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總是「自律」失敗?

2020-12-22 釋芒

我們面對的重大問題永遠不能在產生問題本身的層次上被解決愛因斯坦

我們總能聽到身邊的朋友在感慨:唉,我自律性太差了。道理我都懂,可我嘗試了很多次,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提到自律,似乎大家總是潛意識裡把自律等價於意志力和忍耐力,那麼如何更加自律這個問題就轉變為了如何提高意志力和忍耐力,有的人天生意志力強一些,忍耐力好一些,有的人這兩項能力則天生弱一些,按照這個邏輯,自律的能力是天生的,很難後天改變?

當然不是,很多人之所以更自律並不是因為他們天生能力更強,而是他們在不斷嘗試中,有意無意間建立了一套自律的方法論

接下來我就通過自己近期一個月輕鬆減肥11斤的經歷,講講我的減肥自律方法論。

1,強烈的改變意願

談到自律,大多數人第一個問題是:如何才能更自律?具體到減肥這件事,問題就是:你有什麼好的減肥方法嗎?相對這個問題,其實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被大家選擇性忽略了,那就是:為什麼要減肥?如果你只是剛好看到別人在減肥,自己也心血來潮想減肥,那麼無法堅持下去似乎是必然的

我對減肥的核心訴求有三個:更健康的身體,更輕盈的體態,更優美的體型。

不過,觸發我下定決心減肥的是一件小事:

9月某天的清晨,我習慣性的從衣櫃裡拿出之前的牛仔褲開始穿,然後發現有點不太對勁...,我突然意識到,再不減肥,要買新衣服了,看了眼自己兩位數餘額的銀行卡,當天晚上我就開始了我的減肥之旅。

為什麼強調是強烈的改變意願,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每時每刻我們都在做選擇,同一時間,我們並不是在減肥和不減肥中做選擇,我們是在眾多的選擇中選擇了減肥,放棄了其他,眾多的選擇可能包括吃一頓大餐,看一小時的直播,玩一小時遊戲,讀一小時書......

當你準備好放棄一些東西時,你才能具備強烈的改變意願。

2,清晰合理的目標

說到目標,很多人減肥的目標就是瘦下來,至於瘦多少,多久瘦下來,腦子裡則沒有清晰的概念,總之,瘦的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這樣的目標顯然不夠好,一方面目標太過模糊,你無法衡量,同時因為目標過於模糊,也給自己留下很多騰挪偷懶的空間,對後續目標的執行極為不利,那麼什麼樣的目標才是好目標呢?

好目標一定要遵循SMART原則,什麼是SMART原則?

S:Specific,明確的,具體M:Measurable,可衡量的A:Achievable,可達到的R:Rewarding,完成後有滿足感的T:Time-bound,有時間限制的

這5點都是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基於此,我制定的減肥目標是:一個月內減肥10斤。

3,規則明確

減肥的規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減肥方法了,這個隨便在網上搜索一下都可以找到很多,經過研究,我選擇了一個自認為比較靠譜的方法,這個方法主要是基於以下3點:

8-16飲食方法(不節食,改變飲食節奏)

展開來講就是每天只在連續的8小時內攝入食物,其他時間只能喝水,至於飲食種類上則不做過多限制,就正常吃,可適當多攝入一些高蛋白的食物,減少碳水的攝入,這背後是什麼原理呢,我們都知道人體能量的來源主要有兩種,血糖和脂肪,而且人體消耗能量是有順序的,先消化血糖,血糖消耗完,才會消耗脂肪,日常生活中,因為我們隨時隨地可以補充能量,所以消耗脂肪的引擎一直無法啟用,造成了消耗脂肪的效率越來越低,所以我們需要通過8-16飲食方法,讓消耗脂肪的引擎工作起來

無氧運動為什麼選擇無氧運動而不是有氧運動呢,因為無氧運動效率更高,同樣時間內,無氧運動消耗能量速度遠遠大於有氧運動

多睡覺前兩個貌似還說的過去,這個聽上去似乎有點離譜,為什麼要多睡覺呢,因為睡覺中肌肉增長效率是最高,無氧運動後,肌肉會大量的撕裂,我們需要通過睡覺增加肌肉,肌肉增加之後,人體的新陳代謝會加快,新陳代謝加快後,你的每一次呼吸都是在減肥

4,反饋機制

適當的反饋,會告訴我們離目標還有多遠,激勵我們更好的執行計劃。

針對減肥,最好的反饋機制就是定時稱體重,我會每隔幾天,早晨起床以後稱一下體重,看到自己的堅持有成效,無疑會增強自己減肥的信心。

反饋機制要適當,對於減肥,不要過於頻繁的稱體重,因為短期體重的變化只是身體內水分的變化,頻繁的稱體重會對自己造成幹擾,同時每次稱體重時,選擇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這樣能排除很多其他因素的幹擾。

5,糾錯機制

再完美的計劃,在執行過程中都會出現特殊狀況,如果你不想因為一點風吹草動就把計劃擱淺的話,那麼建立一個糾錯機制就很有必要了。

針對前面的規則,我允許每周有一次超過8小時仍可以進食,對於可能出現的其他異常,也做好了在小範圍內調整優化的準備,完成好過完美。

結語:

有人曾經這樣問郭德綱:你們說相聲的,不擔心某一天靈感枯竭嗎?

郭德綱的回答原話我忘了,但大概意思是這樣:說相聲就是一門手藝,和炸油條某種意義上是一樣的,你問一個炸油條的,你擔心不擔心某一天突然不會炸了?

可能世上就沒有純粹的靈感這一回事,一切都是有方法論的。

對於自律這件事,我的方法論是:

強烈的改變意願清晰合理的目標規則明確反饋機制糾錯機制最近困擾你的自律問題是什麼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的健身計劃總是失敗,為什麼你的肌肉總是沒有進步
    這種失敗的現象不是個例,有太多的人都遇到這樣的問題。可是,它們其實並不甘心,可是,卻又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這次,我就來總結下失敗的原因吧!能夠自律健身的人,非常少,而通過自律真正在鍛鍊的人,那就更少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 《自控力》:為什麼計劃總是難以實現?2個方法,教你做到自律
    圖片來源於網絡一、為什麼很多人做不到自律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制定一些計劃和目標,但在實施的過程當中總是感覺非常困難,大多數人在失敗後會選擇接受現實為什麼很多人做不到自律呢?馬歇爾在《自律力》這本書中告訴了我們答案。首先就是習慣找各種各樣的藉口。
  • 你知道自己為什麼做不到自律嗎?
    林老師:這句話將「自律」闡述得相當深刻,值得大家好好的領悟。為什麼很多人做事拖延,把能完成的任務拖成完不成?為什麼很多人知道健身帶來的好處,卻不能持續堅持下去?為什麼很多人知道學習很重要,但總是沒有耐心?做事不夠專注?為什麼很多人只要有信貸支持,就會產生的過度消費?...... ......日常工作、生活中有兩條路:一條路誘惑我們只根據自己的衝動、直覺、習慣行事或做決定。
  • 為什麼減肥總是失敗?做好2個思路、3個方法,也許就能成功
    減肥會有成功和失敗,相信大部分都以減肥失敗而告終。因為減肥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從來沒有一蹴而就,許多人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沒有看到身材瘦下來的效果,索性就放棄減肥了。減肥需要時間,所以說,沒有一定毅力的人,是無法成功減肥的。
  • 屢次自律失敗的人,你只是沒試過這個方法
    是從上海到長沙的距離,是約91個小時,是約九萬卡路裡的消耗,是完完整整自律的每一天。」他在書中總結道,「微習慣策略就是強迫你自己每天實施1~4個的小計劃。這些行動小到不會失敗,小到不會因為特殊情況就被你輕易放棄。它們有雙重作用——激勵你繼續做下去,並會成為微習慣。」
  • 你為什麼總是失敗的四個根本原因總結(成功捷徑)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總是掛在很多失敗人的嘴邊來安慰自己。可是,實際情況是失敗次數再多,成功貌似也沒有多快地來到你身邊。如果我們想要真的成功就不能總是相信一些心靈雞湯的話語。正確的做法是:失敗了,如果你還是個脾氣暴躁的人,應該在你合理髮洩情緒後自己獨處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思考幾個問題。為什麼失敗了?為什麼嘗試了那麼多次,結果還是失敗?失敗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 減肥,為什麼你總以失敗告終?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止一次在減肥:有的人曾經成功後來又反彈;有的人從未成功,甚至還越減肥越肥;還有的人只在嘴上減肥,從不行動;而真正能減肥成功的卻人寥寥無幾。減肥,為什麼你總以失敗告終?先不用試圖懷疑自己的能力,因為這是絕大多數的人最終的結果。
  • 減肥不夠自律,總是失敗怎麼辦?4個經驗很有用
    很多人都覺得,減肥不成功,是因為不夠自律。 而自律,就是對自己狠一點。 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子。 自律並不是原因,而是結果。只有先做自律的事,你才會成為自律的人。 而在這之前,你需要先想清楚,你想成為怎麼樣的人。 這周直播的主題就是「如何成為一個自律的人」,也邀請了嘉賓分享自己的經驗。
  • 《自控力》用科學的方法教你學會自律
    為什麼說好早起晨跑鍛鍊身體,第二天連離床三米的鬧鐘都懶得去關,蒙頭呼呼大睡?歸根結底都是意志力薄弱惹的禍。在大家越來越提倡自律的今天,「意志力」也成為我們越來越關注的話題。市面上關於「意志力」「自控」「自律」方面的書數不勝數,而凱利·麥格尼格爾的《自控力》則是其中最為火爆的一本。
  • 人為什麼要自律?
    胸中藏有大志的人,往往是一個很自律的人。自律的人,既可怕,又可敬。如果是夥伴,你要跟他學會律己;如果是對手,你要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 以前總覺得,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不風流枉少年。直到後來,我漸漸發現:每一個不自律的行為,都會給你帶來更大的痛苦。
  • 減肥失敗就是不自律嗎?別再自責了,那不一定是你的錯
    但是在評論區,我看到點讚特別高的一條評論是:「不自律還減什麼肥,胖人還不是因為嘴饞貪吃,不夠自律。」關鍵是這姑娘也認同這個觀點,她回復到:「對的,我就是貪吃,我也很自責,恨自己沒有自律性。」可是,減肥失敗真的就是不自律嗎?
  • 自律為什麼難以維持?美國心理學家:只有克服了行為漂移才能成功
    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上述問題的折磨,其實最終的解釋都歸於——缺乏自律意識。我們不禁要問,自律為什麼難麼難達到?為什麼我們總是難以維持?為了回答上述問題,本期《心理學簡報》特邀作者D姑娘將通過解釋美國著名心理學家Thomas Waters教授在1972年提出的行為漂移理論(Behavioral drift),來剖析為什麼自律很難,以及如何克服行為漂移來取得自律的成功。
  • 為什麼別人月瘦15斤,而你卻總是減肥失敗?
    但大部分人卻總是減肥失敗。朋友小李最近經常和我吐槽,她總是唉聲嘆氣。原因是減肥了很多次,總是失敗。最近她也在減肥,遺憾的是,又失敗了。減肥了那麼久,沒有見瘦下來。她說:為什麼總聽別人說一個月能夠瘦下15斤,為何到了我這裡,就是瘦不下來呢?我問她,她都是如何減肥的?
  • 為什麼別人月瘦15斤,而你卻總是減肥失敗?
    但大部分人卻總是減肥失敗。朋友小李最近經常和我吐槽,她總是唉聲嘆氣。原因是減肥了很多次,總是失敗。最近她也在減肥,遺憾的是,又失敗了。減肥了那麼久,沒有見瘦下來。她說:為什麼總聽別人說一個月能夠瘦下15斤,為何到了我這裡,就是瘦不下來呢?我問她,她都是如何減肥的?她說,就是每天運動,有的時候就不吃飯,甚至經常不吃早餐。運動加節食,她都做了。為何就沒有效果的呢?
  • 減脂必修課1:減肥,為什麼你總以失敗告終?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止一次在減肥:有的人曾經成功後來又反彈;有的人從未成功,甚至還越減肥越肥;還有的人只在嘴上減肥,從不行動;而真正能減肥成功的卻人寥寥無幾。減肥,為什麼你總以失敗告終?先不用試圖懷疑自己的能力,因為這是絕大多數的人最終的結果。
  • 中信銀行信用卡分期為什麼總是失敗?
    不少中信卡友會有這樣的疑惑,一般情況下銀行是巴不得持卡人進行帳單分期,為什麼中信銀行信用卡就不能分期呢?這裡有什麼貓膩呢?不要急,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 所謂的自律,就是不爭對錯!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總是將自己的精力浪費在挑剔別人的錯誤上,必然會影響整個團隊的團結,如此就必然會影響項目的推進效率,甚至有可能導致項目流產。事實上,那些創業失敗的團隊,最終之所以失敗,都是因為團隊成員之間不能夠做到足夠的自律,不能夠做到不爭別人的對錯。
  • 為什麼說自律才是你最終的底牌?
    我當然也迷茫過,從手握幾百萬到一貧如洗,從左眼失明且一貧如洗再到東山再起,這個過程是極度痛苦的,我甚至想過自殺,那你還覺得我是一個幸運兒嗎?我今年23歲,就已經經歷了這麼多,當我成功的時候,這些就成了財富,但如果我失敗了呢?我是不是就會被很多人瞧不起?是不是就沒有在意我的聲音?對嗎?
  • 你永遠不知道,一個自律的人有多可怕!
    自律,是一種成熟的表現,一個自律的人,不僅能夠支配自己的成功或失敗,更是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一、人為什麼要自律泰迪·羅斯福說:「有了自律能力,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做不到的。」有多少人羨慕著別人的身材與樣貌,羨慕著別人的成功與精彩。但是當了解到其背後付出的艱辛和近乎殘酷的自我管理後,又迅速打起了退堂鼓。在渾渾噩噩、隨波逐流的日子裡,繼續毫無意義地耗費生命。
  • 自律出眾,不自律出局(深度好文)
    光鮮亮麗的背後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彭于晏初進娛樂圈時,摸爬滾打了好多年卻沒有結果。 他在採訪裡說:「我當時好迷茫,為什麼別人會有那麼多的戲演,有那麼多粉絲,賺那麼多錢,拍那麼多廣告,而我沒有?」為什麼你的自律總是失敗? 雖然自律的好處是老生常談了,但其實不能夠自律的人還是佔了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