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眾測
作者:宜興濟南經常跑
做為了一個江南小鎮長大的孩子,每年春暖花開的時節都愛到野外去逛逛,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感受滿目春光的美好。然而,今年的春天似乎有點不同,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在渡過了一個漫長的寒假之後,人們還是不能放肆地四處遊玩,於是各種宅家技能都被激發了,我的朋友圈天天被各路大神刷屏。刷的我也心痒痒起來,於是跑到超市購買麵粉酵母之類,從饅頭油條到水餃蛋糕都做了幾遍,最近總覺得沒什麼新意,都有點疲倦了。
前幾天,終於等來了好消息——政府官微發布了公眾場所恢復開放的消息!於是,獨自駕車在家附近轉了一圈,體驗一下周邊的春意。
宜興是一個縣級市,國家級文明城市,地處滬寧杭的地理中心點,通有多條高速,且有高鐵直達全國各地,可以說是人傑地靈非常宜居的城市。城市的東西有水,名曰「氿」;南部是山地丘陵,俗稱「龍背山」。我的住所在城市的東南角,臨近丘陵的一側,因為不能聚集,於是選擇到一片未開發的山地放風。
發現好物
三月的山野還是荒草叢生,由於大家都宅在家裡,山野間也沒有農人在工作,只是樹枝和地面略微透了點新綠。步入林間的小道,偶爾從雜草裡發現了寶貝——野蒜!
百度百科又科普,各位可以參考一下。因為全國各省區基本都有此植物,所以我想大家應該都認識。只是各地把它當成食物來吃的話,可能各不相同。
山間的土很鬆軟,用金屬的小棒一撬就能很輕鬆地把野蒜從地裡連根拔出。綠綠的蒜葉、白白的蒜根,一碰就留下滿手的蒜香。
不一會就拔到了一小袋子,感覺夠吃上一頓了,打道回府。
清洗準備
剛採回來的野蒜帶了很多雜草和泥巴,需要做進一步做清理。
先除去野蒜混雜的黃色雜草,並去掉外包的一層不太新鮮的葉片,扔掉一些不是很粗壯的野蒜,太小的不打算要了,清理比較麻煩。
留下相對粗壯的,根部的泥巴和長長的根須還要做進一步處理。
放到水池裡浸泡片刻,泥巴就能很輕鬆洗淨了。
再除去多餘的根須,清洗乾淨就可待用了。
調製烘培
量取一些麵粉,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均勻,同時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加入鹽、胡椒麵、十三香、孜然這些調味料。
把洗淨的野蒜切成小段,特別是它的根要切開哦,香味最濃鬱的就是這個部位。
切好的野蒜調入麵粉裡,當然,你也可以在麵粉裡加幾個雞蛋,這樣營養更豐富,吃起來也會更加美味。
攪拌均勻,準備工作就完成了。
打開電餅鐺,加適量的油,把準備好的面均勻地鋪在上面,採用「速脆」模式(或者高溫),大約3-5分鐘,即可出鍋食用了。
出鍋品嘗
烘好的野蒜餅軟薄香嫩,幾乎是半透明的,吃起來柔中帶剛,口感非常特別。
包上一根油條,或者一塊脆餅,也可以卷上一些菜或肉,吃法非常的隨意靈活。
怎麼樣,是不是也想試試這種大自然的饋贈?那就趕緊到市郊去找尋野蒜的身影吧,但是切記要戴好口罩,做好防護,並且避免人員聚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