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皇帝的聖旨和國家的法律,誰更牛?

2021-02-19 青禾田講古

中國歷代封建王朝中,大唐王朝,公認強大的亮眼!

廣闊無垠的國土,橫掃千裡的沙場威風,稻米流脂粟米白的富庶場面,長安洛陽的繁華盛景,伴著唐詩的豪邁大氣,令無數國人心嚮往之。中國人在海外被稱為唐人,海外的華裔聚居區更叫唐人街,即可知這個強大王朝,見證了國人多少驕傲記憶。

而這樣一個驕傲年代,是靠什麼撐起的?比較出名的,是帝王將相甚至文豪墨客,但不太出名的裡面,更是有一個無名英雄:法律。

在中國古代司法史上,《唐律》以其完備的體系和依法治國的精神,早早確立了無可爭議的偉岸形象。它是中國古代最早最完備的法典,更對東亞鄰國產生深遠影響。大唐王朝曾經的輝煌裡,這部煌煌律典,更仿佛沉默的磚石,牢牢撐住江山大業!

它有多強大?看唐朝幾件和法律有關的「小事」,答案就非常明白。

比起之前的王朝來,唐朝法律裡一個重大進步,就是錯案追責。

▲甲庫:唐朝的檔案存放機關

這件事情,雖說唐朝之前的王朝,也基本是零容忍,但追責難度卻極大。因為一件案子是怎麼判的,有哪些官員參與,年頭一久就容易成上一筆糊塗賬。但是從唐朝起,這事不糊塗!

因為在對待死刑等重大判決時,唐朝歷史性的確立了「複奏」原則。地方死刑要經過三次覆核,京城的死刑更要經過五次覆核。官員草率判人死罪,放在前朝可能就批評兩句,放在唐朝,別管有罪沒罪,草草執行死刑,就是嚴重違法。

也正因不能草率,唐朝死刑判決,也必須經過集體討論,所有參與討論的官員都要簽字入檔。在唐朝以前,一旦出現冤案,判案官員通常可以輕鬆甩鍋。有了唐朝這條法律,什麼鍋都沒得甩。防範冤假錯案,才能真正保住民心。

除了冤假錯案這類大事,一些看上去的「小事」,唐朝法律也絕對不放過。最典型一條,就是食品安全。

在唐朝年間,賣家販賣食品,有了沒商量的硬規定:只要發現販賣的食品變質,賣家就必須把食品焚燒處理,哪怕沒有出售,只要發現沒有焚燒,立刻就是先九十大棍招呼。如果有人出售變質食品導致別人生病,最輕也是個流放罪。倘若有人食物中毒致死?那可就攤上大事了,最嚴可能會判絞刑!


唐朝法律裡另一個進步處,就是細化了正當防衛原則。

以《唐律》的規定,如果有歹徒闖入老百姓的住所,如果主人不知道他的來意,且受到了襲擊,那麼將歹徒殺死是無罪的。如果主人知道歹徒的來意,哪怕歹徒還沒有打進來,主人事後能有充足證據證明歹徒犯罪,那麼提前出手將其殺死,也屬於正當防衛。

當然,這樣的正當防衛,也有前提,首先必須得在自己的家宅之中。而也有幾種人不適合正當防衛,比如老人,小孩,孕婦以及醉酒者,如果他們闖入民宅被殺,無論什麼原因,殺人者都要承擔責任。


唐朝的「複奏」死刑制度,到底有沒有權威性?問唐太宗就知道。

唐太宗登基後,最恨的一件事,就是官員履歷造假,還特意下詔書宣佈:履歷造假就是死刑。偏偏溫州參軍柳雄撞到槍口上,倒楣查出了造假履歷的事。這下唐太宗大怒,正想殺一個給大家看看,沒想到主管大理寺的官員戴胄硬頂:柳雄的罪按照大唐法律,最多就是個流放,絕對不能殺!

唐太宗這下可怒了,朕的聖旨上說死刑,你居然說法律不能殺,打朕臉呢?沒想到戴胄也死硬,別管唐太宗怎麼發脾氣,就是不松這口。氣的唐太宗大帽子都扣上來了,硬說戴胄收了柳雄的賄賂徇私。沒想到這帽子前,戴胄依然不懼:皇上如果你要殺柳雄,下個聖旨去殺好了,但要想走司法程式殺,你就是失信天下人。

這狠話放過後,唐太宗也就沒了脾氣,柳雄最後還是判了流放。硬頂唐太宗的戴胄?得到了唐太宗一句高度評價:有戴胄在,朕還怕冤死人?不怕冤死人,當然就有了國泰民安的貞觀盛世。

皇帝殺人殺不了,那皇帝如果想撈人呢?這事唐宣宗很有體會!

唐宣宗年間,為了整頓京城風氣,特意提拔了出名剛正的韋澳擔任京兆尹,結果這位鐵面人物,剛上任就捅了馬蜂窩,查了國舅鄭光欠稅的事,把鄭光的莊吏下了牢房。生氣的國舅爺鬧到了唐宣宗那兒,唐宣宗連忙找韋澳撈人,說鄭光是朕最親的舅舅,這個莊吏又是舅舅最得力的家人,難道就不能網開一面?韋澳直接一句話噎回去:原來皇上的法律,只是對窮人有用對吧?

這句話一噎,唐宣宗就沒轍了,幹看著犯法的莊吏最後依法被處決。自從這事以後,唐宣宗也知道了法律的厲害,後來他最寵愛的樂工羅程犯法,也被韋澳抓了下牢,急的一群樂工趁給唐宣宗演出的機會,集體哭著求情。氣的唐宣宗這次乾脆不撈了,直接一句怒駡:我珍惜的是祖宗的法律!

也就是因為珍惜法律,這位唐宣宗,才能以小太宗的名義,創造唐朝又一個盛世:大中之治。(文章轉載自:我們愛歷史)

相關焦點

  • 唐朝皇帝列表!
    下面出國留學網的小編就給大家來數數唐朝的歷代皇帝吧!唐朝皇帝列表一、李淵(唐高祖)唐朝開國皇帝,傑出的政治家和戰略家。李淵出身於北朝的關隴貴族,七歲襲封唐國公。隋末天下大亂時,李淵乘勢從太原起兵,攻佔長安。公元618年5月,李淵稱帝,國號唐,定都長安,不久之後便統一了全國。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退位成為太上皇。
  • 唐朝皇帝列表及介紹
    下面出國留學網的小編就給大家來數數唐朝的歷代皇帝吧!唐朝皇帝列表一、李淵(唐高祖)唐朝開國皇帝,傑出的政治家和戰略家。李淵出身於北朝的關隴貴族,七歲襲封唐國公。隋末天下大亂時,李淵乘勢從太原起兵,攻佔長安。公元618年5月,李淵稱帝,國號唐,定都長安,不久之後便統一了全國。
  • 中村修也《天智天皇的日本:白村江之戰後的律令國家和東亞》出版
    作者: [日]中村修也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副標題: 白村江之戰後的律令國家和東亞
  • 唐朝皇帝順序
    ,唐朝怎麼來的,我在前面說開國皇帝的時候已經很詳細的說過了,感興趣的自己回去看,反正李淵的天下是他三個爭氣的兒子給他打回來的,也是從他表兄弟手裡搶回來的。        唐朝的第二個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這個人殺了兩個兄弟,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某種程度上說,不是李世民出手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出手,反正三個人能活下來的就是皇帝,有一說一,李世民真的是一位明君,也是百姓之福,貞觀之治也就只有他可以,這個皇帝虛心,有謀略,知道百姓的疾苦,更知道江山的來之不易,李世民的情史也很發達,嘻嘻嘻,估計這樣的男人女人都愛吧!
  • 唐朝歷代皇帝列表及簡介
    4、唐中宗李顯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唐朝第四位皇帝,漢族,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諡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
  •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皇帝列表唐朝歷史概述唐朝(618—907年),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輝煌璀璨,統一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唐朝歷十四世,傳二十一代皇帝,前後共二百八十九年,其與漢朝並稱為中國歷史上兩大強盛王朝之一
  • 唐朝太監可以廢立皇帝,但同樣專權的明朝太監,為何皇帝想殺就殺
    廢立皇帝這種事,等同造反,權力不夠就想也別想。明朝的太監,皇帝想殺就殺。殺內閣大學士,皇帝稍微費點兒勁,因為要顧及文官集團的面子。但殺個太監,那就不是事兒,因為整個文官集團都會支持。唐朝,連節度使都敢囂張,而能讓節度使叫爸爸的太監,就只能更囂張。
  • 唐朝歷代皇帝列表及簡介(圖文)
    唐朝皇帝列表    一、李淵(唐高祖)    唐朝開國皇帝,傑出的政治家和戰略家。李淵出身於北朝的關隴貴族,七歲襲封唐國公。隋末天下大亂時,李淵乘勢從太原起兵,攻佔長安。公元618年5月,李淵稱帝,國號唐,定都長安,不久之後便統一了全國。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退位成為太上皇。
  • 唐朝所有皇帝列表以及在職履歷
    唐高祖李淵於618年建立唐朝,唐哀帝李柷是唐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唐朝一共經歷了289年。下面出國留學網的小編就給大家來數數唐朝的歷代皇帝吧!一、李淵(唐高祖) 唐朝開國皇帝,傑出的政治家和戰略家。李淵出身於北朝的關隴貴族,七歲襲封唐國公。隋末天下大亂時,李淵乘勢從太原起兵,攻佔長安。公元618年5月,李淵稱帝,國號唐,定都長安,不久之後便統一了全國。
  • 漢朝與唐朝厲害的皇帝哪個朝代多?
    這二十六位皇帝當中,值得後世稱道的、厲害的皇帝有:草創大漢的布衣天子漢高祖劉邦、開創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劉恆和漢景帝劉啟、「北拒匈奴南平南越」的漢武大帝劉徹、開創昭宣中興的漢昭帝劉弗陵和漢宣帝劉病已、東漢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開創明章之治的漢明帝劉莊和漢章帝劉炟,最後還有三國梟雄漢昭烈帝劉備。掐指一算,剛好湊齊十根手指頭。
  • 唐朝皇帝的寢殿是怎麼樣的,他們的休息和辦公的地方在一起嗎?
    大唐帝國的大朝正宮大明宮,是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位於今西安北面的京師長安,是唐長安城三大宮(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的一座,也是唐長安城三大宮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從唐高宗開始,已有17位唐朝皇帝在這裡執政200多年,歷朝歷代都在這裡執政。
  • 為什麼漢朝皇帝稱「帝」,唐朝皇帝稱「宗」,清朝皇帝卻用年號?
    漢朝用諡號,源於有廟號的皇帝太少了,西漢一共15個皇帝,有廟號的只有四個: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恆,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漢中宗孝宣皇帝劉詢。 東漢一共14個皇帝,有廟號的只有三個: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漢顯宗孝明皇帝劉莊,漢肅宗孝章皇帝劉炟。
  • 唐朝
    但是我們更明白,對許多聽慣臺港流行音樂的人,這張專輯不一定能被理解與接受。我們只是希望你知道,正與一群和你血脈同源的年輕人,想透過音樂,傳遞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與掙紮,在歌聲中傳達渴望與夢想,不管他們的名字會不會在曆史上留下位置,他們都嘗試在寫他們生活和他們心目中的中國。
  • 為什麼唐朝的宦官專政可以廢立皇帝,而明朝的宦官左右不了皇帝呢
    說起唐朝,大家想到的大都是大唐盛世,但在盛世的繁華下,唐朝受宦官的毒害,要遠遠超過明朝。唐朝的權宦無數,像李輔國、魚朝恩、仇士良等大宦官,控制著禁軍兵權,皇帝的廢立很多時候都由宦官決定,宦官曾多次毒殺不聽話的皇帝,如唐憲宗、唐文宗等。
  • 唐朝,太監的美好時代?到唐朝當太監可還好?
    最近駱駝一直在寫和唐朝相關的文章,捎帶著提到了太監這個職業,沒想到有位讀者竟然留言說「還是古代好,給自己一刀直接就進入體制了。」駱駝看完後,立刻點燃了八卦之火,在小範圍的閱讀了一丟丟資料後,駱駝決定給大家簡單聊一下如何在唐朝當太監。
  • 特首在基本法的法律地位
    別說香港無人可以犯罪而不受制裁,即使大陸,哪怕官位再高、軍階再高,一旦證據確鑿,立即繩之於法。18年來,三個特首無一倖免——港大立案調查董建華涉嫌幹預大學自主;曾蔭權在深圳租住房子涉嫌私相授受;梁振英給司法調查的案子更不止一宗。所以這三大特首的三大司法疑案,若非有可予起訴的權力,司法人員在忙什麼?這麼顯淺的道理,有頭有面的政法界名人竟可大事炒作,真的不可思議。
  • 為什麼漢朝皇帝被稱為什麼什麼帝,而唐朝皇帝被稱為什麼什麼宗
    其實「帝」這個稱呼與「祖」,「宗」又很大的不同,如果你仔細的話會發現唐朝以前的皇帝稱呼的最後一個字都是「帝」,比如最後一個帝「隋煬帝」,「魏明帝」,「晉武帝」等等。唐代以前皇帝的稱呼就是「朝代名+一個修飾字+帝」。而唐朝之後皇帝稱呼最後一個字是祖或宗,「朝代名+一個修飾的字——祖或宗」。
  • 唐朝歷史及唐朝歷代皇帝表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始於高祖李淵,終於哀帝,共20帝。唐朝時期,中國的封建社會達到了頂峰,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為最。
  • 中美洲國家欲聯合舉辦世界盃足球賽
    東方網7月17日報道:哥斯大黎加日前倡議中美洲國家著手制定一項計劃,力爭在將來聯手舉辦一屆世界盃足球賽。上述倡議是中美洲足球聯合會哥斯大黎加代表伊薩克在該聯合會第四次會議上提出的。貝里斯、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巴拿馬等其它成員國的代表對哥斯大黎加的倡議表示贊賞,認為這是一個「美好的夢想」。伊薩克認為,這個夢是能夠實現的。
  • 唐朝皇帝之7-肅宗李亨
    唐朝皇帝之7唐肅宗李亨唐肅宗 宮廷政變中驚憂而死的亂世皇帝李亨(711年—762年),本名李嗣升、李璵,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不算武則天和殤帝李重茂),756年—762年在位。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