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死得冤嗎?不冤,跟上級的意見衝突時,還指望對方哄著你?

2020-12-15 正史漫談

春秋時期,伍子胥之死,與吳、越相爭密切相關。面對越王勾踐的野心,吳國上下渾然不覺;唯一察覺出這一點的伍子胥,卻慘被吳王夫差處死。最終,在那個以爭霸為主流的時代,卻罕見地出現了一個霸主被小國滅亡的慘劇。

這種巨大反差的案例,值得我們認真推敲、總結經驗。這一事件的結果,證明了伍子胥的正確、吳王夫差的錯誤;那麼,我們就能據此得出「夫差是昏君、伍子胥被冤殺」的結論嗎?

客觀來說,伍子胥之死,並不是夫差一個人的鍋,伍子胥本人也有一半責任。

北上還是南下,伍子胥死於戰略上的分歧?

吳王夫差即位後的首要任務,就是報仇。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率軍伐越。在槜李之戰中,原本佔據優勢的吳軍被對手的「臨陣自殺大法」迷惑,隨後陣型大亂、全軍敗退,闔閭的腳指頭被砍,不久後傷重而死。臨終前,他給兒子夫差留下了遺言:「爾而忘勾踐殺汝父乎?」你敢忘記殺父之仇嗎?

報仇雪恨,就成了夫差的首個執政目標。由於雙方在國力上的懸殊差距,僅僅兩年後,夫差就完成了這個任務,走投無路的勾踐以俯首稱臣、委身為奴為代價,把越國從滅亡的邊緣上拉了回來。

但這個勝利的時刻,卻成了伍子胥、吳王夫差持久分歧的開端。

伍子胥、伯嚭(pǐ),這兩個來自楚國的復仇者,是當初協助吳王闔閭攻破楚國郢都的功臣;闔閭死後,他們又作為輔政大臣,協助夫差完成了復仇大業。但當勾踐被圍會稽山時,這兩位元勳向國君進獻了截然相反的建議。

太宰伯嚭接受了越國大臣文種的好處,主張接受勾踐「委國為臣妾」;

伍子胥則引用夏朝時期少康復仇有過氏的案例,建議徹底除掉勾踐、滅掉越國,以消除身後的心腹大患。

但夫差採取了伯嚭的主張,放過了勾踐和越國。不過,伍子胥並沒有就此放棄。

公元前489年,夫差準備抓住齊國內亂的機會北伐,伍子胥表示反對:「勾踐食不重味,吊死問疾,這種人遲早是吳國的心腹大患,必須除之而後快」。但夫差執意伐齊,最終取得了豐碩戰果:大敗齊軍、威嚇鄒魯二國。這個甜頭,也讓夫差對伍子胥觀點越發心懷狐疑;

四年後,夫差在子貢(孔門弟子)的攛掇下再次伐齊;與此同時,為了堅定吳國北上的決心,勾踐也聽從子貢的建議,試圖通過主動示好的方式來打消夫差的後顧之憂。面對這種架勢,伍子胥越發覺得恐懼,他再次強調「越,腹心之病」,勸導夫差不要相信勾踐的「浮辭詐偽」,將精力優先放在剷除越國上。

對於這種陳詞濫調,夫差不僅沒聽從,反而讓伍子胥出使齊國。

在齊國,伍子胥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了齊國大臣鮑氏照看,這無疑是打臉夫差的行為。沒多久,在伯嚭的攛掇下,伍子胥被逼令自殺。

但其後的歷史走向證明了伍子胥的正確:被連續北徵消耗實力的吳國,遭到了來自勾踐的背刺。12年後,吳國滅亡,夫差在自殺前感嘆:「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

從這個過程來看,伍子胥之死的原委好像是這樣:

面對一意孤行的吳王夫差,他直言進諫、剛直不阿,最終觸犯了吳王的權威,招致身死的悲慘結局。

這一邏輯看起來沒什麼問題,符合萬惡封建社會的一貫負面風評,儼然是功高震主、一朝天子一朝臣規律的標準示範罷了。

但我們要搞清楚一個問題:拋開我們讀史的上帝視角來看,在那個時代,吳王夫差放過勾踐、問鼎中原的主張真的是個錯誤嗎?

夫差的視角:問鼎中原、信義服人,大國博弈的規矩

當初吳王闔閭因勾踐而死,但這並不代表越國是吳國的主要敵人。

吳、越兩國原本是偏居東南的難兄難弟,長期以來默默無聞。在晉、楚爭霸時,晉國為了從身後牽制楚國,派人與吳國聯絡,傳授用兵之術和車戰之法,這才推動了吳國步入春秋歷史的舞臺。

既然晉國聯吳抗楚,那麼楚國就援越制吳,吳越兩國就這樣被捲入了大國爭霸的棋局中。

也許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後起之秀吳國爆發出的能量竟如此驚人。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攻破郢都,讓楚國這個曾經的春秋霸主顏面掃地。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面對秦、越的夾擊,夫差不得不回撤,暫時將主要精力用來對付越王勾踐。

我們很容易發現這個邏輯:吳國爭霸中原的徵程,被來自身後的越國偷襲打斷;在之前的絕大部分時期內,越國都不是吳國的下飯菜。

因此,隨後吳王闔閭攻越,本質上是要打擊楚國的盟友、消除後顧之憂。那麼,當夫差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時,為啥不斬草除根、反而扭頭北上呢?

對於立志問鼎中原的吳王夫差來說,殺害勾踐、滅掉越國,弊大於利。

在春秋時代,兼併不是主流,稱霸才是時髦;但稱霸靠的是什麼?當然要依靠武力,但也需要「信義」。公元前485年,當子貢鼓勵自己伐齊時,夫差曾表達了對身後越國的擔憂,一度表示:「待我伐越而聽子」,即:等我揍完勾踐後再按你說的做。

但子貢僅僅用了一段話,就讓夫差的思想產生了巨大動搖:

伐小越而畏強齊,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難,仁者不窮約,智者不失時,王者不絕世,以立其義。今存越示諸侯以仁,救魯伐齊,威加晉國,諸侯必相率而朝吳,霸業成矣。

畏懼強齊、欺負弱越,這不是勇者所為......施行王道的人不會讓一個國家滅絕,這樣才能樹立道義;攻打齊國、援助受困的魯國,將會讓各國諸侯國敬服您的仁德,其後競相來朝見,您的稱霸大業就成了!

這段說辭,體現了當時的主流價值觀。我們模擬下夫差的心理活動:

是啊,勾踐早已對自己稱臣,而且多年來一向規規矩矩、畢恭畢敬,如果自己毫無緣由的拿他開刀,中原各諸侯國會怎麼評價?他們會不會說:你們看,當初闔閭受傷,只是戰場中的意外而已;而這個夫差,竟然為了報一己私仇,得理不饒人,殘害早已認錯的勾踐。這種人,是個只迷信武力的暴君罷了,誰會認他做霸主!?

再加上勾踐趁機前來示好,越發讓夫差覺得,自己擱置越國、爭霸中原的決定,完全符合當時的「國際」秩序和人心道義,既合情又合理。於是,原本還有些搖擺不定的夫差,最終走上了不歸路。

只可惜,勾踐根本就不是個有規則意識的人,但為啥伍子胥能夠察覺這一點呢?

伍子胥為何能洞悉勾踐?他倆幾乎是一類人

我們都知道,伍子胥本身也是個復仇者,並且他的經歷與勾踐出奇的相似。

當初,楚平王準備殺掉太子太傅伍奢時,為了斬草除根,曾逼迫對方召來兒子伍尚、伍子胥。最終,為人仁厚的伍尚如約而至,陪同父親慷慨赴死;剛烈暴戾、善於忍辱負重的伍子胥則在識破楚王的心思後,毅然出逃,立志未來報仇雪恨。

知子莫如父,得知二兒子逃跑後,伍奢百感交集:「楚國君臣將要飽受戰爭之苦了!」

出逃的伍子胥,先後輾轉至宋、鄭、陳等國;奔赴吳國的途中,他盤纏用盡、身患重病,一度面臨絕境;但在強烈復仇意志的驅使下,他不惜拖著病軀、沿路乞討,歷經艱辛趕到了吳國。在吳國時,為了讓自己獲得話語權,伍子胥投公子光(即後來的吳王闔閭)所好,進獻了刺客專諸,協助對方殺掉吳王僚、登上王位。

為了報父、兄之仇,伍子胥不惜放下個尊嚴、冒著道德風險,協助吳國攻破了自己故國的首都,並將楚平王的屍體挖出來鞭打三百。

越是敢於放下身段、直面羞辱的人,底子裡就越危險,伍子胥就是這類人:為了實現目的,他可以付出任何代價。

而這麼一位經驗豐富、深諳人性的狠人,自然能敏銳地發現自己的同類。

在會稽山之圍時,面對勾踐「求委國為臣妾」的請求,伍子胥一針見血的提醒:「越王為人能辛苦」,勾踐能夠如此忍受奇恥大辱,絕非善類。但夫差對春秋信義還保留著基本的尊重,他不僅接受了勾踐的請求,內心也許還會認為伍子胥過於歹毒;

在接下來,勾踐越隱忍、越國對待吳國越謙卑,伍子胥的內心就越不安。而勾踐也察覺出了這位真正的對手,為了消除威脅,他不斷砸下重金,利用伯嚭、伍子胥之間的矛盾,持續挑撥、離間,不僅把伍子胥推向了絕路,還成功讓吳國朝廷再也沒有反對意見,一頭扎進了持續窮兵黷武、四面樹敵的北伐泥潭。

簡單來說,在吳王闔閭時代,伍子胥的個人目標與吳國的戰略意志是完全吻合的,所以他能夠成為吳王闔閭的功臣、親信,順便實現個人的理想;

而到了吳王夫差時代,客觀上來說,伍子胥的滅越主張仍舊沒什麼問題、夫差的北上執念也有道理。但問題在於,在優先執行哪一項方面,君臣之間的想法並不一致,伍子胥和國君代表的國家意志之間起了衝突。

而伍子胥的性格,促使他選擇了最不可取的方式。

執拗的性格、鬆懈的心態,讓伍子胥走向夫差的對立面

對於伍子胥的性格,他的父親伍奢曾說:「為人剛戾忍卼」,即桀驁不訓、忍辱負重,既狠毒、耿直,又敢於隱忍;

同來自楚國的伯嚭也說:「子胥為人剛暴、少恩、猜賊」,為人強硬兇惡,沒有情義,猜忌狠毒。

但既然伍子胥善於隱忍,為啥他不能像當初討好闔閭那樣奉承夫差、以踐行自己的滅越主張呢?

時期不同,人的觀念也不一樣。在完成復仇大業後,伍子胥的心態已經產生了變化,不再像當初那樣充滿鬥志、不達目的不罷休;他面對夫差時,也時常體現出先王老臣的姿態,倚老賣老,言語、行動上非常不客氣。

比如在會稽山,他直言不諱:「大王如今不一舉殲滅勾踐的話,今後一定會後悔!」

公元前489年,為了勸阻夫差伐齊,他用了這樣的言辭:「大王不剷除越國,卻一門心思想著攻打齊國,不是很荒謬嗎?」

公元前485年,他又這樣說:「希望大王放棄齊國,先攻打越國;如不這樣,今後悔恨也來不及了。」

夫差讓他出使齊國,他卻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齊國大臣,毫不掩飾自己不看好吳國前景的態度;

而在自殺前,他仍在嘴硬:「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放在吳都東門上,讓我看到越國怎樣滅掉吳國」,幾乎詛咒吳國的滅亡。

隨時說風涼話、次次頂心頂肺、回回否定自己,如果你是夫差,你就會怎麼看待伍子胥?筆者想起了港劇中的一句經典臺詞:你在教我做事啊?

伍子胥完全有機會挽救吳國、成就自己

從當初夫差跟子貢的對話來看,吳王夫差並不是完全沒聽取伍子胥的意見,他對越王勾踐的危險性也有一定的認識。但問題就在於,伍子胥長期以來「不聽我的你就完蛋」的提意見方式,讓身為吳王的夫差非常難堪:我難道不要面子的嗎

夫差難以理解伍子胥對復仇者心態的洞悉;同樣,伍子胥也不明白夫差這位王者的人生追求。君臣之間面對互不理解的情形時,應當由誰放下身段、主動破冰?

當然是臣子、下級伍子胥。吳國幫助他復仇,為他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讓他享受了榮華富貴,他應當有士為知己者死的責任,這無關君臣尊卑,只關乎為人處事的基本操守。

那麼,除了順從,伍子胥還有其他方案嗎?當然有,以我們事後諸葛亮的立場來看,如果伍子胥擺正心態、換個思路,完全可以使自己和夫差的理念和諧共存。

比如,作為才華橫溢的智囊,他完全可以拿出自己當初復仇時同等的熱情,體現出對夫差爭霸中原理想的理解與支持,積極提出一攬子行動方案,巧妙地把「滅越」與「稱霸中原」結合起來,即把幹掉勾踐列為問鼎中原的必要一環;

再或者,他可以像後世的謀士那樣,大張旗鼓的提出上、中、下三策,把自己最心儀的方案列為中策,埋下各種伏筆,誘導夫差不得不選擇優先滅越這一選項。

我相信,以伍子胥的智慧,上面哪種方式都沒什麼難度。然而可惜的是,在執拗性格、乖張心態的驅使下,他一步步走向了夫差的對立面,變成了政敵伯嚭、死敵勾踐最希望看到的樣子,不僅毀了自己,也毀了夫差、毀了吳國。

時代推移,但人性始終如一,這就是我們主張學習歷史的主要出發點。從夫差、伍子胥的慘痛案例中,我們是不是可以看到咱們工作中的影子?

在工作中,對待同一個問題時,若處在不同的位置,很容易得出不同的結論、給出截然相反的方案;如果跳出當局者的角色,咱們也許會發現,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都有可取性。

作為親歷者,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處理這種困局。你是不是經常滿腔壯志、一肚子主意,卻在領導那裡碰了壁?這種情況下,你是當面硬懟、教領導做事,還是背後抱怨、深嘆懷才不遇,亦或是冷靜思考、尋求「曲線救國」的可行性?

職場中,水平接近、資歷相同、工作類似的兩個人,之所以差距越拉越大,除了「關係」等非常規因素外,如何用最具智慧的方式來處理與同事、上級之間不同意見,起到了關鍵作用。

相關焦點

  • 千萬不要慣著你的上級,你懟過上級嗎?
    在職場中是不是經常遇到上級讓你心情很不爽?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該怎麼做?自我安慰,還是發洩情緒,一吐為快?面對這種情況雖然很不爽,但是還是需要忍耐的,畢竟對方是上司,咱是下級,如果還想升職加薪,那就不得不忍耐。
  • 這4大星座女最難搞定,軟硬不吃,哄起來還很費勁,有你愛人嗎
    這4大星座女最難搞定,軟硬不吃,哄起來還很費勁,有你愛人嗎?水瓶座對於水瓶座的人來說,她們是不需要對方的哄,萬萬不可不及哄。因為像水瓶座的女生都是那種一給臉就會順勢蹬鼻子上臉的那一種,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還不如選擇別去哄她。
  • 伍子胥多次為伯嚭求情,為何伯嚭最後卻會陷害伍子胥?
    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跟楚國講和。我們反正也打不過他們,戰敗了之後就沒有求和的本錢了,趁著現在還沒有打、我們還沒有敗的時候,我們還可以跟他談條件,讓楚國割讓他們西面的疆界,我們同意楚昭王復國。 這樣,我們可以大大擴展吳國的疆域。
  • 我是來跟你談戀愛的,不是來跟你講道理的!哄女朋友開心有技巧
    經常聽到女生說這麼一句話:「我是來跟你談戀愛的,不是來跟你講道理的。」本周六(1月9日)晚《非誠勿擾》,一位男嘉賓表示:「在感情中,我從來不會跟女朋友辯論,和女朋友講道理、爭對錯,不管輸贏兩個人都不會開心的。談戀愛是講感受的,在一起開心最重要。」如何哄女朋友開心呢?
  • 為什麼男人寧願跟你講道理,也不願意哄你?原來這才是愛你的表現
    為什麼男人不願意哄你,反而跟你講道理。告訴你們一個扎心的事實,如果說你總是抱著,在感情當中無條件的被寵被哄的訴求去找男朋友,那麼你很容易遇到渣男或者說遇到一個價值比你低的人,也就是所謂的舔狗,或者說門不當戶不對。
  • 異地戀哄男朋友的話,哄異地戀男朋友的套路
    異地戀哄男朋友的話有哪些,在相處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事情的矛盾,只要掌握好兩個人之間的溝通技巧,也會減少一些衝突。原則點中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我碰到了什麼事情,我們不要一起用詩或者多愁善感,有的時候也要考慮男人的感受。女人適當的時候可以放下姿態主動去挽回對方,這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而是正說明了你有多麼在乎對方。
  • 為什麼有的男人明知道你生氣,還跟你講道理,而不是去哄你?
    為什麼現在很多男人明知道你生氣,卻還是先講道理,然後才去哄你呢?其實講道理的男生真的很不錯,只是你沒有發現,反而去說他是一個直男。老吳呢,以前有過很多個女朋友,真的是多得讓他數不過來。無論什麼樣的女朋友,他都能哄的服服帖帖的。
  • 和女朋友吵架了要怎麼哄呢?做以下三件事情讓女朋友原諒你!
    和女朋友吵架了要怎麼哄呢?做以下三件事情讓女朋友原諒你!男女朋友相處的過程中、總是避不可免得有意見不和的時,還有看到對方的態度以及生活習慣覺得不爽時。心裡就會覺得不舒服。就是因為一件事情產生不同的看法,以及雙方身上的一些壞習慣。讓雙方都覺得不舒服。這樣下來自然就心存芥蒂。
  • 怎麼哄女朋友開心?跟女朋友認錯的暖心話
    如果生活當中你有幽默的一面,那麼就要用幽默的方式來逗對方開心了,時不時地製造一個幽默的笑話,那麼對方一定會笑。也許他正在生氣,這個時候你厚著臉皮給對方說一個幽默的笑話,對方一定會破涕為笑。可以給對方製作一個小禮物,或者是一個小驚喜都可以。先了解對方最近想要一個什麼東西,但有沒有得到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給他辦到,然後送給對方。
  • 女人生氣了,怎麼哄最有效果?還不會顯得自己很卑微
    男性也會有自己的自尊,覺得我哄你是因為我愛你,但是老讓我哄你而且怎麼哄都哄不好,好像顯得我非你不可,我非得把你當菩薩一樣供著嗎?這是很多男性都不願意去做的一件事情。我們今天來給他大家講的,就是用兩個小技巧來幫助大家,在女人生氣的時候不僅可以哄好她,而且不會顯得自己很卑微。
  • 「我生氣時,你不能哄哄我嗎?」「你無理取鬧時,也沒來哄我呀」
    我的故事裡,或許有你的影子。無論兩個人如何相愛,在相處的過程中必然會有衝突和矛盾,很多時候,這並不關愛情的事。兩個人在完全不同的環境下生活了二三十年,各自的習慣早已根深蒂固,而在一起後,即便再相愛,彼此的習慣和性格也肯定會有衝突的時候。
  •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逃亡的過程中真的是一夜愁白了頭嗎?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讓小編來帶你走進歷史,了解歷史。 公元前522年,楚國國君聽信費無忌的讒言,將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殺害,派人去殺伍子胥。伍子胥得到消息後連忙逃亡吳國。
  • 【歷史名人百科】快意恩仇,剛直悲烈的吳國國相——伍子胥
    賞析:春秋時,伍子胥在吳國侍奉夫差,他一心勸諫吳王要小心謹慎,不要放鬆對越國的警惕,可夫差不僅聽不進去,反而對他大加斥責,最後還賜劍讓他自刎。伍子胥臨死前,叮囑吳王要將他的眼珠挖出來掛在東門之上,看看吳國是怎樣被越國吞滅的。唐李紳《姑蘇臺雜句》詩:「伍胥抉目看吳滅,範蠡全身霸西越。」
  • 湖北雲夢地區伍子胥的傳說
    當它飽食酣睡之時,其魂魄便化作彩雲,庇護著伍子胥在此練兵。眼下神犬一死,山上的彩雲自行消散,匿身於巨竹中的竹人竹馬誤以為楚兵臨山,紛紛現出了原形。果然,神犬剛死,伍家山藏有大批伍氏兵馬的消息便風傳到了京城,立馬引起楚王警覺。楚王當即下旨派兵,火速前往伍家山圍剿伍氏兵馬。還揚言,要誅滅山上居住的所有伍氏山民。
  • 《史記》伍子胥列傳
    洋洋灑灑2000多年過去了,時至今日還有人為之立祠,當真不易此人不是聖人,他有鞭屍之舉,也非庸才,聚吳滅楚大是大非,敢愛敢恨不為世間帝王所宣揚,卻進入了很多戲劇,成語一夜白頭,倒行逆施,日暮途窮,同仇敵愾,風吹草動,天羅地網還有京劇《伍子胥》我們先整體回顧一下,列傳內容伍子胥
  • 跟女朋友認錯的暖心話,哄女朋友開心的話道歉
    很多男生在生活當中遇到女朋友不開心的時候都不知道該怎麼去哄。有些男生甚至越紅對方越生氣,所以就需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了,那跟女朋友認錯的暖心話有哪些呢?這也是很多人所關心的,男生要想認錯的話,就得和自己的女朋友說一些暖心話,而且也要讓對方開心,其實這個時候就要費一番心思啦!
  • 女兒只喜歡讓爺爺哄睡,媽媽看到後卻破口大罵:你要不要臉?
    但有時候由於帶娃觀念的衝突,會發生一些矛盾,讓家人產生隔閡。 女兒只喜歡讓爺爺哄睡,媽媽看到後卻破口大罵 茜茜在懷孕時就一直沒停下工作,生完孩子休過產假後就想趕快回去上班,雖然捨不得但是多了她的一份收入,也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 2020都快完了,女朋友生氣還不會哄?get這8個絕招,助你哄好她!
    很多時候你都不知道是哪句話講錯了,她就生氣了。但不管怎麼樣,還是先哄為佳。可是哄女朋友也要講究技巧的,對於沒有經驗男生,稍不注意就會越哄越生氣,接下來的小日子可就更難過了。今天藍妹給大家分享八大絕招,包你哄好女朋友!
  • 小鹿情感平臺:對象生氣了微信怎麼哄
    小鹿情感平臺告訴小夥伴們,這樣的變化是十分正常的,每個人的成長環境跟性格都不同,出現意見不合是南面的,一味的遷就對感情反而是不健康的,兩個人有不同的想法,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溝通才能贏得對方的尊重。但是在相處中出現了不合,惹對象生氣了怎麼辦呢?小鹿情感平臺教大家對象生氣了微信怎麼哄。
  • 女人有時只是想讓你哄,並不是真的要走
    你有時候真的太不懂女人的心思了,其實只要女人還肯跟你說話,無論話說得多狠,多冷,都代表她心裡還有你,她對你還有期待。女人總是言不由衷,男人總說女人的心思太難懂。想要禮物給了她禮物,想要擁抱給了她擁抱,但她為什麼還是不開心不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