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何以也痴迷火鍋?

2021-02-26 城東雙卿子伯

有人認為這種火鍋應歸功於粵菜"啫啫雞煲"。

長期以來,火鍋一直是中國大陸和香港餐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親朋好友聚在火鍋旁,分享故事與美食.

這是一種簡單的一道菜理念,將新鮮的蔬菜和生肉快速地煮在湯汁中,加入醬油以及新鮮香菜、蔥和大蒜等調味品來提味。所有食材都吃完之後,還有一鍋溫熱營養的肉湯。火鍋也是一種共享的用餐體驗,家人朋友聚在火鍋旁,分享故事與美食。

蔣凱倫曾撰文介紹香港的火鍋「雞煲」。它從何而來?憑什麼贏得港人的心和胃、而且魅力經年不減?

午夜過後,在長沙灣(Cheung Sha Wan)一個居民區內的安靜街道上,只有大煲皇煮廚 (Tai Po King Restaurant)和其他一些本地餐館仍然開放。我走進一家餐館時,小而明亮的用餐區內滿是大聲聊天的上班族,他們剛剛下夜班,圍在桌子旁,喝著小杯啤酒,抽著煙。廚房裡正在炸新鮮辣椒和香料,煙氣開始向就餐區域蔓延。你能感受到我們的期待,因為我們都在那裡坐著等待一樣東西:餐廳招牌「雞煲」,一個冒著熱氣的辣味炒雞鍋。

根據《廚房史百科全書》中的瑪麗•艾倫•斯諾德格拉斯(Mary Ellen Snodgrass)的說法,她認為火鍋的多種烹飪方法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早期北方的亞洲草原,人們共同生火,解決飲食問題,也能圍在火堆旁取暖。這種有幾世紀歷史的美食傳到周邊區域,演變成了四川毛肚火鍋——一種重慶特色,湯汁麻口,食材為牛肚;以及源於蘇杭的北京菊花火鍋,湯裡是白菊花,對蝦和豬肉。烹調的方法甚至影響了日本的nabemono(桌上烹飪)——日本版本的火鍋,其中肉湯含有雞肉或海藻,煮熟的食材在單獨的碗中蘸調味品。

食物潮流在香港來去如風。但雞煲以其舒爽、美味、實惠的特點,成為這裡的主流食物。雖然火鍋不是在這裡發明的,但是香港餐廳指南「開飯喇」(OpenRice)上面列有266家提供雞煲的餐館,雞煲真正成為這座城市的一道美食。

火鍋已成為香港的象徵菜餚,有250多家餐廳供應。

雞煲和傳統火鍋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有兩個步驟,實際上是將一頓飯變成連續的兩頓飯。

首先,一鍋香氣十足的炒雞上面覆蓋一層香菜,把鍋放在煤氣爐上面保溫。食客們通常會選擇添加其他食材,如魚肚或油炸大豆捲來吸收醬汁。吃完雞肉之後,就把肉湯或者水加到鍋中去雜,這頓飯就變成了傳統的火鍋。這時,食客可以點其他生的火鍋食材一起吃;通常會點牛肉片、蝦、豬肉丸子和蔬菜。

這道菜廣受歡迎,掩蓋了其歷史相對較短的事實。對於其確切的來源,也沒有統一的意見。據香港「至尊重慶雞煲」——香港第一家自助式雞煲連鎖店老闆埃德蒙·林(Edmund Lam)透露,「雞煲最初在深圳和中國大陸廣受歡迎,是非常辣的四川口味。」深圳向西村的渝君餐廳自稱在1994年首先發明了雞煲,自豪地在菜單上宣稱「第一家雞煲」。

大煲皇煮廚的老闆文紹忠相信,2002年,他第一個將雞煲帶到香港。「當時是豬骨火鍋的時代,但是我們做的不如別人好。我記得在深圳向西村吃過雞煲,於是試著自己做著嘗嘗。做的特別好吃,所以我們開始賣雞煲,」他說。「雞煲的醬料特別的香。這種醬料拯救了我們餐廳,我們把它看成救星。」

其他人,比如「至尊重慶雞煲」的林老闆和「尚上下夏 - 養生雞煲火鍋」餐廳的錢老闆(Jane Chin)說,這道菜是向「啫啫雞煲」這道在香港大排檔或路邊售賣的粵菜致敬。

吃雞煲的兩個步驟實際上是將一頓飯變成連續的兩頓飯。

錢老闆說:「雞煲又名重慶雞煲,只是香港啫啫雞煲的一種演變形式。重慶其實沒有雞煲。香港人可能因為其辣味和口感與重慶食物相似,所以這樣命名。如今,香港的街頭小販越來越少,以前這裡啫啫雞煲十分流行,特別是在冬季,人們都想分享滾熱的菜餚。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去吃雞煲,尋找這種熟悉的感覺。」

其實,雞煲的烹飪方法與「啫啫雞煲」類似,都是幹炒。為了讓香味滲透到肉中,雞煲的雞肉首先要在四川花椒、八角、肉桂、當歸、醬油和蠔油等混合而成的調料中醃製過夜。醃製過的肉在炒鍋內炒制,然後放入煲中,並配上新鮮的香菜。「啫啫」這個名字是鍋的響聲的擬聲詞——生肉放入鍋裡時的響聲——而這種不可抗拒的燒焦的香氣是這兩種菜餚吸引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竅門是炒雞,」錢老闆說。「有些餐館可能會先把雞肉焯一下,以加速雞肉的加工過程,但那會導致雞肉發白,不易嚼爛,不能入味。」

冬天在香港,你應該抽空去吃火鍋。

她解釋道,使用合適的香料至關重要,這就是她直接從川菜的源頭——中國重慶購買四川花椒和辣椒的原因。這些有助於她創造出一種香辣的、但不會掩蓋雞肉味道的醬料。

無論這道菜背後的故事如何,如今雞煲在整個香港都是無處不在的。過去的十年裡,各種專門的餐廳紛紛出現,它們使用不同的食譜和概念,從經典肉湯到奢侈品配料不等。這些演變形式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包括奶酪、海鮮、紫薯。雞煲最初只是雞湯,現在演變成的龍蝦底料湯或各種中草藥製成的湯底。在香港,用菜單點菜的餐廳使用新鮮海鮮和手切牛肉等優質食材,但是真正受人喜愛的、不斷有學生和家庭光顧的,往往是自助式的餐廳,在這裡,食客支付固定的價格,火鍋食材、飲料和甜品無限量供應。

任何一個晚上,你都能看到香港人圍在雞煲旁邊,喝著啤酒,分享故事,笑聲不斷。重要的是,對於最喜愛的火鍋餐廳,在價格、醬料、雞肉或者餐廳位置等方面,每個人有不同的評判標準。然而,如果冬天你在香港,一定要抽空去吃雞煲,就像一定要吃點心或菠蘿包一樣。

我的建議?不要錯過脆脆的大豆卷——它們可以吸收醬汁,給你最好的美味體驗。每個人吃雞煲都會點這道菜。

相關焦點

  • 前妻賈斯汀解讀馬斯克何以能「極度成功」:痴迷!痴迷!痴迷!
    他們形成了自己的生存策略,並在成長的過程中找到了把他們的生存策略運用到其他事情上的方法,最後為自己創造了獨特的巨大優勢。他們的思維方式跟普通人不一樣。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能讓他們獲得新的想法和見解。其他人認為他們多多少少有點瘋狂。痴迷!痴迷!痴迷!如果你對你所做的事不痴迷,你應該立即停止,找一些讓你痴迷的事情來做。
  • 一頓打邊爐,遇見了香港-火遍香港50年的打邊爐開到水韻城啦!
    何以度冬日,約你打邊爐天氣漸凍,朝晚有溫差盆友圈颳起一股麻辣火鍋風
  • 香港紅磡「一品雞煲火鍋」,一流的品質,一流的體驗
    雞煲對我而言一點不陌生,回憶過去,無論是成都的大學生活,還是上海的工作時光,重慶雞公煲這五個字可是出門走上十多步必然會引入眼帘的;香港人酷愛火鍋,雞煲以及烤魚這兩個算是火鍋衍生品的餐飲類型又怎會不吸引大家的眼球?
  • 降溫潮下,火鍋消費激增,香港增速首超西南地區
    火鍋的紅紅火火是中國人的溫暖,熱熱乎乎是家庭的團圓。當東北至嶺南一線全面入冬後,時令火鍋消費在天貓超市火爆開場。不同於往年,由於疫情限制了線下聚餐,天貓超市火鍋系列中,以火鍋底料為代表的家庭特色產品成為新寵,銷售增幅遠遠高於自嗨鍋、即食火鍋等侘寂型產品。伴隨天貓超市遍布全國483城「1小時達」配送服務,火鍋為近3億中國家庭送去別樣的溫暖。即食火鍋消費增幅下降,火鍋底料消費增幅上升。天貓超市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以來,後者銷量同比增幅高達80%,遠高於前者。
  • 【新聞報導】蜀府川鍋——四層「寶塔火鍋」徵服香港人味蕾[華人世界]中國香港報導
    今日(8月26日),蜀府川鍋——四層「寶塔火鍋」徵服香港人味蕾在中央電視臺第四頻道欄目的「[華人世界]中國香港」播出,蜀府川鍋位於香港九龍半島的南部,是一家專門做川味火鍋的中餐館,其特色火鍋叫「寶塔火鍋」,一共分為四層,分別用了燒烤、油煎、清蒸和涮燙四中烹飪方法,層層疊加,十分有趣。
  • 曾diss重慶火鍋不用心的「食神」蔡瀾《我們的師父》收徒,贊香港...
    上遊新聞記者從節目組獲悉,等待著徒弟們的新師父,正是美食界的代表人物、「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同時有著國寶級「食神」稱號的老頑童——蔡瀾。這個把「吃」作為一件「講究事兒」的生活家,憑藉著自己傳奇般的經歷影響著幾代人的生活態度。在接下來的節目裡,GSG將同蔡老先生深入繁華大都市的街頭巷尾,感受人間煙火氣,品嘗舌尖上的香港。
  • 生存於火鍋和串串香的夾縫之間,市井火鍋何以成為新風口?
    火鍋這個歷史悠久又常做常新的細分品類,讓多少餐飲人魂牽夢繞。在火鍋創新大本營的成都,就有上萬家火鍋店滿足著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味蕾;眾多的火鍋店延續著巴蜀火鍋江湖與源遠流長的火鍋文化。在高手雲集、英雄輩出的火鍋江湖,從沒有停止過探索和創新。
  • 口水直流:沒有什麼事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火鍋」何以讓人交口稱讚?
    帗侲峓熈疙曭蛻桑袓揧怣萖進倡羓舵痴貂磪鐚珅怸桘刐瞖弧陘蹹礔喀鵔飯桕驛秇郍筥沇琝冱趭圯轉腸熬塗驎燺頊胸一種說法認為,火鍋起源於三國時期,當時人們將盛湯的器皿為「銅鼎」,也被不少人認為是火鍋的前身;而另一種說法則認為火鍋來源於東漢時期,從近些年出土的東漢文物中就有一種被稱為「鬥」的器皿。
  • 為何美食家反對火鍋,而大眾卻對火鍋,情有獨鍾?
    火鍋,也被稱為「古董羹」,之所以被稱為「古董羹」,有兩個原因,一是將食物投入沸水中,會發出「咕咚」的聲音,二是火鍋的歷史由來已久,根據史料考證,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火鍋的出現了,當時所用的器皿,是陶罐。
  • 在天台上涮火鍋 探秘雙碑三六九老火鍋
    這家天台老火鍋還真的是在一個天台上涮火鍋,在雙碑一條卡卡角角的巷子裡面,老樹枝丫遮天蔽日,等到夏天涼風習習,吆五喝六,約上兄弟姐妹在一起亂劈柴,好生安逸!卡卡角角的老火鍋味道向來醇厚地道,能滿足重慶人無辣不歡的需求。見慣了三拖一老火鍋,也聽聞有八拖三老火鍋,但這種三六九老火鍋還真的是頭盤見!不同的葷素菜分別3、6、9元,而且分量汪實,這麼便宜!難怪雙碑好吃狗皆痴迷!
  • 長春桂林路有家電影《葉問》同款火鍋酒館,樓裡面有座「香港城」
    長春這家火鍋酒館可厲害了,把老香港騎樓搬長春來了!走,我們去看看。福樓綜藝火鍋酒館長春市桂林路與豐順街交會藏在桂林路的香港城長春這家火鍋店的風格那可真是厲害了。據說他家老闆斥巨資400多萬,把老香港電影裡的街區搬到了屋裡。
  • 四川人的一生為火鍋而存在,恨不得一日三餐,頓頓吃火鍋!
    外地人無法理解,四川人對火鍋的愛,那是他們的「命根子」!提到火鍋就不得不說四川,火鍋是川菜最具特色代表的飲食方式,現在大街小巷的火鍋店,不管是海底撈,還是小龍坎,大龍燚還是德莊等火鍋,都是四川派火鍋。北方派系的小肥羊已經門店很少見了,南方派系的潮汕牛肉火鍋也是一陣風就消失不見了,只有四川派系的火鍋,依然穩如泰山。四川人為什麼這麼愛吃火鍋,很多四川恨不得,一日三餐,頓頓都是火鍋,如果你不是四川人,外地人還真無法理解,四川人對火鍋的痴迷和愛,因為在他們心裡,火鍋已經成為了他們的「命根子」,人生就是為了火鍋而存在的。
  • 都說成龍威望高,但洪金寶何以在香港的地位更高?
    成龍大哥的名號已經喊出國外了,但是跟洪金寶比起來,他還是弟弟,那麼洪金寶何以有這麼高的江湖地位呢?出身電影世家洪金寶的奶奶是演員,有名的導演洪齊是他的爺爺,爺爺創建的華南影片公司也很出名。奶奶錢似鶯在《賭聖》,《濟公》等電影中都有出演,是個演技實力派。
  • 【美食非常道】假火鍋!
    羅寧不是,這個號稱痴迷火鍋、巴不得早飯都整火鍋的重慶妹子,沒有因為入了這一行,就膩了火鍋這一樣。曉得老婆愛火鍋,老公便悄悄咪咪出去學做火鍋,學成歸來,經常在家裡給老婆操練,最後操練到遠近聞名,都來屋頭打巴壁,最後還攛掇兩口子開店店。
  • 劉老太火鍋,火鍋中的傳奇
    吃笨豬肉,東北酸菜等,涮自製雪花羊肉,再加沸騰麻辣,綜合東北火鍋、四川火鍋以香港豆撈再配20 餘種時尚小料的劉老太傳奇火鍋火熱來襲。 現在吃點小時候的香豬肉太難,傳奇笨五花肉只吃一塊,再加地道的東北酸菜、滑類、丸類、牛胸口肉再配上時令的蔬菜,低調中的奢華,這就是劉老太,打造自己的火鍋傳奇,銅鍋世家。
  • 希特勒對反猶主義的痴迷,源於他對那本偽造的《議定書》的痴迷
    亞馬遜書評在對《種族滅絕的授權書》曾作出這樣的評論:「希特勒對反猶主義的痴迷,源於他對那本偽造的《議定書》的痴迷。」 只要讀過或了解《議定書》的內容,並將它與現實作對比,人們總能在其中找出各種重大的社會問題發生的根源,並可以輕易地將被指為《議定書》作者的猶太人產生無比的仇恨。
  • 香港校園何以成為「屠宰場」?青年學生何以成為「屠夫」?
    暴力活動最為猖獗的當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學院,而其中的中文大學成為暴徒「打砸搶燒」的「主陣地」、暴徒的「狂歡聖地」。香港科技大學表示,所有課堂取消,上課改以網上教學進行,考試安排另行由老師作出。香港浸會大學表示,所有課堂取消,改以網上授課形式,考試轉以線上方式舉行。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恒生大學亦宣布本周課程全部取消。(二)青年學生成為「香港屠夫」
  • 這家火鍋居然讓我喝火鍋底料?!
    重慶是一座空氣中都瀰漫著火鍋香味的城市,如果有外地朋友來重慶,大家說的第一句話絕對是「走嘛,帶你切吃火鍋!」可以說,重慶人對火鍋的痴迷程度簡直到了難以置信的程度,或許火鍋對於重慶人來說已經成為了一種信仰,任何時候任何節日都有理由吃火鍋!排隊排到天荒地老也要吃火鍋!!打著吊瓶也要吃火鍋!!
  • 懶人火鍋-零食代理
    懶人火鍋-零食代理中國的火鍋花色紛呈,百鍋千味。
  • 自熱式火鍋成為消費新星 你吃的是火鍋還是火鍋底料?
    當前,雖業已恢復,但仍處於疫情特殊時期,不能頻繁出門組個火鍋局著實讓愛吃火鍋人士稍稍神傷了一下。不過,各位吃貨們也別太憂愁,咱可以來份自熱式小火鍋爽一爽不是。  而說到吃火鍋這件事,就不得不提到兩家企業:海底撈和頤海國際;一個是火鍋連鎖店的領頭羊,一個則是「一口咬下去油湯湯都跟到冒」的火鍋底料銷售商。而且,兩家公司均已在香港上市。  但你可能不會想到的是,頤海國際正是好吃到「慘絕人寰」的海底撈火鍋底料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