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嘉興府,有一處勝地
喚做——煙雨樓
在金庸先生的小說《射鵰英雄傳》當中
這裡是整個武俠與豪情滿天的地方
丘處機就是在這與江南八怪會面,立下賭局,並相互持守18年
促成了這射鵰英雄的佳話
煙雨樓坐落於南湖的中央
在這江南清幽之地,湖邊不起眼聳立一塔
此塔可登高望遠,頗為壯觀
塔在祠中,名曰《伍相祠》
這個伍相就是伍子胥
洋洋灑灑2000多年過去了,時至今日
還有人為之立祠,當真不易
此人不是聖人,他有鞭屍之舉,也非庸才,聚吳滅楚
大是大非,敢愛敢恨
不為世間帝王所宣揚,卻進入了很多戲劇,成語
一夜白頭,倒行逆施,日暮途窮,同仇敵愾,風吹草動,天羅地網
還有京劇《伍子胥》
我們先整體回顧一下,列傳內容
伍子胥,又叫伍員,其父曰伍奢
伍奢與費無忌一起輔佐太子建,侍奉楚平王
本來楚平王為太子建選一秦女,派費無忌去接親,結果費無忌把秦女獻給楚平王
平王絕愛幸之
無忌得以得寵,又害怕太子建報復,讒言讓太子建守邊關,依然不放心,要囚禁伍奢,逼走太子
下一個計謀,伍奢寫信給兩個兒子,伍員和伍尚
來了,就放過你父子,不來就把你父親殺了
明知是死,尚去了國都,父子俱死
伍員跑了
這裡就說明伍子胥並非愚忠,他如果一樣去了國都,不就像太史公說的
形同螻蟻?
先是去宋投奔太子建,而後去鄭,再後去晉,晉以太子建為內應,要滅鄭
回鄭被誅,伍子胥帶太子建幼子勝逃亡吳國
過昭關,大多數成語都是在這誕生的
有說一夜白頭的
也有渡江有漁夫相助,解劍相贈,不予
路上得病,要飯來到了吳國
吳王僚不得信伍員,伍子胥看出來太子公子光有自立的想法
就獻給公子光專諸,自己帶著勝去務農等待時機
就這麼等到吳王僚派二公子伐楚
專諸刺王僚,魚腸劍名揚天下
伍子胥入閣,招孫武,國強
九年,五戰,攻下楚國
當時的秦女,生子昭王,逃
於是挖出來楚平王的墓,鞭屍三百
聞所未聞,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自始至終,伍子胥都不忘報仇,他逃跑背上不忠不孝的名頭,換回來
到現在的鞭屍三百
我相信,他內心值得了
如若送死,形同螻蟻,就是這樣忍辱負重,終大仇得報
無論對錯,大是大非
此後就是申包胥的七日七夜的繞柱而哭
換來了秦兵解了出國的困境
此時的吳國變成了春秋一霸
在其後就是吳攻越,越王勾踐送西施,賄賂吳太宰嚭
伍子胥屢次進諫不得中,被殺,要求高掛頭顱要看著越滅吳
吳國一直伐齊無果
後越王趁夫差親自伐齊,而攻打吳國
九年後,滅了吳國
而誅太宰嚭,以不忠與其君,而外受重賄
你看看,不忠誠的人,你依靠賣主求榮,等人家成事第一件事就是來殺了你
因為你為了利益會賣了你的主子,一樣也會賣了我
最後說了一下勝,就是楚平王子,太子建,的兒子
歸楚國,得封地邊邑,號為白公
白公一心報鄭國殺父之仇,而後準備伐鄭,晉先出兵,楚派伊子西救之
白公把仇人變成了伊子西,子西問曰:你是個蛋!
後,白公與石乞殺了伊子西,自立,又被葉公平亂,惠王復位
石乞一句話很佩服:成王敗寇,本來就是這樣,大丈夫!
至此
整篇故事都是報仇,忠奸,是非的悖論
沒有乾淨的人,也沒有好與壞之分
有的只是每個人去做他認為對的事情
或者說做的都是最符合他利益的事情,沒有對錯,沒有仁義
我們站在2000年之後的人來回過頭來看
申包胥是我們認可的,他為了楚國哭七日七夜,當真是引兵滅吳了
誰說小人物不能改變歷史,哭也是很厲害的武器
費無忌是小人,一心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
太宰嚭前期幫了吳國很多,後面被勾踐賄賂,最後落個斬首
這就是不忠的下場
伍子胥莫須有的罪名要被殺,逃離展現了自己的報復,並且鞭屍三百,最終高掛樓頂
他對吳國是忠誠的
他把吳王稱霸與自己復仇的理想放在了一起
自私之人終不得到弘揚
楚平王搶秦女,費無忌為自己的功名利祿,太宰嚭為了錢財,白公為了自己稱王,太子建背叛鄭國當內應
這些人都被歷史所遺忘,唾棄,消失
而那些捨身取義,為了別人,為了公的人,都得到了讚賞
申包胥哭七天七夜借來秦兵,專諸為伍員所託刺王僚,伍子胥為父報仇,漁翁不為利送伍子胥出逃
能在歷史留下了的,也都是這樣的人
我們應該去做這樣的人
士為知己者死,我能為別人做什麼?我能為國家做什麼?
你看荊軻刺秦王,你就說他對嗎?
不展開,下次聊荊軻。
捨身取義,心中有大愛,這樣才能在歷史中留下名字
不要有私心,我能為別人做什麼?
小到為了你的家人,你的孩子,大到為了這一個村莊,為了這個城市,為了這個國家,為了人民
我能做什麼?
人是為人,終究是一個義字!
正是伍子胥為了吳國做了那麼多貢獻,嘉興南湖畔,幾千年來,終究是有他的祠堂。
守一方水土,保一方安民。
說到底,還是你做的事情,對天下的人,做了多大的貢獻
或者,你的行為,是否能稱之為,義
我能為別人做什麼?
這就是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