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持工商管理學院良好的學術氛圍,進一步提高學生學術科技水平,培養學生查詢資料、實踐調研、撰寫論文、調研報告和創業計劃書等各項能力,同時也為學院參加校級,省級以及國家級科技競賽發掘優秀個人和團隊,培養優秀項目。院團委決定啟動第八屆「工商杯」學生科技作品競賽的工作。
結合我院具體情況,現就開展「工商杯」學生科技作品競賽活動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在2021年6月1日以前正式註冊的全日制普通在校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職研究生)都可申報參賽。
選題範圍為學術類和創業類,共分為3項主體賽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公益創業賽、學術科技競賽。因與2021年校「希望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及省「挑戰杯」相連,強烈建議申報參賽作品以學術科技競賽為主。分為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製作三類。其中,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作者限本科生。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限定在哲學、經濟、社會、法律、教育、管理六個學科內。科技發明製作類分為A、B兩類:A類指科技含量較高、製作投入較大的作品;B類指投入較少,且為生產技術或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明、小製作等。
1.申報參賽的作品必須是距競賽申報日前兩年內完成的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和社會實踐成果。
2.參賽作品可由個人或集體申報。
(1)凡申報個人作品的,第一作者必須承擔申報作品的60%以上研究工作,作品鑑定證書、專利證書及發表的有關作品的署名作者均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須是學生且不得超過2人。
(2)凡作者超過3人的項目或不超過3人,但無法區分第一作者的項目,均須申報集體作品。集體作品除填寫集體作品名稱外,還要註明一位學歷最高的作者為集體項目的代表,集體作品作者必須均為學生,集體作品作者人數一般不超過6人。
(3)凡有合作者的個人作品或集體作品,均按學歷最高的作者劃分為本科生作品、碩士研究生作品或博士研究生作品。
(4)每個作品必須有2名推薦者,推薦者必須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並是與申報作品相同或者相關領域的專家或專業技術人員(教研組集體推薦亦可);推薦意見是校級競賽預賽稿件的主要評分依據;推薦者可以是指導老師,也可以是其他校內外專家。
(5)每件作品最多三名指導教師。
3.畢業設計和課程設計(論文)、學年論文、學位論文、國際競賽上獲獎的作品、獲國家級獎勵的科研成果等不在申報我院「工商杯」學生科技作品競賽範圍之列。
4.學術論文、社會調查報告及所附的有關材料必須是中文(若是外文,應附中文版本)。學術論文類字數不超過8000字,社會調查報告字數不超過15000字,發明製作類應附研究報告,並提供圖表、曲線、試驗數據、原理結構圖、外觀圖或照片,也可附鑑定證書或應用證書,在評委需要時進行實物演示。
5.評審過程中綜合考慮作品的科學性、先進性、現實意義等方面因素。其中,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側重考核基礎學科學術探索的前沿性和學術性,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側重考核與經濟社會發展熱點難點問題的結合程度和前瞻意義,科技發明製作側重考核作品的應用價值和轉化前景。
1.申報階段
學生自行選題、自行選擇指導老師。隊伍隊長必須為管院學生。各隊伍申報書詳見附件1至附件3,電子版申報書及作品正文於10月22日晚10點前以PDF格式上傳至浙江工商大學競賽&創新活動網,並發送至學術部對內郵箱gsglxsbduinei2019@163.com,紙質版申報書及作品正文上交待另行通知。
2.學院根據課題情況,並根據文本評分來確定進入決賽答辯環節的隊伍。
3.11月初由學院組織評委專家開展終場答辯,並進行表彰。最終評獎成績由兩部分組成,其中,第一輪的文本作品佔最終成績的60%,答辯環節佔最終成績的40%。
1.答辯結束之後將根據兩輪的最終成績從高到低排列決出:
學術類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其餘為優勝獎;
創業類一等獎1名,二等獎1名,三等獎1名,其餘為優勝獎。
2.獲獎作者或團隊將獲得榮譽證書,並按《浙江工商大學學生綜合測評辦法》予以加分。
3.根據獲獎等級,學院頒發一定數量的獎金。
3.推薦優秀作品報送參加第十五屆「希望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參賽申報表附件與賽事正式通知文件,見文末閱讀原文連結中查看。
聯繫人:
浙江工商管理學院學生會學術部
張同學 17774075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