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古人也愛吃生魚片

2021-03-04 海昏侯

提到生魚片,相信大家馬上就會想到日式料理中的壽司和各式刺身。新鮮的魚類貝類生切成片,蘸特製的醬油和芥末直接食用,有種天然不具雕飾的鮮美。不知大家是否了解,吃生魚片的飲食習慣,在古代中國早已有之。

據《臨海水土志》記載,漢代生活在海邊的人們,會將生魚肉用鹽醃好之後儲存在瓦罐中。廣州近海,先民善食水產。南越王墓作為食在廣州的源頭,墓中出土了姜礤及多種魚骨,推測與食用生魚片有關。今天吃貨小編要介紹的,就是古人怎樣吃生魚片。

首先,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字,膾。它的讀音是kuài ,和筷子的筷是一樣的。


根據《說文解字》,「膾」的本義是細切的肉。《漢書·東方朔傳》記載,「生肉為膾,幹肉為脯。」所以「膾」指的是切得很細的生肉,其中以魚膾為主,又可寫作「鱠」。古人以膾、炙泛指美味佳餚,《孟子》中記錄了一個故事,公孫丑曾經問孟子「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斷然答道:「膾炙哉!」後人用「膾炙人口」這一成語比喻詩文令人品味無窮,廣為傳唱。

魚膾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先秦時期的青銅器上,就有「酥膾」的銘文,有學者考證這是一種調和魚肉膾,以為祭祀之用。《荀子·禮論》記載,「大饗,尚玄尊,俎生魚,先大羹,貴食飲之本也。」王先謙集解云:「本,謂造飲食之初。」這說明食生魚是從久遠的年代傳承下來的飲食風俗。


漢畫像石上的洗魚、剖魚圖

那麼,古人一般用什麼魚做魚膾呢?《詩經·小雅》有言:「飲御諸友,炮鱉膾鯉。」東漢辛延年有詩曰:「就我求珍餚,金盤膾鯉魚。」鯉魚,是製作魚膾最常用的一種原料。除了鯉魚,鱸魚、鯽魚、魴魚等也可以做成魚膾。製作魚膾時,古人對於魚的大小,也有嚴格的要求。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寫道,「膾魚肉裡長一尺者第一好,大則皮厚肉硬,不任食,止可作鮓魚耳。」可見一尺長的魚,最適合用來做生魚片。


南越王墓出土鯉魚魚骨

對於吃魚膾時搭配的醬料,古人更是挑剔。孔子曾經曰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不得其醬,不食。」魚膾不僅要切得越細越好,還必須與正確的醬料搭配食用。《禮記》記載,「膾,春用蔥,秋用芥。」古人認為芥醬味道辛辣,更適宜秋季。所謂芥醬,可能是用成熟的芥菜種子做成的醬料,與日式料理的芥末不同。


芥菜

除了蔥、芥,古人還將魚膾與生薑一起食用。《後漢書》中有一個故事,左慈與曹操參加一個宴會,曹操見滿座珍饈,感嘆獨獨少了一道松江鱸魚做成的魚膾。左慈讓人用銅盤盛水,用竹竿鉤上魚餌在盤中垂釣,須臾便釣起一尾鱸魚。曹操拊掌稱異,又說:「今既得鱸,恨無蜀中生薑耳。」可見東漢時,人們喜歡用生薑佐生魚片吃。


南越王墓出土姜礤,可磨取薑汁,或許與食用魚膾有關

至於生魚片的具體做法,古籍中不乏記載。唐代《提要錄法》中有關於鯽魚膾的做法:選取比較大條的鯽魚,洗淨,腹部開小口去內臟,處理好後把花椒和孜然塞入魚腹。每斤魚外表用二兩鹽和半兩油擦透,用酒塗抹魚的表面,再醃漬三天。醃好後把魚放入瓷瓶,用綿紙封蓋瓶口,一個月後魚身變成紅色就可以切做魚膾了。

《大業拾遺記》中還留下了鱸魚膾的做法:「須八九月霜下之時,收鱸魚三尺以下者作幹膾,浸漬訖,布裹瀝水令盡,散置盤中,取香柔花葉,相間細切,和膾撥令調勻。」霜後鱸魚,肉如白雪。魚片切好後,還要與芬芳柔軟的花葉拌勻在一起,名為「金齏玉膾」。古人把吃魚,也變成了一件極盡風雅之事。在製作魚膾的過程中,刀功最為重要,必須快切薄片,銼去魚骨,魚肉如碎雪輕飄,最後得到「豰薄絲縷,輕可吹起」的生魚片。這與我們今天能夠吃到的順德魚生,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順德魚生

「驚世大發現——南昌漢代海昏侯國出土成果展」將作為常設展覽

已經在江西省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啦

想知道如何預約請點擊以下這條微信:

明天就要去看展!史上最全預約攻略!不看你一定後悔!

外省路線規劃:

聽說你們要來看我?外省的童鞋們!線路都給你們規劃好了!快來「約會博物館「吧!


往期珍賞 · 珍品目錄


(點擊標題  即可閱讀)

海昏侯墓考古專家:孔子衣鏡具有四大考古價值!

當我們看青銅器時在看什麼?

青銅|這些字你認識嗎?

來看看古人的炫富神器

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古代女子如何化妝?

連H&M的衣服也借用漢代元素?

在我知道了這些博物館的真相之後,忍不住哭了……

圍觀海昏侯|劉賀《衣鏡銘》裡說的啥?

《海昏侯現場》很精彩,不僅有呆萌的旁白,還有這些神回復……

責任整理編輯:顧詩穎

來源: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參考資料:

王子今:《秦漢名物叢考》

董躍進:《古代魚膾的原料和吃法》

王若涵:《膾不厭細:中國古人食膾習俗小考》

相關焦點

  • 中國的膾食文化——來一片大唐的生魚片?
    膾是古人經常食用,頗受歡迎的一種肉餚。何謂膾食?《說文解字》(卷四肉部):「(膾)細切肉也。所謂先藿葉切之,復報切之也…從肉。會聲。」 《禮記》(少儀第十七):「牛與羊、魚之腥,聶而切之為膾。聶之言月枼也。先藿葉切之,復報切之,則成膾也。」可見,「膾」是指一種切得很細的肉食品,以牛、羊、豬、鹿、魚、馬等為主要食材。然後世較多以魚制膾,又出現了單獨表示魚肉膾的「鱠」。
  • 提醒愛吃生魚片的人:這種寄生蟲40年來暴增283倍!幾招把風險降到最低
    倒些生抽、放點芥末,將生魚片往裡一蘸……在一些美食愛好者的眼中,海產品只有生吃才能嘗出鮮嫩口感。然而一項最新研究證實,有種海洋寄生蟲近40年間增長283倍,生吃海產品可能給健康帶來隱形威脅。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系主任、教授 陳舜勝本文作者|生命時報記者 水欣本文編輯丨王淑穎 張宇生吃水產品帶來健康隱患3月19日,由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團隊發表在《全球變化生物學》上的一篇分析研究論文揭示:1978~2015年間,全球範圍內寄生在海洋生物體內的異尖線蟲數量增長283倍,這無疑給喜歡吃生魚片的人敲響了警鐘
  • 日本生魚片很有名,但是中國生魚片並不陌生
    在中餐中博大精深的做法是多變的,人們逐漸習慣了火鍋、燒烤、油炸等重口味的烹飪方法,逐漸忘記了我國其實也有這種生魚片。之前,在廣東順德和廣西橫縣等地,仍有吃生魚片的傳統,這和日本有什麼區別,讓我們來談談。
  • 日本引以為傲的生魚片,其實是地道中國菜!
    如今的「刺身」與「壽司」一道,儼然已經成為當代日本料理的代表性食物,這幾乎令人忘記了,生魚片曾經也是中國的古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餚。兮甲盤先秦時代的膾,以牛、羊、魚、馬等為主要食材,後世則較多以魚制膾,因此又出現了單獨表示魚肉膾的「鱠」。
  • 美國吃生牛肉,日本吃生魚片,韓國吃生章魚,中國:佩服到五體投地
    就比如:美國吃生牛肉,日本吃生魚片,韓國吃生章魚,中國:佩服到五體投地!美國人吃西餐,沙拉等一些食物。西餐中的牛肉更是最愛,但是你知道他們其實吃的牛肉都是半生半熟的,甚至對於一些胃口比較好的喜歡吃把牛肉切開還可以看到裡面的紅血絲,這種牛肉吃起來口感還是很不錯的。雖然並不是適合我們的口感和消化,但是他們覺得那是人間美味。他們覺得如果牛肉太熟的話會影響口感,咬不動的感覺。
  • 韓國有生章魚,日本有生魚片、生雞蛋、生牛肉,老外:中國有啥?
    韓國有生章魚,日本有生魚片、生雞蛋、生牛肉,老外:中國有啥? 說起美食,各個地區都有各個地區不同的標誌。就像中國的南北方,各種的美食就大不一樣。無論是菜系、麵條還是各種小吃,南北方都會有一定的口味差異。連南北方都如此,不同國家內的差別就更大了。
  • 日本人經常吃生魚片,為啥體內卻不長寄生蟲?看完你就知道了
    日本這個國家位於一座小島嶼上,土地面積相對於中國的雲南省,但是附近卻有一大片深海,深海裡面有著非常多的海鮮,對於愛吃海鮮的人來說,肯定是特別的羨慕。中國人無論吃什麼樣的食物,都是會將它們烹飪一下,煮熟後就可以直接吃掉,想要達到味道更好一些,還會蘸上一些醬料啦。
  • 5種最好吃的日本美食,生魚片和壽司僅倒數,網友:看得我流口水
    2、生魚片一片片薄薄的生魚片,配上醬油、芥末等醬汁,入口即化,清爽滑口!在日本,生魚片叫「刺身」,是最受歡迎的美食之一,生魚片也是最符合日本美食理念「不能掩蓋事物原有的味道」。5、壽喜燒鍋壽喜燒鍋是一種甜味的日本火鍋,也是小編最愛吃的日本料理!壽喜燒鍋是把白菜、魔芋粉、牛肉卷、香菇等食材,放在日本特有的「壽喜鍋」中煮燉而成,因為是用醬油和特製的底料做成,湯汁越煮越濃,越吃越甜,吃起來特別美味!大家一定要嘗嘗!強烈推薦!這5種日本最好吃的美食,看的小編都流口水了,你吃過幾種?喜歡東達的點個關注唄。
  • 日本生魚片世界有名,但中國魚生也並非寂寂無名
    隨著日料的普及,大多數人對日本生魚片的接受度逐漸提高,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日本生魚片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中國古時就有吃魚生的習慣,那時還叫做「膾」,到了唐朝,國力空前,萬國來賀,魚生的吃法也就逐漸傳到了日本,經過改良和對食材的拓展,成為今天聞名世界的刺身。
  • 衝繩美食|割烹大鷲(大鷲壽し),超平價生魚片握壽司,拉麵料理
    住在衝繩北部的瀨底島附近要覓食並不容易,位於本部町的大鷲壽司,因為它開店的時間相當隨性,這次淡季的時間來,終於讓我們給吃到了,網友大讚大鷲壽司的生魚片壽司便宜又美味,其中最招牌的商品居然是拉麵!!!!!
  • 深夜放毒丨日本引以為傲的生魚片,其實是地道中國菜!資深老饕李白就是它的鐵粉
    如今的「刺身」與「壽司」一道,儼然已經成為當代日本料理的代表性食物,這幾乎令人忘記了,生魚片曾經也是中國的古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餚。兮甲盤先秦時代的膾,以牛、羊、魚、馬等為主要食材,後世則較多以魚制膾,因此又出現了單獨表示魚肉膾的「鱠」。
  • 酷似草魚,被稱為淡水魚中極品,做生魚片是一絕,不刮魚鱗才好吃
    在南方地區,像廣東、廣西都有吃生魚片的習俗,也就是把魚清洗乾淨之後,直接切成薄薄的魚片,然後用佐料醃製著吃,而青棍魚就是做生魚片的最佳選擇,堪稱是一絕。以前的青棍魚很多,不少人捕撈到這種魚,都會選擇用來做成生魚片吃,口感很好不說,關鍵是沒有一點腥味,很多人是愛不釋手。 但是也有人不愛吃生魚片,而青棍魚也可以用來煮熟了吃。不過這種魚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吃它千萬不要掛魚鱗。絕大多數的魚都是要掛魚鱗的,尤其是像草魚這樣的大魚鱗的魚,而青棍魚的魚鱗更大,但是烹飪的時候卻不要掛魚鱗,不然就不好吃了。
  • 生魚片裡居然有菊花?
    在居酒屋點生魚片的拼盤的話,作為裝飾有時會配上菊花。大部分人可能都以為菊花只是裝飾,所以不吃吧。其實,這種菊花是可以吃的,生魚片配上菊花是有理由的。食用菊——小菊刺身に添えられる菊は小菊という食用菊です。つまり、食べられます。中國では延命長壽の漢方薬として、昔から菊の花を食べる習慣がありました。
  • 為什麼生魚片日語是「刺身」?開動前,5個必學的日本料理漢字篇!
    日式炸雞「唐揚」:原來名稱跟中國有關?日本居酒屋、便利商店都可以看到「唐揚」,意思就是炸雞。「すし」原本意思與「酸」有關,「す」就是酸的意思。因為早期壽司做法會讓魚類發酵,略帶酸味,所以叫做「酸し」。生魚片的日文「刺身」:明明生魚片是切出來的,為什麼寫成「刺」?日本壽司店、居酒屋必吃生魚片。常點的人應該都知道,生魚片的日語是「刺身」。「刺身」讀做「さしみ()」,意思是將新鮮魚肉、其他肉類生切成薄片後,沾上醬油等佐料吃的料理。
  • 《古人的餐桌》
    鱘鰉味極鯉躍龍門流水之魚盈腹皆子秋風思鱸絲縷飄逸鱉著兩裙鰒魚味佳何以賊名蟹意人生一蟹不如一蟹 第四輯  其他類古人食量鄙嗇成鬼脂膏皆油醋香飄遠人沒份無下箸處 芥辛之美                                                                  我記得第一次蘸芥末吃生魚片,
  • 日本刺身藝術家,把生魚片做出「新境界」,吸引數萬人圍觀!
    其實他就是把刺身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造型,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少女的造型,所用的魚類也都是不一樣的,每種魚的魚肉顏色都不一樣,身上的花紋也都是不同的,還有就是魚肉的透明度,這些都要考慮到,做成以後的成品,讓很多人看了都驚嘆不已,吸引數萬人圍觀,比如用章魚做的少女形象,簡直太美了,這樣的生魚片看著就覺得特別好吃。
  • 【韓國美食】韓國「臭」名鼎鼎的黑暗料理 — 斑鰩生魚片知多少
    斑鰩生魚片是一種由鰩魚製成的發酵食品,有新鮮食用的,也有發酵後食用。 新鮮的斑鰩片신선한 홍어회는 보통 고추장과 같이 무쳐 먹는다. 대한민국의 남도 지방에서는 대표적인 잔치 음식이다. 비빔냉면에 신선한 상태의 홍어회를 곁들여 회냉면으로 먹는다.
  • 生魚片太新鮮反而不好吃?那麼師傅「鮮魚熟成法」是什麼?
    生魚片太新鮮反而不好吃?那麼師傅「鮮魚熟成法」是什麼?日本自古有很多魚類保鮮的方法,早期沒有冰箱,壽司師傅為了保持魚肉鮮美,會採用「熟成」的方式將魚的鮮味提煉得更濃鬱,經過熟成的生魚片,味道反而比新鮮捕撈的魚吃起來更鮮甜,這也是懷石料理常見的烹調手法。
  • 還能好好吃壽司和生魚片嗎?這種寄生蟲數量暴漲300倍意味著什麼?
    本周,我們為您精心挑選了 3 篇「科學 60 秒」英語新聞:還能好好吃壽司和生魚片嗎?這種寄生蟲數量暴漲300倍意味著什麼?| 2:35想提高創造力?轉轉眼睛就能行 | 1:43如何在不知不覺中吃得更少?| 1:19點擊即可收聽新奇的科學發現~還能好好吃壽司和生魚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