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男子,腦梗後一年內復發,搶救無效離世,醫生:這兩事害的

2021-01-10 張凱醫生聊健康

腦梗屬於中風的一種, 是由於腦動脈硬化,導致的腦血管缺血、缺氧性壞死,

一旦出現腦梗,很大一部分患者會出現偏癱的後遺症。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12秒就會新發一例腦梗,每21秒會有人因腦梗而喪失生命。這是一組非常令人恐怖的數據,如何做到有疾病早知道,患病後如何緩解病情,是我們要關注的。

張勇是一名計程車司機,每天工作勤勤懇懇,一年到頭也很少休息,工資還算可以,每個月還完房貸還能留下幾千塊錢。

還沒跑出租之前,張勇是菸酒不忌,為了不耽誤出車就把酒給戒了,但是菸癮卻大了很多,每次妻子說他,他都說跑車容易犯困,吸口煙就好了。

去年冬天,張勇正準備收車回家,誰知道頭暈的厲害,手腳也不聽使喚。同事發現後趕緊打120把他送到醫院。送醫後,檢查結果顯示輕度腦梗,且血脂明顯偏高。醫生反覆強調煙一定要戒,有時間就鍛鍊鍛鍊,別一坐就是一天。

最開始張勇還能忍住,但是沒過多久就又開始了,多的時候一天一包。

前幾天,還在吃晚飯的張勇,突然感覺舌頭不聽使喚,吃一頓飯咬了好幾次舌頭,最後喝水也被嗆到。等到送醫搶救時,檢查顯示腦血管已經出現大面積堵塞,經過3個小時的搶救,人還是走了。

醫生再三提醒:超過70%以上的腦梗患者會出現復發,通常在2-5年以內,若是患者不按醫囑用藥,不良飲食、生活習慣不及時摒棄,很容易增加復發的風險。

腦梗"催化劑"已公布,這四件事若常做,腦梗或已臨門

1、炒菜放鹽多

鹽是人類生存的一種基礎物質,但是當鹽攝入超標卻會給人體帶來更多傷害。

在中國,鹽攝入超標是非常普遍的情況。世衛組織曾統計過,中國居民平均每天攝鹽量已達12.5g,遠遠超過國際標準6g。

可以說鹽攝入超標,是造成中國血管疾病人數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平時炒菜少放鹽,儘量用蒸煮代替爆炒,如蠔油、醬油、豆瓣醬等含鹽量多的配料也應少放。

2、經常抽菸

不少人還停留在吸菸傷肺的認知上,實際上,吸菸已經被列為導致血管疾病的獨立性因素。

香菸中的尼古丁、焦油、致癌物等通過肺部進入人體中,會刺激血管,使血管痙攣,有害物質附著在血小板上沉積在血管壁上,增加病變風險。

不加節制吸菸,容易加快血管硬化進程,促使血栓形成,為腦梗、心梗等疾病埋下隱患。

3、久坐不動

隨著生活習慣、工作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適應室內工作,再加上飲食普遍豐盛,經常久坐不運動,容易使血液變得粘稠,促使血脂升高。

另外,久坐不運動容易導致肥胖,易增加患三高疾病風險。

有統計數據顯示,《美國醫學會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公布,每天步數與總體死亡風險成反比,步數越有利於身體健康。

4、壓力過大

生活成本不斷增加,這意味著要想生活滋潤一點,壓力將是必不可少的。

長期處於壓力中,會帶來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美國有研究顯示,長期焦慮容易增加血管疾病的風險,患病率是正常人的2-3倍,嚴重威脅人體健康。

雖然腦梗發病急,但是所有疾病來臨前都會有"蛛絲馬跡",平時關注身體變化,及時避免疾病發生,在源頭減少疾病發生。

身體3處出現異常,提醒你血管或已堵塞,佔一個也不能大意

①流口水

除了嬰幼兒,成年人大腦已經發育完全,睡覺時極少會有流口水情況。

若是在一段時間內,發現自己經常睡覺時單側流口水,一定要提高警惕,這通常是血栓形成後,影響腦部神經功能造成的。

②舌下脈絡

舌頭是人體中活動量最多的肌肉組織,舌苔下脈絡精細,若是發現舌下脈絡發黑,有發粗的跡象,需要留意血液循環情況,可能是血管已出現堵塞。

③面部異常

面部失控,如嘴歪眼斜、咬舌頭、言語不清等,這些情況多是面部神經受損引起的,與腦血管堵塞有很大關係。臨床上,超過70%的腦梗患者在送醫前有面部不協調的症狀。

預防腦梗,從養護心血管開始,試試常做這兩件事

1、多點營養,促進血管健康

微量元素對於人體健康至關重要,若提到利血管,菊甙、水蘇鹼還有類黃酮,都是很好的營養元素。

雲臺冰菊中含豐富的硒元素、水蘇鹼以及類黃酮,日常飲用對身體很不少益處。

菊甙可降低血管硬化的機率,增強血管彈性,降低血管堵塞的風險。

水蘇鹼有促進血液流通的作用,一定範圍上降低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液粘稠。

類黃酮在抗氧化方面有很好的效果,《現代預防醫學》中有提到,類黃酮在調節心血管系統上有很好的作用。

雲臺冰菊中就含有以上三種物質,熱水悶泡,每天兩杯即可。

2、常運動,提高免疫力

生命在於運動,保持每周3-5次運動次數,能夠促進身體的氣血循環,增強人體代謝能力,減少血管壁雜質沉積的概率。需要注意的是,60歲以上的人群,建議選擇更為舒緩的運動類型,達到活動筋骨的目的即可。

相關焦點

  • 39歲男子,一年三次腦梗,最終搶救無效離世,醫生:4件事害的|腦梗|...
    ,每年新增患病人數大概200萬,已成為危害國人身體健康的一大「殺手」,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更容易患上腦梗,有些腦梗患者,每年都會犯腦梗,一年中發作個兩三次。有這樣一個案例:小張是一名城市公交車司機,39歲,工作比較穩定,每天沿著2號線來回奔波,一個月工資一萬多,剛好能夠補貼家用。
  • 39歲男子,一年三次腦梗,最終搶救無效離世,醫生:4件事害的
    這天張威突然感覺頭部眩暈,手腳麻木,妻子趕緊打了120,醫生說是輕微腦梗塞,主要受張威20年煙齡影響,以後要多運動,控制血脂,避免復發。但煙哪是那麼容易就戒的?張威再次因為抽菸進了急救室,這次出來後,醫生特地叮囑家屬:如果想多活幾年,就立即戒菸。
  • 36歲男子,一年三次腦梗,最終搶救無效離世,醫生:3件事害的
    腦梗,令多數人「聞之色變」,據研究統計發現,我國每年的發病人數竟高達550萬之多,因腦梗而死亡的,甚至達到了120萬左右,是一個不可被低估的突發疾病。案例:張鑫是一名計程車司機,工作比較穩定,每天在城市的各處來回奔波,一個月的工資大約1萬左右,補貼家用剛好。
  • 56歲男子,腦梗二次復發,三天後離世,醫生嘆息:2個行為害了他
    腦梗,突發性強,復發率也非常高。 20%的腦梗者會再次復發,復發後死亡率會大幅上升。 出院後,醫生叮囑患者及家屬,要注意生活習慣和飲食。
  • 32歲男子,晨跑時暈倒,搶救後離世,兩件事害的
    救護車接到電話後,便瘋狂地駛往現場,趕來的急救醫生,立即對該男子做了心電圖檢查,確診其為突發性心肌梗死,並立即帶該男子趕往了醫院搶救室。 在搶救中,醫生發現這名男子心臟情況非常不容樂觀,三根大血管堵了兩根,身體多處還產生了血栓。 醫生立即發話「快使用溶栓藥、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可是直到最後,進行了電擊除顫,這名男子的命還是沒有被搶救回來。
  • 42歲男子,滴酒不沾,突發腦梗,醫生嘆息:都是飯後1事害的
    今年42歲的王強,是個計程車司機。掙得雖然夠家裡花銷,但是長時間坐著,也讓他有了不少職業病。因為工作是開車,他雖早早的戒掉了喝酒,但是菸癮卻大了許多,尤其是下班回家後,常常一吸就是十幾根。一檢查才知道,是突發了腦梗,需要治療一段時間。聽見丈夫年紀輕輕竟患上了腦梗,妻子非常疑惑,說他平時滴酒不沾,飲食也挺正常的,怎麼就有腦梗了呢?醫生了解了王強的生活、飲食習慣之後,嘆息道:都是飯後1事害的。原來,醫生說的這件事就是飯後吸菸。
  • 56歲男子吃素一年後,腦梗去世,醫生惋惜:只因炒菜愛放一種東西
    56歲男子吃素一年後,腦梗去世,醫生惋惜:只因炒菜愛放一種東西一、56歲男子吃素一年後,腦梗離世說一說現實中的例子,大家看看會有什麼啟發:56歲的錢大爺,因為前一年查出身體患有高血脂,醫生建議他在飲食上面需要特別的注意,於是他也照辦了,把自己喜歡吃的豬蹄、
  • 32歲男子,一年三次腦梗,最終搶救無效離世,主任:3件事害的
    老婆 見後趕緊 撥打 120 ,來到 醫院 經過 一番 檢查 ,結果 是輕度腦梗,主要是由於 張鑫 作 原因 ,長時間 久坐 ,不運動 ,導致血脂升高了,尤其是甘油三酯,已經達到了15.3了,正是由於血脂升高,引起了血管堵塞,從而導致了腦梗,醫生表示,以後 要多鍛鍊,控制好血脂指標, 以免 病情 加重 。
  • 28歲男子突發「腦梗」離世,醫生惋惜:兩種家常菜是「禍根」
    說起心腦血管疾病,很多人認為這只是中老年人才會患上的疾病,殊不知最近幾年血管疾病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前段時間聽同事說他的鄰居是一個28歲的小夥子,還沒有成家,車前半夜突發腦梗理事。這對於全家人來說是非常沉重的打擊,甚至他的父母都始終接受不了這個現實。
  • 男子腦梗不到一年又復發,只因做錯一件事
    據統計,我國門診腦卒中患者中約40%是二次以上復發。其中,以腦梗塞為例,中風後3個月的復發率為12.9%,半年內的復發率為16%,一年的復發率為17.7%,五年復發率高達25%。//75%中風患者落下後遺症//「非死即殘」是中風給人最深的印象。
  • 42歲男子,半肢麻木,腦梗離世,醫生搖頭:3個習慣是「禍根」
    夜深人靜時,一輛救護車駛入醫院,躺在病床上的中年男子,早已深陷昏迷,隨行妻子滿臉淚痕。醫生經過詢問後了解道,原本姓胡的男子,今年42歲。他的妻子曾試圖勸胡先生改掉這些惡習,但每次他告訴胡先生不要熬夜喝酒,胡先生都說熬夜喝酒就是為了得到報酬,這實在是沒有辦法。而且抽菸會上癮,也不好戒掉,所以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拖延,後來胡先生的妻子也不再勸胡先生了。就是沒想到自己的丈夫年事已高,突然腦梗去世。
  • 40歲男子突發腦梗,搶救後偏癱,醫生嘆息:都是這2件事害的
    40歲的沈先生是一家公司的銷售經理。由於工作原因,他經常需要社交和飲酒,所以30歲時就患上了高血脂和高血壓。最近一段時間,沈先生的部門表現一直不太好,導致他壓力很大,每天加班加點,經常頭痛也不理會。送到醫院後,發現是腦梗塞。雖然他最終獲救了,但還是偏癱了。
  • 37歲男子,一年3次腦梗,最終遺憾離世,醫生嘆息:3個習慣害的
    王剛(化名)的職業是一名計程車司機,今年37歲,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各處,每月的薪資大概有一萬左右,還掉房貸,勉強能夠養家餬口,在多數人的認知中認為他的工作比較輕鬆,每天開著車四處奔跑就可以了。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工作性質有時候也會上夜班,載客的時候偶爾會遇到一些比較難纏的客人,這會讓他很惱火。
  • 63男子滴酒不沾,腦梗離世,醫生:一把年紀,這事怎能天天做
    江蘇徐州的劉大爺今年63歲了,自從退休後日子變得十分悠閒,本想著照看孫子、安享晚年,卻沒想到上個月因為腦梗突然離世了。 劉大爺是個從來不喝酒的人,但是劉大爺卻是一個老菸民,每天都離不開煙,有時候一天就能抽上兩盒,年輕的時候家裡條件不好,不得不外出打工,當時的工作比較辛苦需要三班倒,所以劉大爺的壓力比較大,平常都是通過抽菸來緩解。
  • 56歲男子,突發腦梗,不幸離世,醫生:炒菜時一種「調料」要少放
    說到腦梗,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特別是現在寒冷的冬天,經常會有人因為各種原因突發腦梗,腦梗的突發是非常危險的,如果搶救不及時,往往會丟了性命,就算勉強撿回來一條命,也很有可能造成偏癱的後遺症,給患者和家屬都帶來了無盡的痛苦。
  • 腦梗容易二次復發?醫生:做好這幾點預防腦梗復發
    一般腦梗也確實是中老年人群的高發疾病,多見於40--75歲的人群,但是最近幾年也有年輕化的趨勢,而且80%的腦梗患者後期還會存在一些後遺症,40%會嚴重殘疾。腦梗的復發率也是非常高,20%的腦梗患者會再次復發,而且腦梗第一次發作死亡率就有10%--15%,復發後死亡率還會上升。為何腦梗容易二次復發?
  • 腦梗治好後,只要五年之內不復發,就永遠不會復發了嗎?醫生解釋
    近些年來,腦梗發作的患者越來越多,這往往和我們生活中一些習慣有關係。當我們腦梗發作之後不僅僅死亡率比較高,而且即使搶救了過來,也會有比較高的殘廢機率,所以我們生活中藥對腦梗做好預防。有些人腦梗發現的比較好,或者身體素質不錯,所以治療的比較及時,人沒有出大的事情,對此有人就會問腦梗治好之後,是不是只要五年之內沒有復發,就永遠不會復發了?下面我們來看看醫生是怎麼解釋的。首先我們先來看個案例,今年50多歲的老王,平時喜歡抽菸和喝酒,再加上平時不喜歡運動,所以早早地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
  • 47歲男子吃素一年後,腦梗離世,醫生惋惜:只因炒菜愛放一種東西!
    老李今年47歲了,一年之前,公司體檢的時候查出了高血脂,醫生提醒他儘量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著想,老李開始了自己的養生之路,天天各種蔬菜換著吃,幾乎不吃肉,看見自己家裡人吃的滿嘴流油,老李也只能忍一忍。
  • 56歲阿姨腦梗離世,醫生勸告:這一滋補食物是禍根,害了不少人
    河南商丘的鄭阿姨今年55歲了,去年兒媳婦兒剛生了二胎,鄭阿姨就到兒子家裡幫忙看孫子,這一看就是一年多的時間,大孫子剛四歲,人們常說孩子這麼大是「狗都嫌」的年紀,一點也沒錯,每天瘋跑,得時刻盯著他,生怕磕著碰著,小孫子倒還好,他媽媽帶著,鄭阿姨每天看著大孫子,還得給兒子兒媳做飯,雖然很辛苦
  • 腦梗治癒後,10年內無復發,醫生驚嘆:或是靠他自己的3個秘訣
    在目前現有的醫療水平下,腦梗治癒後五年內復發的概率也有40%,由於這是一種對身體的傷害不可逆裝的疾病,一旦發作,就會給患者生命健康帶來更加嚴重的傷害,因此,尋求降低腦梗復發風險的方法,成為每一位腦梗患者關注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