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2020南京都市圈黨政聯席會議召開。常州市溧陽市、金壇區正式加入南京都市圈。作為全國最早建設的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迎來「新成員」。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長三角區域「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
作為長三角地理中心、長江經濟帶門戶樞紐
南京都市圈
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
引領長江經濟帶發展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
彰顯更大作為
長江南京段。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攝
12月5日,2020南京都市圈黨政聯席會議舉行,都市圈各夥伴成員和蘇皖兩省發改部門齊聚一堂,共商都市圈新一輪發展大計。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南京市市長韓立明等出席。
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南京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在合肥主持召開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以及關於城市群發展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南京都市圈加快融合發展,形成分工協作城市發展格局,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的務實行動。
今天的會上
南京都市圈
還迎來了溧陽市和金壇區
兩個「新成員」
2020南京都市圈黨政聯席會議現場。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 攝
南京都市圈作為「以南京為中心的經濟區域帶」共同探索建立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性平臺,已經走過20年的奮進歷程。
2000年
提出建設南京都市圈的初步構想
2000年,江蘇省城市工作會議就提出了建設南京都市圈的初步構想。
2002年
6個城市共同編制早期南京都市圈規劃
2002年,南京、鎮江、揚州、蕪湖、馬鞍山、滁州6個城市共同編制了早期的南京都市圈規劃,掀開了當時最早、也是全國唯一的跨省都市圈建設序幕,體現了創新突破的智慧勇氣。
2018年12月21日
南京都市圈黨政領導聯席會議在南京召開
會議審議通過都市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籤署16個框架協議;共商互聯互通互融的有效路徑,共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努力推動南京都市圈打造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增長極。
2019年
都市圈「8+2」共10個地區GDP總量約4萬億元
最令人振奮的是走在前列的務實成果,到2019年,都市圈「8+2」共10個地區的GDP總量約4萬億元,以佔全國0.7%的土地面積、2.5%的常住人口,創造了佔全國4.0%的經濟總量。「一小時」綜合交通網絡體系基本形成,產業、生態、公共服務等領域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今天會上,迎來了溧陽市和金壇區兩個都市圈「新成員」,籤署了共同打造區域新增長極等13個合作協議,明確了更多合作事項和重大建設項目。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已經上報國家發改委。
1小時通勤圈基本形成,寧句城際、寧淮鐵路、寧滁城際(滁州段)一期開工建設;
共享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寧滁、寧馬分別籤訂教育一體化合作協議,南京都市圈統一掛號平臺,可向市民提供147個醫院預約掛號服務;
推進都市圈公共運輸發展,開通毗鄰公交18 條,分別通往句容、溧陽、儀徵、滁州、馬鞍山、宣城等6個地區……
近年來
南京都市圈發展不斷提速
進入新發展階段
南京都市圈承載著越來越多的使命和期待
這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這是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
這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關鍵舉措
放眼「十四五」乃至未來更長時期,區域應該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南京都市圈,來更好地引領未來、服務和支撐全國發展?
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為「南京都市圈」勾勒出「四個圈」
2020南京都市圈黨政聯席會議現場。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 攝
01
建設動能強勁的「產業創新圈」
要堅持把創新擺在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位置,加快打造長三角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引擎,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
推動創新平臺合作共建,開展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全面梳理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服務鏈,合力解決「卡脖子」問題,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的協同戰。
02
建設內暢外聯的「資源配置圈」
要發揮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等區位優勢,努力成為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通道。
統一市場共建,樞紐資源共享,制度開放共促,強化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溢出效應,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國際化水平,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大力匯聚全球高端人才和資源要素。
03
建設全域融合的「軌道城市圈」
要通過軌道交通把大家「拴」在一起,促進同城發展「融」在一起。
要優先加快交通融合,共同打造軌道上都市圈;有力促進消費融合,以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為牽引,加快商圈培育和提檔升級;全面帶動空間融合,探索全域融合發展新路子。
04
要建設共同富裕的「宜居生活圈」
要緊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久久為功推動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
張敬華指出,推動南京都市圈高質量發展,關鍵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意識,既要立足當前又要久久為功,既要求真務實又要改革創新,強「協同」之舉、走「融合」之路、增「共贏」之效,要協同編制發展規劃、抓好協議落實、優化合作機制,同時,鼓勵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廣泛參與,更多用市場的邏輯、社會的力量服務南京都市圈發展。
2020南京都市圈黨政聯席會議重要成果
▼
經過各方共同努力,今天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達成重要共識,大家一致認為,進入新發展階段,南京都市圈建設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需要以一體化的思路、創新性的舉措打破行政壁壘,提高規劃協同、政策協同、利益協同,各展所長、優勢互補,凝聚更強大的合力。
各方將攜起手、一條心,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賦予長三角區域「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勇當科技和產業創新開路先鋒」、「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重大歷史使命,以這次會議為新起點、新徵程,同心同德、精誠合作,共創南京都市圈建設美好未來,共推長三角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共享一體化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
一、審議通過《南京都市圈城市發展聯盟章程》,宣布吸納常州市溧陽市、金壇區加入南京都市圈;
二、一批重要合作協議籤約
(1)都市圈成員市(區)人民政府市(區)長共同籤署《共同打造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框架協議》;
(2)南京、淮安、宣城市人民政府市長共同籤署《共建寧淮宣生態經濟帶框架協議》;
(3)南京、馬鞍山、滁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共同籤署《寧馬城際共建合作協議》《寧滁城際軌道共建補充協議》;
(4)都市圈相關區政府(開發區)共同籤署《深化集成電路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框架協議》;
(5)南京市溧水區、高淳區、常州市溧陽市、金壇區政府共同籤署《共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合作框架協議》;
(6)都市圈成員市(區)人社部門共同籤署《南京都市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一體化發展合作協議》;
(7)都市圈成員市(區)規劃資源部門共同籤署《南京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框架協議》;
(8)都市圈成員市(區)生態環境部門共同籤署《南京都市圈大氣汙染防治聯防聯控合作協議》;
(9)都市圈成員市(區)水務(水利)部門共同籤署《南京都市圈水務(水利)專業合作框架協議》;
(10)都市圈相關市農業農村部門共同籤署《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協作共管協議》;
(11)都市圈成員市(區)市場監管部門共同籤署《南京都市圈市場監管一體化合作協議》;
(12)都市圈成員市、常州市律師協會共同籤署《南京都市圈法律服務業協同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南京都市圈是發展共同體
更是命運共同體
南京
作為都市圈核心城市、龍頭城市
將切實扛起責任擔當、帶頭加強協作
更好地支撐都市圈提檔升級
更多地惠及兄弟城市高質量發展
同心協力、同向而行,
共同譜寫南京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來源:紫金山觀察、南京發布
編輯:孫燕
審核:潘軍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