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哀樂,莫善於樂,聊聊魏晉南北朝時期代民發音的俗樂、雅樂

2020-12-16 文小新1993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割據、紛擾,按理說經濟搖搖欲墜,文化思想也隨時局一同瀕臨凋謝,而事實並非如此,魏晉南北朝時期多方面出力恢復雅樂,民間俗樂蓬勃發展,嵇康在「聲無哀樂論」否認了音樂表達可以國民喜哀情感,否認音樂的內容性和政治性,雖對前儒家審美思想有一定進步意義,但魏晉南北朝時期俗、雅樂的發展無疑是聲無哀樂,莫善於樂,代國民發音。

恢復雅樂,俗樂活動的普及

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文化音樂上呈現怪圈現象,社會動亂,戰火紛飛並沒有使之覆滅一蹶不振,而因戰火繁複促使國民大遷徙,各地區文化交融,經濟糅合,外來文化也隨之加入,不同地區不同世民喜愛的音樂都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交流,使得民間俗樂大放異彩,雅樂也蓄勢待發。

1、承前制,復雅樂

曹魏初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帝還是名義上的漢帝,那時便命杜夔主導雅樂的重建工作,杜夔本就是東漢時期的樂官對漢朝時期的宮廷樂頗有研究,漢末大亂他投奔劉表,開始著手準備工作,他憑藉自己的才能被曹操賞識並為其效力,這為恢復雅樂提供了環境物質基礎。

在建安十三年之際,因離東漢董卓之亂不到二十年,所以經杜夔等一干人的努力將舞蹈、聲樂、樂器恢復到了漢時的制度,據記載曹魏時期杜夔率當時的眾樂官恢復了漢朝雅樂四首,古聲再現,即漢朝的雅樂原貌重現,那時的雅樂制度基本承前制。

魏文帝受禪後,自然不能再使用歌頌漢朝的雅樂,所以便命樂官將前朝雅樂名稱更改或內容換成歌頌魏朝的樂曲,名為不承襲實則還是前朝的雅樂,這種方法一直使用直到魏明帝時期,魏朝歷代帝王的功績被記載流傳創建廟樂,魏朝祠堂祭祀便不再歌頌前朝功德,太和年間左廷年將杜夔所傳的雅樂改良加入民歌聲律,至此曹魏雅樂在漢朝基礎上有了適合當朝的雅樂。

2、俗樂活動的普及

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社會各階層的國民都喜愛追捧奢靡之風,使得以清商樂為主的俗樂活動供全社會享樂,俗樂活動的普及是在宮廷,清商樂就是宮廷皇宮貴族頻繁享用的活動之一,宮廷對於清商樂是過分的熱愛和追捧。

曹魏時期從曹操起,幾代統治者都有關於清商樂的作品,這些詩樂作品是清商樂名篇,被當時的樂姬口口相傳,也被後世廣為流傳。西晉時期的封建統治者對於清商樂的酷愛更是嚴重,為此在宮廷雅樂機構中專門設立了「清商署」,儘管魏晉南北朝時期戰火紛飛,但也阻擋不住封建王朝對於俗樂活動的享樂,民間即使民不聊生但也將俗樂作為消遣排遣的方式之一。

魏晉復雅樂,普俗樂的積澱,南北朝俗、雅樂的再發展融合

魏晉南北朝可以按時間節點劃分為魏晉和南北朝來看音樂的發展融合,曹魏時期因封建統治者的支持和創新不僅恢復了雅樂還創立了獨具當朝特色的雅樂,使俗樂在西晉普及發展,到了南北朝俗樂和雅樂再度融合發展,以俗代雅,定律呂,以胡入雅等音樂名詞相繼問世。

1、宋齊重建

劉裕創立晉朝後,又開啟了對雅樂的新一輪重建工作,創朝之初,召集文武大臣,屬下官僚重商,編撰朝廷郊廟祭祀的歌辭,樂曲,以便歌頌功德,且命當時有名的樂姬加以練習傳唱,使東晉起無雅樂的情況改觀,並再次恢復重建了宮廷雅樂體系。

2、以俗代雅

南朝劉宋時期雖恢復重建了雅樂,但與幾經荒廢,無趣淡然的雅樂相比劉宋統治階級更青睞民間俗樂的追求享樂,宮廷按照規矩慣例雖建立了雅樂體系,但整體還是體現棄雅還俗,以俗代雅的音樂文化氣氛。

據南史和晉書中記載,統治者宴會遊幸時所傳唱的是名為「子夜來」的興起於東晉江蘇一帶的吳歌,劉宋朝廷在舉辦宴會食饗時,比起西晉時期的燕禮樂制,更顯娛樂性,皇宮貴族和滿朝百官毫無禮儀可言,他們相聚在一起相繼奏樂器,唱吳歌民歌。而雅樂只在郊廟祭祀中出現,其他活動場合的雅樂也不像曹魏時期古正古音,則是雅、俗參半,以俗代雅,公平對待。劉宋後雅樂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發展和突出性的建設,後朝都是沿劉宋朝的雅樂制,但在一段時間宮廷雅樂融入了少許的胡樂。

3、蕭梁時期

南朝時期雅樂的完備和發展是在蕭梁時期,對於宋齊時期以俗代雅的現實狀況梁武帝嗤之以鼻,決心要重振雅樂,讓音樂和國策同步實行。梁武帝本身是精通音律,他對雅樂的發展貢獻有二;一是在前朝基礎上完備雅樂制度,並確立了新的聲律標準。梁武帝親自操刀勘定了雅樂聲律標準,並發明創造了名為「通」的調音樂器,彌補了東晉以來雅樂樂律缺失的不足,使音樂中最重要的聲律體系建立起來,而後又指導樂官屬下根據周禮來譜寫歌頌當朝的歌曲。

二是將吳歌、西曲等俗樂改造雅化。梁武帝即位的事實剛巧被民間歌謠所言中,梁武帝即位後多青睞民間歌謠,並將其改良,加上樂譜,在宮廷大肆演奏,在梁武帝的帶頭下,蕭梁時期出現了舉朝以吳歌,西曲為題的詩詞創作。除此蕭梁時期音樂最大特色是以佛入雅,將佛教音樂揉入雅樂中,佛樂又稱正樂,規模宏大與宮廷樂融合在一起,並且不拘泥以祭祀禮佛中,根據梁武帝個人喜好可出現在任何宴會中,並且因梁武帝信奉佛教中不殺生的教義,從而廢除了祭祀樂中犧牲為題的音樂。

4、鄧淵定律呂

北魏是鮮卑民族建立的政權,北魏封建王朝建朝初期並沒有雅樂的概念,而且封建王朝喜愛的俗樂與原先的俗樂在音律,聲樂等方面互不相通,宴會和祭祀時大多使用的是胡樂,所以北魏初期並無傳統意義上的雅樂,據魏書記載,北魏時期雅樂的建立是在天慶元年,尚書吏部侍郎鄧淵定官制,制定侯爵品位,定音律,協同音樂,至此北魏時期的音樂才有原雅樂的形制,並與胡樂融合繼而發展。

5、以胡入雅

北魏時期雖由鄧淵牽頭建立了傳統意義上的雅樂體系,但以胡入雅是北魏宮廷雅樂的特色和發展傳統,因封建王朝的特殊性,北魏封建王朝並沒有像前朝一般為維護雅樂的正統地位,而刻意抑制俗樂的發展,北魏雅樂可謂是雅、俗、胡樂三者兼備,五湖四海的音樂舞蹈在宮廷雅樂中都可尋其蹤跡,北魏宮廷宴會中常常出現,金石宮雅樂搭配吳、燕、趙俗樂的情景及四地歌舞與雅樂古音並列於宮廷之上的現象,至此北魏音樂的發展打破了孔夫子時期確立的傳統雅樂和俗樂對立的審美思想,一方面建立完善官府音樂機構,另一方面吸取漢魏等前朝的優秀經驗,在北魏音樂中實現各地,各方,外來音樂全面發展融合的趨勢,這也為後朝音樂的發展奠定了空前繁榮的發展基礎。

魏晉南北朝時期音樂發展中官署的設立延襲及創新

魏晉南北朝時期除雅樂、俗樂、胡樂、佛樂大融合的發展特色外,最具特色是在其發展中音樂官署的設立延襲和創新,雅樂體系的完備,聲律的制定,俗樂的改良,其所有因素的融合除國民追捧熱愛的推力為,最重要的是封建王朝的支持,音樂官署的設立發展創新就是反映封建統治者支持的方面。

1、曹魏恢復兩署

曹魏時期音樂官署的設立是沿襲恢復漢朝的二分法,在設立太樂署管理雅樂的同時,又增設了清商署掌管風靡一時的俗樂清商樂。太樂署是承漢制,據記載魏明帝太和初年發布召令,宣布制定宗廟祭祀的歌舞,條例,詩歌等及管理雅樂的機構,名稱還以舊制,為太樂。而管理民間俗樂的官署為清商署,名稱自然由當時最為盛名的清商樂而來,清商署設立一名清商令和一名清商丞為總管,據資治通鑑和晉書記載,魏太祖時期設立清商署本自己掌管樂府,後任命清商令掌管,屬於光緒勳,管理清商樂的作詞作曲收集再編等一切事物。

2、西晉音樂三署

西晉時期的音樂官署基本承曹魏制,據晉書記載;武帝授命之初,召令郊廟祭祀,禮樂制度等都依照魏制,遵守周禮的殷禮章程,只將樂章、詞調改為適應當朝的即可。所以西晉時期的音樂官署是承魏制,設立太樂署和清商署兩署來管理,但在前制的基礎上,又調整改良了音樂官署的隸屬關係。清商署在曹魏時隸屬少府,但在西晉改為隸屬光緒勳,並且還設立了鼓吹署與太樂署並列,分管宴饗雅樂和宴會娛樂音樂。

3、東晉官署一體化

東晉時期戰火紛飛,民不聊生,樂官和有能力的樂人都失散了,因雅樂走向衰敗,封建王朝將音樂署官進行了裁剪,一改前朝二元或三元的音樂官署,一切從簡,多元歸一,諸項合一,至此保留了一元的音樂署官,管理僅存的雅,俗樂。東晉時期的音樂署官總共經歷了三次改整;第一次是東晉初期,裁掉太樂署,第二次是成帝鹹和年間,又重設太樂署,第三次是哀帝時期廢除鼓吹署,並且東晉時期清商署也被廢除,後也東晉制保留一元音樂署官統領音樂事物。

4、北魏太樂署

北魏時期因為鞏固統治和多地融合,封建王朝在音樂署官的設立上多採用仿古和依照前朝設立,並依據音樂屬性為它們設立專署以便管理。北魏初期將雅樂,俗樂,胡樂分開管理,設立樂部尚書,隨著發展封建統治者仿照前制設立音樂機構,太樂署,並設立管理樂事、總章、鼓吹等樂官職務,責任細化便於管理;根據魏書的記載,北魏孝文帝時期,崇尚稽古復禮,自然在雅樂和俗樂的管理上會依據前朝漢魏晉的二分法、三分法來設立音樂署官,以促進音樂的古正古音和融合。後朝的北周和北齊都依照前制並因地制宜的設立太常寺和大司樂,太常寺是北齊專管西域樂和清商樂的官署,大司樂則是北周的音樂官署,它在樂官的責任上又加以更細化,責任到人,完備制度。

魏晉南北朝時期音樂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音樂特質

縱觀魏晉南北朝的雅樂和俗樂發展,無論恢復雅樂,以俗代雅,以胡入雅,以佛入雅還是音樂官署的設立創新,都為的是讓雅樂體系更加壯大,多種音樂相融促使雅樂、俗樂沒有定義之分,眾是傳統華夏兒女的正統音樂,雅樂俗化和俗樂雅化為的是國民全部吸收享用,讓其代民發聲,發音,讓聲無哀樂,莫善於樂真正發揮其精髓特質。

1、曹魏清商樂的雅化

魏晉清商署的設立對俗樂清商樂的發展起積極作用,朝廷設立清商署是為了讓其對清商樂俗曲吸收,整理,加工並且讓民間口口相傳的俗曲得以被重編和保存下來,並且可使之不斷被優秀的樂官潤色完善,也正是因為清商署的設立,使民間相合而歌的清商樂得以弦絲而唱,在聲律上也更加雅化,整體音樂審美更加趨於國民所喜愛的雅樂特質。

2、南朝清商新音的雅化

南朝宋齊時期廢除清商署、鼓吹署等音樂官署,一切從簡,只設立太樂署一處,掌管雅樂,郊廟祭祀樂,清商樂等一切音樂事物,這一時期封建王朝為了挽回清商樂在戰火中的損失,開始對清商樂進行整理和重新梳理,江南以左出現的新音吳歌和西曲正好切合封建王朝的需求,便開始大量收集吳歌和西曲,加以重新編排傳唱,以填充清商樂的損失,所以南朝宋齊時期的俗樂清商樂因朝廷的因素整體更加趨於雅樂的特質。

3、西晉鼓吹樂的制度化

三國初立,戰火頻發使鼓吹樂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盛行,它被用于振奮將士,鼓舞軍心,彰顯皇威,當時鼓吹樂多用於戰場和軍營,西晉時期宮廷雅樂最大的特質就是鼓吹署的建立,鼓吹樂在西晉時期是封賞的一種特質,由專門的機構和官員負責管理,為了鞏固政權和取得勝利,西晉封建王朝將鼓吹樂作為一種獎勵制度制定成文,西晉鼓吹樂的制度化也是音樂在魏晉南北朝發展的進步。

相關焦點

  • 魏晉到底指的是哪一個時期?南北朝為什麼叫魏晉南北朝?
    很多人搞不懂「魏晉南北朝」的朝代順序,主要是因為這段時間內政權更替太過於頻繁了,其實,理清楚了就很簡單的。 一,「魏晉南北朝」裡的魏,指的是曹操之子曹丕建立的「曹魏」,並非後面南北朝時期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東魏和西魏。容易混淆的地方也在這裡。
  • 荒唐與美好:魏晉南北朝
    最近刷抖音看見比較小火的一些視頻,說想生活在魏晉南北朝因為那個朝代荒唐而又美好。怎樣的荒唐和美好致使他們想要呢?魏晉南北朝又稱三國兩晉南北朝,在三百六十多年間,有林林總總三十餘個王朝更迭興替,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也是中國史上最慌亂最痛苦動蕩的時代。在這三十餘個王朝更替的時間裡有很多讓人感到害怕恐懼的事件,卻也因為朝代的更替和慌亂動蕩造就了文學自由,解放,智慧,熱情。
  • 魏晉南北朝時期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隱士?
    出世的觀念與思想漸漸流行,為隱逸現象的發展推波助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學術思潮開始兼容並包、共同發展。在這一時期,流行起了老莊之學,這對於士人們來說,可謂極具顛覆性地改變了他們的思想認識。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所謂的玄學。玄學是在老莊之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迅速成為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很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
  • 魏晉南北朝時期:徵戰不止民不聊生,動蕩百年如人間地獄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段黑暗又混亂的時代,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黑暗和混亂的時期持續了很長時間。魏晉南北朝的混亂之初在於三國,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期,在這之後又出現了五胡亂華,總而言之,各種戰爭出現導致生靈塗炭。在那一時期出現了很多的小國,數百年之間都在不斷地打仗,朝代更迭速度非常快。
  • 「雖為人工,宛若天成」——細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園林文化
    園林意境形成的背景 魏晉南北朝應該算得上是中國古代分裂比較長久的一個時期了,自八王之亂後,北方的遊牧民族趁勢崛起,很快便相繼建立了各自的政權。也正是因為少數民族的入主中原,使得大量異域文化傳承進來,繼而與本土的中原文化共同構成了這個時期的多元文化。
  • 服飾 | 魏晉南北朝
    ◊魏晉女性自我意識覺醒,更加關注個體和精神,敢於在各種場合表現自我,十分注重服飾美◊魏晉南北朝時期女性服飾繼承並發展了漢代服飾形制,二者相似但又有很大不同。相比於漢朝,更加注重獨創性和形體美。漢代的曲裾深衣的袖口是窄小、收緊的。
  • 魏晉南北朝,荒唐且美好,網友:學歷越低,魏晉南北朝越美好
    不過也有人說喜歡魏晉南北朝,老師問為什麼,那個學生就說:「因為魏晉南北朝,荒唐且美好,名士放蕩不羈,婦女能頂半邊天」,而他的話也引起了一干人的深思,而這個人的言論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叫好,說紛紛嚮往魏晉南北朝和民國時代。
  • 周一良:學習魏晉南北朝史,最好先讀郭、範、翦諸老通史的魏晉南北朝部分
    如果從196年算起,到589年總共將近四百年,則魏晉南北朝時期之長,僅次於綿延四百餘年的兩漢,比起唐、宋、明、清等時期都更為長遠。單從這一點看,魏晉南北朝也是古代史中應當重視的時期。學習和研究某一時期的歷史,首先要弄清楚時、地、人。時,就是應該知道並且儘可能記住,這一時期中有哪些主要年代。
  • 魏晉南北朝諡法制度的特點
    從兩漢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皇帝和皇后妃嬪、隱逸人物在諡號用字、字數和諡法制度等方面也發生了變化。從劉邦之子劉盈開始,諡號以復諡為主,且第一個字都用「孝」字。而魏晉南朝皇帝的諡號以單諡為主,十六國北朝皇帝的諡號以復諡為主,具有很強的獨立標識意義。魏晉南北朝時期,帝王諡法的禮儀範式日漸繁縟,亦愈加制度化。
  •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狀況,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杜牧《江南春》這句詩的意思,各地讀者一看就明白,說的是南朝佛教興盛的狀態,佛教自漢明帝時期開始傳入中國,有了第一座寺院,河南洛陽白馬寺。而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出現了大發展的黃金時期,魏晉時,佛教為了得到宣傳,當時是以方術為主,甚至依附玄學,自己的理論還未完全成型,但是在當時一個動蕩的社會環境中,也是離不開當權者的支持!
  • 談談你對魏晉南北朝的理解?
    說起魏晉南北朝時期,我想我們中的大多數總會有一個印象那就是一團漆黑到暗無天日。我今天就來談談我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理解: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形態1、土地所有制形態魏晉南北朝時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態是世家大族地主佔有了大量土地和不完全佔有土地上的依附農民——部曲、佃客。
  • 【溯源甘肅】魏晉南北朝時期興盛的甘肅貿易
    魏晉南北朝時期,在無休止的戰亂災荒中,商品經濟受到很大影響。與此同時,甘肅各割據政權都急欲通過關稅徵收,充實國庫;獲得遠方物產特別是奢侈品以供統治者享用,因而採取鼓勵通商的政策。
  • 儒家學派是封建朝代的官方顯學,為何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銷聲匿跡
    而在這樣的環境下,儒家學派也逐漸的一家獨大起來,但是在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那個被稱為當世顯學的儒家學派卻銷聲匿跡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在先秦時期,神學是佔據著主要地位的,而不管是什麼學派,對於神學都是十分崇敬的。所以原來的儒家學派和神學也是存在著一定的關聯,就連佔卜和星象學,都是原來的儒家學派的壓底箱的絕學。
  • 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人鬼戀」的故事,也只是男人的思維場而已
    文章引言:魏晉南北朝時期,湧現出很多關於「人鬼戀」的小說、傳說,這種文化風俗是怎麼樣產生的,與當時的社會背景環境有什麼關係。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長期處於動亂,諸侯爭霸、南北對峙的時期。為了保證家族血統的純正性,魏晉南北朝時期,統治者對於三禮的研究,達到了頂峰時期。這自然推動了階級觀念,門第觀念的盛行。為了保證家族血統的純正和高貴,也為了保證家族的聲望不被辱沒,魏文帝甚至專門下詔書:夫婚姻者,人道之始。是以夫婦之義,三綱之首,禮之重者,莫過於斯。
  • 周一良:怎樣研究魏晉南北朝史
    如果從196年算起,到589年總共將近四百年,則魏晉南北朝時期之長,僅次於綿延四百餘年的兩漢,比起唐、宋、明、清等時期都更為長遠。單從這一點看,魏晉南北朝也是古代史中應當重視的時期。學習和研究某一時期的歷史,首先要弄清楚時、地、人。時,就是應該知道並且儘可能記住,這一時期中有哪些主要年代。主要年代記牢之後,重大歷史事件的先後次序便有條不紊,瞭然於胸中,進一步分析、研究歷史事實,才有可靠的基礎。
  •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房器用考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筆作為文人日常書寫工具,在魏晉時期工藝相當成熟。一、魏晉時期的筆提及魏晉毛筆不得不說此前毛筆的製作和使用情況。魏晉較之前有沿襲也有創新。毛筆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彩陶有些紋飾還能看出筆鋒,應為毛筆類所繪。
  • 魏晉南北朝服飾:寄顏雲霄閒,揮袖凌虛翔
    魏晉南北朝時期服飾在繼承漢代遺俗的同時也具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即大袖翩翩,飾帶層層疊疊,體現了魏晉南北朝獨有的優雅與飄逸出塵。或許因為北方遊牧民族的影響,中原男子在這一時代也開始流行上衣和褲裝。絝、褲互稱。
  • 魏晉南北朝時期,第二次大規模的民族融合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黃河流域的蠻、夷、戎、狄少數民族與華夏族融合。並於秦漢華夏族發展成為漢族,特點是在中國腹心地區進行的,形成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漢族。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方民族融合是我國歷史上第二次大規模的民族融合。
  • 怎樣研究魏晉南北朝史丨周一良
    如果從196年算起,到589年總共將近四百年,則魏晉南北朝時期之長,僅次於綿延四百餘年的兩漢,比起唐、宋、明、清等時期都更為長遠。單從這一點看,魏晉南北朝也是古代史中應當重視的時期。  學習和研究某一時期的歷史,首先要弄清楚時、地、人。時,就是應該知道並且儘可能記住,這一時期中有哪些主要年代。
  • 思想 周一良:怎樣研究魏晉南北朝史
    如果從196年算起,到589年總共將近四百年,則魏晉南北朝時期之長,僅次於綿延四百餘年的兩漢,比起唐、宋、明、清等時期都更為長遠。單從這一點看,魏晉南北朝也是古代史中應當重視的時期。   學習和研究某一時期的歷史,首先要弄清楚時、地、人。時,就是應該知道並且儘可能記住,這一時期中有哪些主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