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氣功的健心機制

2020-12-23 中國網
健身氣功的健心機制
2020年11月09日18:20 來源:中國健身氣功協會


      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告訴我們,有氧、非競爭、可控性強、中等強度的體育運動有利於改善心理健康。健身氣功的運動特徵與這一模式的要求有相當程度的吻合。事實上,健身氣功因其「三調」的運動特徵,特別是「調心」內容的介入,更具有促進心理健康的內在作用機制。在中國傳統健身養生術中,健身氣功這一獨具特色的運動一直被人們用來鍛鍊身體和調整身心。近幾年的研究也證實,習練健身氣功可改善現代人的心理健康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本文將通過四個方面探討健身氣功產生心理效應的機制。

 

      一、特定動作和意念的身心效應

 

      健身氣功功法中的一些特定動作能有效地改善心理健康。如六字決中「呵」字訣對應的就是心。在中醫裡心「藏神」,是一個特殊的系統,在經絡上既與心包經有關,又與心經有關,所以練習「呵」字訣時,手腕轉動相對比較多。由於手腕轉動會刺激大陵穴(厥陰心包經的原穴)、神門穴(少陰心經的原穴),並且兩手腹前相靠捧掌時,要求目視掌心勞宮穴(屬心包經,為心經與心包經交會之處),使心臟的手少陰心經與手厥陰心包經兩條經脈同時得到了鍛鍊,具有清熱降心火、安定神志、養心怡情的作用。


      易筋經「青龍探爪式」中,通過轉身、左右探爪及身體前屈,可使兩肋交替鬆緊開合,達到疏肝理氣、調暢情志的功效。傳統醫學認為,肝主疏洩,說明肝有舒展、通暢、升發和調達的作用。因為人的情態活動除由心所主之外,又與肝有密切關係。「兩肋屬肝」,所以活動兩肋的動作,同樣能起到調整心態的作用。


      健身氣功的功法技術,雖都是以三調中的某一調鍛鍊為主,主張通過動作變化、呼吸吐納或意守入靜導引氣的運行,但對具有統領作用的意念活動一般有三個要求,一是要求意念隨形體動作的運動而變化;二是在某些動作中需要配合特殊的意念活動。如十二段錦「微撼天柱」「掌抱崑崙」要求意守大椎穴,「背摩精門」要求意守腎俞穴,「溫煦臍輪」要求意守神闕穴等;三是有一些動作要求配合形象性的意識思維活動。如「出爪亮翅式」向前推掌時,開始意想輕推窗戶,然後逐漸加力,直到有如排山倒海之勢推出,收回時則意想海水還潮等。由於意念要根據動作的要求不斷進行轉換,就會逐漸排除各種不良雜念和緊張、抑鬱的情緒,促使大腦得到充分休息,幫助人的精神情志得到轉換調解,緩解精神緊張,提高情緒的穩定性,消除人們的煩惱和緩解內心的衝突,使人們從失衡的心理狀態中走出來,克服現代人的心理障礙,達到整體優化心境狀態的作用。

 

      二、不同階段調心入靜的身心效應

 

      調心是健身氣功「三調」的核心環節,也是調身和調息的目的。這是因為練功中,無論是姿勢動作的調身、呼吸吐納的調息以及意守某穴位進入某種意境,都是在意識的指揮參與下進行和完成的,所以調心貫穿於功法練習的始終。健身氣功鍛鍊實際上主要是通過意識的運用來調整自己的心理和生理過程,改善身體器官功能,達到人體生命運動的最優化。通過調心達到入靜,能使習練者處於一種安寧、輕鬆、愉快的良性心理活動狀態,不僅有利於調節健康的心理、心態,同時也有利於促進身體機能的調解,達到改善身心健康的目的。三調運用的關鍵詞是「調」,為調整、調和之意,是主動進行的調整,而「調」必須有意念活動的參與才能完成。換言之,「三調」是在主動的意念條件下進行或實施的。「用意」是意識活動,屬精神性的東西,是練習健身氣功的特點和要求,健身氣功的健心作用也主要體現在「用意」這一要求上,因而健身氣功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意功」。在健身氣功學練的整個過程中,「用意」貫穿始終,只是在學練的不同階段,用意的內容和層次有所不同而已。


      (一)重形隱意


      初學者剛剛入門,對健身氣功動作的理解和接受都可能很費勁,尚處於懵懂層次,要強調「全身意在精神」,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因此,此階段重在外形摹仿練習,不要過於重意。當然,這時的不重意不是指不用意念活動或不要重視意念活動,而是指把注意力集中到功法動作上來。如動作的方向路線怎麼變化,手腳如何運行等,不斷地用意念來指導每一動作儘量做得正確、連貫和圓活,也就是把意念調整放到動作的掌握和理解上來。所以初學者的意在外形是一種初級層次的重形隱意活動,是以學習掌握動作為目的的感知過程。


      (二)意形並重

在這個階段,一方面還要注意動作的規範和標準,不能使之走形變樣,另一方面開始探求健身氣功的內在實質和精髓,並加上了較高要求的意念認知過程。這時練功者不僅要把健身氣功的「內」和「外」和諧地結合在一起,使動作更加嫻熟和規範,而且加深了對健身氣功動作內涵的理解,在內意與外形的開合、虛實、動靜等變換上開始積蓄「內勁」,追求「上下相隨,內外合一」「行似流水,連綿不斷」的練功狀態,並逐步向「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的目標努力,達到「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的功法要求。


      (三)重意形隨

經過練功者長期的錘鍊,當動作達到自動化時,就會很自然地進入「重意形隨」的階段。這個階段由於外形的動作經過很長時間的反覆演練,像走路一樣已經成為一種自動化的行為,可以說練習者已經領悟到了外形的精髓,並根據自身的特點和理解,把健身氣功的內與外協調有序地結合在一起,對健身氣功的真諦也有了自己的感悟。這個階段即便不再關注外形,功法動作也不會脫離健身氣功動作的原理。所以練功者這個階段要重在對健身氣功「真意」(所謂真意,是指意識活動寧靜時的自覺狀態)的鍛鍊,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內在的追求上。只有用意,才能練意,達到意動形隨、身心並練的要求,也才能超越肢體動作,逐步進入三調合一的身心境界。


      (四)無形無意


      拳論中有「有意卻無意,無意出真意」之說,說明達到「無意」之境乃是「神韻」的最高境界。「無意」之境也就是「忘我之境」,老子對此境界以「大方無隅,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做了形象的比喻。這一比喻富含深刻的辯證法思想,可以理解為最方正的反而沒有稜角,最高的聲音是聽不到的,最大的形象是看不到的。在「合乎自然」的長期練習中,練習者對健身氣功的運用和掌握已經到了隨心所欲的階段,一舉手一投足,自然做出符合功法原理的動作,即所謂不講規矩而合於規矩,達到「屈伸開合任自由」的一種理想境界。此時不管是形還是意,都已如拳諺所云:「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達到了一種收發自如的「無意」境界,成為了一種活動的本能,久之能在心境上淡泊返樸,在精神上養成定力,達到健身氣功對心理調節的最高境界。

 

      三、形、氣對神的相互關聯效應

 

      古語有云:「形不正則氣不順,氣不順則意不寧,意不寧則神散亂」。說明神、形、氣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整體。只有形正體松,才能達到氣定神斂。莊子也提出「形全精復」(形體健全,精神充足)的觀念。合理的姿勢與動作練習,不僅能起到伸筋拔骨、柔筋健骨、疏通經絡、調暢氣血的作用,而且體現了內實精神、外示安逸、虛實相生、意動形隨、內外合一的要求,從而能夠改善精神情志。莊子還指出「人大喜邪,毗於陽;大怒邪,毗於陰,陰陽並毗」,告訴我們人的精神心理現象如情緒的好壞與陰陽二氣也有密切關聯,人的喜怒是由陰陽二氣造成的。於是,莊子說「乘乎雲氣而養陰陽」。這裡的乘雲氣就是駕駛雲氣,養陰陽就是調養陰陽。不論是乘還是養都含有主動養生的意思。健身氣功練習中通過主動調養陰陽二氣,可以調整人的心態情緒,產生良性心理效應。莊子不僅認為「形全精復」,而且還意識到培養人的精神生命反過來會促進物質生命的培養。因此,《莊子》就有「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的論斷。心神安寧,則自然氣息平和、形正體松。健身氣功中安寧、輕鬆、愉快、喜悅的良性心理活動,不僅有利於調節健康的心理、心態,同時也有利於促進身體機能的調節,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四、調心的實質是達成三調合一

 

      健身氣功的不同功法,雖然對三調有不同的側重,但最重要的不是任何一調的調整,而是三調運作的協調和統一,即強調三調過程中的形氣神合一。古人認為人的生命是形、氣、神三位一體的,三者的協調統一是人們追求的目標。健身氣功將身體和精神歸納為形、神,並認為氣是聯繫形神的紐帶,人體的形和神依賴人體之氣而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調身、調息、調心分別對應人體的形、氣、神,三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善養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故健身氣功以神、意、氣等內為主,以形、力、勁等外為輔,要求行功練氣,虛靜求心,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練功中的「三調」實際上是同時進行的,只不過在練功的不同階段,側重點不同而已,最後的要求都是做到形、神、意、氣的和諧一致。健身氣功以人的思想、精神心理狀態為練功基礎,心理狀態與功法動作、養氣合神統一起來,通過內外協同的「完整一氣」來實現對心理的調節,起到調整心態平衡和健心的養生功效。


      (作者:劉宇星  來源:中國健身氣功協會)

相關焦點

  • 怎樣處理健身氣功五禽戲中形與意的關係?
    在健身氣功中,形是指調身或鍊形,意是指調心或煉意,這兩方面在健身氣功五禽戲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並且貫穿於健身氣功五禽戲教學的始終。在不同教學階段對形與意的側重有所不同,正確處理好不同階段形與意的教學任務,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比健身,更重要的;是健心
    健心,很新鮮的一個詞語,卻句句在理。心靈不健康,臉上哪來的光茫!不會調節情緒,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很多時候都把悲傷無限放大;並不懂得從縫隙裡發現那道光,在這道光裡尋找出路,尋找快樂。如果條件使暫時無法做到全健心那就要健身,如果看不慣別人的行為那就閉眼;如果看不慣某些人那就繞道。 如果不想聽別人的是非就自己找個小地盤呆著。這算不算半健心?想自己心裡想想的,做自己目前想做的。若想要維持一個年輕活力的狀態,比健身更重要的,是健心。 你的心境是什麼樣子,生活就是什麼樣子。
  • 像健身一樣健心
    《活出健康——免疫力就是好醫生》選登10 像健身一樣健心 因此,我們要像健身一樣健心。 首先,借鑑健身「超越自我」的方法。身體的鍛鍊需要經常承受一些超常的負荷,心理健康促進也可以這樣。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做些有挑戰性的事情,讓自己暫時離開心理舒適區,這會讓人變得更為勇敢和充滿熱情。 其次,借鑑健身的規律,張弛有度。
  • 健身的同時別忘了「健心」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對物質需求也會要求高,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自身健康問題,為了健康很多人開始運動,健身。但我們要知道對於健康來說,比健身更重要的是「健心」。湖南師範大學肖漢仕教授認為「健心」是指促進心理健康,我們要學會促進心理健康。在生活節奏快的社會裡,有很多人都是身心俱疲的狀態,可能一點小事就能使人崩潰,嚴重的還會導致抑鬱症。不知道大家對在看到或聽到,周圍的人得了很嚴重的病,或某些知名人士因為抑鬱而自殺的事,有什麼感觸?
  • 探索通往幸福的「健心之路」
    一年多來,我們堅持系統謀劃,全生命周期覆蓋、全市域布局、全社會協同,突出隊伍、平臺、機制三個關鍵點,推動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初步探索出一條通往幸福嘉興的「健心之路」。堅持專兼結合,打造一支老百姓身邊的心理服務團隊。心理服務的本質是人與人的溝通、心與心的交流。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需要一支專業的心理服務人才隊伍。在這方面,中國制度有著獨特優勢。
  • 健身也是健心
    改則變,變則通,能補救多少便多少,校方高層心生一計,把部分健身器材移至校園某處平臺,並豎起圍板,使原先讓學生休息的空間變成一個小小的、半隔離的鍛鍊場所。好過沒有,是校方的良法美意。 於是出現了一幅奇特場景:一邊廂是文靜的學業討論或熱鬧的青春聊笑,另一邊廂是猛烈的衝激的體力健身,健身時又免不了發出叱喝嚎叫,聲音穿越傳到平臺上,「嗬!嗬!嗬!」「哼!哼!哼!」
  • 氣功又回來了!國家體育總局正式發文推廣健身氣功
    樹立大健康觀念,促進「健身氣功+」與全民健身融合發展,優化配置資源,建立協同機制,統籌區域、城鄉、行業和國內外發展,努力實現共建共享。——穩中求進。在保持健身氣功事業穩健發展的基礎上,努力轉變發展方式,在強化項目管理和建設上取得新突破,在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益上取得新成效。
  • 健身氣功的由來
    ★氣功的緣起 氣功是中華民族一項歷史悠久的健身養生術,所包含的內容極為豐富。我國古代道家的吐納、服氣、行氣、內丹、存思,佛家的禪定、打坐、觀想,醫家的導引、按蹺及相關食餌、醫藥、起居等,儒家的修身、養氣、坐忘等眾多養生理論和方法,都屬於氣功範疇。氣功,以其柔和緩慢、老少皆宜、效果明顯等獨特魅力,千百年來一直深受群眾的喜愛。
  • 寫字,就是健身健心,有喜歡的,有不喜歡的
    寫字,就是健身健心,有喜歡的,有不喜歡的,都沒關係。
  • 健身氣功鍛鍊的適應性、目的性和效率性
    健身氣功鍛鍊的基本原則是人們在長期的健身氣功鍛鍊實踐基礎上,經過不斷總結經驗,並逐步形成的健身氣功鍛鍊需要遵循和依據的法則或標準,是健身氣功鍛練活動本質規律的客觀反映。第三個是崩潰階段,面臨連續、極度的應激時,個體應對手段開始失效,心理防禦機制誇大且有不恰當反應,就是通常意義上的情緒失控。總之,心理應激理論說明人的心理同樣有產生適應的能力。      產生適應的前提是刺激,沒有刺激就沒有適應;而變化是產生刺激的源泉,沒有變化就不會有刺激。《易經》講「一陰一陽謂之變」,太極拳理論說「陰陽相推而生變化」,闡述的就是這個道理。
  • 正確把握健身氣功的意識活動
    排除雜念,精神放鬆,是健身氣功鍛鍊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保健康復機制的關鍵所在。      健身氣功的動作意識,是健身者在健身氣功活動中從感性經驗,抽象出健身功法動作的本質、規律而形成的理性認識,是健身者對健身氣功功法動作的思想、觀點、認識的總稱,它包括健身者對健身氣功功法動作的特點、要領、作用的看法、態度等。在健身氣功鍛鍊中,健身者正是運用正確的動作意識,來指導自己有步驟、有計劃、有目的地完成動作導引,塑造自我身體的。
  • 群勝鄉開展健心健身趣味運動會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營造熱烈喜慶、團結向上的節日氛圍,進一步激發全鄉幹部職工愛黨、愛國、愛集體、愛崗位的熱情,近日,群勝鄉組織開展慶「十一」機關幹部職工健心健身趣味運動會。
  • 健身氣功的營養觀
    因此,作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健身氣功逐漸被越來越多的群眾接受和喜愛。然而目前在健身氣功習練中也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這就是由於缺乏科學的養生指導,有些人在追求健康的過程中,只注重了健身氣功的習練方法和形式,片面地認為只要按照標準的動作習練,堅持下去就是養生,就能健康。也有的習練者抱怨,練得很辛苦,身體卻沒有很大改善。
  • 中國健身氣功協會:不自封大師、嫡傳等稱號矇騙群眾
    中新網客戶端7月26日消息,中國健身氣功協會日前發布《中國健身氣功協會關於弘正氣祛邪氣攜手共建健康發展業態的倡議書》(《倡議書》)。其中明確指出,不自封「大師」「名家」「傳人」「正宗」「嫡傳」等稱號矇騙群眾,不擅自設立技術水平評價手段擾亂國家健身氣功等級段位評價機制,不利用虛假宣傳、炒作等手段騙取錢財,不從事違背社會公序良俗及違法違規犯罪活動。《倡議書》稱,健身氣功作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泛的群眾基礎。
  • 貴州師範學院健身氣功隊獲青少年健身氣功比賽一等獎
    多彩貴州網訊 12月9日,2020年貴州省第十屆「體育彩票杯」青少年健身氣功比賽成績公布,貴州師範學院代表隊榮獲高校組集體賽「健身氣功·大舞」一等獎和「健身氣功·五禽戲」二等獎。健身氣功·大舞演練場景 本次比賽活動是由貴州省體育局和教育廳聯合主辦,比賽範圍覆蓋了全省的70個健身氣功示範學校,採取「線上比賽」的方式進行。貴州師範學院體育學院派出了以李延武副院長任領隊,唐孟老師為教練,武術教研組師生為隊員的健身氣功代表隊參賽。
  • 中國健身氣功協會推出健身氣功·明目功(成人版)
    新華網北京3月30日電(記者汪湧)中國健身氣功協會30日推出健身氣功·明目功(成人版),並通過其官方公號、學習強國等多個傳播平臺進行了發布。此舉旨在發揮健身氣功這一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優勢和特色,幫助大家居家辦公時保護視力。  這也是中國健身氣功協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組織專家編創研發推出的健身氣功·明目功(青少版)後,針對成人群體居家辦公等情況,推出的又一新功法。  據中國健身氣功協會副秘書長崔永勝介紹,成人版明目功是中國健身氣功協會委託河南中醫藥大學編創研發的新功法。
  • 全國「百城」健身氣功活動暨石景山區健身氣功網絡大賽
    為了充分發揮健身氣功的獨特功能,全面推進全民健身活動,大力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2022冬奧會營造良好氛圍,在北京市石景山區體育局和石景山區衛生健康委員會領導下,石景山區社會體育管理中心和石景山區武術協會於2020年7月25日至31日舉辦了2020全國「百城」健身氣功活動暨石景山區健身氣功網絡大賽。
  • 健身氣功特性分析
    健身氣功的創編,正是基於現代社會對於健康的普遍需求,將傳統氣功進行改編與創造,自覺發揮氣功在促進人體健康上的獨特性作用,以服務於現代人的健康理念與需求。作為一種民族傳統的體育養生形式,與其他助益於人類健康的運動形式相比,以健身氣功為代表的中國氣功在促進人類健康上具有其項目特殊性。
  • 健身氣功與「夾脊」
    健身氣功與「夾脊」 2020年09月21日11:08 來源:中國健身氣功協會 作者:康濤       一、「夾脊」之源流出處
  • 全運會有了氣功金牌!從業者疾呼:我們這是健身,不是歪門邪道
    據組委會介紹,本次健身氣功競賽設有6枚金牌,一共有16支隊伍、96名運動員參加。這些選手大多是從各省市健身氣功的站點中選拔而來,選手們也都從事著各行各業的職業。在代表上海隊參加五禽戲集體賽的選手中就有一位在松江區中學教數學的宋老師。「一開始我在站點練習太極拳,後來他們推廣健身氣功我就跟著學了,他們感覺我練的還可以就讓我來比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