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假前,一名六年級的學生在臨近期末考試,每天挑燈複習到深夜,每天晚上都會做好幾套卷試卷之後才會休息。當孩子感到學習累時,父母並沒有幫孩子做出調整,而孩子在長期疲勞下學習,最終,孩子承受不住壓力,開始胡言亂語……
其實,現在孩子們的學習壓力挺大,小學生們每天的課程並不是很多,下午4點左右都已經放學。但是許多孩子放學後,就要直奔輔導班,先上完輔導功課,做完輔導作業,之後再回家,繼續完成當天學校布置的作業,當孩子全部完成作業之後,已經是晚上10點左右了。
因此,許多父母都覺得,孩子們休息不好,可是當孩子休息不好,感覺到學習非常累的時候,我們是否找一下原因,作出一些調整呢?
而有時候孩子說:「我不想上學,太累了,太辛苦了。」而父母是否用一些話語來激勵孩子呢。
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學生階段學習掌握知識,為以後的人生獲得成就的能力,就是這個階段孩子最重要的使命。
我們要告訴孩子,為了這個使命必須要學會忍耐,學會放棄,學會付出,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
當孩子感覺到學習勞累時,父母是否做出及時的調整,是否激勵了孩子?還是一味的逼迫孩子繼續學習呢?家長不妨用這幾句話來激勵孩子吧!
【1】學習本身就不輕鬆
我們可以觀察一下身邊的榜樣可以看出,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要經過艱苦的努力,天下沒有掉餡餅的事,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才有成功的可能。
學習也是一樣,誰不是一路考試拼搏上來的,誰小時候不也是一大堆家庭作業,有時候做的不好還要被老師批評幾下,作為小學生,畢竟不是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在這個過程中更加感受不到什麼快樂,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
縱觀世界,所有優秀的學生都一樣,要通過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比如,新加坡的教育,教育領域非常廣泛,除了一些專門的課程之外,還有藝術、語言等方面領域,充分開拓學生的天賦,但是新加坡的中小學教室後面不也經常懸掛著一把戒尺嗎?據說學生表現不好,老師是要照手心打三下,而且是要兩個老師在場才能執行。
因此,快樂成長,快樂學習是正確的,但是這個過程一定是辛苦的,寓教於樂的教育方式並不意味著課外不需要複習,不需要刻苦學習。
【2】努力才能感覺到學習的快樂
相信很多人都不可能把學習當作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要想做一個學霸,需要在別人玩遊戲的時候,別人在看電視劇的時候靜下心來學習,當然,有的人心智比較早熟,從小便有自己的遠大志向,所以,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自己的奮鬥目標,並為此而努力。
但無論如何,都要有一個目標,並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努力付出,這個過程是談不上快樂的,當孩子取得優秀的成績,辛苦的努力,得到回報時,學習的快樂才會顯現出來。但也不排除極少部分智商很高的人,本身具備極強的天賦,不需要太努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績,但這個只是個例,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之內。
【3】學習是一種責任
孩子們在上學階段努力學習就是責任,我們很難想像,一個人在該讀書的時候不努力學習,不懂得付出,整天吃喝玩樂,那麼長大後在工作過程中會變的,肯努力、肯付出、肯拼搏嗎?
所以與其說上學讀書是在學知識,不如說是在培養自己能夠自主學習,具備勤奮拼搏的精神,樹立起有責任感的優秀品質。長大後踏入社會,才會具備積極向上,努力付出的責任感,這才是我們在努力學習過程中,學習到的最終目標。
【4】吃苦只是暫時的
在目前中國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如果你不能改變這種體制,那就要學會如何適應它。
比如高考,如果按照所謂的素質來招生,中國有多少寒門學子能進入清華、北大這些高等學府,高考制度不能改,是因為我們暫時找不到比高考更好的制度,同樣現在面臨的應試教育誰都知道他不是最好的教育制度,但我們並不可能很快就能改變他。在這種體制下,作為學生能做的就是去適應它,必須要學會努力,勇於挑戰,只有這樣才能在這種體制下生存。
為什麼現在美國不希望招收太多亞洲,特別是中國的學生,是因為中國的學生太會考試了,美國許多重點大學每年招收的學生中,大部分都是中國學生,所以美國反過來研究,為什麼中國的學生如此「優秀」。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的應試教育反而培養了中國學生在千軍萬馬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能力,這背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需要肯努力,會吃苦才行。
【5】有興趣不等於喜歡學習
很多時候興趣也是最好的老師,是孜孜不倦學習的動力。但是這只是學習的啟始動力,許多人對很多方面都有興趣,但是並沒有成為他們以後的成功能力,原因很簡單,他們並沒有為這個興趣而努力。任何事情不可能一 而就,同樣優秀的人,也是要經過不斷努力,辛勤付出才能成功的。
【6】注重個人能力培養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一些學生在高考制度的學習壓力下,學習很努力,幾乎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學習,成為了大家熟知的書呆子。可是真正良好的教育不但要學到知識,還要培養在學習過程中的綜合能力,單純為了考試而考試,這絕對不是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也只是成為會考試的機器而已。
而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起來的寶貴品質會伴隨學生一生的,這些都能讓他們在今後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更好的工作,這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7】主動努力去學習
作為家長,一定要讓子女知道,任何取得一定成就的道路上,總是伴隨著曲折,充滿著艱辛。學生要去體會努力學習而取得好成績的快樂,去培養一種不付出就沒有收穫的價值觀,我們也必須知道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學生階段學習掌握知識,為以後的人生獲得成就的能力,這就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使命。
如果沒有目標,沒有壓力,光一味強調快樂學習,這是當前大部分00後孩子的生活狀態。如何培養孩子努力付出,樹立長遠的目標,並為此而努力,這是家長和老師們的一種責任,也是孩子們通過學習要培養的一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