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中洲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洲控股」)發布了2019年年報、2020年一季報。
2019年,中洲控股營業收入72.13億元,與2018年79.42億元的營收相比,同比下降9.18%。
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7.87億元,同比增長76.2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淨利潤8948.05萬元,同比下降76.3%。
各種燒錢原因之下,中洲控股頹勢顯現,公司已經入不敷出。
為了製造淨利潤增長的表象,中洲控股賣出子公司——中洲控股香港。
存貨跌價壓力之下,中洲控股還存有一批尷尬的資產:受限制的質押資產和遲遲未能開工的土儲存貨。
存貨仍在積累,貶值的風險一直存在。
2019年業績表現不佳,今年年初更加艱難。
2020年一季度營收6.81億元,同比下降51.88%;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485.33萬元,同比下降132.28%;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6546.58萬元,同比下降128.6%。
多重壓力之下,中洲控股的日子十分艱難。
入不敷出,「賣子」維生
要說年報裡最魔幻的數據,那就當屬扣非前後的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了。
2019年,中洲控股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7.87億元,同比增長76.22%;
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淨利潤竟然只剩8948.05萬元,同比下降76.3%。
是什麼造成了扣非前後淨利潤這麼大的反差呢?
原因還要從「扣非」上去找。
扣非後的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驟減一點都不讓人意外,畢竟,燒錢的地方太多了。
中洲最主要的業務——房地產,營收遭遇了滑鐵盧。
從2018年的73.86億元跌到2019年的66.36億元,降幅達到10.16%;
營收成本卻增加了3.41%,為38.9億元;
由於銷售佣金劇增,銷售費用從2.4億元漲到4.09億元,漲幅高達70.78%;
中介機構費用、物業租賃、管理費等費用的增加,使得管理費用上漲了13.45%,從4.58億元漲到了5.2億元;
營業外支出為4929.34萬元,其中,罰款、違約金支出增加了3111萬元,為4370.19萬元;
資產減值達到4.49億元,直接拉低了35.08%的利潤;
其中,存貨跌價損失3.35億元,商譽減值損失1.14億元。
圖片來源:中洲控股2019年財報
存貨跌價準備是由於存貨可變現淨值低於原成本而採取的減值處理,而2019年中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項目多達11個;銀泰達資產組由於帳面價值高於可收回金額,被採取了商譽減值措施。
圖片來源:中洲控股2019年財報
以及,資金佔用費支出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惠州創築房地產有限公司計提1.37億元;
廣州南沙區投元置業有限公司計提2.04億元;
中保盈隆(深圳)股權投資合夥企業計提2.69億元;
惠州市銀泰達實業有限公司計提1.37億元。
圖片來源:中洲控股2019年財報
簡而言之,賺錢的速度遠遠比不上燒錢的速度,利潤暴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可是中洲控股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竟然漲了,而且是暴利!
難道是它找到了什麼來錢快的門道麼?
這錢來得一點都不神秘。
中洲控股的「暴利」靠的是非經常性損益——出售子公司中洲控股香港100%股權,形成處置收益9.53億元,股權出售為上市公司貢獻的淨利潤佔淨利潤總額的比例為95.28%!
圖片來源:中洲控股2019年財報
換句話來說,如果去掉變賣香港公司股權的收入,中洲控股根本入不敷出!
為了活下去,為了帳面看起來稍微體面一點,中洲控股「賣子」維生。
然而,買下中洲控股香港公司的是中洲集團,也就是中洲控股的母公司。
挪來挪去都是中洲集團的資產,做帳,不過是黃光苗的資本遊戲而已。
不管怎麼樣,技術性操作挽救不了中洲控股的頹勢,中洲控股實實在在地缺錢了。
那些尷尬的資產
在存貨跌價風險之下,中洲控股還有一批尷尬的資產。
有的用來借錢,所以動彈不得:
貨幣現金11.86億元,用於借款及保函保證金;
存貨121.82億元,用於借款抵押;
投資性房地產13.21億元,用於借款抵押;
固定資產10億元,用於借款抵押;
長期股權投資10.48億元,用於借款質押。
受限資產總計167.37億元。
圖片來源:中洲控股2019年財報
有的土地自從拿來就沒怎麼動,幾乎撂荒了:
在主要項目中,多達18個項目本期竣工面積為零,其中14個項目累計竣工面積為零,意味著至少有上百萬平方米土儲被閒置。
而這些項目裡有15個至少是兩年前拿下的!
圖片來源:中洲控股2019年財報
還有一批土儲,總建築面積=剩餘可開發建築面積,意味著這些項目壓根兒沒有動工。
圖片來源:中洲控股2019年財報
這麼多土儲放著不動,任其自由長草,中洲控股是懶得動工,還是缺錢動工,就不知道了。
可是存貨還在增加:把銀泰達公司納入合併範圍、在建開發投入、新購入惠州竹仔園項目,使得存貨增至325.46億元,增幅為26.22%,佔總資產比重高達72.1%。
圖片來源:中洲控股2019年財報
鑑於沉沒成本已經形成,這些資產晾著,如果一直得不到變現,也就等同於虧損。
以及,在存貨跌價壓力之下,隨時會有貶值的風險。
這批資產要如何消化,得看中洲控股如何盤活了。
更加艱難的2020年開端
2019年,中洲控股很難,今年年初更難。
2020年一季度營收6.81億元,同比下降51.88%,虧損總額9981.95萬元,而上年同期營業利潤為3.16億元。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485.33萬元,同比下降132.28%;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6546.58萬元,同比下降128.6%。
圖片來源:中洲控股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
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7.34億元,主要原因為本期竣工的花溪樾項目、重慶半島城邦項目分批次結算收入,與上年同期竣工結算項目相比,竣工結算收入減少。
銷售費用幾乎不變、管理費用依舊高昂、利息費用不減反增,營業總成本為7.8億元,高於營業收入,一季度出現虧損。
2020年對於中洲控股而言,可能會舉步維艱。
-END-
· 歡迎轉發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