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矮身材誤一生,錯過這一時期後悔也晚了!

2020-12-10 健康界

「大多數孩子都是因為比同齡人長得矮,或者性早熟來看診的。」祈福醫院兒科李志強副主任醫師說,自生長發育專科門診開診以來,受到了家長們的歡迎,紛紛帶孩子前來就診。

其實,不僅孩子長得慢了要就診,長得太快了也應該要就診。而且,並不是所有的矮身材都需要進行幹預,有些孩子確實會「晚長」,主要看骨齡的情況。

因身高太矮,14歲少女足球運動員夢碎

14歲的小菲(化名)身高150CM,她很想當足球運動員,但教練說她身高不夠,就到醫院檢測骨齡,一查發現她的骨骺已基本閉合了。「身高干預要在骨骺閉合前才有效,很遺憾,太晚了!」李志強說。

小菲的爸爸身高170CM,媽媽身高153CM,按照遺傳身高的預測法:女孩:(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6.5CM,男孩:(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6.5CM,遺傳身高是可以達到155CM的。

現在的孩子吃好喝好,為什麼沒有達到遺傳身高呢?原因就在於性早熟。據了解,一般女孩子從乳房發育到月經初潮,需要三四年的時間,而小菲卻是在一年之內便完成了這一過程。「其實她現在的身高屬於正常值偏低,如果快速發展的青春期及時用藥控制,起碼還是能長到遺傳身高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8歲女孩發育早長得高?最終身高未必高

8歲的梓童(化名)近一年多來乳房逐漸增大,媽媽帶她前來就診時,李志強發現梓童明顯比同齡的女孩高出一截,骨齡檢測發現,她的骨齡已與11歲的孩子相近。

也就是說,梓童的身高要與11歲的孩子相比,這樣一來,她的身高並不突出,甚至還比平均身高矮了幾釐米。「過早發育會導致骨骺過早閉合,雖然現在長得高,但若不進行幹預,一旦骨骺提早閉合,最終身高會低於正常發育的孩子。」李志強說。

原來還為自己「高人一等」而沾沾自喜的梓童一聽,頓時著急起來。「經過性激素激發試驗檢查,孩子確認為中樞性性早熟,可通過藥物抑制過早、過快的性發育,改善因骨齡提前而減損的成年身高。」得知可以治療後,不願「低人一頭」的梓童鬆了一口氣,乖乖接受了治療。

李志強提醒,兒童性早熟不僅影響成年身高,還會影響生殖系統發育及心理健康,導致自卑、早戀等一系列問題,應及早就醫治療。

是否「晚長」要檢測確認,否則耽誤孩子一生

孩子長得矮,有些家長則認為是「晚長」,靜觀其變。對此,李志強說,晚長的情況確實有,但要注意排除其他疾病,他剛接診的一個3歲9個月的男孩子就是如此。

該男孩比一樣大的小夥伴矮小,媽媽帶過來查骨齡,發現是2歲孩子的骨齡。「這種孩子要明確骨齡落後的原因後根據病因治療,孩子是有可能追趕生長的。但也有可能是生長激素分泌不足,需要進一步檢查生長激素激發試驗,如果結果正常,那孩子可以暫時觀察,監測生長發育情況,定期複診。如果發現生長激素缺乏,就要儘早注射生長激素。」

所以,李志強建議家長,最好還是帶孩子到醫院檢測骨齡等相關檢查。如果是晚長,大可以靜待花開;如果不是,也好提前幹預,以免錯過最佳幹預期,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定期評估,發現異常應及時就診

李志強表示,孩子的身高約有70%是由父母遺傳決定的,剩下的30%與營養、睡眠、運動、情緒等後天因素有關。同時疾病與發育情況對後天的30%也有較大的影響。所以,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作用負責任的家長,還應定期評估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繪製生長發育曲線圖(身高、體重、體質指數等),定期監測骨齡(6個月至1年1次),發現生長偏離應及時就診。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發現女孩小於8周歲出現乳房發育或小於10歲出現初潮,男孩小於9周歲出現睪丸發育,或者出現沒有原因的身高躥長(年生長速率≧10cm),都要儘早到醫院就診。

相關焦點

  • 孩子個子矮影響太致命,家長的這些錯誤觀念耽誤孩子一生!
    俗話說,「一白遮三醜,一矮毀所有」孩子的身高問題一直是困擾很多家長的難題。據研究表明:90%的矮小兒童都有自卑、抑鬱等心理障礙。而成年後,他們還會比高個子面臨更多的婚戀、擇業壓力。身高問題直接影響了孩子的升學、就業及婚姻等方方面面。
  • 想讓孩子長高個,就別在這個點叫醒他,錯過身高猛漲期後悔都晚了
    孩子在小的時候是長身體的關鍵時期,不能拔苗助長更不能過分虧待。想讓孩子長高個,就別在這個點叫醒他,錯過身高猛漲期後悔都晚了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會給孩子帶來3大危害危害一:減緩正常的生長速度孩子剛出生時,多半時間是在睡覺的,因為他需要長身體,在睡眠狀態下生長激素才能更好地促進骨骼、軟骨組織、肌肉以及其他組織細胞的合成與分裂
  • 許多孩子的身材為啥這麼矮 請粗心的家長看過來
    參照他的父母個高計算,孩子的遺傳靶身高至少應該在176-186釐米之間,但小東絲毫沒有達到此標準,看上去比媽媽還矮了一大截。對此,一頭水霧的父母迷惑不解,我們兩口子長的高高大大的,加上生活條件也不錯,怎麼兒子的個子這麼矮呢?
  • 孩子不長個?別拿「晚長」做賭注
    「孩子不長個子,或許等等就長了!」孩子身高發育慢,不少家長往往錯過了幹預孩子身高的最佳時機。12月19日,海南日報健康融媒工作室欄目《大醫精講》推出健康科普系列直播第五期《孩子不長個,別拿「晚長」做賭注》,邀請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遺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黃曉燕線上直播,為大家答疑解惑。
  • 孩子有這3個特徵暗示「身高矮」,再等幾年也長不高,別期待了!
    不知道各位媽媽是不是像我一樣,看見生活中或者電視上個子高的人不免心生羨慕,那個大長腿啊,要是我家孩子以後能長這麼長的腿就好了。哎,寶媽們還真別光說羨慕,其實自己家孩子的身高信號早在孩子身上表現出來了,家長一定不要錯過這個信號,否則,孩子再等幾年也長不高!
  • 娘矮矮一窩?孩子長不高到底怪誰,突破長高魔咒的四大條件要知曉
    並且擁有良好的身材和體型在未來的工作、生活當中都會有一些明顯的優勢。因此,現在的家長們都十分注重孩子的營養搭配,希望孩子長得高高壯壯。這也就導致父母很容易聽信一些關於身高方面的謠言。
  • 家長如何分辨孩子「晚長」還是「身材矮小」?這3點早知道早好
    有的人卻說孩子們的身高增長是有規律的,必須要在其增長最快的時候,調整孩子們的營養及飲食。但無論孩子們的身高增長是否有規律,很顯然家長們忽略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們到底是個子矮還是晚長個呢?要知道他父母的身高可並不矮,如果按照孩子的正常身高增長來看,此時的小魔童的身高應該得有165釐米左右了。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小魔童之所以這麼矮,是因為他是晚長型,並不代表孩子以後就是個矮子。
  • 有的人,錯過一次,便是一生
    文 |晴風圖 |網絡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一個人,你很喜歡,或者很愛,可是因為一些原因卻真正地錯過了。而在這之後,我們想去挽回,或者想要找回,卻發現,這樣的錯過便是一生了。02 有時候,錯過就是錯過了有時候,錯過後,我們才知道後悔,甚至錯過後,我們才知道挽回,可是不管怎麼挽回,不管怎麼後悔。我們始終要明白,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 晚發育孩子的幾個特質,對照看看,你家的孩子有沒有
    不見不知道,一見嚇一跳。上大學的外甥今年有點不認識了。去年高中畢業還是一個青蔥小男生,大學半年間就忽然長成了魁梧的男子漢。任如何想像,也無法想到他半年之前還是一個小矮子。記得當初親戚還因為孩子長得比較矮而發愁,還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過,當時醫生也是說只是發育晚。沒想到半年時間長這麼高。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一生中變聰明的時機很短暫,家長千萬不能錯過
    做了父母以後,我們都能體會到孩子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孩子是我們心中永遠的寶貝,是父母一生的牽掛,也是父母一生的驕傲,更是父母的精神支柱。作為父母,都想培養一個令自己驕傲的孩子,那麼,如何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呢?
  • 大三時,不顧大家的反對生下了孩子,我「後悔了」
    我之所以沒有告訴你們是因為我和王浩的幾個朋友知道這件事,他們都反對我這樣做,所以我不敢告訴你們,怕從你們這裡得到的反饋依然是不支持。所以一直隱瞞到現在。聽到這裡,我們所有人都沉默了。我想,當時的我假如從一開始就知道這件事,肯定是反對意見最大的那一個。
  • 初中是男生增長身高的黃金時期,平時注意這4點,將來才不會後悔
    文|教育智多星大家都清楚,初中階段是每位學生發育身體最快的時期,特別是男生,幾個月不見就完全變了個樣。當情竇初開的女生看到瘦瘦高高的男生時,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但是相反有一些同學,自己步入初中後也進入了青春期,發現身高几乎處於停滯狀態,或者長高的速度很慢,這些同學可能暫時覺得也沒啥,可長大後難免會後悔,會自卑。
  • 14歲男孩才1米4,3年後長高到一米七八,原來孩子只是晚發育
    在初二即將結束時,小築突然開始瘋狂長個,幾乎每晚都感到腿痛,飯量也猛增,三年時間轉瞬即逝,小築以每年10公分的速度瘋長,高考前的體檢中,小築淨身高已經達到1.78米,醫生說,上了大學還能再竄一竄呢!原來,小築不是個子矮,只是發育比較晚罷了。特別是在男孩子中這樣的現象不算少見,在小學初中時總是坐第一排的男孩上了高中突然「發力」,一下長成了大高個。
  • 全民新身高標準出爐,您重視管理孩子身高了嗎,別錯過黃金時期!
    人到中年,對於長得矮這個事實,已經習以為常了。但是,我還有孩子呀,據說人的身高,有70%受到遺傳因素影響,也就是說,我的孩子約有35% 概率和我一樣長不高! 實在不能接受,孩子將來可能會像我的一樣,一直受身高的困擾,時時刻刻仰視別人,受到一些無理之人的輕視,甚至被不公平對待。所以,決不能讓歷史重演!孩子是父母一生最大的事業,我相信每一位家長都和我一樣,願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為孩子出類拔萃的身高而付出不懈的努力!
  • 別把矮小症當是晚長,這些情況你有嗎?看完就清楚了
    許多父母在面對孩子長得矮問題上不以為然,都現在這個年代了,還有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長的矮,是發育晚,以後會追上的,但是有些孩子可能患有矮小症,正是因為家長的這種誤區最後耽誤了孩子長高的最佳時期,後悔不已。經過調查發現目前孩子矮小症的機率與前幾年相比增長了很多,身高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標誌,身高增長水平反映了兒童線性生長狀況和骨骼生長良好與否,也是兒童健康狀況的重要衡量指標。由於現在孩子的壓力大,有些孩子作業多的每天晚上都熬夜寫作業,或者是家庭因素,都有可能會造成孩子矮小症。
  • 學生高考完就後悔的三件事,高中生都做過,老師:現在後悔晚了
    學生們在高考結束後,即將迎來大學生活,經歷過高考的洗禮,學生們的思想和行為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時候不少學生才感慨自己高中時期有一些特別後悔的事情。如果自己沒有做過這些事情,那麼或許自己的未來會很不一樣。下面這三件事情,是大部分學生高考後最後悔的三件事情,來看看你們家的孩子有沒有這些問題吧。
  • 錯過身高最佳幹預期,11歲女孩「長不高了」
    佳佳媽媽非常自責,後悔沒有早點帶孩子來醫院。劉靜介紹說,疫情以來,因性早熟來醫院就診的患兒大幅上升,大骨齡佔比也非常多,這樣孩子的家長大多存在幾點思想誤區:爸爸小時候身高也不高,後期自然就長了;多補充營養品,就能長快了;孩子說不定是「晚長」……正是這些錯誤的認知,導致錯過孩子身高的最佳幹預期,甚至帶來終身遺憾。
  • 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時期」,家長別錯過,不然很難在彌補了
    由此可見,專注力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也是有黃金時期的,如果錯過,就很難彌補了。前段時間,曉靜帶著3歲的女兒去參加了一個口碑很不錯的早教中心,曉靜在領女兒試聽第一節課的時候,卻發現了兩個對比強烈的場景。
  • 14歲比別人矮半頭,兩年後突增22釐米,晚發育的孩子處處給人驚喜
    這也讓很多家長開始憂心起自家娃的身高。爹媽都不算太高,如果以後孩子因為基因遺傳的原因,因為個頭不高而處處比同齡人『矮一頭』,那可如何是好啊。我家鄰居的孩子就是這樣,14歲的時候足足比同齡人矮了半個頭,次次分座位都在第一排,量身高就從沒見長過個子,為此他媽媽為此還擔心的不行。結果上了高中後,這娃就開始『突飛猛漲』,一年不到就變身班級裡的大高個。
  •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偏矮 專家:長多高4周歲就能看出
    溫州網訊 孩子總不見長個怎麼辦?怎麼判斷自家孩子是否偏矮?5月是孩子長個黃金期,連日來不少家長領著孩子到市區各大醫院查骨齡。日前溫州市婦幼保健所發布去年溫州5歲以下戶籍兒童營養健康狀況調查,在376605名孩子中,生長遲緩的有1288人;而在日常門診中,身高偏矮患者佔到一半以上。市中心醫院統計顯示,去年5000多例門診中,矮小佔了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