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教師呂新梅的信息化教學乾貨:生成式課堂教學大揭秘

2021-01-14 人民政協網

「當老師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我當老師,是要讓學生喜歡、讓家長滿意。我是熱愛教書的,教了25年還是很熱愛。」

2021年1月,呂新梅以這兩句話結束了採訪。

信息化教學潛行者

浦城縣某個陰雨冬日,呂新梅叮囑同校的年輕教師葉智文,「一定要去帶陌生的學生,如果別的班學生對你這位素未謀面的老師上的課都能表現得很積極,那才說明你設計的生成式課堂有效。」

呂新梅是福建省浦城三中教研的「靈魂人物」,她教學經驗豐富,三中不少年輕老師都稱得上是她的徒弟,葉智文便是其一。去年5月,為了幫助學校更多青年教師成長,她牽頭組建了信息化創新教學工作室,叫「簡創工作室」。年輕的老師們在教學技巧的鑽研上偶爾會「犯懶」,她時不時要給他們嘮上幾句,提醒他們珍惜研修、比賽機會、積累經驗。

2020年全國新媒體新技術教學應用大賽,呂新梅與詹凌莉、徐麗萍三人利用希沃白板所打造的「生成式課堂案例」為浦城三中拿下了3個國家級獎項,獲獎人數位居浦城縣第一。

「獲獎名單出來的時候,我收到市裡一位老師的微信說『浦城三中好厲害啊』,當時覺得近幾年在三中開展信息化教學培訓有了回報。」

實際上她接觸信息化教學不過才三年,2017年呂新梅參加了一場基於希沃軟硬體的培訓,她驚嘆於這比PPT和Flash還新潮的信息化教學輔助工具。於是,她摸索著用希沃白板設計了《做功了嗎》這堂物理課,以課堂活動為主線、學生自主探究為主體、生活中的實例為案例,讓學生在「玩中學」。學習使用希沃白板僅半個月,呂新梅便拿下了中央電教館的二等獎和福建省中小學優質課。

一組國家級獎項、一組省級獎項,這個成績讓浦城三中的老師們感到驚訝。浦城縣處於福建、江西、浙江三省交界處,實實在在的小地方,且不說全國教技比賽獎項,就連拿省級獎項的人都鳳毛麟角。呂新梅覺得,信息化教學可以幫助教師成長,一定要將信息化教學技巧分享給更多浦城教師。

「小縣城裡的老師,也是可以拿獎、成為名師的。」

於是她通過浦城三中教研室平臺,小範圍「以點帶面」地分享物理生成式課例,給新入職的年輕的老師做信息化教學培訓,給三中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培訓。慢慢地,生成式教學在浦城三中流行了起來,浦城三中開始在各個信息化教學比賽上嶄露頭角。

2018年,在呂新梅的指導下,物理教師歐陽瑩雪執教的《連接串聯電路與並聯電路》獲中央電教館教學課評比一等獎;2019年,呂新梅的課件製作《連接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獲第二十三屆全國教師教育教學信息化交流活動基礎教育課件獎……

簡創工作室帶著三中教師在信息化教研教學應用實踐上不斷進取,儼然已經為浦城三中打造了一個初具雛形的信息化教學名師團隊:從教三年便受省教育學院邀請做校外信息化教學培訓講師的葉智文、憑藉《壓力的作用效果》一課獲評2020年新媒體技術教學應用典型課例獎的詹凌莉……

據了解,浦城三中目前已經擁有希沃杏壇導師10位,其中「希沃杏壇四星導師」1位,「希沃杏壇三星導師」9位。

按呂新梅老師的說法,她覺得自己這些年來一直「潛行在信息化教學教研的路上」,她熱愛分享,樂於「收徒」,將自己在信息化教學教研上的成果分享給青年教師,讓教師成長的同時,也讓學生進步。

內有乾坤的「生成式課堂」

生成式教學是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中被普遍認可的教學方式之一。相對於「預設式」教學,生成式課堂的每節課都是動態的不可複製的,更強調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思維方式的培養,而不是灌輸知識給學生。

以「簡化電路」知識點為例,在傳統初中物理課上,老師在講解這個知識點時,要麼板書畫圖輔助講解,要麼藉助視頻動畫等「外援」,這種教學方式大多數情況下只能讓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學生只是被動地獲得了某個知識點的結論。

「如果學生沒有參與,沒有掌握方法原理,那換一道題可能大家就不懂得怎麼解了。」

於是呂老師利用希沃白板做了一個極簡的課堂講解,她在希沃一體機上畫出例題中的電路圖,利用班級優化大師中的點名功能隨機抽取學生上臺,繼而以讀題的方式,在旁邊引導學生利用希沃白板的筆和橡皮擦工具化動態電路為靜態電路:「電路閉合後,沒有電流通過的地方,請你擦掉去」。

「同學們,擦掉之後就可以發現,其實這是一個只有什麼接進來的電路?」

「(電阻)R2!」

班上整齊劃一的回答給這堂物理課劃下了完美的句點。

生成式課堂看似極簡,實則內有乾坤。

這是粉筆教學與PPT教學都難以實現的課堂,前者需要重複畫圖,後者學生無法參與,只有利用智能平板一體機以及信息化教學應用工具如希沃白板,才能輕鬆實現複製電路圖、畫導線、擦導線、放大電路精解,輕鬆突破傳統教學中作圖難、無法動態呈現的電路教學瓶頸。

此外,生成式課堂不可複製,學生的解題思路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解題步驟也各有不同。用生成式教學給學生講求陰影面積的時候會發現,有的學生會將中間的陰影進行了拼拆,有的學生卻將底部的陰影進行了拼拆,同樣是「割補法」,但每節課的最終呈現都不一樣。

「生成式課堂上,老師的角色是引導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

面對充滿想像力的學生,老師只需要在旁稍加引導,便能將課堂變得靈動、高效。

可複製的生成式教學方法

生成式課堂不可複製,但生成式教學方法技巧是可參考、可複製的,「簡創工作室」的老師們近年來憑藉個人的學科知識、利用生成式教學技巧打磨課例屢獲大獎便是最好的證明。

2020年,呂新梅梳理了自己的生成式教學心得及實踐方法,發表在希沃發行的教育信息化理論書籍《教思薈》上。在《教思薈》一書中,華師一附中等名校名師也受邀撰稿,分享諸如翻轉式課堂、教培OMO轉型等經驗,幫助各領域教師了解前沿的教學理論及其實踐案例。

「教育先行者」這個詞觸動了呂新梅,「書是可以傳承的,傳承思考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我高考那年就決定要當人民教師,如今教書25年了,我想把自己的教學經驗、生成式教學思考記錄下來,讓更多人看到。」

這一年,呂新梅47歲,接受採訪的前不久她憑藉《凸透鏡成像規律》的課例獲得了第二十四屆全國教師教育教學信息化交流活動創新作品獎。

那天傍晚,呂新梅帶著《教思薈》的編者組去看她的簡創工作室。福建浦城的冬雨綿綿,三中教學樓裡亮起一盞瑩白的燈,風掠過耳邊吹向遠處的走廊,響起呼呼的回聲。「感到無限的希望與平靜」是到訪者才會說出的感受,呂新梅打開了一位化學老師的課件,工作室的幾位教師圍在一起,爭論溶液化學反應的課堂設計是否合理。

那真是一個人文又詩性的瞬間。


相關焦點

  • 高級教師呂新梅:生成式課堂讓小縣城裡出「名師」
    信息化教學潛行者浦城縣某個陰雨冬日,呂新梅叮囑同校的年輕教師葉智文,「一定要去帶陌生的學生,如果別的班學生對你這位素未謀面的老師上的課都能表現得很積極,那才說明你設計的生成式課堂有效呂新梅覺得,信息化教學可以幫助教師成長,一定要將信息化教學技巧分享給更多浦城教師。「小縣城裡的老師,也是可以拿獎、成為名師的。」
  • 上海市晉元高級中學積極探索信息化技術與教學教研的結合
    2020年9月23日上午,在上海市晉元高級中學圍繞探索信息化技術與教學教研的結合應用學校組織魯校長、陳校長及各學科代表老師與科大訊飛教育服務老師一起從「課堂學習」「練習評測」等多維度進行溝通。魯校長圍繞「智能」與「信息化」技術在學科教學教研中的應用可能及學科的應用需求,與科大訊飛進行技術實施可能性的探討,圍繞選題組卷、智能批改以及教育數據採集與分析等內容由科大訊飛服務老師展開分享討論。學校針對信息技術如何在實際教學場景幫助老師因材施教、師生減負增效提出了建議。豐富試題資源助力學校組卷測驗。
  • 教師如何輕鬆駕馭多媒體教學?
    微講師板書錄課軟體作為一款教師教學必備工具,自問世以來為廣大教師提供微課製作、電子板書等服務,直擊信息化教學「課件難做」、「資源難建」的痛點,讓多媒體教學變得更簡單,課堂教學有實錄,課後複習有資源。尊重教師教學習慣,讓課堂輕鬆告別粉筆灰。02手機拍攝教師可使用手機拍攝教學資料、學生作業、實驗場景的照片或短視頻,拍攝完成後自動上傳到大屏幕上即時展示,實時互動講解。
  • 五河縣力推智慧課堂應用 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
    為力推智慧課堂應用,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近日,五河縣中小學多措並舉。持續推動,如縣高級中學、三中、武橋中心小學校本部、阮圩小學等。各校召開智慧課堂推進會或問題反饋會、研討會,通報智慧課堂的應用情況及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對下一步工作進行部署;要求不斷總結經驗,力求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發揮優質資源最佳效益,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再培訓,如劉集中學、藕塘小學、白徐小學、大楊小學等。各校以問題為導向,邀請科大訊飛工作人員來校對教師進行再培訓。
  • 教師如何用好課堂上的信息化「神器」
    教育部在2019年發布的《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中提出,要推動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到2022年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 希沃助力北師大課題年會,促進信息化課堂教學應用實踐水平的提升
    為進一步推進課題學校教科研水平,促進信息化課堂教學應用實踐水平的整體提高,12月16日-12月19日,由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主辦,希沃協辦的「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2017年度重點課題『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區域協同發展的模式與對策研究』研討會」盛大舉行。
  • 疫情催生線上教學新需求,信息化課堂需紙筆回歸
    疫情期間,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史無前例的線上教學活動,同時,各地區也先後建立與疫情防控常態化相適應的教育教學機制,各類教育信息化平臺與工具得到了快速發展。其中,以網課手寫板和智慧筆為代表的新型教學工具,在線上教學活動開展期間,受到了教師群體的青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我校首屆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圓滿結束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首屆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圓滿結束,生命科學學院的於佳、數學與統計學院的楊志善獲得一等獎,化學化工學院的朱倩倩、公共外語教育學院的張恬(團隊)、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的施春英(團隊)、 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的隋毅獲得二等獎,機電工程學院的蔣榮超等8位教師獲得三等獎。
  • 信息化教學不會?中小學老師要培訓
    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信息化教育教學能力據悉,能力提升工程2.0是通過建立「整校推進」混合式校本研修新模式,構建以校為本、基於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採用以網絡研修和校本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新方式,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的信息化教育教學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中小學校長及教育行政管理者的信息化教育治理能力,切實提高我省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
  • 大邑縣教育局開展「基於網際網路+混合式教學」視導 助推學校信息化...
    四川新聞網成都頻道12月9日訊 為了充分了解大邑教育信息化工作進程情況,指導學校「基於網際網路+混合式教學」向縱深發展。12月8日,大邑縣教育局教育科科長楊波帶領相關人員到大邑縣韓場學校開展「基於網際網路+混合式教學」工作視導,助推學校信息化縱深發展。
  • 汶川縣中學骨幹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班在錦城學院成功舉辦
    在數據化和信息化的時代,藉助時代的工具將極大提高老師們的工作效率,減輕老師們的負擔,助力教育改革。26日下午,錦城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院長,四川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與電子商務系教授,教授級管理諮詢師、高級品牌師左仁淑教授為老師們講授《課堂設計與翻轉課堂》。
  • 貴陽市白雲區五中教育共同體「智慧課堂」混合式教學賽課成功舉辦
    為了推進「大數據+」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促進貴陽市白雲五中教育共同體各學校、教師主動適應新的形勢、新的要求,提高利用智能技術實現「因材施教」的創新應用能力,充分發揮貴州省初中名校長黃暉工作室的示範引領作用,實現「智慧課堂」混合式教學課堂改革的縱深發展,由白雲區教育科研培訓中心主辦,貴州省初中名校長黃暉工作室協辦
  • 玩轉「大數據」,信息化教學促學生更好成長
    三湘都市報11月27日訊(記者 劉鎮東 黃京)同屏、搶答、直播、拍照………在智慧課堂上,有趣的信息手段增強了師生課堂上的互動性,對知識點的理解入腦入心。今天,由雅禮洋湖實驗中學承辦的全市初中語文、物理、生物學科「大數據驅動下的智慧課堂精準教學」研討會在該校召開。
  • 美國高校混合式教學實踐
    OnlineU是一個涵蓋255所美國大學、1540門工程類課程的教學資源平臺。科羅拉多理工大學進行的一項基於該平臺的、持續4個學期的跟蹤研究證明,混合式教學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課堂滿意度,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概念,在工程教育教學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奧克蘭大學在管理信息系統混合式教學實踐中發現,嵌入問題的線上視頻和好的課程設計能夠提升教學質量。
  • ...創造新課堂——我市中小學在2020年全國新媒體新技術教學應用...
    「2020年新媒體新技術教學應用研討會暨第十三屆全國中小學創新課堂教學實踐觀摩活動」成果揭曉。我市中小學在2020年全國新媒體新技術教學應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我市有5節課例獲獎,其中安順市第二高級中學張文麗老師的《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獲高中組示範課例(最高獎項);安順市第三中學張麗瓊老師的《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獲高中組典型課例;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丁旗街道辦事處中心學校張菲老師的《We love animals》、平壩區夏雲中心小學韓媛媛老師的《牧童》、平壩區逸夫小學鄧繪琳的《形狀與填充工具》分別獲小學組入圍課例。
  • 「中小學數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顯著提升的研究與實踐」 課題開題...
    10月13日,「中小學數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顯著提升的研究與實踐」課題開題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線下會場設在北京狸米研究院,參與課題的區域、學校線上同步觀看。總課題組專家、子課題組代表以及課題技術支持單位代表參加會議,中央電化館研究員劉雍潛主持會議。
  • 邂逅智慧課堂,成都棕北小學將語文教學與智慧平臺融合應用
    落實成都市武侯區建設「智慧教育示範區」工作,進一步提升武侯三顧雲教育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與學校工作的深度融合,促進學校間的經驗交流與學習,切實加強混合學習形態下三顧雲平臺的常態運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助推教育教學改革,10月26日,由成都市棕北小學承辦的武侯區三顧雲第一片區交流活動於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 明德華興中學舉行教學開放日活動,展示信息化教學改革成果
    本次教學開放日活動以「構建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智慧課堂的探索」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市內外教育行政部門、兄弟學校約500餘位專家、教師來校一同探討智慧課堂背景下的精準教學。另外,還有近760餘人次在線上參與了活動。
  • 金課丨混合式學習已成趨勢?高校該如何創新互動教學
    如何才能提升創新教學質量,實現吳巖司長所講的探究式與個性化學習呢?這一問題還要從高校教學創新的兩大難點講起。  學生主體性的缺失  「以學生為中心」是互動教學模式的根基,課堂互動是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途徑。
  • ...引領示範站好講臺|黔西南州興義一中「雙主體互動式」課堂教學...
    12月12日,黔西南州興興義一中「雙主體互動式」課堂教學展示暨第十四屆教育教學大賽決賽在筆山會議廳舉行。大賽旨在深化興義一中「雙主體互動式」課堂教學改革,加強教研組的課型研究、教學研究,突顯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水平和能力,彰顯教研組實力,推進團隊建設,提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發揮優秀教師良好的示範和引領作用。據介紹,該校全體教師參與了本次賽事。賽前順利完成了初賽、半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