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典繪畫展:與我們失之交臂的「史無前例」

2020-12-22 人民網

原標題:再見不可期:與我們失之交臂的「史無前例」

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

如果沒有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2020年本應是一個西方經典繪畫展的大年。僅上半年在全球多個城市就有數個史無前例的西畫特展接踵而至。然而,有些特展才對公眾開放即日便被迫關門,更有甚者連開幕都未能實現。鑑於疫情恰好覆蓋了西方博物館和美術館常年規律性的整個春季展期,因此有些特展或許將無法在我們有生之年重現。對於全球所有藝術愛好者而言,可謂是頓足捶胸卻又無可奈何的災難。借「世界博物館日」的契機,我們來列數一下2020上半年那些因新冠疫情而與我們失之交臂的西方繪畫特展。

「拉斐爾」展@義大利羅馬奎琳納藝廊

原定展期:3月5日至6月2日

現狀:暫停

2020年4月6日,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三傑」中最年輕的拉斐爾逝世500周年忌日。全球各大存有拉斐爾真跡的藝術機構為此500年一遇的特殊紀念日早就緊鑼密鼓、摩拳擦掌地籌備起來。在各地貫穿全年的拉斐爾紀念活動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3月5日在羅馬奎琳納藝廊開幕的「Raffaello: 1520-1483」特展。鑑於這位才華橫溢卻英年早逝的一代天驕在其37歲生日當天於羅馬撒手人寰,利奧十世教皇遵照其遺囑將他下葬萬神殿中,成為首位安息於此的藝術家,因此在羅馬舉辦他逝世五個世紀後最大規模的回顧展再合適不過了。

十個展區、200餘件展品(其中包括120餘件拉斐爾真跡及與他相關的歷史文獻資料)、總價40億歐元的保險金額,讓本次拉斐爾回顧展毫無疑問成為2020年度最重量級的藝術展,沒有之一。展覽收錄了他著名的《自畫像》、為兩位「僱主」教皇——朱利歐二世和利奧十世所繪肖像、被多位文人墨客頂禮膜拜的祭壇畫《聖塞茜莉亞的陶醉》、作為展覽海報出現的畫家摯友《巴爾達薩雷·卡斯提廖內》肖像、兩幅並排陳列的拉斐爾情人瑪格利塔·盧蒂的肖像《福爾納麗娜》和《披紗巾的少女》,以及他受達·文西《蒙娜麗莎》影響所創作的《抱獨角獸的少女》……這些作品均破天荒地從全球各大藝術機構匯集於此,試圖集中呈現這位西方美術史中最偉大的天才短暫卻璀璨的藝術人生。

這一本應是全球藝術愛好者蜂擁而至的視覺饕餮,僅開幕三天便被迫關門,所預售的7萬張門票均面臨退票,展覽能否重開尚是未知數。在義大利政府的最新聲明中宣布,5月18日博物館和美術館可以逐步開放,「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拉斐爾回顧展能否重啟暫無確切消息。

「揚·凡·艾克-視覺革命」展@比利時根特藝術博物館

展期:2月1日至4月30日

現狀:結束

2020年是比利時的「揚·凡·艾克年」,關於這位偉大的早期尼德蘭繪畫巨匠的一系列活動將在其故鄉展開。而其中的重頭戲則是由根特藝術博物館所舉辦的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藝術家回顧展。

由於其毫無爭議的真跡存世量極少(僅有22幅),且畫作年代久遠頗為脆弱,因此各大收藏機構均不願冒風險出借。本次「揚·凡·艾克——視覺革命」特展破天荒地匯集了13幅油畫真跡,等於將全球半數以上的畫家作品齊聚一堂。更可貴的是,展覽將長期陳列於根特大教堂中的「鎮堂之寶」——《根特祭壇畫》(又名:《神秘羔羊崇拜》)中閉合後所有的外屏嵌板,及主屏的「亞當和夏娃」兩塊嵌板借到展廳中供觀眾們欣賞。此舉也是這一傳世名作在經歷希特勒掠奪並完璧歸趙之後的首次出借。

在整個展覽的策划過程中,策展團隊別出心裁地以拆卸後的《根特祭壇畫》嵌板局部為主線,分成風景、肖像、宗教等多個主題放置在不同展區,輔以其他揚·凡·艾克的真跡和與他活躍於同時代的歐洲畫家作品進行直觀PK,進而凸顯這位偉大的佛蘭德斯「初代」繪畫大師在畫作中所表現出的超越時代的前瞻性和自然主義觀念。

隨著根特聖巴沃大教堂在展覽前公開宣布,這將是最後一次拆散《根特祭壇畫》並出借,想一睹這組多屏祭壇畫的真容也就僅剩親臨聖巴沃大教堂這「華山一條路」了。令人扼腕的是,這一千載難逢的揚·凡·艾克特展僅開放了原定展期的一半便宣告結束。或許在我們有生之年再也無法見證這位15世紀佛蘭德斯繪畫巨匠如此規模的專題展了。

阿特米莎·真蒂萊斯基特展@英國國家美術館

原定展期:4月4日至7月26日

現狀:延期

對於大多數國人而言,阿特米莎·真蒂萊斯基並不是個耳熟能詳的名字。這位17世紀巴洛克時期最著名的女畫家是卡拉瓦喬繪畫語言最成功的追隨者。2018年,英國國家美術館以360萬英鎊購買了她的名作《身為亞歷山大的聖凱薩琳自畫像》,此舉乃是1991年至今該美術館首次購入女性作品,也是英國本土收藏的第三幅真蒂萊斯基畫作。為了配合本次收購之後所做的一系列研究,英國國家美術館原計劃在今年4月首次為這位出類拔萃的女畫家舉辦個人專題展。然而,這個包含約35幅畫家真跡的特展延期至何時暫無定論。

英國國家美術館名作展@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

原定展期:3月3日至6月14日

現狀:未開幕,暫停

除了境內展屢屢受挫,英國國家美術館的境外展同樣深受疫情困擾。在日本東京,今年春季最重量級的西方藝術特展是在國立西洋美術館主辦的「英國國家美術館名作展」。

這次在英國本土之外首次舉辦的大規模藏品特展可謂名作雲集,包含61件作品的展品清單中包括保羅·烏切洛《聖喬治與龍》、維米爾《坐在維金娜琴前的年輕女子》、凡·高《向日葵》、倫勃朗《34歲自畫像》、卡納萊託《威尼斯:運河上的帆船賽》、委拉斯凱茲《廚房場景中的基督在瑪莎和瑪麗家中》、莫奈《睡蓮池》等多幅價值連城的名作。所有畫作均是首次在日本展出。

遺憾的是,「鑽石公主號」所帶來的巨大衝擊使得日本從2月底開始要求博物館和美術館集體停業。此舉也讓這一籌備已久,令英國國家美術館精品傾囊而出的特展根本沒迎來開幕。鑑於日本的疫情現狀,展覽能否最終亮相都是巨大的未知數。

提香「愛情、欲望與死亡」特展@英國國家美術館

原定展期:3月16日至6月14日

現狀:已開幕,暫停

在所有受疫情影響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中,最倒黴的當屬位於英國倫敦的國家美術館了。無論是境外展還是在本館舉辦的特展均受到影響。

1551年,受西班牙王儲、未來國王腓力二世委託,提香開始創作一個名為《詩歌》、取材於古羅馬詩人奧維德的《變形記》的系列主題作品。在《達那厄》《維納斯和阿多尼斯》《珀耳修斯和安德洛墨達》《黛安娜和阿克泰翁》《黛安娜和卡利斯託》《掠奪歐羅巴》,以及未完成的《阿克泰翁之死》這七幅畫作中,提香試圖通過繪畫的形式來呈現神話故事的敘事情節,並將人類的情感(愛情、欲望和死亡)賦予到神話中。

如今這七幅畫作分別「散落」在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館、威靈頓收藏、倫敦華萊士收藏館、波士頓伊莎貝拉·斯圖爾特·加德納博物館、英國國家美術館和蘇格蘭國家美術館中,其中兩幅《黛安娜和阿克泰翁》《黛安娜和卡利斯託》還是後兩家機構所共同擁有。今年春季,英國國家美術館付出巨大的努力將這七幅作品在四個多世紀後齊聚一堂。

其中最大的難度當屬倫敦華萊士收藏館,因為在理察·華萊士爵士創建此私人收藏館之後,其遺孀在他1890年去世後將全部收藏捐贈給了英國政府,唯一的條件是「禁止藏品離開博物館」。因此自華萊士收藏館於1900年落成以來,在120年間從未有展品借展的記錄。2019年9月,該館宣布,經審議確認捐贈條款中未禁止展品外借,未來將允許國內與國際博物館機構借展館藏。而首次出借的展品便是提香《詩歌》系列中的《珀耳修斯和安德洛墨達》。

此次史無前例的藏品外借,讓英國國家美術館決定「禮尚往來」——也出借給華萊士收藏館一幅魯本斯的《斯滕城堡外的清晨景色》。其原因在於此作與後者所藏的《有彩虹的風景》是相映成趣的一對:晚年的魯本斯爵士在功成名就之後告老還鄉,沒有任何委約訂單的他開始按照個人喜好創作家鄉的風景。《斯滕城堡外的清晨景色》和《有彩虹的風景》便是畫家以不同角度描繪的家鄉同一區域的自然風光。兩幅作品均創作於1636年,是時年59歲的魯本斯爵士晚年風景畫的巔峰之作。英國國家美術館決定出借畫作的舉動,也讓這兩幅絕美的巴洛克風景在1815年之後首次共同展出。然而遺憾的是,「提香:愛情、欲望與死亡」主題展在開幕幾天後便被迫關門;而華萊士收藏館僅包含兩幅魯本斯爵士風景畫的特展也歷經延期後暫定5月20日開幕,屆時能否如期開館仍是未知數。

「倫勃朗與阿姆斯特丹肖像畫1590-1670」@西班牙馬德裡提森國立博物館

原定展期:2月18日至5月24日

現狀:開幕後暫停

在歐洲另一個「疫情中心國」西班牙,名為「倫勃朗與阿姆斯特丹肖像畫1590-1670」的特展於2月18日在馬德裡提森國立博物館開幕。作為西班牙首次以倫勃朗肖像為專題舉辦的專題展,本次展覽共收錄80件油畫作品(其中包括近39幅倫勃朗所繪肖像畫),16幅版畫及一塊蝕刻板,力圖集中呈現17世紀出於「荷蘭黃金時代」中心的阿姆斯特丹在倫勃朗到來前後的肖像畫藝術。

由於疫情肆虐,今年的「世界博物館日」對於全球藝術愛好者而言應算是最特殊、也是最難熬的一個。在上述所有特展當中,「拉斐爾:1520-1483」和「揚·凡·艾克:視覺革命」是為數不多完成布展並成功開幕的。儘管受疫情影響觀眾無法到場參觀,但兩家機構還是很貼心地為展覽做了導展視頻,讓藝術愛好者們可以「雲看展」。

提森國立博物館為「倫勃朗與阿姆斯特丹肖像畫1590-1670」特展所特別製作的由策展人親自語音導展的3D全景虛擬展廳,堪稱是「雲看展」的範本。為營造出身臨其境之感,觀者可以點擊箭頭選擇自己的觀展線路,並可逐一放大牆上的畫作高清圖片,所有展品均配有詳盡的文字說明。只不過,任何高科技手段也無法替代我們身臨其境的觀展體驗。只盼望疫情能夠早日煙消雲散,恢復正常生活的我們,可以在明年的「世界博物館日」漫步在各自嚮往的藝術殿堂中。(王加)

(責編:杜佳妮、魯婧)

相關焦點

  • 《讀懂繪畫》:一本理解西方700年繪畫藝術的科普指南
    傳世的藝術品,就是能夠引起我們對"美"的感知與共鳴,哪怕我們之前對藝術的了解並不多。 不僅如此,各個領域的人都能從藝術中汲取到靈感。 但是很遺憾,大部分人對畫作的認識都停留在表面上,如果想進一步理解繪畫作品的內涵,理解畫家想表達的思想,還是很有難度的,這已經超出了大部分人的知識範疇。 因而,經常在看完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西方藝術特展之後,很多參觀者都在感嘆自己對西方的藝術了解實在是太少,這麼寶貴的機會呈現在自己的面前,卻無法完全理解藝術品的魅力。
  • 人體油畫:《讀懂繪畫》:一本理解西方700年繪畫藝術的科普指南
    嵑舯蠓饇騽虒艙殍翥輊輦蘕挾碬粓砮踰亭澊齡釖希肶道襯蛈挅蓞暋戩鯂堎黲蘣頌鉦犑愌幔籹匉露蜣篟嗧鎱效蒢亖腎因而,經常在看完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西方藝術特展之後,很多參觀者都在感嘆自己對西方的藝術了解實在是太少,這麼寶貴的機會呈現在自己的面前,卻無法完全理解藝術品的魅力。
  • 範炳南現代解構主義繪畫作品展首站將開展
    【騰訊大秦網訊】2012年5月12日 「大秦風——旅美畫家範炳南現代解構主義繪畫作品展」發布會在陝西美術博物館舉行,本次全國巡迴展首站將於18日在山東威海榮成金石灣美術館舉行,全國巡迴展覽結束後將在西安舉辦答謝展。
  • 【亞洲美術館】脈:中國當代繪畫展 | 方力鈞
    展覽地點:亞洲美術館(日本國福岡市博多區下館川端町3-1聯合策展:福岡アジア美術館、當代油畫協辦:北京龍吟雅風視覺藝術中心
  • 【亞洲美術館】脈:中國當代繪畫展 | 楊心遠
    ,既積極消化吸收西方的繪畫傳統,又自然而然地將中國的傳統文化習慣融入其中,逐漸形成具有時代特徵的,並且能夠在全球化語境中續接中國文脈的繪畫語言與表達方式。誠然,中國藝術家在繪畫語言上的集體探索,為世界藝術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有厚度的研究文本,也為同屬東方文化的亞洲國家的藝術家提供一條值得借鑑的路徑。「脈:中國當代繪畫展」擷取在各個歷史階段繪畫語言具有特色的藝術家參展,通過一個學術性的梳理清晰地呈現中國當代繪畫藝術面貌隨著時代的更迭而產生的變化,以及繪畫語言結構的發展脈絡。作品類型涵蓋經典寫實、具象表現、東方意象、抽象探索、觀念圖像等。
  • 傅文俊作品《失之交臂》
    《失之交臂》,傅文俊,數繪攝影,2013有關中西文化的探討可謂老生常談,但是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分歧、共通之處影響著各自歷史文化與藝術的獨特走向。我創作的這件名為《失之交臂》的藝術作品,僅從畫面的構成元素來看,就可以了解到作品的意圖。我以西方藝術的經典雕塑《維納斯》為原型,結合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石窟造像。兩種繪製元素分別代表了東西方在文化領域中不同的藝術發展歷程及其走向。這裡我所說的文化是指狹義範疇的文化概念,即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排除物質創造活動及其結果部分,而主要針對精神創造,其中包含了知識、信仰以及藝術。
  • 莫奈真跡展來上海啦
    印象派是西方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藝術流派,而法國藝術家克勞德·莫奈的《日出·印象》作為印象主義繪畫的開山之作,在莫奈的作品乃至整個印象派中都是無與倫比的。這幅虛幻風景是畫家在1872年創作的絕無僅有的畫作,觸碰了學院派的界限,使人們的審美觀念發生了轉變,推動了美術觀念和繪畫技法的革新,以其多重的意義成為西方藝術史上劃時代的巨作。
  • 西方插畫師作品展亮相清華大學
    中新網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 馬海燕)慶祝中瑞建交70周年系列活動「童思妙筆·耕繪奇境——西方插畫師作品展」11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幕。展品涵蓋瑞士、法國、英國、義大利、德國、奧地利、立陶宛、美國等國家的41位插畫師作品。
  •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開幕
    印象派是西方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藝術流派,而法國藝術家克勞德·莫奈的《日出·印象》作為印象主義繪畫的開山之作,在莫奈的作品乃至整個印象派中都是無與倫比的。這幅虛幻風景是畫家在1872年創作的絕無僅有的畫作,觸碰了學院派的界限,使人們的審美觀念發生了轉變,推動了美術觀念和繪畫技法的革新,以其多重的意義成為西方藝術史上劃時代的巨作。
  • 史無前例的生命教育!小學生用繪畫、朗誦等作品來懷念抗疫犧牲烈士...
    史無前例的生命教育!小學生用繪畫、朗誦等作品來懷念抗疫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為祖國祈福 2020-04-04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美術研究|晚清時期西方繪畫對中國畫的影響!
    我們在1770到1790年間繪製的制瓷組畫中可以看到,畫家顯然受到西方繪畫透視的影響,雖然在透視關係的處理上表現出幼稚和隨意,但是,看得出來畫家的注意力是放在制瓷的內容和風情的表現上的。畫家使用了水彩顏料,所以,在皴染的方法上自然與中國繪畫的方法有別。可是我們也注意到畫家對人物的勾畫是具有中國民間繪畫特點的。
  • 費文費畫一西方繪畫史的思維導圖
    那如果按照我們理工科學生的學習思路,我們應該如何有條理地進入西方繪畫史呢。呵呵,來看我的思維導圖吧!這兩年總結的繪畫史思維導圖終於派上用場了。雖然這樣看畫不太好,畢竟看畫更多的是要看和感受。但這樣有助於大家一下子看清整個西方繪畫史的大致脈絡,主要流派和畫家。
  • ...青島黃盒子美術館·傳奇拿破崙特展新聞發布會暨票務啟動儀式舉行
    此外還有讓-安東尼·烏東、安託萬·讓·格羅斯、弗朗索瓦•傑拉德、詹姆斯·桑特、安東尼奧·卡諾瓦等西方繪畫大師作品,可以說每件作品都價值連城,值得細細品讀。本次展覽將是目前為止於山東地區範圍內展出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拿破崙特展。
  • 2020廣州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易混考點:西方繪畫
    2020廣州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易混考點:西方繪畫由廣州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0廣州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廣州市考行測試題,廣州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州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西方藝術史:野獸派繪畫的領袖人物 從繪畫到剪紙 亨利·馬蒂斯
    他研究東方地毯和北非景色的配色法,並向日本繪畫吸取了許多平面裝飾性。他從東方藝術追求動感、表現強烈、無拘無束的觀點,漸漸發展成追求一種平衡、純潔和寧靜感。他後來自己評價自己的作品說:「我的作品好象一種撫慰,象一種穩定劑,或者象一把合適的安樂椅,可以消除他的疲勞。」馬蒂斯認為無論是和諧的色彩或不和諧的色彩,都能產生動人的效果。
  • 西方繪畫經典:19世紀新古典主義
    他在18 世紀法國傳統歷史繪畫向新古典主義的演變的過程中,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他也是一位重要的美術教育家,他在拿破崙時代曾教育出一批優秀的美術家,在他死後成為法國繪畫的傑出人才,並使法國取代義大利成為歐洲美術運動的中心。其中最為突出的畫家有安格爾、格羅、席拉爾等。法國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大衛,畫風嚴謹,技法精工。我們從大衛的經歷和藝術生涯中,可以明顯地看到一個藝術家只有投身於時代的變革,才能創造出震撼人心的優秀作品。
  • 「物色其華——楊參軍具象表現繪畫研究展」開展
    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學院藝術哲學與文化創新研究院和光達美術館主辦,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油畫系具象表現繪畫工作室承辦,蔣梁、王樂其策展。 他表示,具表繪畫是司徒立先生在巴黎孤索數十年,面對現代藝術的危機,反覆糾結、反覆思索而提出,之後又與國美的一批師生們一道研磨,經過教學和創作得以建構起來的繪畫思想及方法論體系。具表繪畫最核心的思考是如何面對「技術性」命題——從傳統繪畫中手藝與藝術的修煉,到現代繪畫中身體感受與非自然化的纏鬥。具表繪畫讓我們堅持以手工詩意的方式,往復登臨如其所是的自然世界。
  • 「滑疑之耀——司徒立繪畫作品展」在光達美術館隆重開幕
    中國美術學院「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網站2019年11月12日下午,「滑疑之耀——司徒立繪畫作品展」在光達美術館隆重開幕。>策展人蔣梁主持開幕式司徒立先生致答謝詞「淵默之耀 崇山之醉——致司徒兄繪畫作品展」許江金秋漸冷,桂馨懷遠。
  • 「最」有名氣的西方繪畫作品——驚世駭俗那種
    拉斐爾《雅典學院》不久前,幾個畫友閒聊時,就西方繪畫作品哪個最有名氣的問題爭論不休,到最後茶罷人散也沒個最終結論。我感覺西方藝術畫從文藝復興至今,大師級的藝術家幾百位,能夠稱得上傳世名作的也不下幾千幅,如果在這當中說哪些「最」有名,還真就不太好下結論。
  • 「藝展中國」秦風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畫廊、德國北方藝術中心特邀展。傳統水墨畫儘管有抽象因素,但並不是抽象繪畫,我們於其中仍然可以辨認出人物、山水、花鳥等等主題。同時,傳統水墨畫家在作品中的精神寄託也非常不同,繪畫像詩歌和書法一樣,是他們言志和涵養性情的重要方式。實驗水墨在許多方面與傳統水墨不同,尤其是在題材和語言上有了極大的推進。實驗水墨中不乏抽象作品,也不乏裝置和影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