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我有幸參加國家財政部組織的無線電頻率佔用費專項核查工作,由陝西省評審中心組隊,寶雞、鹹陽、省評審中心抽調17人參加,對海南省無線電頻率佔用費中央轉移支付專項資金進行了核查。由於工作面涉及到海南省海口、瓊海、三亞、儋州等地市,必須繞海南島一周,所以隨工作之便,遊覽了海南不少景點,海南島也給我留下了永久的記憶。我們一行是2011年6月30日坐南航飛機於下午14:30分抵達海口的,由海南省無線電監督管理局接待,下榻海南大酒店,受到了他們的熱情接待。第二天在省工信廳7樓會議室,由工信廳、財政廳組織工作接頭及情況匯報會,他們詳細給我們介紹了無線電頻率佔用費專項資金使用及海南省無線電管理建設情況,同時也介紹了海南島經濟建設及風土人情。
海南省簡稱瓊,位於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民主共和國相對,東北瀕南海與臺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
海南島位於我國雷州半島的南部。面積僅次於臺灣島的第二大島。從平面上看,海南島就像一隻雪梨,橫臥在碧波萬頃的南海之上。
海南島北隔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相望。瓊州海峽寬約20公裡,是海南島和大陸間的海上「走廊」,又是北部灣和南海之間的海運通道。由於鄰近大陸,加之島內山勢磅礴,五指參天,所以每當天氣晴朗、萬裡無雲之時,站在雷州半島的南部海岸遙望,海南島便隱約可見。
海南島是一個美麗富饒,歷史悠久的海島。歷史上海南島有三種古稱:珠崖、儋耳、瓊臺。據文獻資料,「珠崖」源於「郡在大海崖岸之邊,出珍珠」,故名「珠崖」;「儋耳」源於海南島古部落的繡面習俗〔在臉面上刻上花紋,塗以顏色,耳朵上戴有裝飾用的耳環而下垂〕,因而得名;「瓊臺」源於「境內白石有瓊山,土石皆白而潤」,宋神宗熙寧年間瓊州置瓊管安撫都監臺,遂稱為瓊臺。而根據考古工作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200處遺址和歷史文獻來推斷,至少在6000年以前就有海南島,並有人類活動。據《瓊州府志》記載,秦代海南屬其遙領的範圍。
海南島,是一個「四時常花,長夏無冬」的地方,氣候條件特殊。年平均氣溫在24℃左右,為全國之冠。7月份是最高氣溫的月份但平均溫度只有28.4℃,由於海風吹拂,並無十分悶熱的灼人之感;1月份是最冷月份,但平均氣溫為17.2℃,更是溫暖如春。海南島雨量充沛,年雨量在1600多毫米左右,其中以8、9月份降雨量最為充沛,時見暴雨出現,也常有颱風侵襲。
再說我們下榻的城市海口:海口市為海南省會。標誌性建築是世紀大橋(世紀大橋位於海南的海口市龍昆北路向北延長線上,主橋跨越海甸河,南端和建設中的濱海立交橋相接,北引橋與海甸島海甸五西路平接。大橋全長2663.606米,因其雄偉壯觀的造型而成為海口一個重要的旅遊景觀和城市標誌性建築,促進海口市旅遊業的發展)。海口這座城市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自北宋開埠以來,海口市隨著海南的發展而形成相應的規模。在歷史的長河中,海口市融匯在祖國歷史的激流中,伴隨著中華民族歷史脈搏搏動而湧動。海口於1926年建市,1950年解放。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海口市成為海南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郵電樞紐。2002年,瓊山市併入海口,海口市的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
海口市略呈長心形,地勢平緩。海南島最長的河流——南渡江從海口市中部穿過。南渡江東部自南向北略有傾斜,南渡江西部自北向南傾斜;西北部和東南部較高,中部南渡江沿岸低平,北部多為沿海小平原。全市除石山鎮境內的馬鞍嶺(海拔222.2米)、舊州鎮境內的舊州嶺(199.9米)、甲子鎮境內的日曬嶺(171米)、永興鎮境內的雷虎嶺(168.3米)等38個山丘較高外,絕大部分為海拔100米以下的臺地和平原。馬鞍嶺為全市最高點。地表主要為第四紀基性火山巖和第四系鬆散沉積物,呈較大面積分布,濱海以濱海臺階式地貌為主,西部以典型的火山地貌為主。全市地貌基本分為北部濱海平原區,中部沿江階地區,東部、南部臺地區,西部熔巖臺地區。
說實話,由於工作忙,還沒時間和機會好好遊覽海口市。我們1號、2號兩天分工查閱了海南無線電監督管理局2003年至2011年有關無線電頻率佔用費開支帳目,主要是查清固定資產購置情況,摸清建築物及設備清單和分布,以便現場核查。從3號開始,我們開始到海南各地逐一對帳面上的建築物和設備進行現場核對,沿途我們將順便瀏覽海南風景。
7月3日,我們前往瓊海,沿途經過海口附近的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離海口市區約20公裡,園內及附近有距今2.7萬年至100萬年間火山爆發所形成的休眠火山口群。其中最大者海拔222.2米,深90米,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因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嶺,是瓊北地區至高點。周圍還有幾十個小的死火山口或死火山眼。我還是第一次參觀火山口,我們來到最大的死火山口,它象是一個巨大的漏鬥,東南方有個預設口,我們從這裡進入,只見熱帶植物茂密,火山口已長滿荊棘叢草。我們順修的棧道向漏鬥底部,地下有火山巖洞群,是火山噴發的產物,被地質專家譽為頗具規模的火山巖洞博物館。我們又爬上漏鬥邊沿即馬鞍嶺,海口市盡收眼底,從上向下看,再看缺口向外翻滾的巖漿,仿佛通紅的巖漿從地下深處噴發而出,射向天空,翻流遠去。
遊覽完地質公園我們繼續向瓊海前進,廣昌縣內有個無線電管理站,有幾個人去核查了設備,過了中午到瓊海昌隆海鮮酒店吃飯,過後下榻玉帶灣大酒店。
瓊海市是中國海南省的一個縣級市。位於海南島東部,萬泉河口。瓊海,年輕而富有魅力的城市,被譽為海南省東海岸的明珠。充滿傳奇的紅色娘子軍、風光旖旎的萬泉河、殊驚世界的博鰲亞洲論壇,構架起瓊海的與眾不同。紅色的歷程、藍色的誘惑、綠色的魅力,張揚出瓊海光彩四射。
瓊海市由嘉積、博鰲、官塘三大組團構成的大瓊海,在 21 世紀初推進城市化進程中崛起為海南第三大城市。瓊海市倍受胡敬濤、江澤民、溫家寶、朱鎔基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與重視。他們親臨瓊海,向亞洲乃至世界發出熱情的邀請,博鰲亞洲論壇,聚集了四海群賢,也聚攏了天下目光。
當天下午,我們就在玉帶灣休息,其實這裡風景也不錯,酒店面海而建設,以帶環抱,遠望大海,近看椰林,人在房間,盡享美景。樓前面有漂亮的遊泳池,前面是海灣,雖然不是浴場,也可博一下風浪,再到遊泳池洗一洗,非常爽。
第二天上午,也就是4號,我們到亞洲博鰲論壇會址參觀,隨後搭乘遊船渡過萬泉河,遊覽了黃金海岸。下午檢查瓊海上墉固定站機房完後就向保亭七仙嶺出發,四點左右就到達七仙嶺酒店。
七仙嶺又名七指嶺,以七個狀似手指的山峰而得名。七峰似人的掌指豎立,直指蒼穹。前峰高大,海拔1107米,後六峰相依而小。當晨霧浮蓋時,遠看過去的七仙嶺,酷似七位姐妹披著薄紗直立,端莊窈窕;時近中午,雲霧消散,此時的七仙嶺又像七把利劍直指雲天,氣勢十分雄偉,屬海南島的名山之一。它位於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東北邊。我們到時,剛好是雲霧繚繞,七仙嶺時隱時現,過一會烏雲翻滾,雷雨交加。我們只好在房間泡溫泉,安心休息。
7月5日,在保亭七仙嶺酒店吃過早餐就前往三亞海南省無管局三亞管理站,核對資產後,隨路就去亞龍灣。先是遊覽了海灣沙灘,隨後我們就來到海螺博物館,嗬!大的,小的,各式各樣,奇形怪狀五彩濱紛,真的很漂亮。參觀完海螺博物館,我們又登山,來到電影《非常勿擾2》拍攝地,亞龍灣森林公園。只看到處都是小房子,他們叫「鳥巢」,分布在半山或山頂上的叢林山澗裡,當我們通過亞龍灣森林公園吊橋時,有人故意搖晃吊橋,弄得大家驚叫不定,好在有驚無險。當我們登上山頂,已經12:00時了,就來到中午就餐地海亞酒店,為了節省時間,吃的自助餐。我們很快就吃完了,就繼續遊覽,前面山頂上,有個觀景臺,登臺遠眺:南海,藍藍的海,一望無際,這才感到地球是圓的。山下的海灣,風浪波瀾,風景秀麗。你瞧,遠處有一個軍港,仃了幾艘艦艇,再用望遠銀鏡遠望,有很多軍艦一線停舶,這次真有幸,能看到軍港。遊完亞龍灣森林公園,我們又繼續向三亞市進發。下午四點左右入住,酒店在三亞市大東海旅遊區東海路1號,我住進六層的一個面臨大海的房間,真好!站在陽臺上,面對大東海灣,碧藍的海水波浪濤湧,潔白的海灘鑲嵌在青山綠水之間,如織的遊人在海邊遊弋與戲耍,真的是多麼美麗的畫卷。
美麗的三亞,位於海南島最南端,有大小港灣19個,是中國最南部的濱海旅遊城市。其因三亞河(古名臨川水)有三亞東西2河至此會合,成「丫」字形,故取名「三亞」。 是一個黎、苗、回、漢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是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樞紐;是中國東南沿海對外開放黃金海岸線上最南端的對外貿易重要口岸。它曾是隋朝譙國冼太夫人的「湯沐邑」;唐朝大和尚鑑真漂流登岸和傳道講經之地。中原衣冠人物之南來,客觀上在當地起了敷揚教化的作用,留下了諸多的人文勝跡。延及宋、元、明時期,三亞的經濟已有初步發展,棉紡業居全國領先地位,古代女紡織家黃道婆 早年在本地向黎族婦女學習紡織技術。這一時期還湧現了「瓊州三星」之一的嶺海巨儒鍾芳。
7月6日,在珠江花園酒店吃過早飯,我們就向三亞著名的天涯海角公園進發,約9時,我們到達公園門口。海南三亞諸多海岸旅遊區中的天涯海角,坦率地說它的自然風景在三亞並不是最好的。但因有歷史文人在此留下墨跡「天涯」和「海角」,加之上世紀八十年代著名歌唱家關牧村的《請到天涯海角來》歌曲的傳唱,以及熱播《西遊記》孫悟空跳不出如來佛手掌心的南天一柱和一些基本建設而使它越來越知名,值得一遊。
天涯海角就是南海邊的一堆稍大點的石頭,人們戲稱是:遠看石頭一堆,近看一堆石頭。這石頭處在海南島的最南端,人們將她稱為天之涯,海之角。在一個特大的石頭上刻有「天涯」二字,在旁邊的一堆石頭的頂上石頭刻有「海角」二字。所以稱作「天涯海角」,到了這裡似乎到了盡頭了。因有此忌諱,所以據說從古到今的大官們,特別是朝中位極人臣的大臣們,到海南後都忌到此遊玩。如果不信到此一遊後,回到廟堂必然丟官。想往上爬的官們也忌到此一遊,因遊了天涯海角回去後,想升官比登天還難呀。據說這是有例可查的,我是一介庶民,也快到離崗休息的時間了,對此言說只當戲言,而且特想反其道而行之。
我進了公園,向海邊走是一個下坡景觀大道,兩邊高大的椰樹,前邊海邊怪石林立,遠方碧海藍天,景色非常美。但導遊說不能照相,忌諱人生走下坡路,我偏不信,拿起相機就拍下這美麗的景色。當我們在「天涯海角」遊玩時,發現同行的很多人沒來,包括我們單位的朱主任、陳紅久、王福喜和省中心的人都沒來,哎!這些人?我大有找不到「天涯海角」不返回的勁頭,用我的相機拍下所有美麗風光。
我盡興的遊完景區,按時歸隊,然後我們再向南山寺景區進發。
南山歷來被稱為吉祥福澤之地。據佛教經典記載,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為了救度芸芸眾生,發了十二大願,其中第二願即是「常居南海願」。唐代著名大和尚鑑真法師為弘揚佛法五次東渡日本未果,第五次漂流到南山,在此居住一年半之久並建造佛寺,傳法布道,隨後第六次東渡日本終獲成功。日本第一位遣唐僧空海和尚也在此登陸中國,駐足傳法。中國傳揚千古的名句「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則更道出了南山與福壽文化的悠久淵源。
南山別名鰲山,是瓊南名山。距市區40公裡,遊覽區以北有255國道和海南環島高速公路通過。山高500餘米,山上終年祥雲繚繞,氣象萬千。南山寺枕靠南山雙峰,左丘右陵環抱,面向萬頃碧波。南山文化旅遊區共分為三大主題公園。
南山佛教文化園是一座展示中國佛教傳統文化,富有深刻哲理寓意,能夠啟迪心智、教化人生的園區。其主要建築有南山寺、南海觀音佛像、觀音文化苑、天竺聖跡、佛名勝景觀苑、十方塔林與歸根園、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素齋購物一條街等。
中國福壽文化園是一座集中華民族文化精髓,突出表現和平、安寧、幸福、祥和之氣氛的園區;南海風情文化園,是一座利用南山一帶藍天碧海、陽光沙灘、山林海礁等景觀的獨特魅力,突出展現中國南海之濱的自然風光和黎村苗寨的文化風情,同時兼容一些西方現代化文明的園區,主要建築有滑草場、滑沙場、」黎苗民族風情苑。神話漫遊世界、黃道婆紀念館、海洋公園、海底世界、花鳥天堂等。
十一點左右,我們到達景區大門,按瀏覽線路,我們坐電纜車先參觀了金玉觀音,那麼多金子的觀音像,還有幾粒很珍貴的舍利子,真的很稀有。南山寺挺大,中午,我們在素齋堂吃飯,完後接著瀏覽南山寺院、還有國家領導人在那裡的植樹。最著名的就是那個海上的三面觀音像啊!好大好大,覺得自己真渺小啊。還有就是從山上看海!藍藍的啊!真是碧波蕩漾!吹著風!那叫一個愜意!甭管你身邊多少人跟你嘚吧嘚吧的說話,你就覺得特別的靜!心裡特別的靜!
南山寺堪稱石雕藝術的寶庫。到此一遊,如同湖覽雕刻藝術的畫廊,使您的情感飛向天上人間合為一體的浪漫境界,並受到極大的藝術感染和歷史文化知識的教益。
遊完南山寺景區,我們返回三亞,吃完飯回珠江花園酒店休息。
7月7日,吃完早餐,就向儋州進發,路過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我們就向森林公園深處進發。
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海南島西南部,距粵海鐵路、環島高速公路尖峰出入口7公裡。總面積447平方公裡。公園以神秘的熱帶雨林、神奇的自然景觀、獨特的 氣候條件、山海相連的地理優勢,成為海南六大旅遊中心系統之一。 公園擁有中國現存整片面積最大,保護最完好的原始熱帶雨林。從濱海至1412米的主峰分 布著七個植被類型,形成垂直的植被帶譜。擁有維管植物2800多種,動物4300多種(含昆蟲)。被譽為「熱帶北緣生物物種基因庫」。
走進尖峰嶺,但見眼前古木參天,良材濟濟。林海中奇形怪狀的樹根、盤根錯節的藤蔓互相纏繞,構成一道道天然屏障。就連那些枯死的大樹上,也有附生植物巧妙地繁殖著,千姿百態,美不勝收。雨林的底層,是不計其數的真菌,以及各式各樣的花草;在海拔六七百米的河谷地帶,則密集地生長著堅硬如鐵、千年不腐的石梓、黃檀等優質喬木。這裡還有與恐龍同時代的「植物活化石」——樹蕨,幾米或十幾米高的主幹從山澗中昂然挺出。這片熱帶原始雨林也是一個動物世界。這裡有四大類人猿之一的黑冠長臂猿,以及雲豹等動物16種;有鳥類近150種,昆蟲4000多種。僅蝴蝶就有300餘種,可與號稱「蝴蝶王國」的臺灣省相媲美。藍天白雲、峽谷溪流、參天古樹、飛禽走獸、奇花異草、珍稀物種,尖峰嶺無處不體現出「回歸自然」的主題。
我在上山的路上,發生一起難忘的事情。那就是在景區服務區路旁,一個大鐵籠子裡,關了一隻美麗的小猴子,我拿相機就近拍照,不料一不留神,小猴子快速伸出爪子抓住相機的掛繩把相機拽了進去,猴子以為是吃的,看一看,磕一磕,這下把我急壞了。我叫其他的同伴拿吃的轉移猴子的注意力,猴子果然放下相機,可相機滑落在石頭縫裡,我叫景區的人無人應,我楊言打開鐵籠放走猴子也無人管,怎麼辦?我跑到路邊的飯館,借了一個燒火鉤,捆在拖把上,趁著猴子不注意,伸進鉤子鉤住相機掛繩拿出了相機,總算是虛驚一場。雖然相機表面有磨損,但還能正常使用。單位同事用相機把過程錄了下來,我回來看了看,認為質量不好,也就沒要過來保存。
看完原始森林,我們就下山來到一個天池邊,這個天池海拔810米,是尖峰嶺國家森林公署的主要景區。天池為40公頃的高山湖,最深水位8米,周邊有尖峰嶺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植物園、珍稀動物園、「四海奇觀」、「虎嘯龍吟」等景點,四周是常綠的熱帶雨林,環境優雅、空氣清新;四季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9.7'C,夏季平均氣溫22'C,是著名的避暑勝地。我們就在這湖邊水中的一個草堂中吃中午飯,真是別有一番風趣。
吃完中午飯,我們穿過雨林谷,來到雨林谷渡假村。這裡坐落在雨林谷核心區內,年平均氣溫約20攝氏度,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高達2-10萬個/立方釐米,空氣清新、風景秀麗,是休閒度假、養生保健、高端會務、觀光旅遊的理想場所。度假村擁有木屋客房11棟,造型獨特,設施齊全。我們登記分配好住房後就自由活動,我先是到雨林谷就近玩了玩,風景很美。後到渡假村中華鱘養值池參觀,好傢夥!我從來沒有看過如此之多,如此之大的中華鱘,大大小小養殖了十幾個大池子,大的中華鱘一個有200來斤重!
當夜幕降臨,雨林谷的夜晚既寧靜又騷動,聽:蟬鳴蛙叫,鳥語鶯唱,猴呲猿嘯。渡假村中的煹火晚會,給這大自然帶來人類騷動。
7月8日,我早早的起床,為的是盡情呼吸負氧離子含量極高的清新空氣,享受這大自然寧靜美景,漫跑在雨林幽谷之中,真的是用語言難以形表的感觀。
吃完早餐,我們乘車出景區又向儋州出發。到儋州檢查完省無管局儋州管理站就吃中午飯,隨後就返回海口,結束了沿海南島環島的工作檢查遊旅之行。
隨後的三四天,我們在海南省無管局七樓會議室查閱03年到11年無線電頻率佔用費會計憑證及相關合同資料,搞清無線電頻率佔用費中央轉移支付資金的使用和結餘情況。我完成了05、09兩個年度的核查和統計工作,將情況交由匯總的同志匯總。13號,我和本單位的穆興龍以及興平的兩位同志乘飛機返回陝西,就在鹹陽飛機降落時發生了驚險的一幕,飛機降落剛接地面跑道時,不知何因又突然拉起,在空中繞了一圈再次安全降落。肯定出了什麼狀況,擔沒有引起旅客的驚慌,飛機上的乘務員也沒作任何解釋,給我留下了永久的懸念,我也就這樣結束了海南工作隨遊之旅。
作者簡介:熊中國,男,中國共產黨員,某兵團團級軍轉幹領導。祖籍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人長竹園鄉。軍旅作家,喜攝影、自駕、旅遊、徒步、愛好廣泛,性情中人,生性爽直,軍人作風。
郵箱16091696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