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學者」——饒宗頤獲香港大學授為首位「桂冠學人」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1月10日電 題:「重新定義學者」——饒宗頤獲香港大學授為首位「桂冠學人」

  中新社記者 賈思玉

  10日,在頻頻亮起的相機閃光燈下,在自己揮就的「金花銀葉荷樣」畫作前,98歲(96足歲,自署98歲)的中國國學泰鬥、世界知名漢學家饒宗頤教授,從香港大學(港大)校長徐立之手中接過首個「桂冠學人」證書。

  港大「桂冠學人」席於2013年成立,是該校最高學術榮銜,只授予具顯赫學術成就並與港大有淵源的世界傑出學者。

  頒授典禮除有饒宗頤親友出席外,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行政長官梁振英夫人唐青儀、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等社會賢達亦在場見證。當饒公現身,全場不約而同起立鼓掌,饒公則以一貫的抱拳拱手回禮。

  港大教育學院講座教授程介明宣讀讚詞,稱饒宗頤重新定義「學者」。他說:

  「饒先生的治學精神,以永不言倦的好奇之心,不屈不撓,鍥而不捨,因而無疆界地馳騁學術領域,貫通專業與門派之藩籬,成就了橫跨古今中外之大學問。」

  「饒先生待人誠懇、真摯、慷慨,毫無學術以外之計較,從不涉及學術紛爭,體現了『圓融無礙』。」

  「作為一位長者,饒先生堪稱『心無掛礙』,他賦予了『明德格物』(港大校訓)跨越時代的深刻意義。」

  饒宗頤從事學術研究、藝術文化及教學工作近80載,研究範圍涵蓋甲骨學、經學、宗教學、敦煌學、古典文學及中國藝術史等13大門類。

  「饒先生道、德、仁、藝四者俱,非桂冠之榮無以表之。」主禮嘉賓之一、中國文化院院長許嘉璐亦對饒宗頤不吝讚揚。

  許嘉璐甚至稱,港大授予饒宗頤「桂冠學人」,對國家、對學界而言是一件「功德」。他認為,當下這個時代,似乎是一個不出大師、出不了大師的時代。而饒宗頤之所以為「巨匠」、為「大師」,不僅對當代和後代中國學人關於怎樣做學問、怎樣做人有啟示,也是在告訴世人:中華傳統文化正在活潑潑地存在並發展著。

  港大饒宗頤學術館館長李焯芬教授代表饒宗頤在典禮上致謝辭。他告訴中新社記者,喜怒不形於色的饒公,這天好高興。

  李焯芬指,饒宗頤與港大淵源超過60年,1952至1968年曾在這裡任教,其後將個人數十年積累的藏書贈予港大,饒宗頤學術館則於2003年成立。

  饒宗頤此前曾獲中國藝術研究院頒發「中華藝文終身成就獎」,是至今唯一獲選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的港人;他還獲特區政府頒授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以及香港藝術發展局「終身成就獎」。

  徐立之說,饒公是港大首位「桂冠學人」唯一候選人,獲港大校務委員會一致通過。「桂冠學人不會每年都有,以饒公訂一個標準,極少人能獲獎。」(完)

相關焦點

  • 重新定義"學者" 饒宗頤獲港大授為首位"桂冠學人"
    中國國學泰鬥、世界知名漢學家饒宗頤教授(資料圖)佛教在線香港訊 2014年1月10日,在頻頻亮起的相機閃光燈下,在自己揮就的「金花銀葉荷樣」畫作前,98歲(96足歲,自署98歲)的中國國學泰鬥、世界知名漢學家饒宗頤教授,從香港大學(港大)校長徐立之手中接過首個「桂冠學人」證書。
  • 饒宗頤:崧高維嶽 香江通儒
    記得十年前,溫總理視察永吉災情回到北京的第一個活動,就是在中央文史研究館親切會見了即將赴敦煌出席「敦煌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的饒宗頤先生,向這位享有盛譽的學者表示敬意,並祝他95歲生日快樂、身體健康。饒公自2009年被聘為中央文史館館員後,每年生日都會收到總理的祝福,從溫總理到李總理香港有此殊榮者,唯饒公一人。
  • 西泠印社社長饒宗頤先生凌晨逝世!出身富家卻少年退學、19歲受聘中大、戰亂他曾顛沛流離…
    饒宗頤與季羨林並稱「南饒北季」;他長期潛心於學術研究,曾在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任教。2013年被授予「世界中國學貢獻獎」。出席典禮的粵港兩地專家、學者並藉此機會慶賀國學泰鬥饒宗頤教授百歲華誕,原廣東省委書記吳南生撰寫巨幅壽聯:「遐齡方百歲,六合同慶春。」香港是饒宗頤的福地。1949年初,為了編寫《潮州志》,饒宗頤赴香港查找資料。其間,因儒商方繼仁先生挽留,饒宗頤留居香港,潛心學術研究,直至1979年9月。
  • 大先生,小故事——百歲國學大師饒宗頤和他的「中國視野」
    季羨林先生認為他「涉及範圍廣,使人往往有汪洋無涯涘之感,這在並世學人中並無第二人」,並直言「近年來,國內出現各式各樣的大師,而我季羨林心目中的大師就是他」。許嘉璐先生則斷言「他是中華傳統文化呈現於二十世紀的最好典型。錢鍾書說他是「曠世奇才」,金庸說「有了饒宗頤,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 饒宗頤:中華文化的一座高峰
    人謂『業精六學,才備九能,已臻化境』……」  饒宗頤先生是中華文化的一座高峰。他的學術成就為海內外同知共仰,他的治學精神更值得永世傳承。1  饒宗頤先生曾以「辛苦待舂鋤」來評價他的學術生涯,謙虛地把自己比作文化田園裡的農耕夫。
  • 【緬懷】以一己之身證明國學的可能——國學大師饒宗頤辭世
    中山大學饒宗頤研究院執行院長陳偉武教授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饒學」的研究,他在許多場合都同年輕學者分享過自己對研究饒宗頤先生治學之道的感受。陳偉武對記者說:「饒先生很早的時候就有志向要做學問最好的人。青年的饒先生眼界很高,做學問都找王國維、陳寅恪、錢穆來相互比較考證,不盲目崇信前輩學者的論斷,所以在梵學與漢語音韻學相關的許多重要課題上抉發新義,多所建樹。
  • 曠世奇才●饒宗頤
    著名國學大師,香港中文大學、南京大學名譽教授,西泠印社社長。其學問幾乎涵蓋國學各方面,均取得顯著成就,還精通梵文。代表作《敦煌書法叢刊》《殷代貞卜人物通考》《詞集考》等。2013年被授予「世界中國學貢獻獎」,2014年9月獲得首屆「全球華人國學獎終身成就獎」。   他與錢鍾書並稱為「南饒北錢」,與季羨林並稱為「南饒北季」。他達古通今,學貫東西,在學問的天地裡,碩果纍纍。
  • 悼念 | 國學大師饒宗頤逝世,他是「整個亞洲文化的驕傲」
    他是當代中國,百科全書式的古典學者,其茹古涵今之學,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經史子集、詩詞歌賦、書畫金石,無一不精;他貫通中西之學,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臘楔形、楚漢簡帛,無一不曉。人謂「業精六學,才備九能,已臻化境」。他與錢鍾書並稱「南饒北錢」,錢鍾書先生稱他是「曠世奇才」;他與季羨林並稱「南饒北季」,季羨林先生說他是「我心目中的大師」。
  • 導夫先路的敦煌學大家——讀饒宗頤先生敦煌學論著的幾點心得
    原標題:導夫先路的敦煌學大家——讀饒宗頤先生敦煌學論著的幾點心得  作者:樊錦詩(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研究員)  【讀書者說】  饒宗頤先生是海內外景仰的漢學泰鬥,其治學廣博深湛,橫無際涯,廣泛涉及古文字學、敦煌學、考古學、金石學、歷史學
  • 饒宗頤:書法,就這麼一回事兒
    >百科全書式的古典學者其茹古涵今之學,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經史子集、詩詞歌賦、書畫金石,無一不精他貫通中西之學,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臘楔形、楚漢簡帛,無一不曉人謂「業精六學,才備九能,已臻化境」他與錢鍾書並稱「南饒北錢」錢鍾書先生稱他是「曠世奇才」他與季羨林並稱「南饒北季」
  • 紀念國學大師饒宗頤|天地大觀入吾眼
    2007年6月14日,在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之際,中國藝術報記者曾赴香港大學採訪饒宗頤先生。2007年7月3日,本報紀念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特刊刊發了整版報導《天地大觀入吾眼——訪國學大師饒宗頤》。現重新推送此文,以示紀念。
  • 香港大學兩位傑出學者獲裘槎基金會頒授 裘槎優秀科研者及優秀醫學...
    香港大學兩位傑出學者獲裘槎基金會頒授 裘槎優秀科研者及優秀醫學科研者獎項 2020-12-09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饒宗頤:一個人在世上,如何安頓好自己是十分要緊的
    饒宗頤(1917-2018)來源:新快報、金羊網 2015/01/14字伯濂、伯子,號選堂,又號固庵,廣東潮州人。著名國學大師,香港中文大學、南京大學名譽教授,西泠印社社長。其學問幾乎涵蓋國學各方面,均取得顯著成就,還精通梵文。代表作《敦煌書法叢刊》《殷代貞卜人物通考》《詞集考》等。
  • 香港各界送別國學大師饒宗頤 林鄭:永遠值得人們敬仰
    參考消息網3月1日報導 港媒稱,2月6日辭世、享年101歲的國學大師饒宗頤,28日舉殯。據香港《星島日報》網站2月28日報導,林鄭月娥於喪禮上致悼詞時表示,在饒宗頤身上,她看到什麼是「君子以自強不息」,什麼是「君子以厚德載物」。饒宗頤絕對是做人做事的學習典範。對於他的離世,深感不舍和難過。
  • 百歲國學大師饒宗頤去世 | 「南饒北季」從此是回憶
    饒宗頤,字伯濂、伯子,號選堂,又號固庵。饒宗頤出生於1917年8月9日,廣東潮州人。於一九四九年遷居香港,對敦煌學、古文字學、詞學均有研究,並且精通梵文。代表作《敦煌書法叢刊》《殷代貞卜人物通考》《詞集考》等。2013年被授予「世界中國學貢獻獎」,2014年9月獲得首屆「全球華人國學獎終身成就獎」。學術界尊饒宗頤先生為「整個亞洲文化的驕傲」、「國際矚目的漢學泰鬥」。
  • 潮汕香港珍稀掌故《饒伯子宗頤無顏集》
    故煒明有『少女殺手』『萬人之迷』之美譽,曾有詩讚煒明曰:『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煒明俊美,竟至如此。……人每言及煒明,俱曰:『貌超潘安,才過子鍵,勇似項羽,俠比郭解!超世之傑,千古獨一,無有及者也!』故時人但論煒明,皆以為榮,終日不倦,蓋天下之人無有不慕煒明者。丈夫欲與結義,女子意為夫妻。」其淫詞穢語,丟盡香港大學文明之臉。鄭煒明你又將香港大學女學生置於何處?又將館內女士置於何處?
  • 一代宗師饒宗頤 治學精神世景仰
    昨天凌晨,著名國學泰鬥饒宗頤先生在香港的家中仙逝,享年101歲。籍貫潮州的饒老愛國愛港愛鄉,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上傾注畢生的心血。
  • 十三位香港大學學者獲嘉譽為2020年度全球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
    十三位香港大學學者獲嘉譽為2020年度全球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 2020-11-20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作者73歲時被授為桂冠詩人,這首詩清新自然,更令人愛不釋手
    下面介紹的作者73歲時被授為桂冠詩人,這首詩清新自然,更令人愛不釋手。無題作者:華滋華斯我在陌生人中孤獨旅行,越過海洋在異鄉飄零;英格蘭啊!那時候我才知道,我對你懷著多深的感情。終於過去了,那陰鬱的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