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老而不死是為賊」,並不是說人歲數大了卻總是活著不死,就變成了賊。而是說如果一個人老了還給別人做壞榜樣卻不去死,就是個苟且偷生的害人賊。孔子說這句話是告訴我們人老了更應該給別人做個好榜樣。
有一次孔子家鄉的老熟人原壤在等待孔子的時候岔開雙腿姿態很不禮貌,孔子見了非常生氣毫不留情地說他:「你小時候就不懂孝順尊重長輩愛護兄弟,長大了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成就,現在老了還不死,簡直是禍害!」然後就拿起手杖敲打他的腿。
原壤這個人在孔子看來屬於吊兒郎當那種吧。據記載當年原壤母親去世,孔子過去幫忙清洗棺木,原壤卻敲著棺木唱歌:狸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歌詞翻成大白話意思就是「花狸貓的頭啊,牽住她溫柔的手變得柔軟。」孔子當時若無其事的走開了,有學生問孔子為什麼不制止他唱歌,孔子淡然地說:老朋友了,不能為這事鬧僵了。可見孔子是很不待見這位發小的。
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一些老人,越老越沒個人樣的情況。懂周易的人從周易八字的角度可以給出印證,有的八字會很明顯的體現老年生活情況。某君一輩子妻管嚴,是個沒本事的二流子,老婆死後沒人管他了,老了老了他居然變成了個老流氓,總想著對女人動手動腳佔便宜……一看他八字,哦,原來他如此是有原因的,就是個敗類命。老百姓會罵他「老不死的」、「臭流氓」、「糟老頭子」……孔子是文化人,表達為「老而不死是為賊」。
小時候老師教育我們要尊老愛幼,後來我才明白,這句話並不僅僅是對我們的要求,實質更多是對我們的保護。所謂敬而遠之,對待壞老頭,讓我們在尊老的外表下趕緊離他遠遠的。孔子是偉人,當之無愧,我更欣賞孔子這個老者關於老人的箴言,比如「老而不死是為賊」,比如「為人母者不懂醫為不慈」,觀點明確犀利,言語擲地有聲,絕不流於膚淺的世俗標準。
結束語:做為老人,我們若能始終保持年輕時候的學習態度,樂觀開懷,不多管閒事,不多言,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有品位的愛好,就會是一位體面的、值得尊敬的長輩。不要倚老賣老的怪晚輩不孝順了,應該問問自己:晚輩憑啥孝順我?我做好自己了嗎?
今日話題:你對長輩們滿意嗎?有沒有人覺得老人倚老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