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慢下腳步,看看中國古人的八大風雅之事吧!

2020-12-18 海豐阿東

不妨慢下腳步,看看中國古人的八大風雅之事吧!

凱之鵬博

轉載▼

不妨慢下腳步,看看中國古人的八大風雅之事吧!

現在,冬天吸著霧霾,春天滿臉黃沙,每天清晨,聽不見鳥語,也沒有花香,每天想的是亞歷山大的房貸、孩子的重點學校,仔細想想,我們哪天有過輕鬆的時刻,唯一休閒的時候還是盯著手機度過的,傷了眼睛、疏遠了感情。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有手機、連著WIFI維繫著冰冷的情感、需要什麼,幾乎足不出戶就能解決,我們似乎都不缺,可是我們的生活質量有多高?有多久能靜下心來,安居一隅,喝茶讀書?古語說得好:「善琴者通達從容,善棋者籌謀睿智,善書者至情至性,善畫者至善至美,善詩者韻至心聲,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花者品性怡然,善茶者幽遠淡定!」。我們何時從容過?不妨慢下腳步,一起來看看中國古人的八大風雅之事吧!

「琴」

「知音一曲百年經,蕩盡紅塵留世名。落雁平沙歌士志,魚樵山水問心寧。」琴,是中國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俞伯牙、鍾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琴臺被視為友誼的象徵。唐代文人劉禹錫則在他的名篇《陋室銘》中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淡泊境界。只是,現在家長讓孩子學琴,只是為了考級,試問一下,十個學琴的孩子有幾個得到了樂趣?

「棋」

棋者,奕也。下棋者,藝也。黑白之間,楚河漢界內外,棋藝帶來的啟悟和內涵被無限拓展,棋盤之外的天地被融合為一,成為中國棋文化的最大特點之一。「方寸之間人世夢,三思落子亦欣然」,方寸棋盤,還具有磨鍊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振奮民族精神的作用。博弈是東方文化生活的重經組成部分,它不但不同於一般的消遣遊戲,還影響和陶冶著人們的道德觀念、行為準則、審美趣味和思維方式。我們在街頭經常會看到三五成群的人圍在一起,下棋者聚精會神,觀棋者津津有味,一盤棋,風雲突變,跌宕起伏,棋局到妙處,步步殺機,奕局者鍛鍊了大腦,和周圍棋友交流了感情!不過街頭殘局不可信喲!

「書」

「無芳無草也飄香,石硯研飛墨染塘。筆走龍蛇盤九曲,鸞翔鳳翥舞三江。廬山峻岭隱深處,人面桃花映滿牆。鐵畫銀鉤書萬古,春秋雅事一毫藏。」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著濃厚的「文字情結」和「書寫情結」,這充分地體現在殷商時期大量的龜甲、獸骨上,也體現在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上,還體現在春秋戰國以來的縑帛、竹木簡牘、符節、石刻、兵器、貨幣、紙張上,各種各樣的載體,都留下了我們祖先精美的書跡。正是基於這樣的一種情結,先賢才逐漸將漢字的書寫升華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書法藝術。如果按一般所說,書法藝術是從漢末開始進入自覺狀態的,那麼,書法藝術至今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了。在這兩千年的歷史裡,名家輩出,流派紛呈。雖歷經戰亂浩劫、天災人禍,以致大量的經典之作我們已無緣得見,但僥倖存留至今者仍令我們目不暇接、嘆為觀止,這讓我們對古人仰慕不已。在電子產品發達的今天,簡訊出現,沒有了書信;很多人不願寫字,一是寫的難看,二是提筆忘字,不會寫了,編者以為,現在最應該倡導和繼承的就是書法!

「畫」

一支毛筆,一張宣紙,縱橫恣肆,寫意流暢。中國人很早就在自已的生活環境中發現了美,並按照自已的審美習慣用畫筆描繪出來,古人從表現神、描繪宗教故事發展到畫山水、花鳥。正所謂:「雲雨山川素紙裝,曉風殘月入華章。一毫漫捲千秋韻,七彩融開幾度芳。山路松聲和澗響,雪溪閣畔畫船徉。誰人留得春常在,唯有丹青花永香。」這是對「自然」、「道」與山水基本關係的論述。核心理念在於「天人合一」。

「詩」

詩,是一種文學載體。「推敲平仄著新篇,酷愛詩魂已近癲。朝賦別離悲又怨,暮吟相聚笑還憐。春花秋雨盡成韻,曉月寒霜皆入聯。偶得佳詞忘所以,唐風一攬不知年。」餘秋雨也說過:「生為中國人,一輩子要承受數不盡的苦惱、憤怒和無聊。但是,有幾個因素使我不忍離開,甚至願意下輩子還投生中國。其中一個,就是唐詩。」

「酒」

追求絕對自由、忘卻生死利祿及榮辱,是中國酒文化精神的精髓所在。酒文化裡有道家哲學。「酒要少吃,事要多知」,古人認為,酒不能亂飲,只有在身體和情緒正常的情況下才能飲用。身體不適、過分憂愁或盛怒之時部不能飲酒。否則會損害身體健康。選擇合適的時間:如涼月好風,袂雨時雪;花開滿庭,新釀初熟;舊地故友,久別重逢時飲酒,可達到賓主皆歡的願望;而在日灸風燥,渡陰惡雨;近暮恩歸,心情煩躁,不速客至,而有他期之時,則不宜飲酒。選擇合適的場合:無論在花前月下,泛舟中流的露天場合,還是在宅舍酒樓,只要使人感到幽雅、舒暢,便是飲酒的最佳場合。不過酒後不能開車喲!

「茶」

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一杯一盞間,儘是人生工夫。在慢斟細品裡,是一種閒適,更是一種人生態度。「窗外閒風隨冷暖,壺中清友自芬芳。」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鑑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可以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也可以細啜慢飲,達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界。

「花」

中國花文化源遠流長,在眾多藝術作品中,花是重要的題材。古曲有《春江花月夜》今有《茉莉花》,以花為題材的詩歌、繪畫更是不勝枚舉,時至今日,人們對花仍舊情有獨鍾,各地的花展、花市、花節人潮湧動,盛況依然,國人好花,不僅僅好其花形,更緣於花文化的精髓——花韻。人們欣賞花,不僅僅欣賞它的色、香、姿等自然美,更是綜合自己對花的感受,賦予它一種風度、品格。

古人的八大雅事,俱為修身養性之舉。即使不能得其全部,至少能有一樣、兩樣來豐富我們的生活!

相關焦點

  • 風雅,是一種生活態度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中式 風雅是古鼎焚香,素麈揮塵,意思小倦,暫休竹榻,是帶雨種竹,無事鋤花的生活。
  • 風雅,是生活方式的回歸
    風雅是古鼎焚香,素麈揮塵,意思小倦,暫休竹榻,是帶雨種竹,無事鋤花的生活。 風雅是山之光,水之聲,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韻致,美人之姿態,皆無可名狀,無可執著,卻足以攝夢召魂。
  • 談談你的看法吧,古人享受美食的風雅
    生活需要儀式感,古人有沐浴焚香,撫琴賞菊。有一些看似多餘的前奏,往往能夠增添一份妙趣。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不是美食,而是一種工具--蟹八件。古時候吃蟹分為「文吃」和「武吃」,「武吃」就是直接上手吃個酣暢淋漓,「文吃」其實就是吃個風雅,享受整個過程,使其更具儀式感。
  • 隱居十六觀,看古人風雅!
    可從中一窺古人風雅。1651年中秋之夜,陳洪綬(老蓮)醉酒西湖邊,他提筆為友人沈顥作《隱居十六觀》圖冊並題贈予他,次年,老蓮逝世。陳老蓮的畫中,主角可能是戰國時期宋國的惠施,在政治失意時去訪莊子,結成至友,才有了中國哲學史上的「濠梁之辯」。即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 慢(深度好文)
    至於很長一段時間,沒能停下來,好好地看看眼前這個世界。不妨給自己一個慢下來的機會,讓時光慢慢悠悠地過,感受到歲月在指尖流淌的善意。01慢下來的生活,更美。當你慢下腳步,就會發現,生活原來是這樣的美妙。不那麼匆匆忙忙的時候,試試步行、腳踏車,看看街邊的樹木,尋尋天空的雲彩。在尋得半日閒的時光裡,要比安靜更多一份靜謐。這樣的一種靜謐,能聽見螞蟻翻動樹葉的聲音。
  • 如何像古人一樣風雅地好色?
    在歷史中,中國古人曾用「茜」來表示這個民族最愛的大紅色,其意之本源就來自「茜草」這種植物染料。茜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鮮紅而細長,其中含有大量紅色素,可提煉出來作為紅色染料。漢代以前,茜色是皇帝的御用服裝色彩,後來隨著茜草的大量人工種植,到隋唐時期,國風富麗,茜色也成為當時的流行色,如果仔細去看看唐代的美人圖,還真是不少貴族「美女」都穿著茜色衣裙呢。
  • 心浮氣躁時,不妨讓自己停一停,慢下來才是突破困境的開始
    在每天都很「拼」的狀態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由於長期的壓力過大和休息不好,我開始耳鳴,開始聽見旁邊人說話我都覺得很吵,心裡很煩。而自己的那些想法,一個也沒有實現,我開始著急,開始對任何事都沒有耐心,整個人變得非常的浮躁。
  • 古人認為的四喜四悲之事,你都知道幾件
    在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太多妙趣橫生的生活見解。它們都是先輩們用漫長的生活經驗堆積出來的,有的到現在仍然有著獨特的意義。古人曾經為人生總結了四大喜事和四大悲事,都很契合以前的生活環境,現在也有著一點的借鑑價值,快來看看吧。
  • 古人做的那些「附庸風雅」的事情
    我們現在的生活,我們過的絲毫不從容,現在不妨放慢下腳步,跟隨我一起來看看古代的那些文人做的那些附庸風雅的事情吧。一、下棋下棋就是對弈,圍棋黑白之間,蘊含著天地宇宙萬物之間的關係,楚河漢界內外,包含著戰場之上無情的廝殺。棋給我們帶來的啟迪和感悟,棋給我們帶來的內涵被無限的擴展。棋盤之中的天地,讓人似乎與之融合在一起,這成為了我們棋文化的最大的特點了。
  • 會稽山水間,骨子裡的風雅中國
    中國,在乎山水之間。上下五千年中國,山水二字,已是銘刻入骨的信仰。
  • 讀《和風一起散步》有感:慢下你的腳步,和上帝一起散步
    曾經以為中國優秀的繪本不多見,直到看到了熊亮的這本《與風一起散步》才發現原來古人的思想所給與我們的啟發,是個巨大的寶庫,它可以源源不斷地產生優秀的作品。一個沉睡的小人,正在床上做著慵懶的夢。我想大概沒有多少人喜歡在沉睡的時候被喚醒,許多人的夢想是自然醒,睡到不想再睡然後再起來,就不會留下什麼遺憾。
  • 請慢下匆匆的腳步
    尷尬間,小美女主動替我解了圍,在她的熱心建議下,我總算完成了點餐,吐司麵包加牛奶水果撈,有吃有喝,妥妥滴。找了一個靠窗的座位安靜等餐,聽著店內低緩而慵懶的音樂,時不時還傳來麻將的叫牌聲,環顧一圈才看到是一位小帥哥對著手機玩得正酣,我啞然失笑。
  • 韓磊新歌《在此》風雅上線 唱出武漢自信
    歌曲《在此》由馬上又作曲,喻江作詞,寫得開闊而風雅,是粗獷的風雅,是帶些野性的風雅,是雄健的風雅。同時,包容極大,境界格局極大,姿態極為灑脫自由,為武漢人民、乃至中華兒女,都預留下了寬廣的情懷空間。搭配實力唱將韓磊深情加持,以雄健渾厚端正之音準確的詮釋了歌曲的神魂。歌聲帶給我們瀟灑俯仰天地、磊落面對過往未來當下的大氣灑脫。
  • 古人說「勸賭不勸嫖」,下半句十人九不知,古人處世智慧讓人佩服
    俗語一直是中國文化中一支特立獨行的文化載體,它有別於唐詩宋詞等文人墨客的迤邐之風,用簡單直白的話語體現著那個時代老百姓的純樸與自然。雖然體裁有別,但初心不改。古詩詞是為了抒情言志,而俗語更是如此,尤其更著重於導人向善,傳播為人處世的社會經驗,可以說俗語在某種程度上更加適用。
  • 雜談|那些你沒見過的春節風雅習俗
    古人們相信春季萬物生發,天地翠色,所以屬性上對應的顏色是「青」(青綠),而青色也是希望的顏色。我們都知道古人依靠種植生活,植物繁茂的生長,就意味著好的收成,意味著人們有食物可以吃,可以生存下來。所以人們都愛青色。統治階級為了表示自己與「天」的關聯性,也把穿青色衣服視作儀式之一。同理,春季對應的方位是「東」。
  • 八大公共博物館的館長齊聚演播室 共話「金華古人是怎麼精緻生活的」
    11月6日晚,「金報有V奇妙夜」的演播室迎來了一群特別的主播——他們是來自金華全市八大公共博物館的館長;介紹的主角則是8件稀世珍寶——各大博物館裡的「鎮館之寶」。八婺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從新石器時代起穿越萬年,通過「仕」古人當官的故事、「食」古人吃喝很講究、「飾」古人愛美真精緻、「寺」古人注重儀式感四部分,展開「金華古人是怎麼精緻生活的」。這是「讓文物走入百姓生活」特別活動之「博物館奇妙夜」直播節目的錄製現場。
  • 原來古人也愛吃生魚片
    不知大家是否了解,吃生魚片的飲食習慣,在古代中國早已有之。據《臨海水土志》記載,漢代生活在海邊的人們,會將生魚肉用鹽醃好之後儲存在瓦罐中。廣州近海,先民善食水產。南越王墓作為食在廣州的源頭,墓中出土了姜礤及多種魚骨,推測與食用生魚片有關。今天吃貨小編要介紹的,就是古人怎樣吃生魚片。首先,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字,膾。它的讀音是kuài ,和筷子的筷是一樣的。
  • 林宋瑜:風雅·附會風雅·山寨風雅
    讀著讀著,我就想到另一本書,也是來自美國,也曾在中國大陸風靡一時。那本書的名字叫《格調——社會等級與生活品味》,英文原名為《Class》。自從中譯本於上世紀末在中國大陸出版後,就一版再版。許多都市讀者(主要是時尚的白領、小資階層)以此作為生活方式的指南、時尚的哲學導師以及自我期待的社會等級定位。
  • 年輕人,請把你的腳步慢下來
    01腳步太快 會丟失自己北京時間12月29日凌晨1:30,1998年出生的張某某,在與同事一起走路回家的路上突然捂腹,暈厥倒地。同事立即呼叫120送往烏魯木齊本地醫院,經近6個小時急救依然無效,不幸離世。
  • 古人云: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什麼意思?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很多古語都有深刻的含義,是古人對於生產以及生活的結晶,其中蘊含著很多人生哲理,作為後人我們應該了解並傳承下去。只有這樣,古語才能更好地被人們所熟知而並不至於被遺忘。在眾多的古語中有一句話很有哲理「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這句話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意思。一、什麼叫做有事鍾無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