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轉眼間美洲杯已經落下大幕。相比於歐洲杯的熱度,大洋彼岸的南美洲國家級賽事可謂清涼一夏。除了梅西能否帶領國家隊奪冠這個永恆看點之外,南美足球似乎已再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那個「拉丁美洲」去哪了?
如今,就連這個稱謂都在逐漸隱遁。這裡的拉丁美洲不是指作為地緣政治上的拉美,而是指作為一個足球詞彙的拉美,它有著悅耳的讀音和綺麗魔幻的內涵。
在這一點上,足球應向文學看齊。在人文世界裡,人們只會說拉丁美洲文學大爆炸,絕不會說南美文學大爆炸。南美只是機械的地域劃分。而「拉丁美洲」在詞源上更凸顯地方特色和歷史縱深,因為這塊土地上的足球現實,也正是在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的激蕩中逐漸形成和變遷。
19世紀末,現代足球隨殖民擴張來到美洲大陸。1865年,南美第一支足球隊在阿根廷誕生。當時歐洲殖民者萬萬不會想到,在這塊土地上產生的另一種足球,將多麼強勁地改變他們。
拉丁美洲足球大爆炸,比文學大爆炸要早40年,而且連爆了兩次。足球比文學更早契合了這塊土地上的原始想像力。
第一次拉美足球大爆炸始於20年代,偏居南美大陸東南角的小國烏拉圭,連續在1924年巴黎奧運會、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和1930年第一屆世界盃上奪冠,震驚世界。
在加萊雅諾的《足球往事》裡,有如下記載:當時的一位歐洲作家如此評價烏拉圭隊,「一個新發現,這才是真正的足球,與之相比,我們以前所知道的足球、我們所踢的足球,不過是男學生的業餘愛好而已。」習慣了長傳高球的歐洲人,第一次近距離看到眼花繚亂的短傳和高速的節奏變幻,這讓他們開始重新思考這項運動。
20年後,第二次足球大爆炸發生,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巴西和阿根廷。兩次爆炸在歐洲催生了拉丁派足球,並迅速擴展至全世界。
這是足球史上最具決定意義的一次文化融合。
如果說馬拉度納是拉美足球的一座巔峰,那麼羅納爾迪尼奧就是拉美足球的一段餘韻,讓人回味無窮。而梅西完全屬於另一個世界,他是拉美和歐洲足球的完美結合,在我看來,梅西的橫空出世,標誌了大融合的完成。
新千年以來,拉美足球已經不能再和歐洲足球分庭抗禮,而是逐漸落入下風。具有拉美特色的球星也不再成群出現,而變得稀稀落落。
如今,像西班牙那樣的風格已不再是歐洲拉丁派,而是成為歐洲足球之正統,洗牌已悄然完成。拉丁足球重塑了世界,給足球注入了永不枯竭的想像力。而拉丁美洲的足球風情,卻正在急促消逝。這其中的滄海桑田,讓人感嘆。
至於拉丁美洲為什麼會產生馬拉度納、貝利、巴蒂、裡克爾梅、羅納爾多、裡瓦爾多、伊基塔、蘇格拉底等這樣一批絢爛多姿、狂野憂鬱的人物?
馬爾克斯給出了最好的答案:「拉丁美洲的生活就是這樣,即使日常生活也光怪陸離。這是一塊放浪形骸又極富想像的土地。」
拉丁美洲的足球正消失在地平線。不過,拉丁足球早已融入了全世界。
□牛東平(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