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古至今擁有豐富的白酒文化,其中敬酒文化這一部分就衍生出很多禮儀,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在人與人之間的喝酒敬酒也是相當有講究的。
如今,酒更是廣泛地融入了人們的生活,貼近「生活」的酒文化得到了空前的豐富和發展。很多情況下,酒場是溝通感情、促進工作的最佳場所,酒桌上的禮儀又體現著我們的人文素質、個人涵養,而酒桌上恰到好處的「敬酒禮儀」你又知道多少呢?
座次安排
在酒桌上座次有講究,宴請的東道主叫「主陪」,一般來說坐在面門居中位置。如果要宴請的對方是領導或者長輩,也是可以坐在這裡的,其他按照重要程度分左右而坐。
坐在「主陪」正對面的叫「副陪」,一般是「主陪」的朋友或同事,他是負責招待客人的重要角色,一定是特別能喝酒的。坐在主人左面的叫「頭客」,右面的叫「二客」;相對應的坐在「副陪」左面的叫「三客」右面的叫「四客」。其餘的人一般就可以隨便坐了。
敬酒順序
敬酒按什麼順序呢?一般情況下應按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清主次,避免出現尷尬的局面。
即使你分不清職位、身份高低不明確,也要按統一的順序敬酒,比如先從自己身邊按順時針方向開始敬酒,或是從左到右、從右到左進行敬酒等。
敬酒禮儀
作為資歷深、年齡大的領導、長輩有著可以一人敬多人的特權,而員工和晚輩則不適合一人敬多人。「我敬大家一杯」聽起來不錯,其實不可取。
在中餐裡,乾杯前可以象徵性地和對方碰一下酒杯,碰杯的時候,讓自己的酒杯低於對方的酒杯以表示尊敬。如果沒有特殊人物在場,碰酒最好按順時針順序,不要厚此薄彼。如果不能喝(酒量、身體因素),君子之交淡如水——以茶代酒。
關於敬酒的姿勢
我們日常向他人敬酒時,上身要挺直,雙腿站穩,以雙手舉起酒杯,待對方飲酒時,再跟著飲,敬酒的態度要熱情而大方。在規模盛大的宴會上,主人將依次到各桌上敬酒,而每一桌可派遣一位代表到主人的餐桌上去回敬一杯。
敬酒的時候還要特別注意,無論是敬的一方還是接受的一方,都要注意因地制宜、入鄉隨俗。在中餐裡,主人親自向你敬酒乾杯後,要回敬主人,和他再幹一杯。
回敬的時候,要右手拿著杯子,左手託底,和對方同時喝。乾杯的時候,可以象徵性和對方輕碰一下酒杯,不要用力過大,非聽到響聲不可,如果和對方相距較遠,可用酒杯杯底輕碰桌面,表示碰杯。
對我們中國人說,敬酒除了尊重,還能營造出一種歡快愉悅的吃飯氛圍,當然,從敬酒禮儀中,更能看出一個人的教養。看清場合,舉止得體,選擇恰當的時機,你方能遊刃於酒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