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錫亮:山西省侯馬市人,1926年生於河南原陽縣(主任醫師,歷任山西襄汾縣中醫院院長,山西省針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針灸講師團教授,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顧問,中國澄江學派侯馬針灸醫學研究所所長,1953年與針灸教育家承淡安創建的中國針灸學研究社實習研究班畢業,受到承師親炙教誨,盡得真傳,從醫70餘年,現如今仍在繼承師志,弘揚澄江學派針灸醫學,發揚灸法特色而做貢獻)2009年8月山西省針灸學會授予謝錫亮「針灸泰鬥」稱號,謝老在中國艾灸療法和傳承上功勳卓著。
1、補脾益腎,扶陽固本
這個是從作用上來講。艾本身就具有火的能量,在中醫裡火生土,土是脾胃,所以艾具有非常強的補益脾胃的功能,脾胃被稱為後天之本,我們所有吃進去的水谷,要化生為氣血,才能被身體所用。
小孩出生時是0,相當於是冬天,3個月相當於春天,6個月是在火的位置,開始是水,後是木,再是火,到火的位置時,由於火可以生土,此時脾胃開始動起來了,能夠消化五穀了,所以我們古人一直提倡等孩子到6個月時餵食穀物。
很多孩子在過早的餵食輔食時,傷了脾胃,因為他沒有這個火力來化食物,尤其若您身邊有這樣的孩子,我們要去告訴他,多給孩子去灸灸胃,灸灸合谷穴,把過去傷了的脾胃,慢慢給補回來。
陽氣是生命的根本,艾灸最大的功能是扶補陽氣,主要是扶脾腎的陽氣。腎是先天之本,它主管我們生長、生殖和發育,管著我們的生老病死,脾胃就是我們的糧庫。所以我們需要扶補先天後天之陽氣。
孫思邈的醫案中記載著用灸法給小孩清熱。我們知道孩子受寒就會發燒,發燒是我們身體的本能,用發熱的方法來驅逐我們身體受到的寒氣。我們的手被門夾了,你會發現你的手會特別的燒灼,這是你身體用熱把你的氣血都調過來去修補你創口。此時我們藉助艾火的力量,節省你身體的能量。所以我們清熱瀉火用的最多的就是發燒的孩子、還有急性扁桃腺、腮腺炎、手足口病、反覆高燒不退的孩子,用灸法特別好。
艾是特別好的能疏通經絡的植物,一個健康的人最主要的是氣血充足、經絡通暢,當你有這兩個條件的時候,亞健康就遠離你了。尤其當孩子腹痛的時候,灸一灸,很快疼就沒有了。
4、祛風解表,去溼逐寒
冬天和春天是特別容易傷風的時候,孩子容易流鼻涕、打噴嚏,這時候你就灸一會,大概10幾分鐘,孩子的鼻涕就流出來了,你就會看到他臉就紅撲撲的,手也暖了。溼氣夏天最多,夏天的時候很多孩子長溼疹,吃寒冷的飲食,傷了脾,造成脾不運化,形成的溼,也要用艾灸,效果好,見效快,孩子也無痛苦。
5、調整陰陽,平衡五臟
我們五臟每個臟器都有陰有陽,陽氣主功用,陰為陽提供動力。血為氣之母 ,氣為血之帥。艾灸能調整我們的陰陽,平衡五臟。
6、防病保健,增強體質
我們用艾最主要來治未病,防病保健,增強體質。這個是歷代以來人們所推崇的保健養生之法,包括我們的大教育家孔子,他也是用灸法進行預防保健。
小孩子艾灸沒有歲數的限制,只要有需要,新生兒也可以放心艾灸。《萬病回春》就記載「剪臍落地,猶恐臍竅不閉有傷嬰兒之真氣,隨用艾火燻蒸,外固臍蒂之堅牢,內保真氣而不漏……壯固根蒂,燻蒸本原,卻除百病。」
一、須用高比例艾絨,因為關於艾條,中醫中有雜質多傷肌膚,枝梗多損經脈的說法,故幼兒忌用劣質艾;二、兒童皮膚嬌嫩,艾灸時宜行艾條溫和灸,時間亦不宜過長(以一個穴位5-10分鐘為宜),以免灼傷皮膚。 1.風寒感冒: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頭痛無汗,流清涕,痰稀白等症狀。
【艾灸取穴】:百會 大椎 風門 肺腧
【艾灸時間】:灸法艾條溫和灸,小兒每穴10分鐘,灸至局部皮膚溫熱泛紅、惡寒症狀緩解即可,每日1-2次,病癒即止。
2.咳嗽:表現為發熱,畏寒,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狀。
【艾灸取穴】:大椎穴、風門、肺腧。
【艾灸方法】:灸法艾條溫和灸,小兒每穴10分鐘,灸至局部皮膚溫熱泛紅、咳嗽症狀緩解即可,每日1-2次,病癒即止。如果咳黃痰,流黃膿鼻涕表示為:風熱咳嗽,可配合清熱止咳的藥物治療;如果咳清痰,流清涕為風寒咳嗽,可口服解表祛風的藥物配合治療。
3.腹瀉: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排稀便,腹痛,口渴等症狀。
【艾灸穴位】:神闕,關元和足三裡。
【艾灸時間】:神闕和關元20分鐘即可,足三裡可以10分鐘。腹瀉期間由於排便次數增多會造成脫水,一定給孩子多喝水。
4.厭食:長期食慾減退或食慾缺乏為主的症狀
【艾灸取穴】:中脘,天樞,神闕,足三裡,身柱。
【艾灸時間】:視小兒的年齡,一般開始艾灸,一定要記住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每穴5分鐘做起,逐漸延長艾灸的時間。最多每穴10分鐘,不要太久。艾灸的熱度取決於治療的效果,有的孩子不配合,治療效果就差一點。
5.慢性鼻炎
【艾灸取穴】:迎香、鼻梁、印堂、攢竹、陽白、太陽、肺腧。
【艾灸方法】:治療鼻炎不能用艾灸盒,最好用手拿著艾條艾灸,儘量感覺熱,這樣效果好,從迎香開始艾灸,雙側,每側艾灸時,迎香的部位多停留一會,感覺太熱的時候,移到鼻梁,來回幾個回合,感覺太熱移動到印堂,多停留一會,感覺太熱移到攢竹、陽白、太陽,面部艾灸下來大約是30分鐘到1個小時。兩側肺腧穴艾灸,可以用兩個單眼艾灸盒,時間大約在15-30分鐘偶有。所以,我們在治療鼻炎和感冒的時候除上述穴位外最好加上肺腧穴。
6.小兒哮喘:咳嗽,喘息,運動後喘息加重等
【艾灸取穴】:風門、肺腧、膏盲穴、大椎、身柱。
【艾灸方法】:用懸空灸,來回灸以上穴位,每次時間約為10-15分鐘。
注意:因小兒的皮膚較為細嫩,且易動,所以要常控好灸的距離及溫度防止燙傷。
7.個子矮小,發育不良:身高比同齡孩子低很多,面黃肌瘦,牙齒稀疏等
艾灸取穴:大椎,身柱,中脘,神闕,胃俞,四縫等。
艾灸方法:2歲的以內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鐘左右,熱度溫溫的即可,就是用溫和灸,3-5歲的孩子,可以每穴艾灸5-10分鐘,也可以大椎和身柱迴旋灸一共10-15分鐘,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艾灸時間可以適當延長。
8.小兒夜啼:夜間啼哭不止,白天正常,或陣陣啼哭,通宵達旦,或面赤唇紅;或陣發腹痛:或腹脹嘔吐;或時驚恐,聲音嘶啞。
艾灸取穴:勞宮,中衝,神門,神闕
灸法:1.用艾條雀啄灸,每穴灸5~10分鐘,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於每日臨睡前施灸。2.用艾炷隔姜灸,在勞宮、中衝、神門穴施以隔姜灸,各灸1~3壯,於每日臨睡前施灸,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3.用艾炷隔鹽灸,取適量食鹽納入臍窩,上置艾炷,每次灸3壯,於每日臨睡前施灸,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
對小孩實施艾灸療法,可起到防病保健的目的。不過小孩艾灸時需注意5點。
1.小孩保健艾灸效果極好,而且方法簡單方便容易操作,小孩沒有痛苦,無副作用,非常適用於家庭推廣使用。
2.小孩保健艾灸可根據小孩不同的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施灸方法,一般要堅持1-6個月,直至小孩健壯為止。
3.小孩皮膚對溫熱疼痛感覺敏感度較差,加上小孩好動,不能配合,故在施灸時要格外小心,大人要將自己的手放在小孩施灸部位,以感知小孩灸溫的強弱,謹防燙傷。
4.最好在空氣流通,清潔乾燥的房間中進行。5.對不會說話的小孩要密切觀察,隔姜、蒜灸時,要輕輕移動薑片、蒜片,謹防燙傷。
長按二維碼或掃一掃添加微信公眾平臺每天收到艾灸章↓大家好,我是高老師。如果您有艾灸疑問,可關注以上公眾號,在輸入框或評論裡給我留言,我會第一時間為大家解答。如果您想了解《謝氏四大灸法》可微信聯繫我們。
電話:13346938259
微信:1334693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