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棘龍為迄今唯一水生大恐龍—新聞—科學網

2021-01-10 科學網

在影片《侏羅紀公園3》中,曾在前兩部電影中稱霸「龍界」的霸王龍被另一種恐龍一口咬死,讓不少恐龍迷大為驚嘆。打敗霸王龍的贏家便是大名鼎鼎的棘龍。不過,新研究發現,棘龍在現實中似乎不太可能跟霸王龍打架,因為前者更多生活在水裡。這一發現,推翻先前學界對恐龍生活在陸地的普遍認知。也許在真實歷史世界裡,恐龍比想像的更加多樣化。

古生物學家的新研究發現,這種巨型肉食恐龍比先前認為的更懂水性,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種水生大恐龍。

【消失與重現】

事實上,早在1912年,德國古生物學家恩斯特·施特羅默就在埃及發現了棘龍的化石。施特羅默後來把化石帶到了歐洲。1944年,化石在二戰轟炸中被破壞,只留下一些研究價值有限的殘片。此後,關於棘龍的研究湮沒在歷史和戰亂中。

直至2008年,美國芝加哥大學古生物學家尼扎爾·易卜拉欣從化石販子那裡得到在摩洛哥發現棘龍化石的線索。幾經周折,易卜拉欣在摩洛哥的一處挖掘現場發現了一套幾乎完整的棘龍化石。

至此,棘龍的面紗被揭開。9月11日,棘龍復原模型在美國華盛頓國家地理博物館展出。

【還原與發現】

經還原,這種生活在距今9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的巨型食肉龍體長大約15米,長頸,頭部長有鱷魚式的豬嘴顎,牙齒尖銳,長有扁平獸腳,可能有類似鴨蹼式的趾間結構,背部長有一縱列排列整齊的長棘,最長的棘可達2米。與霸王龍相比,棘龍身長長出3米,雖然站立和行走都靠後肢,但棘龍的前肢比霸王龍發達,在捕食時可配合具有強大咬合力的顎部共同發揮作用。

原先,古生物學界認為大多數恐龍都具有懼水性,只有少數恐龍為了捕食或覓食可短時間涉水。但對棘龍的新研究推翻了這一認知,因為棘龍的諸多特徵表明,它不僅生活在水中,而且能夠扎猛子甚至遊泳。棘龍以水生生物為食,或許是巨鯊、鋸鰩甚至是古鱷。

發現棘龍化石的易卜拉欣說,棘龍與現今發現的其他恐龍有著很大差別,甚至是個「怪物」或「外星恐龍」,這些差異特徵「迫使專家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對恐龍的既有認知」。

研究發現,有清晰的證據顯示,棘龍生活在河流與湖泊裡。它的臀部骨骼有些像鯨魚,它骨骼的密集排列特徵有助於潛水覓食,它的鼻孔朝上且位於頭部的上端,有助於在潛水時浮出水面呼吸。棘龍能夠行走,有可能在陸地棲息,但它在陸地上活動顯然要比在水裡笨拙許多。

美國馬裡蘭大學恐龍專家託馬斯·霍爾茨說,新發現有說服力,令人驚訝,也顯示出過去學者們對恐龍的認知偏差很大,恐龍的多樣性超出想像。

雖然《侏羅紀公園3》中棘龍和霸王龍有段很精彩的打鬥,但參與棘龍研究的保爾·塞雷諾說,在現實中這兩種恐龍並沒有生活在同一個時期,也沒生活在同一片陸地。如果真要把它倆攛掇到一塊打架,而且是在水裡,棘龍肯定輕鬆獲勝。(凌朔)

更多閱讀

美國探索雜誌相關報導(英文)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棘龍的身份再次成謎,它的尾巴像一面船帆,可能是水生恐龍
    在過去的研究中,古生物學家根據挖掘出的棘龍化石將其定位為白堊紀中期的巨型獸腳類食肉恐龍。人們對於它的形象多數來自於大熒幕或者各種復原圖,從這些資料中可以看出棘龍除了背上有特殊的背棘之外,剩下的地方和其它獸腳類食肉動物較為相似。這樣的認知來源,要從一位德國古生物學家恩斯特·斯特莫的考古發現講起。
  • 棘龍是水生動物?最新研究顛覆認知,水陸兩棲的它太強大了
    前段時間,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一支考古隊伍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了他們關於棘龍的最新研究論文。該論文指出,古生物學家尼扎爾·伊布拉辛與他的團隊輾轉多個國家進行長期的考古研究後,發現棘龍實際上可能是一種水陸兩棲動物,或者是水生動物,這與人類對它的傳統認知截然不同,因為考古人員從棘龍的化石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細節。
  • 水中也有恐龍?關於「棘龍」的最新研究可能顛覆你的認知
    棘龍的跨世紀大變身科學家對棘龍研究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時間,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人們對棘龍的認識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埃及棘龍可能是地球上第一種半水棲的恐龍,且遊泳能力強,絕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以巨鯊、鋸鰩和肺魚為食。
  • 棘龍的身份一直被誤解,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它可能生活在水裡
    在人類已經發現的所有恐龍種類中,霸王龍的名氣應該是最高的。這種身長達到12、13米的龐然大物,既不會像大型食草恐龍那樣行動笨拙,也能以兇殘的獵殺能力震懾其它恐龍,這樣的形象稍微美化一下,然後再搬上大熒幕,足以奠定它在觀眾心目中的地位。但如果你了解白堊紀時期的其它恐龍,就會發現其實霸王龍不一定有宣傳形象中那般強大,棘龍就可能會威脅到它的地位。
  • 棘龍會遊泳再添實錘 但水生動物身份仍然存疑
    究竟長啥樣 研究不斷刷新認知 「棘龍是一種巨型獸腳類食肉恐龍,生存於白堊紀中期,約1.1億年前至9400萬年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徐星表示,根據已有化石推測,棘龍龐大的身軀足以力壓群雄,成為目前人類已知的最大肉食性恐龍。科學家通過化石發現,棘龍背部有一個很大的背帆,因此將其命名為棘龍。
  • 最新化石證據表明,棘龍或是一類非常適合水中生活的恐龍
    棘龍復原圖——長而窄的吻部生有圓錐形的牙齒,獨特的尾巴適應水生生活。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給出答案稱,研究人員對一塊保存完好的埃及棘龍屬(Spinosaurus aegyptiacus)尾部化石的分析得出結論——棘龍和其他非鳥恐龍不一樣,可能是一類非常適合水中生活的恐龍。棘龍也是一類非常成功的大型捕食性恐龍,其化石記錄的時間跨度在5000萬年以上。
  • 如何證明恐龍會遊泳?棘龍:一條扁尾巴
    直到2020年4月,古生物學家尼扎爾·易卜拉欣(Nizar Ibrahim)團隊發表在《自然》的研究,提供了最關鍵的化石證據。作為「棘龍專業戶」的他們,找到了一條棘龍的側扁的大尾巴,並聯合哈佛大學模擬測算出:這條尾巴能產生巨大推進力——說明棘龍可以在水中生活。這一新發現終於證明了世界上真的存在水生恐龍[1]。
  • 棘龍的身份或許讓你驚訝,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它其實生活在水裡
    在龐大的恐龍家族中,霸王龍雖然出現的時間比較晚,但它的名聲在如今全世界範圍內應該是最大的。根據考古發現,成年的霸王龍體長至少可以長到10米以上,而且奔跑速度比其他種類的肉食恐龍要快,這些優勢都為它登上食物鏈頂端奠定基礎。那麼霸王龍真的是最強的肉食性恐龍嗎?
  • 從恐龍中的霸主到「水底老漁夫」,棘龍的形象都經歷了啥?
    對棘龍的新研究表明這種恐龍具有適於遊泳的尾鰭研究發現棘龍具有尾鰭,這為棘龍的水生習性增添了新的證據。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古生物愛好者們的反應那麼大,畢竟從看上去無比強大的一方霸主到如今的「水生老漁夫」,棘龍的形象變化實在是太大了。那麼,棘龍的形象都經歷了哪些變化呢?
  • 大發現!棘龍原來是長魚尾巴的遊泳高手!
    古生物學家剛剛公布了新發現的完整棘龍尾椎,顯示它的尾巴上有寬大的鰭,能夠左右擺動,就像鱷魚一樣。這一發現再次改變了棘龍的形象,讓它成為最會遊泳的恐龍! 大發現引發的大發現 位於非洲北部的摩洛哥是古生物學家的天堂,因為這裡具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
  • 羅弗巧樂卡超輕粘土「恐龍奇遇記」——棘龍,不是你想的那樣
    據4月30日的《自然》雜誌,摩洛哥出土的埃及棘龍尾骨化石以及一系列研究,讓科學家們錘定了棘龍的真實形態,並建立起栩栩如生的動態模型。新發現的化石證實,棘龍的尾巴非常適合遊泳,這是對恐龍顛覆性的認知,真正的水生恐龍在《侏羅紀公園3》裡,他甚至與霸王龍打了一架, 還贏了。
  • 棘龍為什麼被稱為恐龍第一?
    棘龍為什麼被稱為恐龍第一?關於「第一」有著眾多的方面,比如說藍鯨是世界第一大的哺乳動物、東北虎是第一大的貓科動物、蜜獾是自然界中膽子第一大的動物等等。那麼棘龍在眾多的恐龍中有什麼能稱得上是第一的呢?答案就是體型。生物學家對現已發現的恐龍化石進行了詳細的劃分。
  • 重大發現!棘龍是長魚尾巴的遊泳高手!
    重大發現!棘龍是長魚尾巴的遊泳高手!棘龍(Spinosaurus)一直以來都是知名度非常高的巨型肉食性恐龍,曾經與霸王龍爭奪最大食肉恐龍的寶座。隨著越來越多化石的發現,我們也越來越接近棘龍真實的模樣。古生物學家剛剛公布了新發現的完整棘龍尾椎,顯示它的尾巴上有寬大的鰭,能夠左右擺動,就像鱷魚一樣。
  • 棘龍被證明為水生動物,愛吃魚的「漁夫」!
    不過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棘龍是不是最兇猛的恐龍不清楚,但它肯定是一個「漁夫」。 而這研究也正式推翻了古生物學家將棘龍是」純地棲恐龍「的定義。 史上最強恐龍?它和霸王龍根本碰不到一塊!
  • 棘龍究竟是怎樣一種生物?棘龍和霸王龍究竟誰更厲害?
    近日,古生物學家尼扎爾·易卜拉欣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稱,食肉的棘龍長著一個像船槳一樣的大尾巴,能夠在水中遊泳並捕食。這項研究打破了「大型恐龍只在陸上生活」的觀點。棘龍究竟是怎樣一種生物?棘龍和霸王龍究竟誰更厲害?這些謎題一直困擾著古生物學家。
  • 又一個鐵證被發現!恐龍時代的水下霸主,棘龍當之無愧|恐龍|棘龍|化石|龍化石|恐龍時代_網易訂閱
    研究表明,棘龍很可能擁有著在水下遊泳的能力,這使得它們成為了恐龍時代罕見的水陸兩棲霸主,使得兩個世界的生物都聞風喪膽。一段時間以來,關於棘龍能夠在水下遨遊的說法遭受到了很多的質疑。直到今年4月,一項新的發現證實:棘龍真的可以遊泳!
  • 棘龍&北非&恐龍為何無法成功下水?
    Ⅰ型:1912年,一支德國考察隊在埃及首次發現了棘龍化石,包括部分下頜骨,頸椎以及神經及長達1.7米的背椎,所以古生物學家第一時間就知道棘龍的背上是長帆的,並且比1900年發現的霸王龍還要大,但是這些化石在二戰期間灰飛煙滅,它也成為了第1種被人類「二次滅絕」的恐龍。
  • 棘龍
    棘龍的頭顱骨長1.75米,外形類似上龍類,棘龍被認為是半水生動物。一項針對棘龍科牙齒的氧同位素組成研究顯示棘龍是已知的唯一會遊泳的肉食恐龍。棘龍因為其獨特的帆狀物、巨大的體型而著名。研究歷程:棘龍出現在2001年的電影《侏羅紀公園 III》(Jurassic Park III),以及2005年對於它們新標本的研究。弗雷德裡克·馮·休尼博士(Friedrich他們認為棘龍身長為18米,重量為20噸。
  • 背棘是棘龍的標誌,棘龍背上的帆狀物有什麼用?也許那根本不是帆
    在距今1億1400萬年到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生活著一種巨大的肉食恐龍,棘龍。在棘龍出現之前,暴龍作為傳統的肉食恐龍似乎穩坐「最大型陸生肉食恐龍」的寶座,而在棘龍被發現之後,關於誰才是最大的陸生肉食恐龍的爭論就一直甚囂塵上。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那就是棘龍的長絕對超過了暴龍,棘龍是已知的最長的獸腳類恐龍,通常認為棘龍的身在13米以上,最大可以達到18米。
  • 霸王龍和棘龍誰更厲害?能在水裡生活的它,才是最強恐龍
    如果不是一場天災的降臨,它們或許還能存活更長的時間,所以這至今都是科學家研究的重點課題之一。在人們的普遍印象裡,霸王龍是整個恐龍家族中的佼佼者,它們擁有較強的攻擊性,加上體型較大,很少有相匹配的對手存在。不過,最新研究卻顯示,棘龍或許比霸王龍還要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