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引導孩子學習,認識到學習對於今後人生發展的重要性

2020-12-14 小賢賢521
萌娃521

學習對塑造人生、改變人生有決定性的作用。看學習的必要性。

聽起來很生硬,但是我們仔細想想看是不是這樣。

小時候,剛從媽媽肚子裡出來,我們要學習吃奶,這是我們出生後學習的第一件事。慢慢長大,學習走路,學習說話,學習表達自己的意思,想要吃飯,喝水,或者是別的事情,都是我們的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教,我們慢慢學會的,再大一點,開始接觸早教,學習唱歌跳舞,寫字讀書,各種才藝和技藝。然後有些爸爸媽媽不能很好的系統的教會給我們的知識和技能,我們去學校幼兒園、學習,小學、初中、中學、大學。從出生到大學畢業,都是一個不斷學習和不斷提高的過程。畢業之後,努力工作,我們要學習和同事領導溝通、協作,及時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再然後,合適的時間成家生子。我們要學習如何對待另一半,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丈夫或妻子,父親或母親,有了孩子之後,學習如果帶孩子,教育孩子。再然後,學習處理家庭關係等等.........。我們從出生到走到生命的盡頭,都在不斷地學習,唯一的區別在於是: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主動學習:小時候家庭教育積極有效,孩子喜歡學習,樂於接受各種新事物和新方法,沉浸在學習的樂趣中。長大了喜歡讀書,豐富自己和了解這個世界,長大之後工作,學習各種職場技能和職場知識和技巧,在工作中遊刃有餘。結婚後主動去學會如何成為一名好丈夫好父親,號妻子好媽媽,這就是主動式學習習慣帶來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幫助一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更順利、更平坦。

被動學習:對於學習沒有興趣,甚至是厭學。沒有學習的積極性,不是他去了解、學習這個社會,而是這個社會教會了他什麼。這是完全不一樣的,作為過來人的大人的我們,社會教會我們什麼往往是要經歷一些事情才能夠知道的,而且往往都會是一些我們不那麼喜歡的事情。所以一旦是社會教會我們什麼的話,在人生的旅途中,走的往往沒有主動式學習那麼走的順利和平坦。

因此,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主動式學習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僅是對於學校上課那麼局限,而是一種對於不了解的事情,未知的東西的一種態度。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會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們需要做的往往也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擺脫這種學校逼、家裡人逼、社會逼這種被動式的學習。讓孩子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重要性

作為過來人的我們一定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可能有些人因為當初沒有好好學習錯過了很多好的機會,去不了更好的平臺,沒有別人那麼高的起點。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吧。所以這點我們是很好進行的,如果孩子性格內向,偏向於安靜那種類型的,那麼講道理,說自己的當初沒有好好學習造成的遺憾,都非常有效果,但是我們在切入的時候要講究時機,不能憑空捏造。比如今天看到了某條什麼樣的新聞呀報導呀,講述了一個孩子怎麼怎麼樣,這時候就可以讓她過來,邊看邊給她講述新聞內容,然後開始講述學習的重要性,把新聞故事串起來,然後再用自己的故事來加深她的感受,最後這一步非常重要,因為你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你的故事才能讓她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你要表達的東西。

對於那種外向的活潑的,講道理說故事可能效果沒那麼好,可以帶他去看有關學習重要性的電影,在電影院裡面讓他更直接,震撼的感受到那種你對他的期望和期許,再適當加以引導。或者去一些教育比較落後的地區出遊和旅行,讓孩子直接接觸到那些教育相對不夠完善的地區,給他造成一個很大的落差,因為小孩子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所以他們對這些落差特別敏感,這是加以恰當的循循善誘,引導,效果非常不錯。當然任何事情不能一簇而就,只要孩子有著可見的進步,這才是我們最重視的地方。堅持下去,能給孩子養成一個比較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再學校、社會中都能夠走得更加順利和平坦。

因材施教,按照每個孩子不同的性格特點和別的特性,使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引導孩子養成正確的價值觀,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為他今後的人生打好基礎,以後我們也能更加放心。

二、必要性

學習的必要性這點孩子太小還理解不了,但是大人們一定要理解透徹,所謂必要性,是達到一定目標所需要的條件、因素。達到什麼目標呢?在每個父母的眼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能夠生過得好,開心快樂,這就是我們的共同的目標。對吧,這是我們的目標,那麼我們希望孩子能夠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呢?無非也就是人生路上少走彎路,少吃點苦,快快樂樂,這也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對吧。這就是學習的必要性,雖然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只是只有讀書這條路,但是好好讀書你會有更多的出路,更多的選擇,而且學習也不單單是指在學校裡學習,更包括了對於生活中、社會中各種形形色色的人或物的態度。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夠主動學了解去學習,而不希望等到要用到了才去學,那時候往往都來不及了。因此,我們更應該看的是態度,是習慣。因此我們更需要父母抽出更多的時間來注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和養成。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學習習慣也一樣,不要等到了已經養成不好的習慣的時候再去關注這一點,那時候往往已經很難再去改變什麼了,因為好的變成不好的往往只需要一個契機,但是不好的想要改變成好的,真的不容易,因此也體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應該適當的抽出時間,關注孩子的一些習慣的培養,這是每個父母的責任和義務,因為孩子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幾個人之一呀,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能轉變觀念,立足於孩子的角度,因材施教,給孩子營造一個較好的學習氛圍,衷心的祝福在每個爸爸媽媽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孩子都能夠成材,活出人生的光彩。

相關焦點

  • 在對於小孩的學習進行引導時,要善於培養孩子獨立鑽研的學習習慣
    學習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是一項需要身心俱在的活動,任何的三心二意都不會進入學習的狀態,使學習成為一種真正的求知。因此,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必須養成獨立鑽研、勤於思考的習慣。因為,獨立鑽研是學習的重要品質,很多知識的空白點和未知點都是在獨立鑽研的支撐下填補的,獨立鑽研的品質是成就一切知識的關鍵因素。因此,在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孩子獨立鑽研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引導。
  • 當孩子在學習時感到太累,父母需要正確的引導,七句話可激勵孩子
    在寒假前,一名六年級的學生在臨近期末考試,每天挑燈複習到深夜,每天晚上都會做好幾套卷試卷之後才會休息。當孩子感到學習累時,父母並沒有幫孩子做出調整,而孩子在長期疲勞下學習,最終,孩子承受不住壓力,開始胡言亂語……其實,現在孩子們的學習壓力挺大,小學生們每天的課程並不是很多,下午4點左右都已經放學。
  • 孩子是否是學習的材料,在於父母的思想深度,以及能否正確引導
    張家還是一名厲害的老師,她知道怎麼教育別人孩子,她卻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張家讀書的時候非常用功,學習刻苦,成績總是在班裡面的前幾名從來沒掉下來過,從小到大做事如此。而張家的孩子卻總是班裡的倒數第幾名,也一直穩定著沒有前進過。張家就不明白了,自己和老公都是塊讀書的好料子,為什麼到了女兒這裡就成績平平,還吊車尾呢?
  • 新餘暨陽學校攜手社區開展義務輔導學習活動
    中國江西網訊 鄭江雲報導:為了讓轄區的留守兒童、空巢兒童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寫作業環境,也為了進一步促進家庭、學校、社會之間的交流,自11月份起,市暨陽學校派出教師志願者,走出校門,攜手暨陽社區開展了義務輔導學習活動,服務時間為每周二、四的下午4點30至5:30。
  • 怎樣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選擇正確的引導方法很重要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年年第一,而自己的孩子總是墊底?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現狀,讓孩子學習成績節節高。眾所周知,注意力是青少年學習和生活的基本本能,注意力的好壞,將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增強孩子的注意力,成為了老師和家長的首要任務。
  • 家庭教育,讓孩子學習後勁十足,家長如何引導和教育
    怎樣能夠讓孩子有後勁,根據我多年的從事教育教學的經歷及教育自己孩子的一些感悟,我認為,家長應重點關注孩子以下幾個方面的養成教育。關注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孩子很多習慣是在學齡前形成的,是在家長的長期薰陶和影響下逐步形成的,也是在效仿父母言行過程中形成的。
  • 孩子厭學怎麼辦?關於學習動力的「萎縮」的三大原因,家長要知道
    文 |有趣育兒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天性愛玩並且人性懶惰,遇到需要學習的事情總是會不斷拖延,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強化孩子的學習動力,讓孩子不再「厭學」,正面對待孩子的學習人生。
  • 探析學前教育: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孩子未來的必備技能!
    各位寶爸寶媽大家好,我是小G,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關於孩子學前教育的一些問題。大家都知道,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未來,充滿著無限可能,而學前教育階段就是對孩子的最佳引導階段。兒童是主動生成與發展語言的主人,而不是只會對刺激做出被動反應的模仿者。其實有很多專家學者對這個課題都經過研究,而越來越多的教學實踐和研究似乎都在表明,學習語言應該從低齡化做起。很多家長可能沒有這個意識,亦或者不以為然,其實這都是不對的,研究自然有它的科學依據。
  • 家長對孩子自我評價的影響,家長應正確認識、評價孩子
    父母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在某種程度上比教師的評價影響更大。他們當中有的對孩子要求過高;有的對孩子溺愛過多;也有的任其發展;而更多的家長只重視智力開發,忽視了幼兒個性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缺乏對孩子足夠的認識。因此,指導家長正確地評價幼兒的工作非常重要。1.指導家長樹立全面育人的觀念。針對幼兒教育的特徵,教師必須讓家長了解教育幼兒的相關知識。
  • 父母應該善於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理想,促進孩子智力發展!
    父母應該善於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理想,促進孩子智力發展! 根據少年兒童理想產生、發展和形成的特點,開展理想教育。例如:幼兒在幼年時期,就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同時,多逗、多與幼兒交談、玩耍,促進幼兒腦和四肢的發育。對幼年兒童來說,重點應該放在:
  • 孩子如何學習英語自然拼讀?從低階到高階,共有這3個步驟
    對於自然拼讀,不少家長感到陌生,因此,不知如何引導孩子來學習自然拼讀,沒有認識到英語自然拼讀的重要性,有的人雖然學過英語,但是也對於自然拼讀沒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自然拼讀在英語中稱為「phonics」,是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孩子學習英語讀音與拼字,增進閱讀能力與理解力的教學法。
  • 從鍾美美拒絕百萬籤約,想到如何引導孩子學習
    不得不說,鍾媽媽的三觀是如此正,鍾媽媽知道誘惑只是一時的,孩子還小,如果把握不好方向,耽誤的可能是一輩子,孩子現階段還是要以學習為主,出名掙錢都是以後的事情,跟孩子的未來相比,一百萬可能會毀了孩子。在她的影響下,面對誘惑的鐘美美也能及時剎車。如果我們的孩子也有百萬籤約的機會,我們將會怎麼做呢?
  • 不敢發言的孩子,學習能力也不足,家長引導方式要得當
    這種類型的孩子總是出於這樣那樣的考慮而猶豫不決,最終放棄發言的機會,甚至會在心裡默默祈禱老師不要叫到自己,懷著這樣的心理,上課又怎麼能認真聽講、專心思考呢?對於性格內向、小心謹慎的孩子來說,上課發言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 學習情感的產生,基於個體,對學習需求和意義的認識
    現代心理學指出,認識是情感產生的基礎和依賴,沒有認識就沒有情感。社會生活經驗也表明,人對於自己一點都不了解的事物,是不會有任何情感體驗的。因此,中小學生學習情感的產生依賴於他們對於現實社會和未來社會之於知識需求的認識,也基於他們對於知識本身的認識和需求。
  • 論孩子學習以外的能力
    例如:我曾經一個朋友家的孩子,父母管教很嚴格,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有一次周末放學後和他同屬樓棟裡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兩個人突然發生口角繼而發生爭執最後動手打架,兩家大人也為自己的孩子說話,吵到最後,大人也大打出手,周圍人報警……。
  • 學習能力|如何鍛鍊孩子的口才和反應能力
    這些都說明了口才的重要性,都需要雄辯的口才, 「一言之辯勝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一言道出了口才的重要性。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口才是思維的手段,舌頭就是一把利劍,演說比打仗更具威力。現在成功人士都是靠一根舌頭打天下!所以,孩子從小很有必要學習口才。 2.口才是一生的財富。
  • 孩子身上的這三種「怪癖」,說明學習力超強,長大多半是學習的料
    換句話來說,孩子的學習力高低其實在小時候就已經有「苗頭」了。那到底什麼樣的孩子才能算得上學習力超強的孩子呢?」可以說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學習勁頭,是推動達文西成為一代大師的關鍵所在。 學習力是孩子取得好成績的關鍵,父母到底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學習力 1)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代表著一種自發性的行為。
  • 小學生「0分試卷」走紅,批卷老師笑出眼淚:孩子除了學習啥都會
    成績對於學生來說,考試就是自己放假路上的攔路虎,而成績,就是決定自己整個假期家庭地位的決定性「武器」。不少孩子渴望放假,但是又不想考試,但學校不會因為學生的不情願而取消考試,尤其是在小學中。每年寒暑假前的考試,小學生的「0分試卷」總會在網絡上走紅,批卷老師笑出眼淚的同時,也在感嘆著孩子的腦洞,真的是除了學習什麼都會。
  • 孩子表現差就被「回家反省」,三步法幫助家長應對孩子停課反省
    這個時候家長切忌因為生氣而忽略了這些事情,通過走關係讓孩子回去上學,這樣做只能是讓孩子的錯誤被掩飾,而這個錯誤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人生發展。此外,當孩子被要求回家反省的時候,他們必然已經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即便父母託關係走進學校也會下意識的逃避。時間一久,事情恐怕會發展的越來越糟糕。
  • 龍馬潭: 區委書記劉光明講思政課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12月10日,龍馬潭區委書記劉光明到瀘州市田家炳中學,圍繞「愛國、愛黨、愛家鄉」的主題,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為該校2700餘名師生上思政課,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三觀」。結合田家炳中學留守學生人數較多的實際情況,劉光明以「父母外出打工的初衷」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們常懷對父母的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