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死你」又名「網絡電話自動追蹤系統」「校園貸」又稱「大學生的高利借貸平臺」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每天都有新的「黑科技」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但當大家享受「智能」世界帶給我們的快感時,是否也有過成都萬女士同樣的遭遇呢?
成都萬女士稱:從7月5日起,我就開始莫名其妙南接到莫名其妙的電話,且響一聲就掛斷,還沒有顯示號碼。開始時並沒有在意,萬萬沒想到,等到萬女士趕到單位時,手機上已有幾百個未接電話。」
「也不知道是誰,也沒辦法回復。」原以為只是未接,不會影響其他電話打進來,但當接到客戶打進辦公室的電話後,萬女士徹底崩潰了,客戶說打了幾個電話給萬女士,一直正在通話中,問其給誰打電話竟然打了幾個小時。該情況一直持續了一天,每隔幾秒就打來,響一聲就掛斷,接也沒法接,直到9點多,萬女士收到了一條簡訊,內容為:「借50萬不還,呼死你全家」。
這樣一條簡訊讓萬女士觸目驚心,但回憶起來,自己似乎並沒有問誰借過錢,更何況還是「50萬」的巨額,問了一遍,才知道原來是在上大一的兒子闖了大禍,幾個月前問「校園貸」借了5000元,為了還錢,萬女士的兒子不斷的「借新還舊」使得借款金額從5000元變成了50萬。得知此消息萬女士第一時間諮詢了分秒律師。
在接到萬女士的電話時,小律第一時間安排了相關專業的律師與萬女士對接,在其指導下萬女士去了公安機關報警。
但這一通電話讓小律思緒萬千,近兩年「校園貸」「網貸」「套路貸」「裸貸」層出不窮,無數花樣年華的大學生陷入了「背負巨債」的套路中,迷茫、恐懼甚至對未來的生活失去了希望。加上前幾日的新聞:借「校園貸」買高檔手機,400多名大學生成為被告。
對於「『校園貸』變『校園害』你怎麼看」這個話題,小律做了一次大規模徵集,很多網友參與了討論:
@本不拉大學生本就沒有收入,為何要貸款給他們,一個巴掌拍不響。@水之慕學生家長不管嗎?@飢餓的蜜蜂不管借貸公司合不合法,你有種借錢去裝B,就沒力氣去打工還錢?@限如公道學生不違法嗎?真逗,歸根結底,自己愛慕虛榮惹下的。@一個行走的路痴天上不會掉餡餅,貪慕虛榮總是要還的…
看了各類網友的評論,大都是在批評學生的貪慕虛榮,家長的管教不嚴,對此小律也贊同,是置身於「校園貸」的大學生大沒有樹立一個正確的消費觀,過度虛榮,想去購買那些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範圍之外的奢侈品,抱著一顆貪小便宜的心,正中了「詐騙團夥」的下懷,俗話的好,哪裡有消費,哪裡就有市場。
今天小律來披露這些「詐騙團夥」的種種套路
低門檻
「校園貸」這一類貸款最典型的特徵就是:門檻低。上述案例中萬女士的兒子告訴小律,「只要你有身份證,學生證,學信網認證,開視頻,能跟平臺的人視頻通話,就可以申請貸款,無需任何收入證明或是工作證明」
免擔保
根據小律的了解,此種貸款,並不需要任何抵押擔保,也無需提供家長的聯方式,貸款方式極其簡單便捷,只要你想,就能給你貸。
零利息
除了萬女士的兒子遭遇了「校園貸」詐騙團夥的照片,他還有很多同學也申請了「校園貸」通過不同的平臺,萬女士的兒子也是在同學的介紹下加入這個平臺的。
經同學描述,「跟貸款平臺的人籤合同,對方說的很清楚是沒有利息的,也不約定還款期限,一切都可以和他們商量,只要在合同上簽字了,就可以順利拿到錢了」,然後在合同籤完,拿到錢後,對方立馬變臉,要求幾日內歸還,如果不能歸還,就要求再打白條「借新還舊」,繼續借,最終金額從幾千滾到幾十萬。
暴力追債
非法貸款平臺,除了騙取大學的信任,使得大學生陷入萬劫不復的巨額貸款中,還利用非法、暴力的手段追債,「呼死你」潑油漆,威脅學生殺全家,逼學生拍裸照,還有甚者致使「債臺高築」的學生跳樓自殺。
就像萬女士的兒子正是中了所謂「校園貸」的圈套,被詐騙團夥盯上了,利用了學生不成熟的消費觀,愛慕虛榮及買買買心理,最終導致被追債團夥使用非法手段騷擾、威脅,不懂的尋求法律幫助的老百姓在遭遇這種情況時,就會很慌張、迷茫,不知該如何是好。
當遭遇校園貸套路的時候,小律提醒:一定要記得把借款合同、借條、如果有錄音錄像以及騷擾的照片證據保存好,這是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關鍵。
小律說這麼多,是希望廣大家長,能夠敲個警鐘,無論是你家的孩子,還是鄰居家的孩子在教育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的同時,還要學會識破花樣騙局,謹防被「騙子」套路,遇到問題應及時找律師尋求法律的幫助,而不是自己「瞎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