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空間足 光伏產業跑出「加速度」

2020-12-18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 雖然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給能源行業帶來一定衝擊,但光伏產業仍然表現出頑強韌性,實現快速復甦。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近日在2020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透露,根據目前數據初步預測,2020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量預計達到35GW(1GW等於100萬千瓦),截至今年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量有望達到2.4億千瓦。

  進展:主要生產環節表現亮眼

  光伏產業是指利用半導體材料,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光伏產業對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那麼,我國光伏產業在「十三五」期間表現如何?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表示,過去5年,中國光伏的四個主要環節——多晶矽、矽片、電池片、組件,均在製造端實現了翻倍增長。其中,矽片增長最多,超過了兩倍,電池片增長也接近兩倍。目前,我國有多項技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產品性價比全球最優,在設備、零部件、原輔材、軟體系統、標準體系等方面基本實現國產化。

  目前,我國光伏行業在主要生產環節取得了全面進展:多晶矽產量全球佔比為67.3%,矽片、電池、組件產量全球佔比達70%。此外,到今年年底,光伏發電將從規模上超過風電,成為我國第三大電源。

  任育之表示,「十三五」期間,國內多晶矽、矽片、電池片、組件四個主要環節的產量全部翻倍。在應用方面,「十三五」累計實現了240GW的光伏裝機,相當於「十二五」的5.6倍。戶用在「十三五」也實現了快速增長,尤其是單機容量增加明顯,單戶裝機平均已達到18.9千瓦。

  受疫情影響,今年年初業界一度對今年新增光伏裝機量表示悲觀。但光伏行業並沒有停滯不前,而是快速地擺脫疫情壓力,恢復平穩運行,新增裝機量扭轉頹勢。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新增光伏裝機量為18.7GW,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新能源中的「尖子生」,光伏產業在新基建領域中佔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以充電樁、清潔能源、工業網際網路等為代表的新基建將迎來「爆發式」發展,與此同時,光伏產業與特高壓技術深度融合,也將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能源結構轉型。

  業內人士表示,無論是大數據中心、5G基站還是軌道交通、特高壓等新基建領域都離不開電力能源的支持。光伏作為可再生電力能源,在全球光照好的地方成本可以控制到一角錢一度電,太陽能光伏將很好地助力綠色新基建,助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問題:警惕上下遊成本上升

  光伏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還面臨哪些挑戰?正泰新能源總裁陸川表示,「十四五」期間,光伏發電可用的土地越來越緊張,需要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電站。同時需要電網政策改革,打破「隔牆售電」的限制,解決光伏帶來的消納挑戰。

  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看來,組件尺寸的不統一將造成整個產業鏈上下遊成本上升,還會增加終端電站設計成本、供貨風險。

  由於光伏產業鏈是一條從上到下的垂直鏈條,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組件尺寸不統一的情況下,不同規格的組件要選用不同規格的矽片、電池片,而邊框、玻璃等輔材也需要按照不同尺寸適配。

  業界分析,為了滿足不同尺寸組件,上遊企業和輔料供應商需要切換生產線,一方面產能損失將有所擴大,另一方面還會增加庫存成本。一旦某種材料供應緊張,組件尺寸的不統一將促使供應問題加劇。今年三季度以來,光伏玻璃一直處於供應短缺周期,其價格也一路飆升。

  來自中國建築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至今年9月,光伏玻璃成品價格在20元至35元/平方米之間波動。今年6月至10月,光伏玻璃成品價格由23元/平方米上漲至37元/平方米,11月進一步上漲到42元平方米。

  「光伏發展成本下降面臨著降低非技術成本的挑戰。」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表示,當前,光伏行業非技術成本佔比越來越高,大概有15%的成本企業不能控制,希望相關部門加大對非技術成本的減負力度。

  晶澳能源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牛新偉稱,從底層的技術路線來看,行業還沒有完成「0到1」的突破,所有的底層技術多源自海外,通過技術進步降低成本,這不能光靠單個企業,需要大學、科研機構及全行業的共同努力。

  展望:「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再邁步

  未來,光伏產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任育之表示,光伏產業在「十三五」期間成績巨大,目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按「30·60」目標(即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正在測算「十四五」和「十五五」時期光伏發電的發展目標,其中「十四五」光伏發電的發展目標將遠高於「十三五」。

  「十四五」期間光伏發展將從補貼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技術創新是關鍵。任育之表示,國家能源局將鼓勵企業以更大的力度推動光伏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加大關鍵零部件製造技術補短板,繼續優化光伏產品各個生產環節技術工藝,加大與光伏發電密切相關的儲智能電網自動控制的研發力度,通過技術進步促進產業升級和成本的持續下降。

  全國多地陸續發布相關行動計劃,為光伏產業發展畫出路線圖。山西省工信廳日前公布《山西省光伏製造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打造國家級光伏產業基地,力爭到2022年,山西省光伏製造業營業收入達到130億元。將通過省級技改資金、數字經濟等專項資金,加大對光伏企業技術改造、研發投入、成果轉化等方面的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同時,還將加快長治、晉中、呂梁等地光伏產業集群建設,鼓勵各地區根據光伏產業現狀和發展趨勢,提前進行工業園區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等。

  浙江義烏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國家高端光伏產品智造基地、國家先進光伏技術創新基地、國家光伏發電應用示範區、國家光伏行業服務匯聚先行區、國家光伏企業營銷中心、國家光伏消費創意產品集散中心的「二地、二區、二中心」建設。至2025年,光伏產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並形成5家產值超100億元的領軍型企業,一批超10億元的成長型企業。

  王勃華預測,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在新增發電裝機中佔比將達到95%,光伏在所有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中佔比將達到60%。他表示,「十四五」應更加注重光伏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如「光伏+工業園區」實現多能互補、集成優化,源、網、荷、儲一體化運行,在能源消費地區實現終端一體化,供能、消費與需求相結合;「光伏+建築」不佔用土地,採用併網光伏系統實現建築節能;「光伏+交通」可在高速公路、服務區、邊坡等沿線布局光伏發電設施,「光儲充」將成為最具潛力組合;「光伏+通信」解決無電地區及城市電網供應不穩地區基站用電問題等。

  華創證券認為,我國新的氣候目標意味著在未來10年,年新增裝機要超過7000萬千瓦,相比過去5年的增長無疑需要進一步提速,未來行業將進入市場化發展大周期。(林玄墨)

  延伸

  擴張加速 光伏產能是否存在過剩隱憂?

  聚焦「十四五」新發展,光伏企業也都有著自己的目標。

  中國廣核(003816)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路平介紹,廣核新能源初步規劃,「十四五」的光伏發電總體目標是不低於1200萬千瓦,整個新能源不低於2000萬千瓦。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總裁陸川則稱,「十四五」要更多發揮民營企業靈活性和技術優勢,計劃每年開發不少於1.5GW光伏電站。

  事實上,今年以來,光伏企業紛紛進行大規模擴產,其中晶科投資350億元,隆基投資287.85億元,東方日升(300118)投資286億元,通威投資235億元,晶澳投資123.3億元,五家投資合計1282.15億元,佔總投資2155.87億元中的59.47%。其中,組件產能擴產幅度最大,各組件企業擴產投資總額達1074.33億元(有企業投資電池和組件的總額未分別列出),佔總投資超過一半。僅擴產的組件總產能就已經超過220GW,再加上現有產能,組件產能更高。

  「光伏企業產能擴張,意味著產業集中度提升在加速。」有業內專家直言,以電池片為例,今年產能將達到110-120GW,通威和愛旭兩家佔據了50%,集中整合趨勢明顯。再以矽片環節為例,產能集中度向單晶、大尺寸矽片轉移。僅今年年初,隆基就與江蘇潤陽和通威太陽能兩家籤訂230多億元矽片合同。「今年光伏行業集中度最值得期待的是組件環節。去年光伏組件出貨量排行榜顯示,晶科連續四年坐上全球出貨量頭把交椅」。

  那麼,在加速擴張之下,光伏產能是否有過剩隱憂?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認為,從現在的一些跡象來看,局面還是好的。首先是擴產的單體規模在擴大,其次是擴產基本上都以頭部企業為主,「技術是先進的,還有擴產是密切結合技術的,包括單晶、PERC電池、矽片尺寸的調整等。這樣下來,行業集中度會快速提升。」

  據了解,為進一步加強光伏製造行業管理,規範產業發展秩序,提高行業發展水平,加快推進光伏產業轉型升級,早在今年5月29日,工信部就印發了《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2020年本)》(徵求意見稿),旨在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製造項目,引導光伏企業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行業有門檻,價格有保證,該徵求意見稿有利於光伏存量的高質量發展,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戰略規劃建設即將到來。

  「各大光伏企業紛紛加碼產能將提升產業集中度,對促進產業發展有利。」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員時璟麗也認為,「一個行業產能適度過剩是合理的,可以提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從過去十幾年光伏產業發展看,產能擴張和產業整合經歷幾輪周期,其效果是快速促進技術產業升級和大幅度降低成本。」(宗禾)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dl

相關焦點

  • 安徽綠色產業跑出創新發展加速度
    「作為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市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合肥蜀山區政府三方『攜手』成立的環保企業,我們依託大氣環境汙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瞄準市場需求,創新政、產、研協同合作模式,推進環保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
  • 六都鄉:「黨建+」跑出產業發展加速度
    玉山訊 青翠欲滴的特色果蔬,香氣襲人的繽紛花海,農業產業基地裡,處處是農民辛勤勞作的身影,靚麗的田園風光間,蕩漾著遊客的歡聲笑語……走在玉山縣六都鄉的鄉村田野,四季可見花果飄香,到處湧動著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
  • 【關注】元寶區:抓出「大力度」,跑出「加速度」
    【關注】元寶區:抓出「大力度」,跑出「加速度」 2021-01-09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陳卓林匠心前行,雅居樂山欽灣度假國度跑出加速度
    本網12月28日訊 自2009年雅居樂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陳卓林首次提出「第二人生」理念至今,雅居樂已在「第二人生」品牌領域默默耕耘了十一年,期間不斷探索產業發展的新機遇、新思路、新動能,為大眾旅遊度假提供了更多高品質的選擇。
  • 江華高新區跑出發展「加速度」
    永州日報訊(通訊員 李江輝 蔣林鋒)每天早上七點到八點的時間段,是江華瑤族自治縣出城的江華大道和瑤都大道最繁忙的時候,趕著上班的員工形成的車流,見證著跑出「加速度」的江華高新區。購房、讀書、職業培訓,縣裡出臺的就業政策,讓務工人員能更安心地在園區上班掙錢,也讓企業有了更長足的發展。
  • 林西縣大井鎮: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跑出「加速度」
    2020-08-21 16:01:33 來源: 央廣網 舉報   原標題:大井鎮: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跑出
  • 瑞昌市紅旗村:跑出加速度,大山裡走出幸福路
    瑞昌市紅旗村:跑出加速度,大山裡走出幸福路 2020-10-17 14: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數字經濟:如何跑出數字加速度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數字經濟:如何跑出數字加速度作者:尹訓飛近年來,由於數位技術和實體經濟加速融合,數字經濟潛力得到充分釋放,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正成為各行業加速重構和治理的新型經濟業態,數字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
  • 宜都:「多規合一」跑出規劃審批「加速度」
    宜都:「多規合一」跑出規劃審批「加速度」 2020-12-02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雲谷 大數據產業跑出加速度
    本文轉自【重慶日報】;昨日從永川區大數據產業園獲悉,今年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該產業園卻按下「快捷鍵」,跑出了「加速度」,1至10月,園區共新籤約77個招商引資項目,其中48個項目實現了當年籤約、當年投產運營,投產率62.3%。
  • 迎接「年終考」|當旗手、作標杆 跑出「臨淄加速度」
    今年以來,臨淄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關於重大項目建設的總體要求和工作部署,牢固樹立「當旗手、作標杆」工作導向,創新思路解難題,埋頭苦幹保工期,重點項目建設跑出「臨淄加速度」。2020年,臨淄區共實施市區重點項目108個,總投資88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74億元。
  • 創新驅動創業環境升級 「產業興鹽」跑出加速度
    鹽田區早做謀劃,通過搭平臺、聚資源、優服務,乘勢而為,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讓轄區創新創業的營商環境隨著地鐵時代駛上快車道,「產業興鹽」跑出加速度。 打造優質載體 吸引優質項目落戶鹽田 聚焦搭載體、建平臺,助推創新轉型。
  • 方城縣券橋鎮管出農村「三資」新水平跑出脫貧振興加速度
    河南方城訊(段守毅 王炳中)近年來,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券橋鎮不斷強化對農村集體資金、農村集體資產和農村集體資源(三資)管理,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化規範化,實現農村集體「三資」保值增值,防止農村集體「三資」流失,保障群眾合法權益,為促進和諧穩定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跑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加速度
  • 跑出「加速度」 銅梁小米生態產業園建設有序推進
    「該項目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輻射帶動作用強,投用後將有利於相關配套產業加速聚集,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銅梁高新區向『網際網路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紳鵬實業開發有限公司黨委委員、金廟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斌峰介紹。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僅用6個月時間就完成工程主體施工,小米生態產業園為何能跑出「加速度」?
  • 跑出「加速度」
    跑出「加速度」 2020-07-28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衛健新產業破局突圍,「北海製造」跑出加速度!
    這是惠科醫療健康防護及消殺用品產業園率先投產的一個子項目,其投產意味著北海衛健產業開始逐步進入集群發展階段。廣西小衛士醫藥用品製造有限公司口罩生產線投產。馮敏 攝惠科集團副總裁助理王成兵告訴記者,目前,已有3條口罩生產線投產,次氯酸消毒液生產項目、年產1000噸熔噴布生產項目的設備採購已經完成,其中,次氯酸消毒液生產項目設備已經到位,正在辦理有關證照手續。
  • 光伏大火!此時上車是否高位接盤?券商首席:必成主流能源,成長空間...
    二是高瓴看重光伏產業長期的競爭力,目前市場情緒也比較重視光伏。三是高瓴進行了深度篩選,傾向於購買行業龍頭。四是新能源屬於未來趨勢。 證券時報:光伏和其他的新能源,比如核電、比如風電,優勢在哪裡?
  • 健身瑜伽跑出陝西體育「加速度」
    活動以「瑜見未來」為主題,以「倡導健康生活源於運動」為理念,普及健身知識,推廣健康生活方式,建立科學的健身指導服務體系,凝心聚力跑出陝西體育「加速度」。本次活動由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指導,陝西省社會體育運動發展中心主辦,陝西省健身瑜伽協會承辦,特邀業內頂級專家和名師、體育健身市場領軍人物、實戰派+學術派代表及全省180名瑜伽館主、教練共同參與,在新形勢下精準施策,奮力譜寫陝西省新時代體育產業的新篇章。
  • 跑出資本市場發展「加速度」:上交所鎮江基地落戶丹陽
    他表示,上交所資本市場服務鎮江基地落戶丹陽,是丹陽產業發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丹陽經濟發展中的一件喜事。自此,丹陽優秀企業進軍資本市場多了一份更專業的助推力,增加了一個就近的資本市場高速入口。丹陽市將秉持誠信合作、共贏發展的理念,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主動做好對接協調,積極推薦優質項目和企業,為上交所業務發展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努力實現共同發展、互利雙贏!
  • 新賽道上跑出加速度!漢陽擼起袖子加油幹
    全市15個區(功能區)的黨委書記圍繞這一戰略目標,暢談未來奮鬥方向,銳意創新抓落實,勠力同心謀發展,主動作為、奮發有為、擔當善為,在「十四五」新賽道跑出武漢「加速度」。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描繪了武漢「十四五」美好藍圖和2035年宏偉遠景,吹響了奮進新時代、奮鬥新徵程的嘹亮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