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曹操對關羽如此厚恩他為何離曹而去?看完心疼曹操

2020-12-12 歷史中人生百味

東漢末年皇室衰微,漢室傾頹,天下群雄並起,以至於造就了一個混亂的、英雄輩出的時代。

關羽,字雲長,三國時期名號最為響亮的英雄人物之一,因為他的豪氣幹雲、萬夫不當、最重要的是忠義無雙而受中華文化歷代的推崇,忠義「武聖」甚至與「文聖」孔子齊名。

在民間,關羽也被叫做關公、關二爺、關帝君,人們還將他視為神來祭祀膜拜,並且產生的關羽信仰還流傳到了海外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越來越多的人信奉關羽。

大家都聽過一句話「身在曹營,心在漢。」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跟這個有關。

建安五年,曹操攻破劉備,劉張兄弟在戰爭中被衝散,彼此下落不明。而獨自守下邳的關羽為了營救劉備被曹操圍在了芒碭山。

曹操生性愛才,不忍殺了關羽,於是便派關羽的老相識張遼前往試探關羽,關羽自然是表示不會歸降,張遼便說你若歸降則有三條便利,若是戰死則有三條罪過

三罪則是:

你和劉備桃園結義,曾發誓同生共死,如果你先死則有悖誓言;

劉備一家老小都託付給你,死了則有負依託;

你文武雙全,有勇有謀,不建功立業,卻白白戰死,非大丈夫所為。

生則有三便:第一,可保二位嫂夫人平安;第二,不負當年桃園之誓;第三,可留下英雄之身,匡扶大漢。關於沉思良久,覺得張遼言之有理,於是便與曹操立下三約,其中最重要的一約便是一旦得知兄長下落,無論天涯海角也要前去相會。

曹操準了三約,關羽便降了曹操。

關羽進入曹營以後可以說待遇是曹操所有將領都比不了的。

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不說,還賞賜給關羽無數的金銀珠寶,玉器豪宅,以及若干美女,這些都是關羽跟隨劉備時想像不到的。

最誇張的是,曹操在吃一道美食時,鮮美無比,隨即叫下人問這是什麼,下人說這是半歲的小鹿肉,曹操聽後道:馬上給關將軍送去,連爐子一起端著,半路上不可涼了。

喝到美酒時,心想吃肉怎麼能沒有好酒呢?趕緊叫人給關羽送去,還說道一定要在鹿肉吃完前送到!

半個時辰內連著兩道賞賜!讓跟隨曹操多年的身邊江將士們好不眼紅。

呂布戰敗被曹操所殺後,天下良駒赤兔馬便一直無主,曹操之子曹丕曾經三次向曹操討要赤兔馬,都被曹操拒絕,可是在曹操看到關羽坐騎羸弱的時候直接把赤兔馬送給了關羽,還說道寶馬配英雄乃是天下絕配!

可是關羽得到了赤兔馬後首先想到的便是:有了這匹馬便可日行千裡,一旦得知兄長下落一日之內便可相會。

曹操聽後心灰意冷,隨即頭風發作倒地不起,身邊的將領們紛紛表示丞相你對關羽恩比天高,關羽卻還念著舊主,不如殺了他!

曹操說道:聽著,關羽的忠義舉世無雙,更是眾將楷模,我寧願他與我為敵,也不想殺他。

其實關羽最後沒有跟隨曹操也是歷史必然,主要有下面2個原因

一、劉關張三兄弟桃園結義「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的誓同生死的感情並不是曹操的恩賜就可以取代的。

二、關羽與曹操從根本上來說道不同所以不相為謀,《三國演義》中尊劉抑曹是很明顯的,而劉備又是漢室後裔,所以一身正氣想要匡扶漢室的關羽自然不會與曹操同道,因為他覺得輔助劉備才是正道。

其實不僅僅是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三國演義》中還有許多經典故事,如曹操「煮酒論英雄」、劉備「三顧茅廬」、關羽「溫酒斬華雄」、諸葛亮「草船借箭」等,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

現在《三國演義》的衍生品非常多,各種影視劇也是層出不窮,但是只有品味原汁原味的原著才能真正的體會到名著的魅力所在。

《三國演義》不僅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還開創了歷史小說的先河,同時代表著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

作者羅貫中用他的如椽大筆藝術地再現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這一段歷史畫卷,描繪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塑造了眾多性格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相信很多喜歡三國的朋友們對原著都是又愛又恨,文言文讓人看得一頭霧水確實是令人苦惱的一件事,但是現在,仍然被這個問題所困擾的朋友們不用擔心了,在這裡為大家推薦這一本無障礙無刪減版原著《三國演義》。

正版印刷、字跡清晰、方便開合的書本釘裝、半文言文即不丟失原滋原味又能讓讀者做到高效無障礙閱讀,簡直是喜愛《三國演義》的朋友們的福音!

現在這本書只要22.8元,沒錯只是一頓午飯錢,你就能把這本方方面面為讀者而生的三國原著帶回家!趕緊點擊下方連結吧,先到先得哦:

相關焦點

  • 許褚可平馬超趙雲,為何曹操不派他去戰顏良?原來曹操太精明了
    許褚可平馬超趙雲,為何曹操不派他去戰顏良?原來曹操太精明了官渡之戰是三國時的1次重要戰役,而在羅老的《三國演義》裡也有十分詳細的描寫,而且關羽也就在這次的戰鬥裡一下子名揚了四海。在這次袁曹爭霸的大戰裡,袁紹派出了手下第1的王牌猛將顏良,而曹操則一口氣出動了宋憲、魏續、徐晃這3員大將去迎戰,結果宋、魏、徐3人全被打敗,而曹操最終出動了關二爺才秒了對方。從原著裡來看,似乎整個曹營都沒有人可敵顏良,而曹操老闆出於無奈才派了二爺前去徵討。
  • 患有頭風病的曹操,為何非要除掉神醫華佗?曹操:他戲弄我
    古代社會也是如此,很多目不識丁的百姓想寫書信,都需要找附近的書生;遇到了劫匪盜賊,便會去尋求捕快的幫助。生病時,大夫變成了百姓的"依靠"。尤其是我們在古裝劇中經常看到的神醫,更是被帝王和百姓視為恩同再造。然而歷史上有一位梟雄,卻親手結束了一位神醫的生命,他便是曹操。
  • 為什麼三國演義中貶曹操褒劉備?
    三國演義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劉備的哭,雖然此舉為了表達劉備的仁義,但是總讓我覺得怪怪的。三國演義把曹操定義為奸雄代表奸滑狡詐,劉備代表仁義大度,諸葛亮代表智慧,關羽代表了忠義。三國演義如此定義其核心就是為了讓世人追捧劉備、諸葛亮、關羽等正面的人物,宣揚封建正統思想,像曹操這樣劍走偏鋒,狡詐的權臣當然會被黑,可以說尊劉抑曹在三國演義中屬於正常曹操,換在當時這屬於封建王朝的政治正確。
  • 《三國演義》裡,死了的關羽突然睜開眼睛,曹操砍的樹流血?
    但是卻對盛世統一的秦漢,隋唐演義卻不那麼熱衷,就連和三國演義很像的五代十國、朱溫、周武帝,趙匡胤建立宋朝演義也同理。蒙古、宋、金、西夏是四國演義,但並未像三國演義那樣有許多人去看,反而變成了金庸的武俠小說,像《射鵰》《神鵰》,這段歷史相比而言卻變成了不值一提的草原帝國史,所以魏蜀吳版的三國演義自從成了四大名著之後也就這樣變火了。
  • 曹操愛惜人才,可以不計前嫌,為何卻得不到關羽的青睞?
    曹操是東漢末年一位非常出色的軍事家、政治家以及文學家,曹操一生最大的功勞是實現北方的統一,減少戰亂對百姓的影響,曹操能夠取得如此成就除了其本身的才華,還有就是對人才的重用。曹操手下的人才遠比劉備、孫權多得多。
  • 後人如何評價關羽?關羽為什麼會投降曹操?
    關羽忠於劉備,但歷史上關羽向曹操投降,曹操是劉備的敵人,關羽卻向曹操投降,這是不合理的。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給出了關羽投降的理由,說投降的時候講了條件:第一,投降漢,不投降曹;第二,保護劉備的兩個妻子;第三,當曹操接到劉備的消息時,立即離開他。
  • 《三國演義》中,華雄殺了不少十八路諸侯手下,為何曹操不出手?
    《三國演義》中,華雄殺了不少十八路諸侯手下,為何曹操不出手?《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時羅貫中整理歷史演義,從而形成的一本小說,其實很多內容並非原創。羅貫中的立場是蜀漢,這跟他的身份有關係,他是孔門讀書人,自然要選擇以忠義為主的劉備集團。
  • 諸葛亮與曹操沒交集,為何《三國演義》中將他神話屢次智勝曹操?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諸葛亮對曹操在智商上碾壓史所罕見!草船假借,借東風,華容道伏擊等等,貌似曹操在諸葛亮眼中就如孩童一般。寫信的人叫王朗,時任魏國御史大夫,就是在《三國演義》中被諸葛亮活生生罵死的那位。諸葛亮與曹操既然在正史中沒有交集,為何小說中卻將諸葛亮神話,智商碾壓曹操呢?
  • 赤壁之戰曹操陷入華容道絕境,關羽若是殺了他,誰能統一天下?
    明朝大才子楊慎寫的這首詞,作為電視劇《三國演義》的開篇曲,仿佛把我們帶到了那個動亂的年代,也讓我們見識那個年代的許多英雄人物。 那麼赤壁之戰曹操大敗後逃跑,關羽在華容道義放曹操是不是確有其事呢?如果有,那關羽為什麼不殺曹操呢?
  • 龐德英勇就義,曹操為之落淚,既然如此忠義為何當初要棄馬超而去?
    龐德在漢中沒等到馬超來救他,卻等到了曹操來攻打漢中。張魯本來就想投降曹操,張衛象徵性地在陽平關抵擋一下後,張魯就投降了曹操,龐德、董氏、馬秋就成了曹操的俘虜。魯敗,曹公得之,以董賜閻圃,以秋付魯,魯自手殺之。好人妻的曹操沒看上董氏,把董氏賜給了閻圃,把馬秋賜給了張魯。結果張魯為了表示與馬超一刀兩斷,直接把馬秋殺了,氣得馬超吐血不止。而曹操早就知道龐德勇猛,直接拜龐德為立義將軍、封關門亭侯、邑三百戶,龐德雖然窩囊降曹,但感於曹操重視自己,也就死心塌地為曹操效力了。
  • 關羽戰死沙場後,呂蒙和曹操為何也相繼離世?
    關羽大軍缺糧崩潰,呂蒙再次領兵北上和曹仁一起夾擊關羽,最終將關羽父子二人殺死在麥城。因為這是曹操的主意,孫權命人快馬加鞭把關羽的人頭送給曹操,曹操看見關羽的人頭後大喜過望,喊了一聲:"雲長,別來無恙?"這時候只看見關羽的人頭突然睜眼怒視曹操,曹操被嚇倒地,擔心被關羽索命,特意命令匠人用香木雕刻關羽的身軀,配上關羽的頭顱,以王侯的禮儀將他安葬。
  • 三國演義,曹操為何把一個大功勞讓給了孫堅?
    本文由原創作者要活下去原創,僅代表個人觀點,三國演義,曹操為何把一個大功勞讓給了孫堅?王允王允說,既然相國的遷都大計以定,請問何日起行啊?曹操說他們在600裡外喝酒呢,孫堅說什麼?董卓帥將西逃,洛陽城一片大火,西涼軍正在敗退,袁紹為何不乘勝追殺呢?曹操說袁紹擔心董卓暗藏伏兵,各路諸侯也是你望我望你,誰都不肯率先出兵,為了一點兵馬糧草城池都快打起來了,只有我率本部萬餘輕騎,星夜馳援於你。孫堅說,咱們盟主真是坐失良機呀,曹操說,文臺兄你太抬舉袁紹了,他連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都沒看出來談何坐失。
  • 如果曹操實現諾言,把秦宜祿之妻送給關羽,關羽會不會效忠曹操?不妨...
    就是把貂蟬送給關羽,關羽也是不會背叛劉備的!關羽是個重感情講義氣的君子,不會為美女、金錢所打動的?當年劉備兵敗下落不明,關羽保護著兩位「嫂夫人」在曹營時,就不為曹操所賜的金錢美女所動,令曹操對關羽的人品是刮目相看。
  • 盤點三國時最囂張的5句話:曹操有兩句,關羽獨佔三句
    既如此,那三國有些囂張狂妄的人,說些囂張狂妄的話,也就不甚奇怪了,小蟲子略略總結,大概有5句最囂張的話值得盤點,其中,趙雲說有一句,曹操說有兩句,關羽獨佔三句! 此文曹操作於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當時,曹操已經統一了整個北方,但是孫權據有江東,劉備盤踞蜀漢,軍事上兩家聯盟抗曹,政治上則抨擊曹操「託名漢相,實為漢賊」、「欲廢漢自立」。這種背景之下,曹操發布此令文,藉機表達本志,反擊朝野上下的毀謗之議,不但囂張霸氣,且十分文採風流!
  • 曹操帳下忠勇第一!三救曹操的典韋為何被稱為"古之惡來"?
    三國之中若是論起國家武力的強弱,則蜀國、吳國加起來才堪堪與魏國相抵,原因無他,兵多將廣耳。曹操帳下兵多將廣,但是卻有這麼一位將軍,在初次和曹孟德見面的時候就被其稱為"古之惡來",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典韋,接下來大家就同月半叔一起去看看典韋為何被如此評價吧。
  • 三國名將張遼威震東吳,可為何在後世的名氣始終難比關羽?
    劉備自稱漢中王以後,封了「前後左右」四大將,關羽排名第一,雖然說他和馬超、黃忠等人「同列」,但以上兩人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根本就不能和關羽相比。終劉備一生,真正讓劉備放手獨立帶兵的只有關羽一人。曹操手下有一個五子良將,居首者是張遼。曹操起事是從自己招募士兵開始,所以,他的骨幹將領都是曹氏和與其家族有淵源的夏侯氏,如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等人。
  • 若關羽投降了曹操,在曹營中能排第幾?第一的位置不會是他
    關羽被後世尊奉為「武聖」,那自然說明了當時的關羽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有多麼的崇高。當年曹操在捉拿了關羽之後,對他是非常的喜愛,為了讓關羽能留在曹軍陣營為自己做事,他是寶馬,美女,財富,權貴都給了關羽。可是關羽卻仍然在官渡之戰後離開了曹操,倘若當年關羽也死心塌地地跟了曹操,那麼他能在曹營之中排在第幾呢?關羽以關羽的武力和忠義來看,必然是前列,可是這第一的位子到底是不是他的,這還有待商榷。
  • 再讀《三國演義》:第五十回(下)關雲長義釋曹操
    曹操覺得有道理,於是縱馬向前,欠身對關羽說:「將軍別來無恙!」關羽也欠身回答說:「我奉軍師將令,等候丞相多時。」曹操說:「我兵敗勢危,無路可走,請將軍看在昔日情分上放我一馬。」關羽說:「昔日雖受丞相厚恩,但我已經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報答了您。今天之事,我怎麼敢因私廢公?」曹操說:「你還記得過五關斬六將嗎?大丈夫信義為重。將軍熟讀《春秋》,難道不知道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嗎?」
  • 張飛樹林撿蘿莉,曹操吃了關羽的醋,三國不為人知的獵奇愛情故事
    張飛怦然心動,趕緊上前搭訕,告訴夏侯氏他儘管長得不咋地,但是個百分百的好人,並不是那種用棒棒糖騙小女生的壞蜀黍。 天雷勾地火,王八看綠豆,一個粗野的猛男跟一個瘦弱的蘿莉,竟然一見鍾情,於是乎,張飛就把小蘿莉帶走了。而這個小蘿莉的身份可不一般,乃是曹魏名將夏侯淵的侄女。
  • 袁紹沒聽他的建議被曹操消滅,曹操幸災樂禍:誰叫袁紹不聽話的
    《三國演義》裡有很多戰役,有三大戰役被評為改變歷史走向的戰役。三大戰役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眾所周知,官渡之戰是曹操和袁紹之間爭天下的決定戰役,曹操最終勝出。官渡之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獲勝的曹操,更是奠定了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