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鄙視鏈」:「金」本科、「銀」碩士、「銅鐵」讀博士

2021-01-19 騰訊網

最近筆者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段話,用來形容當今我國高等教育中,各層次學歷之前存在的「鄙視鏈」!這句話是這麼說的:

「金」本科、「銀」碩士、「破銅爛鐵」讀博士!

其實在正常人的思想認知中,「博士學歷」一定是比「碩士學歷」要好,「碩士學歷」也一定比「本科學歷」要更高級!那麼,為何本科卻變成了「金」?碩士卻變成了「銀」?而最高學歷的「博士」卻變成了「破銅爛鐵」?

原來,從「學歷含金量」上來看,依舊是博士高於碩士,碩士高於本科!但是就高校在讀的各學歷學生,以及高校各層級學生招錄當中,三者之間的「學歷含金量」卻完全相反!

這麼解釋,可能很多讀者還聽不懂,我們舉個具體的例子來解釋:

假設A「985高校」本科畢業,B普通二本院校畢業,他們同時報考清華大學的研究生,如果兩人同時通過了統考,進入到「複試」當中,兩個人在導師的眼裡,乃至兩個人的自我的橫向比較當中,B同學都會相較於A同學要落後很多!因為,不論是在高校研究生招生考試中,還是在他們的導師印象分之中,A同學「985高校」本科畢業,在各方面綜合素質當中,都會優於B同學!像這種看重「本科學歷」,在很多在讀研究生的讀研過程中,都是不可迴避的問題!

所以這個時候,「本科學歷」成為了「金」!而「研究生」學歷卻只是「銀」!

而到了「博士」階段,同樣與「本科」晉級「碩士」面對的問題一樣,讀博期間,你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本科是在那兒讀的?」、「研究生又是在哪兒讀的?」,說白了,在學校招錄環節,哪怕選導師環節,乃至最後的畢業就業時,這些都是不可迴避的,「本科」是起點最具有「含金量」,「研究生」是中端衝刺,都需要「學校實力」為你做背書!這個時候,本科任就就是「金」,碩士就成了「銀」,博士自然而然就成了「破洞爛鐵」!

當然,「金本科」、「銀碩士」、「破洞爛鐵讀博士」,並不是所有人的學歷生涯需要面對的,如果有的同學,一路「清華北大」,本科「清華北大」,碩士「清華北大」,博士繼續「清華北大」!那麼這樣的學歷「鄙視鏈」,你當然可以視而不見!但是,對於大多數「本科學校」並不好的同學們而言,這條「學歷鄙視鏈」是他們整個學歷生涯,都不可迴避的問題!

我是鄉村教師看世界,感謝各位讀者的閱讀,如果您覺得此文對您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關注、評論、轉發、收藏!

相關焦點

  • 淺談留學圈鄙視鏈
    出生在國外的看不起來小學過來讀書的,小學出國讀書的看不起來初中出國上學的,初中出國讀書的看不起出國讀高中的,出國讀高中的看不起來讀預科的的,來讀預科的看不起出國讀本科的,讀本科的看不起來讀研究生的,出國來讀高中的和本科的,娛樂活動較多出國讀研究生和博士的課業重,娛樂活動少,好多隻學習不玩的。
  • 「對不起,你的第一學歷不是本科」「可我碩士博士均是名校!」
    每年畢業的大學生人數也是在不斷增加,面對就業,競爭愈演愈烈,以至於很多單位在招聘時,對學歷有一定的要求。為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很多人選擇繼續升學,從專科升本科,本科升碩士,碩士升博士,總是在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 學歷鄙視鏈存在嗎?海外留學鄙視鏈也有?
    學歷鄙視鏈真存在嗎?學歷鄙視鏈是真實存在,留學學歷鄙視鏈,留學國家鄙視鏈也存在,鄙視鏈:1.美國2.英國3.加拿大4.澳大利亞5.德國6.法國,最慘的是法國明明留學性價比高,連韓國等國家都比不過,法國擁有65個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四)和14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二),但是偏偏法國留學含金量不怎樣,連國家的留學獎勵法國的名額是所有留學國家最少的。
  • 在HR圈流行的學歷鄙視鏈:邏輯粗暴,卻普遍適用
    HR在招人時,確實需要對應聘者進行多方面的比較,但如此簡單粗暴地區別對待985大學生和非985大學生,還是讓我們看到由比較衍生出的鄙視,再催生出一個普遍適用於招聘領域的學歷鄙視鏈。  往深了說,這條學歷鄙視鏈何嘗不是成功學的又一種濫俗體現。  我們以名校為榮,父母以名校為榮,企業也以名校為榮!  比如清華北大,在一般人眼中就是高薪、成功的代名詞,在企業那兒則等同於不可多得的優秀人才。  一人考上清華北大,則是光榮耀主的要大宴四方的稀釋。
  • 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四者到底有何區別?
    但是你真的知道本科、碩士,博士,還有博士後這幾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嗎?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 在很多大城市裡,有一個本科學歷是最基本的條件,很多公司的招聘要求都是本科起步。 在大學四年裡,只要不逃課不掛科,基本上就能拿到本科畢業證,這時候有些人覺得學歷低,就會選擇考研。
  • 本科、研究生、學士、碩士、博士什麼關係,及如何申報
    本科、研究生指的是學歷,學士、碩士、博士指的是學位。大學本科畢業會授予學士學位,學歷為本科,相當於古代的秀才,同時你也可以繼續考取研究生。想要獲得本科學歷,你需要通過高考環節,再進行考大學志願填報。報考大學每個人可以填報多個志願,有的省份每個批次能填報5個,有的新高考省份最多能填報96個,可以給考生足夠多的選擇機會。
  • 提升碩士學歷,有哪些途徑?
    如果你在二線以上的城市工作,尤其是北上深廣四大一線城市,當然學歷越高越好,如果不去體制內,事業單位,大型央企和國企,或者研究所,一般碩士學歷就足夠了,讀者說,博士不能讀了嗎,當然可以讀,只要你自己喜歡,以及家人支持就行,只是想表達,博士讀出來,如果不去上面說的幾個地方,以及數一數二的大公司,怕你高不成低不就,對於剩下的公司,有個碩士學歷足夠了,剩下靠你的能力了。
  • 活在留學鄙視鏈的底層是怎樣的體驗?
    回答裡往往是一群歐美留學生,為了自己的母校和地區,與其他人吵得面紅耳赤,鄙視鏈大致如下:常春藤的看不上北美其他學校;北美留學的,鄙視英國留學的沒考過GRE;英國的,鄙視北美和歐洲其他國家的都是村炮兒;等歐美圈撕得差不多了,再合起夥來鄙視土澳。
  • 留學生鄙視鏈大全
    坊間早有傳聞……「看英劇的鄙視看美劇的,看美劇的鄙視看日韓劇的,看日韓劇的鄙視看港臺劇的,看港臺劇的鄙視看國產劇的……疫情前是步數高的鄙視步數低的,疫情期步數低的可能已經拉黑步數高的了」由此觀之,生活中的鄙視鏈無處不在
  • 留學鄙視鏈真的存在嗎?就業版高校鄙視鏈又是什麼?
    非211、985本科,在國內考研也不免會受到「出身歧視」?很多人認為世界排名300左右的香港某大學都勝於赴英非G5大學讀研?求職者說hr都認為一年制大英國協教育下的碩士很水,認可度極差?在國內985>美國>香港>英國>其它的留學鄙視鏈,這樣的留學鄙視鏈是真實存在的嗎?不是!不是!不是!
  • 從國內學歷鄙視鏈談談留學生從海歸變成「海叄」的三個真正原因
    ,而且國內企業對歐美澳等國的1年制碩士研究生含金量一直保持著懷疑態度,國外院校的名字還五花八門弄得一般的HR還不一定都知道,這也就導致他們更願意選擇國內知根知底的院校應屆畢業生而不是花更多時間去審核留學生的學歷真偽與能力問題。
  • 博士和碩士待遇差不多,為什麼還有人讀博?
    提要:博士和碩士待遇差不多,為什麼還有人讀博?本人也恰恰今年畢業,對於目前的工資待遇狀況還是有些了解的。如果單純地從事業單位的工資水平看,碩士和博士入職的工資待遇確實差不了太多,這也不禁讓人懷疑難道讀博真的無用了嗎?
  • 讀大學的人越來越多,本科學歷真的爛大街了嗎?
    依舊是中堅力量 專科學歷爛大街,本科依舊是中堅力量!覺得本科不夠,你可以考研!但是百分之九十的工作,專科就夠用! 你不用質疑自己的努力和學歷!!本科學歷是你的敲門磚!社會經驗才是最重要的!當然,本科分全日制和第二學歷!希望你了解。
  • 「不好意思,我們只看第一學歷」,網友:985碩士也不值錢嗎?
    而當很多應屆的本科畢業生,和應屆的碩士、博士研究生一起競爭工作崗位時,則顯得更加明顯,除非個人能力十分強大,一般來說,單位會選擇學歷層次較高的應聘者。其次,是對於用人單位來說:隨著研究生的增多,用人單位對於招聘的條件也有所改變和調整。
  • 遠程教育學歷能讀博士嗎
    遠程教育學歷能讀博士嗎 2020-12-15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ceici/
  • 本科學歷造假,中南大學追回丹邦科技董事長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
    圖源:圖蟲創意芥末堆訊 2020年12月30日,中南大學研究生院官網發布《關於追回劉萍博士研究生畢業生證書的決定》《關於追回劉萍博士學位證書的決定》。其中明確寫道,經查實,劉萍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該校博士研究生時所提交的本科學歷證書、學士學位證書造假,違反國家招生規定,決定追回劉萍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學位證書,並報教育行政部門宣布證書無效。2021年1月5日晚間,新京報記者為此事致電劉萍詢問中南大學撤銷其博士學位一事,劉萍掛斷電話。同日晚間,記者致電中南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劉光連,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 公安部招了114人,基本全是碩士和博士,學歷還是很重要!
    公安部在2018年一共錄用114名,人數可以說是比較多的了,且所有人都具有本科及以上的文憑。就學歷層次來看,幾乎全是都是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只有十位是本科生,在此輪招聘中,可見公安部對於學歷層次存在很高的要求,但不是完全嚴格,因為也招了十位本科生。
  • 專家:破解「學歷鄙視鏈」需企業HR更「內行」
    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學位,為何國家認可而用人單位不認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如何提高?人民網強國論壇邀請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進行解讀。儲朝暉:一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裡面新發展的一種類型,社會上了解不足;二是,從歷史上看,非全日制本科、非全日制中專、函授等,相對來說社會認可度都比全日制教學低一點,現在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認可度不高是過去這樣一種觀念的延續;三是,從目前實際來看,大學在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教學、學習考核上是有差異的,相對的比全日制標準放得寬一點。
  • 碩士、博士和博士後有什麼區別?
    首先,要區分一點的是,碩士、博士和博士後中,只有碩士和博士屬於學位,而博士後屬於工作經歷。換言之,我們平常所說的高學歷,只射擊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兩種。通俗地講,一個人,書讀到博士研究生畢業,其實就已經到頭了。
  • 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看完竟然無言以對
    碩士和博士又有什麼不同?這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對於這個問題的說法也有很多版本,我們挑選了幾個比較經典的版本,以期能和大家一同探討。 學生版 這裡我說的不是上世紀50年代的本科畢業生,而是指有了博士生教育以後的本科畢業生。 碩士畢業生終生從事其碩士專業的比例會高一點,約15%。而博士畢業生以博士專業為終身職業的人數應不低於三分之二,低於這個標準則說明博士教育本身不成功。也可以說明研究生教育特別是博士生教育的性質是專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