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為什麼計劃總是難以實現?2個方法,教你做到自律

2020-12-14 筆墨胭脂

《自控力》這本書是馬歇爾最受歡迎的著作之一,作者分析了人們難以自律的原因並提供了很多專業的方法,幫助我們克服「自律困難」,這本書改變了成千上萬人的生活和工作。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為什麼很多人做不到自律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制定一些計劃和目標,但在實施的過程當中總是感覺非常困難,大多數人在失敗後會選擇接受現實,或是選擇各種各樣的理由來安慰自己,以此來獲取心理上的平衡。

為什麼很多人做不到自律呢?

馬歇爾在《自律力》這本書中告訴了我們答案。

首先就是習慣找各種各樣的藉口。

有時我們總是會太容易放過自己,早上起床後信心滿滿地要完成今天的事情,到了中午想到還有下午的時間,到了下午就認為忙了一天,該休息了,明天再做也不晚;

想要辦一張健身卡,在去了幾次後就失去了動力,「等忙完這周再去」,「等天氣好了再去」,總是能找出一大堆的理由;

說好的要早睡早起,在準備上床睡覺時,手卻不聽使喚地打開手機,還安慰自己說只看十分鐘,結果一不小心刷了一個多小時;

說好的學習一項新技能,在學了幾天後忍受不了那些枯燥無味的課程,毅然放棄了。

雖然也想行動起來,但是內心總有一個懶惰的自己,每次在選擇時,理智和懶惰在內心不停地抗衡,有時懶惰往往會佔領上風,就讓自己又重新回到舒適圈中。

其次,就是對自己過分自信。

有時,我們會受到周圍的人和環境的影響,對自己提出過高的要求。

譬如:信心十足地列好了新年計劃,剛開始實施就遇到了挑戰;

看到別人跑步減肥,自己也定了目標,結果堅持兩天就想放棄。

如果沒有進行有針對性的規劃,我們難以變得更好。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二、自律的人有多厲害

每個成功者都是自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那些看上去讓人羨慕的人,他們背後有著常人看不到的努力和付出。

我的大學同學小英,畢業後想去外企工作,在去了幾家公司應聘後,發現有好幾個比較心儀的職位要求英語水平六級以上,在校期間,她的英語學得很一般。為了這份心儀的職位,她決定拿下英語證書。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開始學習,除了工作、吃飯、睡覺之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學習中。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刻苦努力,她順利地拿下了英語證書,如今,她在外資企業工作出色,有好幾次還被公司派往其他國家學習觀摩。她告訴我說:如果沒有當初的刻苦,現在仍然做著一些辦公室文員之類的簡單工作,更不會擁有現在的職位。

深以為然!

不只是普通人,那些名人之所以能取得成就,也和自律密不可分。

在《中國詩詞大會》中,董卿的文學修養和應變能力令人佩服和讚嘆。她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無時無刻地詮釋著優雅、迷人、知性的女性魅力。董卿喜歡讀書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她曾說過:「假如我一天不讀書,我會感覺像幾天不洗澡那樣難受」。即便工作再忙,她每天都會保證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直到今天也是如此。正是有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堅持,才造就了董卿今天的優秀。

每個牛逼的背後,都有一段苦逼的堅持,堅持往往就是靠自律來逼自己一把。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怎樣才能做到自律

馬歇爾在《自律力》這本書中告訴我們了幾個方法:

1、改變拖延的習慣

中國社科院的一項調查顯示:

目前有78%的大學生和85%的職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症,51%的人需要被人催促才能完成工作,12%的人沒有人催促就不能完成工作。

有拖延症的人總會說:「等等吧」、「等明天了」、「等下次有機會再說」…

可見,拖延症就是一種習慣,總是習慣「等待」,能不做的事情就儘量不做,能拖延的事情就儘量拖延。

有的人內心也想要自律,行為上卻容易拖延,今天完不成的事情,可以拖到「無數個明天」去完成。

要自律,首先要從改變拖延開始,「今日事今日畢」,完成今天的事情,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交代,否則,所有的目標和計劃都是空談。

剛開始時,改變拖延的習慣會有點困難和不適應,需要戰勝內心的懶惰,但是只要逼自己一下,讓自己立刻行動起來,拖延症就會慢慢改變。

2、制定每天的小目標,為自己每天的表現打分

每一個大的目標都是由一個個小目標組成的,那些自律的人善於把每天的小目標當成最重要的事情去做,而不會好高騖遠。

《自控力》中寫道:

我們需要先自己問自己:我盡我最大努力完成這些目標了嗎?而作為回答,我們需要為自己每一天的表現打分。

例如:我做好了飲食計劃,今天我只吃一些低熱量的食物而沒有吃其他,我就會為自己的第一個目標:堅持健康飲食,打個十分;

而如果因為偷懶,只在小區附近散了小一會兒步,我就會為自己的目標「鍛鍊身體」打一個三分。

如果想要獲得更高的分數,就會不斷激勵自己認真對待這些小目標,這樣在不知不覺間,小目標就很容易達成。

不過,這些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四、一個人有多自律,人生就有多美好

有一句話說:

真正能讓一個人變好的事情,過程都不會舒服。

我們看到的一個人事業越來越好、收入越來越高、身材越來越好、人生越來越幸福,這些美好的背後,其實都藏著自律。

真正優秀的人,都是自律的人。

從今天起,做一個自律的人,每天堅持早睡早起,堅持運動,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多讀書學習,

……

讓自己在一點一滴中成長,總有一天,你會驚喜地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變得這樣優秀。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自控力》用科學的方法教你學會自律
    為什麼說好早起晨跑鍛鍊身體,第二天連離床三米的鬧鐘都懶得去關,蒙頭呼呼大睡?歸根結底都是意志力薄弱惹的禍。在大家越來越提倡自律的今天,「意志力」也成為我們越來越關注的話題。市面上關於「意志力」「自控」「自律」方面的書數不勝數,而凱利·麥格尼格爾的《自控力》則是其中最為火爆的一本。
  • 自控力:成為一個自律的人,讓人生成功復盤
    以前總是羨慕那些有超高自控力的人,這些人下定決心做什麼事,就一定說到做到,他們對自己的定位和人生規劃一清二楚,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痛定思痛,如何改變?哪裡尋一根救命稻草?後來,遇見了它——《自控力》。
  • 普通人僅需要三個簡單步驟,就可實現高效「自律」
    (前一篇文章,我們深刻剖析了為什麼別人自律可以成功,而我們總是失敗,下面我們看看如何提高自己的自控力。)關於人體「練習」,讓人第一想到的就是通過肌肉訓練實現人體肌肉生長。說實話,小時候在不懂得健身可以長肌肉的情況下,每每看到那些肌肉發達的健身選手總是讓我無比羨慕,以為人家那是天生的體質。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刻意練習的結果。
  • 知易行難,為什麼知道卻難以做到?
    行動才能帶來改變,沒有行動,學的再多,你依然是你,我依然還是從前的我。02.消極思維的人總是習慣性質疑接收的知識人是討厭被教育的,所以才會把「好為人師」定義為貶義詞。因人:小學的時候,我最會討厭上語文老師的課,因為語文老師原來是教體育的,所以,我的語文的確是體育老師教的,至少小學是這樣。只要上這個語文老師的課,我就上課睡覺、下課尿尿。
  • 豆瓣8.2《自控力》:你為什麼會減肥失敗
    《自控力》讓我們以一種全新的角度去看待意志力,並提供了循序漸進的方法,幫助通過增強對注意力、情緒、胃口和行為的自控力,來實現包括減肥在內的各種目標。一旦吃了第一口,感到自己整個節食計劃都落空了,他們也許會覺得既然已經破壞了計劃,不如把它吃光。第一次的放棄會讓你產生羞恥感、罪惡感、絕望感,但當你責備自己屈服於誘惑的時候,卻帶來了更多意志力的失效,造成更多的痛苦,並讓你陷入這樣的循環中。
  • 掌握這個方法,你也能保持自律
    我被一些小夥伴問過最多問題的就是「怎麼才能做到自律,有什麼方法嗎?」,「如何逼自己真正的自律」等等之類的,今天就讓我來分享一下吧。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什麼是『自律』,官方的解釋是:自律一詞出自於《左傳·哀公十六年》,是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 寫作業不拖拉、早起不賴床:4個方法,教出自律的孩子
    自律的孩子,人生是開掛的自律是什麼?通俗說就是一種自控力,即克制自己想做某事的衝動。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是家長頭疼的問題。對大多孩子來說,自律都是個稀缺貨。他們做事常常朝三暮四,想到什麼做什麼,沒一點計劃性,而且做事往往做到一半就不做了,不能有始有終,這其實很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當別的孩子在玩耍時,這個孩子在規劃時間、自律地完成給自己定的目標。
  • 你還「間歇性自律,持續性自虐」嗎?不懂這4點,永遠白努力
    自控力,一度是個很熱的詞。它很重要,幾乎能包治百病:減肥、學習、拖延、戒菸、運動…….自控力是自律的標配,而自律是成功的標配。因此市面上很多「爆火」的成功學書,教人如何才能自律,如何才能有自控力。01為什麼自控力肌肉不靠譜?你有想過這樣2個問題嗎?第一,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說。假如一個人自控力很差,但他很喜歡喝酒,結果越喝越上癮,最後徹底淪陷在酗酒之中。那很明顯在這樣一個極端案例中,自控力肌肉壓根就沒起到作用。
  • 總忍不住暴食,運動幾天就放棄,5招教你科學提高自控力
    因為等的過程太磨人,有人一口就將2個棉花糖一起塞進了嘴裡,大快朵頤。明明有一大堆工作要做,卻忍不住刷一會抖音,一刷就是2個小時過去了,刷完很後悔。計劃每天早起跑步,結果只堅持3天,就賴在床上起不來了。2017年,在《社會心理與人格科學》雜誌上,研究人員從159個大學學生那裡採集了一些數據。他們發現,那些表現出更多自控力的學生,並不比其他人更能實現目標。但是,那些對生活做出合理計劃,不需要動用意志力的人,才更成功。
  • 總忍不住暴食,運動幾天就放棄,5招教你科學提高自控力
    因為等的過程太磨人,有人一口就將2個棉花糖一起塞進了嘴裡,大快朵頤。明明有一大堆工作要做,卻忍不住刷一會抖音,一刷就是2個小時過去了,刷完很後悔。計劃每天早起跑步,結果只堅持3天,就賴在床上起不來了。2017年,在《社會心理與人格科學》雜誌上,研究人員從159個大學學生那裡採集了一些數據。他們發現,那些表現出更多自控力的學生,並不比其他人更能實現目標。但是,那些對生活做出合理計劃,不需要動用意志力的人,才更成功。
  • 《自控力》:你對意志力的理解,很可能都是錯的
    二、自控力就像肌肉,練一練就壯實了曾聽到一個小故事。老師在課堂上問了一個簡單至極的問題:成功的同義詞是什麼?同學們七嘴八舌說了一堆。老師笑著抬手讓學生安靜下來:你們的答案都對,但我希望你們心中明白,成功的同義詞還有自律,堅持。我們都知道,能夠做到自律的人,必定能成就一番事業。在《意志力是可以訓練的》這本書中,作者進行了一個實驗。
  • 為什麼你總是「自律」失敗?
    提到自律,似乎大家總是潛意識裡把自律等價於意志力和忍耐力,那麼如何更加自律這個問題就轉變為了如何提高意志力和忍耐力,有的人天生意志力強一些,忍耐力好一些,有的人這兩項能力則天生弱一些,按照這個邏輯,自律的能力是天生的,很難後天改變?
  • 做到自律並不難,自律是一種每個人都可以養成的行為!
    自律需要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培養和鍛鍊,不能只是簡單的自我約束,自我約束只能是自律一時。1、自律來自於「有明確的目標」,即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要做什麼。他得冠的方法是這樣的:「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奮力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四十幾公裡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麼幾個小目標輕鬆地跑完了。」)
  • 學會這幾個方法,輕鬆提高自控力
    但是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裡,只要媽媽單獨放著晨晨在書房裡上網課,不久之後媽媽就會發現晨晨總是忍不住偷看小豬佩奇,無奈之下,晨晨的媽媽只有每天坐在他身邊督促他上網課了。晨晨媽媽給晨晨糟糕的自控能力感到非常懊惱,想要培養他的自控力,卻又不知從何入手。一、孩子為什麼會缺乏自控力?
  • 自控力太差?因為沒有找對方式,做到這4點幫你提高自控力
    自控能力是基礎情商能力之一,指一個人能控制及調節自己的行為,堅持不懈地實現目標的能力。在現代的社會中有很多的人自控能力都特別的差,比如說有些人想改變自己的現狀,於是就想早點起床,第一天你做得到,第二天你仍然可以做到,但是到了第三天你可能就做不到了,你就發現這不在你的控制範圍了。自控力對於一個人很重要,它能決定人的未來。因此提高自控力非常重要,下面給大家分享如何提高自控力。
  • 如何自律?教你三招,懶人也能自律起來,別再說自律難了
    我相信,大家一定都看過關於自律的雞湯,也用過很多有關自律的方法,結果呢?堅持早起,最多堅持一周就敗下陣來,到後來,自律這個詞就讓你又愛又恨,又想做到自律,又很害怕。那麼自律就真的那麼難嗎?其實,一點都不難。教你三招,你可以試試。
  • 如何逼自己做到真正的自律——《自控力》讀後感
    很多人都知道,要做到高度自律十分困難,之所以會有這種感覺,是因為大家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律中好習慣的重要性。一旦一個人習慣了一件事,那麼就不需要刻意地去選擇做一件事。我們常常在各類圖書和公眾號文章中,看到習慣培養的使用方法。
  •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力?不妨試試「棉花糖實驗」,培養自律寶寶
    華倫·巴菲特就說過,如果你在小事沒辦法約束自己,你在大的事情也很可能不約束自己。「為啥別人家的孩子都能安靜地寫作業,我家這個就老是扭來扭去,怎麼一點自控力就都沒有呢?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呢?」這是一位朋友在後臺的留言。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訓練孩子的自控力?
    最近大部分孩子仍然處於「停課不停學」在家學習的狀態,很多家長反映孩子總是:沉迷手機、遊戲、看電視,家長不督促就不學習;經常做事情拖拉、懶惰,半途而廢,不能堅持到底;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沒有時間觀念,總是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沒有長久性;隨意發脾氣,
  • 如何變自律?董明珠目標驅動,韓雪習慣養成,女博士排除幹擾
    發奮的開端總是「自律」,而終點就是自律的崩壞。那麼如何能夠變得自律?並且將良好的習慣堅持下去呢?今天只撈乾貨,分享一下自律的方法,其實自律並不難。沒有目標,那麼計劃完成多少就沒多大關係。沒有目標,我們就不知道自己努力的終點在哪裡,做事失去方向感,注意力也難以集中。如果要做到自控,首先要有目標,建議有短期小目標和長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