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圖片來源:上汽集團官網
泰國是東南亞最大的汽車製造中心,汽車製造業更是泰國工業的第一大支柱產業,約佔泰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2%。在東協10國中,泰國是最大的汽車製造國和出口國,被譽為「東協汽車樞紐」。隨著電動化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主升浪」,泰國也在緊跟新能源汽車發展大潮。尤其是今年泰國汽車業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創,亟需提振,泰國政府近日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措施,希望加快該國汽車業電動化的步伐。乘著泰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東風,中國車企也在加快在泰國的布局。
11月2日,長城汽車泰國羅勇工廠揭牌儀式在泰國羅勇府舉行,這標誌著長城汽車正式獲得泰國羅勇製造工廠的所有權。據悉,泰國羅勇工廠作為長城汽車發力泰國和東協市場的重要生產基地,將被打造成為全球標準的智能工廠。以泰國作為在東協的生產基地,長城汽車將在泰國國內銷售和出口右舵皮卡、SUV、轎車等多種車型,目前計劃出口到東南亞、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和地區。
圖片來源:長城汽車官網
爭當東南亞電動車市領頭羊
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今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提高6%,至230萬輛;在2030年之前,將會增長至4500萬輛。在全球各大市場加快向零排放出行過渡之際,泰國希望依靠其在整車和汽車零部件領域的堅實基礎,以及該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戰略定位和投資激勵措施,吸引更多車企在該國的電動汽車行業進行投資。
IHS Markit市場諮詢公司表示,疫情讓泰國車市受到沉重打擊,預計今年泰國汽車產量將下跌近一半,至114萬輛。與其他國家一樣,泰國也將提振汽車業的重點放在了電動汽車上。今年3月,泰國政府表示,未來5年,將泰國打造成為東南亞地區的電動汽車生產基地;到2030年,電動汽車產量將佔該國汽車總產量的30%,即75萬輛。雖然泰國汽車業屬於出口導向型,但泰國政府表示電動汽車會優先供給泰國國內汽車市場,以對抗氣候變化、減少空氣汙染。
不過,泰國想要成為東南亞電動車市的領頭羊並不容易,它面臨著來自鄰國的激烈競爭。去年,豐田宣布在印度尼西亞投資20億美元生產電動汽車。印尼政府也在大力推動本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印尼的底氣之一在於其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一大關鍵在於動力電池及生產動力電池所需的鈷、錳等原材料,而印尼作為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一直尋求在供應紅土鎳礦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下遊產業。除了泰國和印尼之外,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其他東南亞國家也都在大力培育本土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
泰國電動汽車協會(EVAT)表示,當前,泰國電動汽車產業在東協諸國當中是最先進的,預計在2025~2030年期間會得到高速發展。EVAT主席約薩龐表示,此前該協會提出的一些促進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措施已被政府採納。但受制於高額運營成本,該國電動汽車行業的投資和產能擴張仍較為緩慢。約薩龐預測,到2025年,隨著電動汽車成本逐漸下降至與燃油車持平,行業將進入黃金髮展期。他還表示,泰國電動汽車行業相比東南亞鄰國更具發展前景,因為現在已經有了不錯的基礎。而且,泰國一直是東南亞最大的汽車生產國,擁有完善的零部件供應鏈,外國汽車製造商也更青睞在泰國投資生產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產業迎政策「大禮包」
從當前各大市場的電動汽車產業發展來看,政府出臺激勵政策和刺激措施顯得尤為重要。Maverick諮詢公司分析師Kiranee認為,要提高泰國汽車業的競爭力,政府就必須出臺鼓勵政策,吸引投資者和消費者。「泰國汽車業正處在一個拐點,如果政策不能適應電動汽車的製造、生態系統和消費,泰國汽車業就會被時代拋在後面。」她說。
今年7月,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秘書長馬碧雲(Duangjai Asawachintachit)表示,由於該國的電動汽車優惠措施已到期,該委員會計劃2020年11月為泰國第二輪電動汽車投資計劃的更新擬定建議,主旨就是吸引相關投資者,其中包括向企業提供8年期的稅收減免等。據了解,此前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已經批准了24個與汽車電氣化相關的車企項目。
果不其然,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近日出臺了一系列針對電動汽車、公共汽車、卡車、摩託車的激勵措施,以促進電動汽車的本地化生產及供應鏈發展。具體措施包括:在泰國投資超過50億泰銖(約合10.8億元人民幣)電動汽車項目的企業將免稅8年,投資金額在50億泰銖以下的企業將免稅3年;對生產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製造商免稅3年,對生產純電動汽車的製造商免稅8年。
馬碧雲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些激勵措施將取代2018年到期的一系列政策,「相信此舉將加速泰國電動汽車生產和相關供應鏈的完善,並讓整個汽車行業進入更高發展水平。」據外媒報導,泰國在電動汽車方面的鼓勵政策是該地區最慷慨的,政策「大禮包」還包括:包括高壓線束、減速機、電池冷卻系統和再生式斷路系統等在內的關鍵零部件項目將享受8年的免稅待遇;此外,為本土市場生產電池組件和電池的項目,若需要進口泰國沒有的原材料,將能享受為期2年的90%進口關稅減免。
中國車企「乘東風」加快布局
圖片來源:上汽名爵官網
長期以來,日本汽車製造商一直是泰國汽車市場的主導者,在泰國約200萬輛的汽車產能中佔比高達90%。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和企業「走出去」的戰略發展需求,中國車企也開始在泰國市場加快布局。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布局較早的中國車企,有望在泰國方興未艾的電動車市中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當前,豐田和三菱等日本大型汽車製造商都優先考慮在泰國推廣混動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分析師指出,如果日本車企不能適應泰國汽車業電動化的快速轉變,那麼他們在泰國市場的壓倒性優勢極有可能被削弱,中國車企有望分得更大的「蛋糕」。
近日,上汽集團旗下名爵品牌在泰國推出全新MG EP電動休旅車。據悉,MG EP電動休旅車的續駛裡程為380公裡,該車是在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協定的零稅收優惠下從中國出口至泰國的。名爵(泰國)銷售副總裁Pongsak表示,儘管目前休旅車在泰國的市場份額並不大,但名爵希望通過這款車打入泰國家庭用車市場,並相信該車將會引發銷售熱潮。
名爵一直是泰國電動汽車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去年6月在泰國推出首款純電動SUV——EZS,銷量不俗,目前名爵在泰國純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已超過90%。Pongsak表示,儘管泰國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很小,但潛力很大。現在,泰國消費者面臨的問題是缺少充電樁,尤其是在長途旅行時。因此,名爵計劃今年內在泰國建造100個充電樁,2021年再建500個。
今年9月,長城汽車副總裁兼東協區域總裁張佳明參加了由EVAT主辦的第五屆國際電動汽車技術會議展覽會。在會上,張佳明表示,對泰國將成為東協地區電動汽車樞紐抱有極大的信心。他還談到,長城汽車的主要戰略之一是引進電動汽車技術,並引導泰國消費者和汽車工業實現可持續發展。11月初,長城汽車正式獲得了泰國羅勇工廠的所有權,該工廠可滿足包括混動、插混和純電動等在內的多種電氣化車型的生產需求。
除了傳統自主品牌外,中國新造車勢力企業也對開拓泰國市場躍躍欲試。去年8月,威馬汽車與泰國國家石油公司籤署合作備忘錄,雙方表示將整合各自優勢資源,共同探索智能電動汽車技術、新零售模式等領域的合作機會, 為泰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呈現「威馬方案」,助推「泰國4.0」綠色智慧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新能源汽車新聞EV,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