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市「起飛」,中國車企「泰」忙

2020-12-22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圖片來源:上汽集團官網

泰國是東南亞最大的汽車製造中心,汽車製造業更是泰國工業的第一大支柱產業,約佔泰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2%。在東協10國中,泰國是最大的汽車製造國和出口國,被譽為「東協汽車樞紐」。隨著電動化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主升浪」,泰國也在緊跟新能源汽車發展大潮。尤其是今年泰國汽車業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創,亟需提振,泰國政府近日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措施,希望加快該國汽車業電動化的步伐。乘著泰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東風,中國車企也在加快在泰國的布局。

11月2日,長城汽車泰國羅勇工廠揭牌儀式在泰國羅勇府舉行,這標誌著長城汽車正式獲得泰國羅勇製造工廠的所有權。據悉,泰國羅勇工廠作為長城汽車發力泰國和東協市場的重要生產基地,將被打造成為全球標準的智能工廠。以泰國作為在東協的生產基地,長城汽車將在泰國國內銷售和出口右舵皮卡、SUV、轎車等多種車型,目前計劃出口到東南亞、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和地區。

圖片來源:長城汽車官網

爭當東南亞電動車市領頭羊

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今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提高6%,至230萬輛;在2030年之前,將會增長至4500萬輛。在全球各大市場加快向零排放出行過渡之際,泰國希望依靠其在整車和汽車零部件領域的堅實基礎,以及該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戰略定位和投資激勵措施,吸引更多車企在該國的電動汽車行業進行投資。

IHS Markit市場諮詢公司表示,疫情讓泰國車市受到沉重打擊,預計今年泰國汽車產量將下跌近一半,至114萬輛。與其他國家一樣,泰國也將提振汽車業的重點放在了電動汽車上。今年3月,泰國政府表示,未來5年,將泰國打造成為東南亞地區的電動汽車生產基地;到2030年,電動汽車產量將佔該國汽車總產量的30%,即75萬輛。雖然泰國汽車業屬於出口導向型,但泰國政府表示電動汽車會優先供給泰國國內汽車市場,以對抗氣候變化、減少空氣汙染。

不過,泰國想要成為東南亞電動車市的領頭羊並不容易,它面臨著來自鄰國的激烈競爭。去年,豐田宣布在印度尼西亞投資20億美元生產電動汽車。印尼政府也在大力推動本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印尼的底氣之一在於其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一大關鍵在於動力電池及生產動力電池所需的鈷、錳等原材料,而印尼作為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一直尋求在供應紅土鎳礦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下遊產業。除了泰國和印尼之外,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其他東南亞國家也都在大力培育本土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

泰國電動汽車協會(EVAT)表示,當前,泰國電動汽車產業在東協諸國當中是最先進的,預計在2025~2030年期間會得到高速發展。EVAT主席約薩龐表示,此前該協會提出的一些促進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措施已被政府採納。但受制於高額運營成本,該國電動汽車行業的投資和產能擴張仍較為緩慢。約薩龐預測,到2025年,隨著電動汽車成本逐漸下降至與燃油車持平,行業將進入黃金髮展期。他還表示,泰國電動汽車行業相比東南亞鄰國更具發展前景,因為現在已經有了不錯的基礎。而且,泰國一直是東南亞最大的汽車生產國,擁有完善的零部件供應鏈,外國汽車製造商也更青睞在泰國投資生產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產業迎政策「大禮包」

從當前各大市場的電動汽車產業發展來看,政府出臺激勵政策和刺激措施顯得尤為重要。Maverick諮詢公司分析師Kiranee認為,要提高泰國汽車業的競爭力,政府就必須出臺鼓勵政策,吸引投資者和消費者。「泰國汽車業正處在一個拐點,如果政策不能適應電動汽車的製造、生態系統和消費,泰國汽車業就會被時代拋在後面。」她說。

今年7月,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秘書長馬碧雲(Duangjai Asawachintachit)表示,由於該國的電動汽車優惠措施已到期,該委員會計劃2020年11月為泰國第二輪電動汽車投資計劃的更新擬定建議,主旨就是吸引相關投資者,其中包括向企業提供8年期的稅收減免等。據了解,此前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已經批准了24個與汽車電氣化相關的車企項目。

果不其然,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近日出臺了一系列針對電動汽車、公共汽車、卡車、摩託車的激勵措施,以促進電動汽車的本地化生產及供應鏈發展。具體措施包括:在泰國投資超過50億泰銖(約合10.8億元人民幣)電動汽車項目的企業將免稅8年,投資金額在50億泰銖以下的企業將免稅3年;對生產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製造商免稅3年,對生產純電動汽車的製造商免稅8年。

馬碧雲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些激勵措施將取代2018年到期的一系列政策,「相信此舉將加速泰國電動汽車生產和相關供應鏈的完善,並讓整個汽車行業進入更高發展水平。」據外媒報導,泰國在電動汽車方面的鼓勵政策是該地區最慷慨的,政策「大禮包」還包括:包括高壓線束、減速機、電池冷卻系統和再生式斷路系統等在內的關鍵零部件項目將享受8年的免稅待遇;此外,為本土市場生產電池組件和電池的項目,若需要進口泰國沒有的原材料,將能享受為期2年的90%進口關稅減免。

中國車企「乘東風」加快布局

圖片來源:上汽名爵官網

長期以來,日本汽車製造商一直是泰國汽車市場的主導者,在泰國約200萬輛的汽車產能中佔比高達90%。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和企業「走出去」的戰略發展需求,中國車企也開始在泰國市場加快布局。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布局較早的中國車企,有望在泰國方興未艾的電動車市中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當前,豐田和三菱等日本大型汽車製造商都優先考慮在泰國推廣混動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分析師指出,如果日本車企不能適應泰國汽車業電動化的快速轉變,那麼他們在泰國市場的壓倒性優勢極有可能被削弱,中國車企有望分得更大的「蛋糕」。

近日,上汽集團旗下名爵品牌在泰國推出全新MG EP電動休旅車。據悉,MG EP電動休旅車的續駛裡程為380公裡,該車是在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協定的零稅收優惠下從中國出口至泰國的。名爵(泰國)銷售副總裁Pongsak表示,儘管目前休旅車在泰國的市場份額並不大,但名爵希望通過這款車打入泰國家庭用車市場,並相信該車將會引發銷售熱潮。

名爵一直是泰國電動汽車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去年6月在泰國推出首款純電動SUV——EZS,銷量不俗,目前名爵在泰國純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已超過90%。Pongsak表示,儘管泰國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很小,但潛力很大。現在,泰國消費者面臨的問題是缺少充電樁,尤其是在長途旅行時。因此,名爵計劃今年內在泰國建造100個充電樁,2021年再建500個。

今年9月,長城汽車副總裁兼東協區域總裁張佳明參加了由EVAT主辦的第五屆國際電動汽車技術會議展覽會。在會上,張佳明表示,對泰國將成為東協地區電動汽車樞紐抱有極大的信心。他還談到,長城汽車的主要戰略之一是引進電動汽車技術,並引導泰國消費者和汽車工業實現可持續發展。11月初,長城汽車正式獲得了泰國羅勇工廠的所有權,該工廠可滿足包括混動、插混和純電動等在內的多種電氣化車型的生產需求。

除了傳統自主品牌外,中國新造車勢力企業也對開拓泰國市場躍躍欲試。去年8月,威馬汽車與泰國國家石油公司籤署合作備忘錄,雙方表示將整合各自優勢資源,共同探索智能電動汽車技術、新零售模式等領域的合作機會, 為泰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呈現「威馬方案」,助推「泰國4.0」綠色智慧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新能源汽車新聞EV,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新能源車「狂奔」,12月銷量有望破紀錄 國內車市「翹尾」收官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車市整體回暖的同時,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也首次轉正,同時中汽協方面預計,今年1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創單月銷量紀錄。業內人士認為,存量競爭環境下,新能源汽車成為車市大盤迴穩的重要銷量貢獻者,隨著國內新能源車市逐漸成熟,以及外資車企提速在華車型布局,未來新能源汽車對國內車市的貢獻將日益凸顯。
  • ...國內新能源車市仍處成長階段 車企謀求發展需找準市場切合點
    對於國內車市來說,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尤其是一季度,車市因疫情受到衝擊。不過,在政府大力支持和引導下,國內車市從4月開始出現產銷量轉正,並持續走高。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消息稱,2020年我國汽車產銷同比降幅或在2%以內,超預期完成目標。
  • 中美市場齊失速,特斯拉一馬當先,2019全球新能源車市「急剎車」!
    從整體來看,全球新能源車市罕見遇冷,主要是由於兩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和美國的銷量齊齊下跌。由於從去年年中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中國新能源車市驟冷,全年銷量最終定格在120萬輛,遠低於去年年初的預期。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亦是如此,由於主要車企旗下電動汽車聯邦稅收補貼到期而導致增長乏力,去年下半年連續多個月銷量下滑,僅靠特斯拉Model 3一款車撐場面。
  • 新能源車企死亡名單
    隨著新能源汽車政策補貼的逐年降坡、特斯拉強勢進入國內市場和「黑天鵝」疫情的爆發,讓已陷入「黑暗寒冬」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雪上加霜,以至於在今年初業內就傳出一個聲音——「2020年將是國內新能源車企生死攸關的一年」。 今年有多少家新能源車企能活下來,成為關注的焦點。
  • 去年車市期末考:新能源車銷量逆勢增一成,晶片是今年不確定因素
    隨後幾個月,從中央到地方相繼推出了刺激汽車消費、新能源汽車購車補貼等政策,促進新能源車快速升溫回暖。2020年7月,工信部等三部委聯合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低端電動車市場需求爆發。去年7月上市開售的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 EV全年銷量超12萬輛,月均銷量市場佔有率為43%,超過特斯拉。
  • 新能源車第二戰場已開火特斯拉、大眾激戰超級充電站
    新能源車市的戰火,已蔓延至以充、換電為核心的補能體系領域。充電、換電等補能業務既是目前制約新能源車發展的瓶頸,也是車企打開下一階段市場的關鍵。雖然自營補能體系優勢明顯,但由於該業務除技術之外還涉及場地、服務人員配套等因素,因此對車企而言無論是資本還是管理層面都有較高要求,或成為新能源車市發展路上的一條分水嶺。
  • 乘聯會:前10月中國佔世界新能源車40%
    3.2020年1-10月中國佔世界新能源車40%2020年受到政策環境與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世界地位下降,歐洲超越態勢明顯。2020年1-10月新能源車銷量198萬輛,較2019年同期增18%。2020年全年新能源車銷量應該接近270萬輛。
  • 從車展看未來:新能源車市硝煙瀰漫,留給「新勢力」的時間不多了
    與上一年廣州車展相比,今年造車新勢力的參展企業數量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曾經帶有一定熱度的造車新勢力並未參展,如愛馳、哪吒、天際、拜騰、前途等。同時,去年未參展的華人運通、零跑、寶能等品牌在車展中公布了最新動向。 從今年廣州車展趨勢來看,傳統車企在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車,相對之下,造車新勢力的「光芒」有所減淡,隨著更多新能源汽車投入市場,造車新勢力即將迎來競爭廝殺。
  • 電觀資訊:25家新能源車企被約談、現代召回5萬輛新能源車 - 新聞...
    電觀資訊:25家新能源車企被約談、現代召回5萬輛新能源車視頻地址:評論:0電觀資訊:25家新能源車企被約談、現代召回5萬輛新能源車1/ 2電觀資訊:25家新能源車企被約談、現代召回5萬輛新能源車猜你喜歡電觀資訊:25家新能源車企被約談、現代召回5萬輛新能源車
  • 收車如「賭博」 新能源車易手難
    中國汽車金融暨保值率研究委員會發布的《2019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顯示,主流新能源汽車三年平均保值率僅為32.31%。一位二手車商經銷商負責人給北京商報記者算了筆帳,一輛車齡三年售價13萬元左右的國產品牌新能源車,估價僅為3萬多元。而同售價的燃油車,三年殘值還能達11萬多元。
  • 2020中國車市四大關鍵詞_易車網
    2020年的車市幾經波折。上一年的「車市寒冬」餘波還沒有過去,今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給汽車市場潑了一盆冷水。山西晚報記者為您列舉了2020年中國車市的幾大關鍵詞,總結2020年的同時,也對2021年的車市做一個展望。A關鍵詞:「V」字形回望今年一季度汽車市場銷量,「疫情」是繞不開的一個詞。也正是因為如此,今年上半年車市情況並不樂觀。
  • 2014「新能源車元年」限購傳言再爆發
    從2014年初的杭州限購引爆南京車市,到「新能源車元年」開啟,再到年終本該火爆的車市寡淡——回望即將過去的2014年,用「跌宕起伏」來形容間歇性上下擺動的南京車市,再貼切不過了。
  • 2020年中國車市會回暖嗎?看到專家們的預測,車企估計要哭!
    除了國產車企,合資車企的日子也並不好過。因為銷量不佳,19年年初鈴木就不得不宣布退出中國汽車市場;到了年尾,又有消息傳出長安汽車或轉讓PSA 50%的股份,雖然DS明確表示不會就此退出中國市場,但DS如此糟糕的銷量不知道究竟還能撐多久。
  • 2020,多少新能源車企倒在風口中?
    隨著新能源汽車政策補貼的逐年降坡、特斯拉強勢進入國內市場和「黑天鵝」疫情的爆發,讓已陷入「黑暗寒冬」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雪上加霜,以至於在今年初業內就傳出一個聲音——「2020年將是國內新能源車企生死攸關的一年」。  今年有多少家新能源車企能活下來,成為關注的焦點。自2014年起,這個行業經過5年多時間的發展,已從野蠻生長進入到「洗牌期」。
  • 蔚來汽車四年虧損近300億元 市值中國車企第一名副其實?
    中國最貴車企蔚來:市值超奔馳寶馬卻尚未盈利 未來駛向何處?如果要評選今年資本市場上絕地起飛的最強者,那麼一定不會少了新能源汽車。今年年中,特斯拉將豐田拉下馬來,登上全球車企市值榜首。半年不到,中國的造車新勢力亦紛紛創下股價新高。
  • 市值暴漲 新能源車企究竟有多少真金、多少泡沫
    市值暴漲 新能源車企含金量幾何?  本報記者 趙語涵  「金九銀十」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兩月同比翻倍增長,國務院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近期,一系列新能源市場利好消息刺激一批新能源車企在資本市場上迎來高光時刻。
  • 車市五月天 「三增三降」看過來
    數據顯示,5月份累計生產新車218.7萬輛,環比增長4.0%,同比增長18.2%;5月車企累計銷售新車219.4萬輛,環比增長5.9%,同比增長14.5%。今年1—5月份,車企累計產量為778.7萬輛,同比下滑24.1%;車企累計銷量為795.7萬輛,同比下滑22.6%,儘管仍與去年同期尚存明顯差距,但是降幅較1—4月有著非常明顯的收窄幅度,分別為9.3個百分點、8.5個百分點。
  • 中國新能源車企又一創舉:比亞迪成立弗迪公司,要做汽車界三星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成為全球領跑者,這其中不乏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創新推動,比如江淮大眾的合資合作、比如蔚來開創新造車時代、比如寧德時代躋身全球電池供應鏈……而比亞迪成立弗迪公司,則又一次開創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樣本。
  • 特斯拉降價是對其他國內造車新能源車一種考驗,車企遲早會被淘汰
    其實特斯拉降價也算是對其他國內造車新能源的一種考驗,如果在這種降價壓力之下,有的車企倒下了,那麼不必悲哀,這樣的車企遲早會被淘汰。而且國內一些造車場上一邊割韭菜,一邊在汽車成本上,包括技術上停滯不前,這本身就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任。比如此次受到比較大的衝擊,蔚來汽車在很多層面和特斯拉model Y相比就不佔優勢,價格還要更高,消費者有什麼理由為廠商的不作為和技術的落後來買單呢?
  • 中國最貴車企蔚來:市值超奔馳寶馬卻尚未盈利 未來駛向何處?
    半年不到,中國的造車新勢力亦紛紛創下股價新高。其中,僅用八個月股價飆漲20多倍的蔚來,一路超越了寶馬、通用、福特、奔馳,坐上了全球車企市值第四、中國車企市值第一的寶座。 新能源股價狂飆 蔚來市值躍居中國車企第一 最近幾天,新能源汽車可謂資本市場最耀眼的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