牙語的地位。

義大利語南北方言的差異,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的天然相似度,加上當地政府的一系列措施,使得移民很快就融入到了阿根廷的社會環境,逐漸改說西班牙語,對阿根廷的國家認同進一步加深。

儘管阿根廷的人口以義大利裔為主,但西班牙語地位的地位依舊穩固。不過,大量義大利移民帶來的文化,依然在阿根廷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很多義大利語詞彙存在於阿根廷的俚語當中。

▲梵蒂岡教皇方濟各也是義大利裔阿根廷人

經過幾代人的生息繁衍,不僅數量上佔優,在阿根廷社會的各個領域,義大利後裔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科技領域,人造心臟的發明者多明戈·利奧塔;體育領域的梅西、薩內蒂、巴蒂斯圖塔、馬斯切拉諾等球星都是義大利後裔。而義大利在體育領域的歸化球員,也有許多來自阿根廷。

義大利裔在阿根廷發展壯大的同時,他們也作為橋梁,把阿根廷和義大利兩國緊密聯繫在一起。1973年,義大利和阿根廷政府籤署了承認「雙重國籍」的協定,這正是兩國關係的真實寫照。

長期作者|雄鷹

球天下體育作家|足球與歷史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

原標題:《阿根廷是西班牙語國家,為什麼60%的人口卻是義大利裔?》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阿根廷為什麼有這麼多義大利人後裔?
    文/王凱迪 對於大部分中國人而言,最熟悉的南美洲國家估計就是桑巴王國巴西、梅球王的故鄉阿根廷。巴西作為一個葡萄牙語系的移民國家,各種混血人口佔據多數;而作為潘帕斯雄鷹的阿根廷,則更像一個被移植到南美的純歐洲國家(比如梅西的長相就與大部分歐洲人無異)。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西班牙語?
    西班牙語簡稱西語,也被稱為「板鴨語」,屬於「印歐語系-羅曼語族-西羅曼語」。按照第一語言使用者數量排名,約有4.37億人將其作為母語使用,是僅次於漢語的世界第二大語言。著名美籍華人靳羽西曾點評:如果你還有機會學習一次第二外語,我會推薦西班牙語!
  • 阿根廷作為西班牙殖民地,義大利人卻佔主導,義大利手段真高明
    不過這裡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獨立了,但西班牙作為其宗主國,已經有數百年歷史,對其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的,由於被殖民時期受到了西班牙文化的影響,所以現在阿根廷的政府要員大多都是西班牙的後裔,而阿根廷的國家語言也仍然是西班牙語,使用的文字依舊是西班牙的文字,就連現在的國家制度也是參考西班牙的。也就是說,阿根廷這個國家在本質上是應該是一個西班牙文化體制的國家。
  • 西班牙語,是如何成為世界第三大語言的?要感謝一個義大利人
    ▲西班牙地圖但是,西班牙語卻絕對能為自己掙回面子。目前全球講西班牙語的人口將近6億,相當於說法語、德語和義大利語的人口之和。西班牙語是僅次於漢語和英語的世界第三大語言。▲西班牙語系國家目前全球有23個國家和地區,將西班牙語作為官方語言。聯合國、歐盟和非洲聯盟,也將其作為官方語言之一。西班牙語之所以可以有如此成就,要感謝一位義大利人:哥倫布。
  • 義大利裔在美國究竟是怎樣的魔鬼?
    目前,在美國有1800萬義大利裔(佔美國總人口6%),在南美的巴西有2500萬義大利裔(佔巴西總人口15%),在阿根廷有2500萬義大利裔(佔阿根廷總人口62.5%)。這三個國家的義大利裔的人口加起來已經超過了義大利本土。
  • 講西班牙語國家
    很多人認為只有西班牙講西班牙語,其實除了西班牙外,還有21個國家以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
  • 為什麼阿根廷球員「特思鄉」?
    二十年職業生涯14年在阿根廷。他對於博卡、阿根廷的愛一點也不亞於鍾愛博卡勝過那不勒斯的球王馬拉度納。阿根廷的愛國主義教育阿根廷聖馬丁廣場阿根廷獨立以來,人口數量少,勞動力數量貧瘠,阿根廷政府決定大量吸引移民
  • 這些國家居然也講西班牙語?!
    西班牙語是世界第二大語言,許多國家以西語為官方語言,除了大家較為熟悉的那些西語國家,還有幾個不為人熟知但同樣使用西語的國家
  • 萬國志:阿根廷之殤(下)
    01阿根廷的人種阿根廷雖然講西班牙語,但國內以義大利裔居多,約佔總人口的45%,90年代意甲輝煌的時候,就有不少的阿根廷球員,畢竟風俗習慣差不多,雖然阿根廷人講西班牙語,但西班牙語與義大利語同屬拉丁語系,語言轉換還是比較快的。
  • 為什麼阿根廷能誕生出足球之王?
    馬拉度納與世長辭,享年60歲。為什麼南美國家阿根廷可以誕生如此具有傳奇色彩的球星呢?這個新生的國家儘管擁有南美洲最為肥沃的大片平原地區,卻不得不面臨著勞動力嚴重缺乏的尷尬局面,迫切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前來開發這個新興的國家。
  • 美國人口普查最大難題:誰是西班牙裔 誰又是拉丁裔?
    2020年中美兩大國都將迎來新一輪的人口普查,像中國這樣的國家一般都會統計各民族的人數,但美國是個移民國家,難以細分每個人的民族,只好按照白人、黑人、西班牙裔、亞裔等種族來劃分。但即使是這麼粗略的劃分,也有一部分人很難被歸類,那就是西班牙裔人口。
  • 白人比例佔95%以上,為何位於南美的阿根廷文化如此「歐化」?
    美洲現在通常分為南美洲和北美洲,大家可能知道,如果按照人文地理美洲還有另一種分法:盎格魯美洲(美國和加拿大,廣義也可以包括中美洲的貝里斯、巴拿馬,加勒比海的牙買加,南美洲的蓋亞那、北大西洋上的百慕達以及幾個靠近南美洲的加勒比海國家)和拉丁美洲(主要是南美洲加上墨西哥)。為什麼這麼分?
  • 蓋亞那:南美洲唯一的英語國家,第一大族裔為什麼卻是印度裔?
    南美洲大多數國家為西班牙語國家。但國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巴西則以葡萄牙語為母語。南美大陸形成了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分庭抗禮的態勢。不過,除西語和葡語之外,南美還有少數國家是不說這兩種語言的。原荷蘭殖民地——蘇利南的母語是荷蘭語,原英國殖民地——蓋亞那合作共和國(以下稱蓋亞那)的母語是英語。
  • 成都西班牙語留學培訓
    成都法亞西班牙語培訓學校在這裡小編為同學們總結了一些常見的問題。1、 為什麼高考成績可以用來申請西班牙大學 ?是的,中國留學生享受西班牙國民待遇,四年本科期間學費全免,僅繳納註冊費,每年的註冊費,按照專業差異有所不同,每年60個學分,按學分制收費。每年註冊費大致在800-1500歐。4、西班牙大學本科文憑回國認嗎?
  • 西班牙語國家首尊孔子標準像在阿根廷首都揭幕
    中國駐阿根廷大使鄒肖力與阿方嘉賓為孔子像揭幕坐落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二月三號公園內的孔子像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孫宇):當地時間27日,一尊高達2.95米的銅製孔子標準像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中心的二月三號公園正式揭幕。
  • 西班牙語國家的一些小常識
    圖為巴拉圭球員在喝馬黛茶【知識積累】拉丁美洲最著名的三大文明:瑪雅文明,阿茲臺克文明,印加文明。《城市與狗》是巴爾加斯·略薩的代表作,並於201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拉美人是:Gabriela Mistral(智利女詩人)智利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玻利維亞是拉丁美洲國家中海拔最高的。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復活節島位於智利。
  • 西班牙至今人口不足五千萬,為何卻能在拉美繁衍出4億多拉丁裔?
    現如今整個拉美地區人口有6.51億人,這其中刨除巴西的2.1億人口,還剩下4.41億人,另外美國還有5750萬拉丁裔。這其中還要排除拉美國家亞裔和非洲以及原住民,估計也就4.5億多人口。16世紀西班牙帝國領地算上海外的殖民地總共加一起才555萬人口。
  • 科比曾為墨西哥裔妻子學習西班牙語,兩人結婚時不受家人祝福
    來自阿根廷媒體Infobae2020年1月26日報導,已故美國籃球巨星科比·布萊恩特和其妻子瓦妮莎·布萊恩特,作為體育界的模範夫妻,一直以伉儷情深著稱。據悉,科比還曾為了自己墨西哥裔的妻子學習西班牙語。
  • 足球地理學堂:阿根廷為什麼有三個布宜諾斯艾利斯?
    阿韋裡亞內達和拉努斯雖然作為布市的衛星城而存在,它們與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區共同組成大布宜諾斯艾利斯,但是它們在行政區卻歸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管轄。很多人或許就納悶了,阿根廷為什麼有三個布宜諾斯艾利斯呢?它們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阿根廷為什麼有那麼多布宜諾斯艾利斯?布宜諾斯艾利斯一詞源於西班牙語Buenos Aires,意思是好空氣。
  • 為什麼大部分巴西人都說葡萄牙語,而不是西班牙語或巴西語?
    而不是「巴西語」或西班牙語?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歐洲西南部的兩個小國。西班牙的領土面積比不上法國,人口數量比不上義大利。而葡萄牙更小,領土面積甚至比不上冰島,全國人口總數只有1000多萬。但就是這兩個毫不起眼的小國,在五百年前,卻一度主宰幾乎整個人類社會的命運,甚至有過「瓜分地球」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