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漢江
【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注釋:
1.漢江:又稱漢水,為長江最大支流,源出陝西,流經陝西、湖北兩省,在武漢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
2.嶺外:嶺南,即五嶺以南。五嶺泛指長江與珠江流域的分水嶺及周圍群山,在江西、湖南與廣東、廣西四省的邊境,是江南最大的橫向構造帶山脈,長期以來,五嶺山脈阻礙了嶺南地區與中原的交通與經濟聯繫,使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遠不及中原地區,被北方人稱為「蠻夷之地」,因此在古代常作為罪臣的流放地。
3.音書:傳遞音訊的書信。古代通訊落後,通常靠書信來傳遞訊息。
4.斷:中斷。
5.近:臨近,靠近。
6.怯:膽怯,害怕。
7.來人:從家鄉來的人。
品讀:
被貶離開家鄉來到嶺南,家中的音訊早已中斷。這種和家人失聯的情形,經過了整個冬天,又延續到了春天,已經有半年多了。現在我正在渡過漢江,可是距離家鄉越近,我的心情就越發緊張。因為擔心聽到壞消息,即使遇到同鄉我也不敢打聽家裡的情況。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久別還鄉,即將到達家鄉時激動而又緊張痛苦的心情。
激動,是因為遠離家鄉半年之久,現在即將到達家鄉,和親人團聚。
緊張痛苦,是因為詩人是被貶離家,且半年之中,家人音訊全無,生死未卜。現在終於快到家了,心中既緊張又恐懼。不敢打聽家裡的情況,是怕聽到了家裡不好的消息,和家人團圓的希望落空。
感悟:
家鄉,親人,永遠是在外漂泊遊子的牽掛。1998年春晚,陳紅的一首《常回家看看》火遍大江南北,「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樸實而平淡的歌詞唱哭了無數想家的人。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再有幾天,就是2020年的春節了,無數的父母也都在期盼著孩子回家過年,作為子女,不管工作多忙,不管離家多遠,最好都能抽出時間回家,陪父母過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