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體育動漫,像《棒球英豪》、《足球小將》、《灌籃高手》等等,不僅收穫了一大批忠實粉絲,更讓很多人從此愛上了這些運動。這些動漫傳達的永不服輸的精神,在日本體育的發展之路上功不可沒。
今天來給大家說一部非常有名,也影響了日本不止一代人的體育類動漫,它就是1998年~2003年在《少年JUMP周刊》連載的,以圍棋為題材的少年漫畫——《棋魂》。
《棋魂》原作堀田由美,漫畫由小畑健繪製,為了保證內容準確,還特別邀請了日本棋院的女棋士梅澤由香裡擔任監修。在動畫中,每一集都會由梅澤由香裡來講解一些簡單的圍棋知識,所以除了好看之外,對於圍棋的科普也非常有用。
《棋魂》中平凡的主人公近藤光,因為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一個舊棋盤,就在他接觸棋盤的一瞬間,附身於棋盤中的平安時代天才棋士——藤原佐為的靈魂進入了小光的體內。
從最初幫助佐為實現夢想,到逐漸愛上了圍棋,在成長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優秀的對手們,在他們的激勵和幫助下,光終於找到目標並為之奮鬥。
有同樣歷程的動漫主角還有《灌籃高手》的櫻木花道、《火影忍者》的漩渦鳴人等等。
看起來似乎有些俗套的故事,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得益於,整部作品除了講述主角的成長過程之外,還充分展現了圍棋的魅力。
原本在一般人看起來高深莫測的圍棋,卻通過簡單的畫面被展現了出來,因此吸引了大量粉絲開始關注和了解圍棋,為日本的圍棋界輸送了大量新鮮血液,推動了在當時原本有些低迷的日本圍棋事業的發展。
《棋魂》的另外一個成功之處,就是在於它描述了每一次棋局的過程及結果,卻從不過分表現專業技巧,而是重點描述棋手在對弈時的精神狀態和心理變化,一心求勝的迫切、不願認輸的倔強、輸棋之後的懊惱等情緒。
它還生動地刻畫了對弈棋手之間既對立又相互牽絆、互相尊重的情感。因此即使拋開圍棋,讀者也能從中獲得一種精神力量,這遠比單純地普及專業知識有效得多。
儘管棋魂已經把圍棋的規則等專業內容化繁為簡了,但還是有大量的專業術語,給大家講解一下動畫裡面出現的那些日本圍棋的「頭銜」都是什麼意思。
在日本,所謂的頭銜,其實是職業圍棋的一種特色賽制,通過比賽獲得的頭銜並不是永久的,如果有挑戰者戰勝了現任頭銜的持有者,那麼頭銜就會轉移到挑戰者的頭上,由挑戰者持有。
不過,雖然說頭銜的持有者會變,但同時還規定,只要在對戰中達成「五連霸」,或累計10次摘得頭銜,就可以擁有永久的「名譽頭銜」,名譽頭銜會伴隨棋手一生,是日本圍棋界的最高榮譽。
日本職業圍棋的頭銜一共有7個,包括本因坊、棋聖、名人、王座、天元、十段、碁聖。參加這些頭銜戰獲得的不僅是極高的名譽,還有豐厚的獎金。
先來說說《棋魂》當中最常提起的「本因坊」。
「本因坊」這個詞來自佛家,僧人日海居住的塔頭※就叫「本因坊」,後來德川家康讓他主持官方的「碁所」,他就以「本因坊」為名,並給自己改號為「算砂」,就是第一代本因坊算砂。
《棋魂》中的本因坊秀策是江戶時代後期的棋手,原名桑原虎次郎,十一歲的時候就取得了初段。1849年在御城碁創下了十九局全勝的記錄,聞名天下。可惜他34歲時因染上了霍亂,英年早逝。
(※塔頭:高僧圓寂之後,在塔旁建的守塔用的庵院。)
(秀策的棋譜)
1936年開始,本因坊第21代當家名人秀哉考慮放棄名號,日本棋院開始住持本因坊戰。本因坊從此不再是世襲的稱號,成了日本圍棋界的一個頭銜。
(日本棋院)
目前日本持有名譽本因坊稱號的有五個人,包括高川格、坂田榮男、石田芳夫和趙治勳,其中高川格完成了九連霸,很多年之後,韓裔的趙治勳超過了他的記錄,完成了十連霸。
接下來說說名人戰。其實最早的名人可以追溯到日本戰國時代。1578年,織田信長和僧人日海(本因坊算砂)對弈,因為驚嘆於他的棋藝之高,因此尊稱他為「名人」。僧人日海既是第一代本因坊,也是第一代名人。直到1962年,日本棋院才開始舉辦名人戰。
最後說說棋聖戰。棋聖戰開始於1976年。說到棋聖,就不能不提當代的圍棋大師——中國福建省出身的吳清源(已故)了。
吳清源是日本公認的「昭和的棋聖」,其實力被譽為當代第一。
日本的棋聖戰歷史上,獲得名譽棋聖稱號的有藤澤秀行和小林光一。
(藤澤秀行)
其餘的「王座」、「天元」、「碁聖」、「十段」四個頭銜戰影響力相對較小。擁有「名譽王座」稱號的有加藤正夫;擁有「名譽天元」稱號的有林海峰;擁有「名譽碁聖」稱號的有大竹英雄和小林光一,「名譽十段」稱號暫時還沒有擁有者。
為了將圍棋發揚光大,日本棋院近年來也在積極致力於培養年輕的棋士,進行國際對戰和交流。除了日本國籍的學生,日本棋院還面向世界,招收包括中國國籍在內的,有志成為專業棋士的外國學生。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日本棋院官網了解一下~https://www.nihonkiin.or.jp/)
以上就是日本圍棋的小科普啦,對圍棋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先去補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