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斯文,是清朝浙江一代有名的才子。父親是個老秀才,母親也是名門之秀。範斯文十二歲就考中秀才,但此後卻屢試不第。範斯文到了三十歲還是一事無成,父母先後得病去世,他沒有一技之長,遂坐吃山空,心灰意賴,淪為乞丐。每日乞討度日,倒也逍遙自在。
這年春天,他早上討了一頓好飯,蹲在太陽底下曬太陽。對面是一戶富豪人家,樓上不時有漂亮女子走來走去。不久,只見出來一個漂亮的女子,看樣子像個丫環,大約十七八歲年紀,只見她走路慌慌張張,好像從身上掉了什麼東西,她沒有發覺,急匆匆向前走去。
範斯文過去查看,見是一個錦緞包袱,裡面有金銀首飾和幾錠銀子。範斯文雖然貧窮,但也不是貪財之人,於是坐等那個丫環回來。
過了一會兒,丫環果然返回,大汗淋漓,慌裡慌張四處尋覓。自言自語唉聲嘆氣說:「我死不足惜,但辜負了主人的信任,該如何是好。」說完,取出一條白綾,就要上吊自盡。範斯文走過去問道:「姑娘可是丟了東西,要尋短見。」丫環定睛一看,是個乞丐,但卻氣宇軒昂。聽他話中有話,於是哀求說:「好哥哥,你可是拾到什麼東西了嗎?」範斯文說:「你要是告訴我實情,我就還給你。」
那個丫環說:「我是蘇家丫環蘇娟,天天服侍我家小姐,我家小姐年方十八,自幼定下娃娃親嫁給秦公子。後來秦家家道中落,我家主人悔婚,要逼我家小姐改嫁,小姐日夜哭泣,尋死覓活。我同情我家小姐,請他取出所有的私房錢,我擔當使者去送給小姐的夫婿。讓他進京趕考,考取功名,來迎娶我家小姐。剛才包袱不慎丟失,我有何臉面見我家小姐,所以要上吊自盡。」範斯文把包袱交給蘇娟。蘇娟見了,立即磕頭感謝。範斯文把她攙扶起來。蘇娟疑惑地問道:「你是個乞丐,得到這麼一大筆錢,卻不貪佔,我該如何報答你?」
範斯文看著蘇娟俏麗的模樣,內心激起無限的欲望,說道:「我三十多歲了,還是個童子身,你長得真漂亮,能否陪我一次呢?」蘇娟聽後,猶豫了一下說:「你暫且等我辦完事,再來報答你。」說罷,蘇娟急匆匆走了。
三天以後的一天傍晚,他正在路上走著,範斯文聽見蘇娟喊他說:「哥哥,請跟我來。」範斯文跟著他來到一個無人的去處。蘇娟對他說:「看你見財不貪心,也是正人君子,我今天來履行我的承諾。」說完躺在地上,用手絹蒙住了自己的臉。
範斯文奇怪地問道:「你這是何意?」蘇娟說:「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靈,雖然是你情我願,但也是該有所敬畏的。」範斯文聽後,猶如當頭一棒,立即清醒了,他扶起蘇娟說:「拾金不昧,應該是人的本性,我卻乘人之危,你敬畏神明,難道我不該敬畏嗎?」蘇娟問他:「我看公子也不是尋常之人,為何會淪為乞丐。」範斯文詳細述說了自己的遭遇。蘇娟鼓勵他說:「男兒應志在四方,建功立業,怎麼能自暴自棄呢?今後我會把自己的飯食分一半給你充飢,你應該繼續讀書,求取功名。」
在蘇娟的鼓勵下,範斯文又重新拾起書本,發奮苦讀,由於吃飯不再發愁,他潛心苦讀,學業大有長進。轉眼到了大考之年,蘇娟給他湊了幾兩銀子讓他去趕考。沒想到他竟然考中了舉人,又中了進士,官授縣令之職。
當了縣令,範斯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迎娶蘇娟為妻。蘇家小姐的夫婿,也考中進士。蘇娟和小姐一起舉辦了婚禮,真可謂是「雙喜臨門」。
這真是: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靈;好心換來好報應,有情之人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