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16:53:22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我們的師父》裡,大張偉、劉宇寧等組成的「GSG」男團,剛剛結束了跟師父張凱麗的「童年之旅」。根據節目組給出的拜師新線索——一雙精美的「筷子」,他們前往拜師路的第五站,在香港重新集結。
《我們的師父》節目劇照
第五位師父是誰?上遊新聞記者從節目組獲悉,等待著徒弟們的新師父,正是美食界的代表人物、「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同時有著國寶級「食神」稱號的老頑童——蔡瀾。
這個把「吃」作為一件「講究事兒」的生活家,憑藉著自己傳奇般的經歷影響著幾代人的生活態度。在接下來的節目裡,GSG將同蔡老先生深入繁華大都市的街頭巷尾,感受人間煙火氣,品嘗舌尖上的香港。
不少人了解蔡瀾,都是從蔡先生極為講究的美食評論開始的。而不少重慶人了解蔡瀾,則更多的來自他的一番針對重慶火鍋的言論。
蔡瀾曾公開diss重慶火鍋(資料圖)
當時,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天天向上》發布會上請教蔡瀾對重慶火鍋的看法,誰知他接過話頭便侃侃而談:「我其實一向不大讚成吃火鍋。不止麻辣火鍋,所有的都不太贊成,倒不是不太健康,而是我感覺火鍋的做法其實稱不上用心。」蔡瀾說,火鍋吃法就是將所有食材都放進鍋裡去涮,是簡單的美味,但「長久下去就可能不存在大師傅這種說法了,高超的廚藝也可能不存在了,很可惜。」
其實蔡瀾的個性本就如此,從小受到母親影響,他一直認為做人不要過於安分守己、要多一點生活本領。「一件事你做到不想做了,就可以做別的。求生的本領越高,你的自信心就越強……」秉承著這種獨特人生信條,蔡瀾從小就保有一顆旺盛的好奇心。正是借著這股「敢於嘗鮮」的勁頭,讓蔡老先生前前後後尋跡於電影、詩詞、書法、繪畫、篆刻、飲食的文化形態當中遊刃有餘。
和多數老師父不同的是,年近八十的蔡瀾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社交網絡「弄潮兒」。雖然不是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但有著豐富閱歷的他熱衷於通過自己的社交平臺和年輕人互動、答疑,引導大家積極面對工作生活,放肆追尋夢想。
與年輕人並無差別的超前理念和幽默風格,讓他頗受粉絲追捧,每到過年都會有的「微博妙答」,也屢次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正因為他恣意率性的話語風格,蔡老先生總能給面臨不同困惑的人搭配一碗最「合味」的心靈雞湯。
《我們的師父》節目劇照
徒弟們正式拜見新師父蔡瀾,吃便是重要一課。蔡瀾曾說:「我來香港五十年了,選來選去,還是這個地方比較好」。香港融合了多種飲食文化,徒弟們卻被師父店裡的一碗越南粉所折服。據說這碗吃第一口便能夠記住的粉湯,在師父嚴苛的標準下能品嘗出三種不同的味道。大師兄於曉光更是直言「這是我喝過最好喝的湯」,成為了第一個完成「光碟行動」的人。
據節目組透露,徒弟們除了品嘗各色精緻的餐點之外,在師父蔡瀾的帶領下,還將前往九龍城的菜市場一覽香港的市井風採。值得一提的是,徒弟們拜師第一天便迎來了師父發起的首個任務,那就是在師父的粉店裡當服務員。他們換上獨特的制服,套上圍裙一下成為打工仔,又將引發哪些有趣的事情?周六(5月25日)晚22:00《我們的師父》,跟著GSG一起拜見不一般的美食家師父——蔡瀾。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趙欣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