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學不會?中小學老師要培訓

2020-12-17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中山市紀雅學校智慧課堂展示。 受訪者供圖

日前,智慧教育論壇暨2020年能力提升工程2.0省級試點區、試點校專項培訓學員成果展示交流會,在中山市紀中雅居樂凱茵學校舉辦。試點校專項培訓學員們共同探討智慧教育,交流分享智慧教育實踐經驗,總結凝練訓後成果,加快推進省級試點區和試點校建設。南都記者了解到,中山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力爭到2022年底完成全市4萬餘名中小學教師的研修任務。

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

信息化教育教學能力

據悉,能力提升工程2.0是通過建立「整校推進」混合式校本研修新模式,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採用以網絡研修和校本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新方式,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的信息化教育教學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中小學校長及教育行政管理者的信息化教育治理能力,切實提高我省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

廣東省教育廳教師繼續教育指導中心主任鄧旭峰表示,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特別是在新的科技革命背景下,智慧教育、智慧教學是大勢所趨,提升教師適應信息化、人工智慧等技術變革能力,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是勢在必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新時代高素質教師的核心素養,在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和影響。

他提出,希望通過能力提升工程2.0的實施,切實有效提高廣東省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各試點校在推進實施能力提升工程2.0的過程中主動發揮創新精神,積極探索信息化校本研修的新模式,提煉優秀成果,形成可複製的推廣經驗,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培養智能化教育

領航教師、校(園)長

中山市教體局日前發布《中山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按照市、鎮(區)「示範帶動、分批推進、分類指導、全員覆蓋」的辦法,中山將強化校長領銜的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建設,圍繞學校制訂的信息化發展規劃和教師研修計劃,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別完成全市中小學校教師總數20%、50%、30%的培訓任務。

中山將建立培訓資源遴選機制,通過整合、自建、購買、生成等形式,逐步建立一批適合中山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的課程資源,形成中山能力提升工程2.0專項資源庫。以「中山教師研修網」為基礎,建立市級工程成果共建共享平臺,匯聚教師實踐應用成果,通過展示、評選和徵集等形式,推進資源的共建共享及應用推廣。

《方案》指出,要組織實施智能化教育領域的教師、校(園)長工程,遴選一批在智慧校園建設、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等方面可以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的教師、校(園)長,建立市級智能化教育教師、校(園)長工作室,引領全市教育信息化發展。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分年度開展智能化教育領航教師、校(園)長高端研修,每年培訓50人。

同時,匯聚本地中小學STEM教育、人工智慧教育、創客教育等各類信息技術支持的跨學科融合教學典型經驗,形成示範案例,建設本土跨學科融合教學能力提升培訓資源與跨學科融合教學示範校。整合教研、教師發展、教育技術部門和企業等多方資源,組建研訓團隊,開展信息技術支持的跨學科教學研修,打造一批基於信息技術開展跨學科教學的骨幹教師,推動信息化教育教學創新,全面提升師生信息素養。

能力提升工程2.0

校長是項目「第一責任人」

南都記者了解到,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成立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提升工程項目執行辦公室,負責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的過程管理和支持服務。

其中,市教師發展中心負責能力提升工程全員培訓的組織管理、諮詢指導和檢查評估,學分管理和對已有項目與能力提升工程對接,監督合作機構的實施過程和質量,指導各鎮(區)制訂實施方案;負責工程專項課題(研究項目)的申報與管理;組織管理者、培訓者的培訓,項目總結和經驗的成果提煉與推廣等具體工作。

市教研室負責組建培訓指導專家團隊;負責評選應用試點校、示範校;負責與教材、教研、教學相關的資源建設與共享,引導和鼓勵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深度融合信息技術;負責組織示範課評選、應用技能比賽、優秀課例徵集。

市教育技術中心負責指導應用試點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負責信息網絡和技術支持;負責將優秀課例匯聚成共享的資源雲;負責市級示範課的攝製。

中山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領導小組副組長黃慶財表示,整體推進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校長是項目的「第一責任人」,各校應制定本校信息化教育教學發展目標和規劃,並圍繞目標,規劃切實開展信息化教學校本教研,落實全員信息化研修學分要求。

關注

中山市紀雅學校

40個教學班都使用雲平臺教學

據了解,中山市紀中雅居樂凱茵學校是中山市中小學教師信息化教育能力提升2.0工程試點學校之一。該校成立了由校長擔任組長的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領導小組,定期開會。在信息化微能力提升這一關鍵工作上,學校提出了領導小組成員分工能力點,成立專項能力點考核小組,考核小組負責對全體老師進行對應能力點的培訓、指導和考核測評。

此外,學校利用信息化能力提升為抓手,以課題研究為依託,建立了校級課題、科組課題、個人課題三級課題,將信息化能力提升推向深入。

所有班級設電子班牌和錄播系統

紀雅學校從2013年全面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2017年在原有的多媒體電教化技術的基礎上,全面推廣睿易雲平臺的多技術融合教育教學模式;2018年引進了IS智慧校園;2020年又引進了易教雲平臺。目前全校40個教學班,全部使用了睿易或易教雲平臺進行教學。

在該校的雲班中,學生人手一臺平板,所有老師都能熟練使用睿易雲平臺或者易教系統進行教學。學生可以利用屏幕共享,截屏筆記,課堂回看,課前預習推送,課後作業反饋,在線答疑等功能,突破時空限制,最大限度地拓寬自己的學習空間。

目前,該校所有班級都有電子班牌和錄播系統,初一年級還配置了智慧黑板。學生出勤、課堂表現情況,班主任和家長只需要打開平臺反饋數據和基本情況就可以一目了然。甚至,還可以通過平臺,了解具體某一時間點內某位同學的具體狀況。除此之外,班主任和生活老師還可以通過智慧校園卡的記錄,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動態,方便及時有效地反饋處理問題。

提升老師們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在促進教師成長方面,紀雅學校有豐富的網絡學習空間,除了學科網、翼課網等資源,老師的每節課都會通過睿易通系統錄製並保存在伺服器。紀雅學校校長王健介紹,這些校本資源,不僅是平時教學的工具,也是老師進行網絡學習的有力工具。甚至可以做到足不出戶,突破時空隨時隨地聽課學習。

除此之外,學校還以「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為平臺,打造精品課堂的校內教研模式,人人曬課,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協同備課,普遍提升教師課堂教學質量,打造精品課堂。

王健表示,學校不但每周會對教師上課雲平臺的使用情況進行登記反饋,定期對教師的信息應用能力進行過關考核,而且每學期都會組織全校老師進行「雲平臺下小組合作過關課」等一系列教學比武活動。在確保信息技術應用人人過關的基礎上,全面提升老師們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採寫:南都記者 侯玉曉

相關焦點

  • 「中小學數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顯著提升的研究與實踐」 課題開題...
    10月13日,「中小學數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顯著提升的研究與實踐」課題開題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線下會場設在北京狸米研究院,參與課題的區域、學校線上同步觀看。總課題組專家、子課題組代表以及課題技術支持單位代表參加會議,中央電化館研究員劉雍潛主持會議。
  • 江蘇省中小學教師人工智慧教育培訓活動在錫舉行
    日-11日,江蘇省中小學教師人工智慧教育培訓活動在無錫市新吳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活動由江蘇省教育廳教師處指導、江蘇省電化教育館主辦,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無錫市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務中心協辦,旨在提升我省中小學教師人工智慧素養,推動人工智慧教育在中小學全面開展。江蘇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馬斌、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柏宏權、南京師範大學人工智慧學院副院長陳波、無錫市教育局副局長許敏、無錫市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務中心主任顧軍出席開班儀式,江蘇省電化教育館館長姚志化主持開班儀式。
  • 高級教師呂新梅的信息化教學乾貨:生成式課堂教學大揭秘
    呂新梅是福建省浦城三中教研的「靈魂人物」,她教學經驗豐富,三中不少年輕老師都稱得上是她的徒弟,葉智文便是其一。去年5月,為了幫助學校更多青年教師成長,她牽頭組建了信息化創新教學工作室,叫「簡創工作室」。年輕的老師們在教學技巧的鑽研上偶爾會「犯懶」,她時不時要給他們嘮上幾句,提醒他們珍惜研修、比賽機會、積累經驗。
  •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希沃助力三門縣教師信息化技能提升培訓成功舉辦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及「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總體要求,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教育局舉辦了縣中小學教師信息化技能提升培訓活動。本次培訓共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信息化素養提升線上培訓,第二階段為高級研修班線下培訓,第三階段為交互式多媒體課件大賽,第四階段為頒獎及作品展示活動。
  • 教育部中小學骨幹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在長沙舉行
    12月7日,教育部中小學骨幹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在長沙大同古漢城小學舉行。大同古漢城小學學科智慧課堂展示,由天聞數媒提供技術支持。大同古漢城小學教育信息化成果展。培訓為期一天,內容包括開班儀式、學科智慧課堂現場觀摩和專家講座。今天上午,在大同古漢城小學陶笛樂團輕快的音樂聲中,培訓活動拉開序幕。啟動儀式上,中央電教館培訓部項目主任翟峰蕾闡述了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指導下全國中小學骨幹教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的意義,並對歷次大同古漢城小學的有效培訓給予高度評價。
  • 讓人工智慧在中小學落地開花!江蘇這場教師培訓乾貨多
    現代快報訊(記者 舒越)近日,江蘇省中小學教師人工智慧教育培訓活動在無錫舉行。活動由江蘇省教育廳教師處指導、江蘇省電化教育館主辦,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無錫市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務中心協辦,全省13個地市200餘名教師參加培訓,旨在提升江蘇省中小學教師人工智慧素養,推動人工智慧教育在中小學全面開展。
  • 重慶:利用教育信息化平臺服務中小學教學工作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教育技裝中心(站):  根據《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延遲開學期間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通知》(渝教基發〔2020〕4號)要求,充分發揮「網際網路+教育」優勢,積極利用教育信息化平臺,為疫情防控延遲開學期間全市中小學「停課不停學」提供支持服務。
  • 鹽城市大豐區草堰小學:創新信息化教學培訓,助力現代化教育領航
    為了進一步推動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積極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教育教學,優化課堂教學,切實提高課堂效率,將信息化技術能力和學科知識能力進行有效的整合。日前,鹽城市大豐區草堰小學主動接洽希沃電子黑板培訓師,對全體教師進行了電子黑板的使用培訓。
  • 線上同步培訓 線下分組考核——共青城市「贛教雲教學通2.0」教師...
    九江新聞網訊(何伯慶)為切實提高廣大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發展,推動城鄉優質教學資源共享,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創新。根據《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貫徹落實省教育廳關於開展「贛教雲·教學通2.0」中小學教師應用全員培訓的任務與要求,共青城市教育體育局於2020年5月23日組織全市1100餘名中小學教師進行了「贛教雲·教學通2.0」應用能力全員線上培訓。
  • 共青城市耀邦紅軍小學全體教師進行贛教雲教學通2.0應用網絡培訓
    九江新聞網訊(唐阿靜)為切實提高廣大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發展,推動城鄉優質教學資源共享,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創新。根據《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響應省教育廳的號召,落實和貫徹「贛教雲.教學通2.0」中小學教師應用全員培訓,共青城市耀邦紅軍小學於2020年5月23日上午進行了贛教雲教學通2.0應用網絡培訓。
  • 助力大邑教育信息化教學改革,101教育研究院四川分院成立
    大邑縣教育通過近兩年的不懈努力,在改革中成長,在成長中創新,在創新中融合,在融合中去實現跨越,信息化教育改革為大邑縣教育的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推進具有區域化優勢的教學資源庫建設及區域化教師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能力的整體提升,為信息化課改學校搭建西南地區的教學研究平臺,助力大邑教育整體區域推進信息化教學改革,也進一步鞏固大邑教育信息化教學改革已經取得的成果。
  • 教學觸摸一體機如何使用 小學信息化教育以電子白板課本和電子學案
    電子白板已經產生,未來隨著更多高科技產品的結合,小學教學也會轉向電子白板等高科技教學軟體。但如何把知識系統化、有邏輯地呈現,需要學生依賴於自己的大腦。1、全新的平臺課本教學平臺全新的平臺課本教學平臺,老師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孩子所思所想,激發教學趣味。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都需要更多的成就感、歸屬感。而智慧教育的平臺課本教學一體機,則是一個優秀教師調整自己心理情緒的必然過程。
  • 網絡教學,老師有話說!
    網絡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利用計算機網絡為主要手段教學,是遠程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是利用計算機設備和網際網路技術對學生實行信息化教育的教學模式。通過查詢百度,我們還可以清楚地知道網絡教學的優點,那就是網絡教學相比傳統教學模式,更能培養學生信息獲取、加工、分析、創新、利用、交流、的能力。相比往年來比,今年的網絡教學非常普及,大江南北,不管是中小學、還是各類輔導培訓機構,都採用了網絡教學。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全國各地中小學遲遲未開學。
  • 國開大學聯合釘釘啟動數位化教師培訓,提升教師信息化素養
    據悉,此次培訓歸屬於「國培計劃(2020)」綜合改革項目,「國培計劃」全稱為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由教育部和財政部統籌主導,並於2010年起全面實施,是提高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國家開放大學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基礎上組建,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重點大學,世界一流的公立成人高校。
  • 重慶市中小學藝術教師課堂器樂教學培訓會在西永一小舉行
    培訓交流會現場  西永一小供圖  華龍網發「同學們,『連線』是什麼呢?」課堂上,歐婧嫻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著「連線」「下行」「延音線」的知識點,與孩子們積極互動,並同孩子們一起實操口風琴演奏《愉快的夢》,給參與培訓會現場的教師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公開展示課。
  • 十堰市召開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推進會
    ,12月7日至9日,十堰市教育局組織召開全市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推進會。參會領導、技術專家與各縣市區分管領導進行了座談,聽取了各縣市區在教育信息化發展、教師教學應用、學生學習應用、以及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市教育技術中心專家對《十堰市數字校園建設指南》進行了詳細解讀,並就網絡安全保障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會議還組織參會人員赴竹谿縣實地參觀學習雙師教學和教學點網校應用工作。
  • 明德華興中學舉行教學開放日活動,展示信息化教學改革成果
    想必這句話已經成為了11月26日來到明德華興中學參加教學開放日活動的老師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30多個二維碼在校園裡處處可見。展板上、課件裡、指示牌上,它們肩負著為老師們進行線上聽評課以及提供更多有效信息的任務。透過二維碼,學校不僅展現了實施能力提升工程2.0的進展和成果,更展現了在信息化教學改革這場馬拉松中所付出的努力與汗水。
  • 希沃助力北師大課題年會,促進信息化課堂教學應用實踐水平的提升
    北京師範大學合作辦學平臺「數位化教育研究共同體」指導專家朱京曦博士,全國中小學創新課堂教學實踐觀摩活動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容梅老師,慶陽市教育局米四正主任,宿遷市教育局周洪飛主任,視源股份未來教育集團(希沃)副總裁黃逸濤,及來自北師大附校平臺和全國合作區域的
  • 2020年中小學校長「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在福建晉江舉行
    2020年教育部「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基地校校長班培訓會現場11月25至27日,由中央電教館主辦,福建省電教館、泉州市教育局、晉江市教育局和晉江市第一中學承辦,福建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協辦的教育部2020年中小學校長「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活動在晉江市第一中學開班,來自山西
  • 「信息技術在中小學足球教學中的應用」課題研討會舉辦
    近日,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立項課題「信息技術在中小學足球教學中的應用」研討會在北師大出版集團召開。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副主任趙憲志表示,我國足球運動的群眾基礎深厚,但在世界範圍的競技體育賽事中和亞洲、歐洲等其他足球強國仍然存在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