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博士和博士後有什麼區別?

2020-12-27 騰訊網

首先,要區分一點的是,碩士、博士和博士後中,只有碩士和博士屬於學位,而博士後屬於工作經歷。換言之,我們平常所說的高學歷,只射擊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兩種。通俗地講,一個人,書讀到博士研究生畢業,其實就已經到頭了。

碩士,是順接於本科之後的研究生學位。對於碩士而言,一般分為學碩(學術碩士)和專碩(專業碩士)等兩種,其學制一般為2-3年。學碩學制長一些,基本都為3年,有些專碩的學制則為2年。近幾年,隨著社會對於提高碩士培養質量的呼聲越來越高,一些專業碩士的學制也逐漸調整為3年。作為研究生的起始學習階段,碩士研究生與本科在學習內容上有巨大的差別。對於本科生而言,課程教學是其學習的主要內容。因此,傳統的考試成績也成為本科生的重要評價指標。在學術研究方面,本科生雖然也有所涉及,但在其學習內容中佔比甚少,只是在其大學四年級的畢業設計時可能有所涉獵,且淺嘗輒止、點到為止。然而,對於碩士研究生而言,其學習內容考試則主要在於課題研究,同時兼顧適量的專業課程學習。以學術型碩士為例,其三年的學習期中只有一年的時間用於修學分、學習各種專業必修、選修課程。在其餘兩年時間內,碩士研究生主要跟隨導師開展課題的研究工作。也就是說,學術研究是一個碩士研究生的主要學習任務。因此,對於一個碩士研究生的評價,除了第一年的學習成績以外,更為重要的在於對其學術研究成果的衡量,如發表文章、所申請的專利等成果的質量和數量。同時,學習任務的差異也導致碩士研究生與本科生在學業管理上差別甚大。本科生的日常學習和管理屬於班級管理的形式,即一個班級的學生因為學習同一個專業而具有相同的學習模式——大家都面對同樣課程設置以及專業課老師。然而對碩士研究生的學業管理則屬於導師負責制,即碩士研究生的絕大多數的學習任務的指導、責任及其畢業等諸多學業方面的相關事宜都歸屬其導師全權管理。

博士是碩士之後的順接學位,也是一個人能拿到的最高學位。與碩士研究生想比,博士研究生的學習更加側重於學術研究。雖然在學習內容上也要求博士研究生修一些必要的課程,但是充其量也就一個學期的學習而已,而且所學習課程的數量也非常有限。這就意味著,博士研究生絕大多數的時間都要集中於學習研究之上。由於這種學習模式,博士研究生的畢業要求也極具學術研究的特色——除了必須的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以外,絕大多數的畢業生被要求發表一定數量和檔次的學術論文。同時,這種學術性質的學習也導致博士研究生達到畢業要求所需要的學習時間無法準確界定。因此博士研究生的學業時限彈性很大,在3-6年之間。由於畢業要求高、招生數量少、學習難度大,博士研究生的「含金量」要高於碩士研究生。雖然兩種研究生都屬於導師負責制下的學習,碩士研究生明顯地對於導師指導的依賴性更大。而對於博士研究生而言,學習上最大的難度在於,其學習更強調自主性。導師雖然也給予必要的指導、要求和支持,但是博士研究生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規劃學習進度、去面對和解決學習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換言之,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屬於「導師推動學生」。而對於博士研究生而言,則更多的情況下「學生要推動自己去努力學習」。由於兩個階段的學習要求和標準存在巨大差別,博士研究生的學習較碩士而言難度提高很大。

博士後並非學位,而屬於工作經歷,但是其工作性質與博士學習類似,仍然為學術研究,只不過這種學術研究更為獨立而已。對於博士後,以往有種說法為,這種工作經歷的目的是為了應付博士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的窘境。其實不然。雖然不乏有因為這種窘迫而去做博士後的情況,現在絕大多數博士做博士後的目的是為了給自己學術研究更好的發展而奠定基礎。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博士後的研究領域要與自己的博士階段有所差異。這就導致博士後人員可以有機會在一個新的研究領域開始更為獨立的研究工作。一方面,這種經歷利於以後獨立科學研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也可使博士後積累更多的學術研究經驗。因此,博士後可以被視為學生與獨立科研工作者之間的過渡。

對於問題中所提出的女生讀到什麼程度最合適。個人認為,讀書與性別沒有什麼關係。較早的時候,可能存在對於高學歷女性的一些歧視,因此有所謂的「滅絕師太」等非常不雅、不敬的形容。現如今,隨著社會的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隨著高學歷人才的逐漸普及,對於性別的歧視已經煙消雲散了。因此,書讀到什麼程度最合適,其實與個人的想法有關。個人認為,讀書不是一個人唯一的發展道路。不能「唯讀書論」,不能「高學歷至上」。無論在校園內外,人的一生其實都需要不斷學習、充實。社會更是一所大學校。因此,讀書到何種程度,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喜好以及個人職業規劃的需求。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如果喜歡、如果需要,不妨多讀一點。否則,工作也很好。

相關焦點

  • 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四者到底有何區別?
    而現在人們生活、教育等各方面的條件都提升上去了,能考到大學的人越來越多,每年大學生畢業人數都有幾百萬人,競爭壓力非常大,找工作非常難。 因此有很多人會選擇繼續深造,考研究生、博士生。 但是你真的知道本科、碩士,博士,還有博士後這幾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嗎?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
  • 博士後與博士的區別是什麼?
    博士後與博士之間有哪些區別?博士後的待遇好嗎?很多小夥伴對博士和博士後的區別不太了解,為此小編專門整理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了解,讓我們一起來看吧。1、博士後與博士區別博士和博士後,不是一個概念,前者是學位,後者是工作。博士是最高學位,博士後不是學位,是博士才能做的臨時工。
  • 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看完竟然無言以對
    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底有何區別?碩士和博士又有什麼不同?這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對於這個問題的說法也有很多版本,我們挑選了幾個比較經典的版本,以期能和大家一同探討。 學生版
  • 本科、研究生、學士、碩士、博士什麼關係,及如何申報
    今天趙益老師給大家縷一縷這些名詞的關聯和區別。本科、研究生指的是學歷,學士、碩士、博士指的是學位。大學本科畢業會授予學士學位,學歷為本科,相當於古代的秀才,同時你也可以繼續考取研究生。想要獲得本科學歷,你需要通過高考環節,再進行考大學志願填報。
  • 研究生、碩士生和博士研究生,有什麼區別?985學姐告訴你
    從含義上來說 研究生是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統稱,所以,研究生包括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咱們平常習慣把碩士生說成研究生,這是一種不嚴謹的說法。 碩士生只能說是攻讀碩士的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是讀過碩士、博士的研究生。
  • 新會區再添一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省級博士工作站
    )江門行暨廣東省第六場高層次人才路演(大健康/鄉村振興專場)主題大會上,廣東芳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被授牌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新輝(中國)新材料有限公司被授牌廣東省博士工作站和廣東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 最難就業季,博士畢業出國變難,國內高校50萬年薪挽留優秀博士後
    年薪50萬招博士後隨著疫情的影響,2020年被稱為最難就業季,繼2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後,4月份科技部又在官方文件中透露了擴大博士後崗位規模的消息,2020年有874萬應屆畢業生、341萬考研生,而面對疫情,大部分企業發展停滯
  • 教育學碩士、博士招生簡章
    學習形式:授課形式:課程學習全部在卡威迪國立大學完成,利用國內寒暑假時間,每年赴菲集中學習2次,每次6-8周,英文授課,中文翻譯輔助教學;學制:碩士學制1.5-2年,博士學制2.5-3年,正式註冊為全日制碩士或博士研究生,學籍由卡威迪國立大學統一管理;入學率、畢業率:參照歷年入學及畢業情況,入學率和畢業率為100%;學位獲得:學員完成指定課程
  • 漲知識丨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有什麼區別?
    考研和保研的同學或許都曾陷入短暫迷茫,不清楚自己到底能考到什麼層次的院校,確定選擇後,又不知該如何著手準備,甚至有些讀研常識也不是那麼清楚。比如:我是選擇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二者有什麼聯繫?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又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 一盤兒紅燒肉告訴你本科、碩士、博士的區別
    1本科論文 第一章,紅燒肉的定義和類型;第二章,各種紅燒肉區別和特點;第三章,東坡紅燒肉的具體特點;第四章,烹製東坡紅燒肉的主要問題和對策3博士論文 序言:歷史中豬肉食譜的文獻綜述、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不足和問題。
  • 在交大讀博士後是啥體驗?這位博士畢業於劍橋的美國小夥這樣說!
    交大的大門一直向全世界各界的人才敞開, 在交大做博士後是種什麼體驗?今天,這位劍橋大學來的,博士小哥哥給你答案!從英國劍橋大學博士畢業後,Janosz Dewberry做了一個重要的抉擇:到上海交通大學繼續做博士後研究。
  • 最高薪酬超百萬招博士後,高薪背後的是人才和科研的競爭!
    此次蘇州大學招收博士後,招收條件要求在國(境)內外取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人才緊缺領域具備突出科研能力者年齡可適當放寬;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學術研究潛力。博士後在站時間三年。
  • 博士和碩士待遇差不多,為什麼還有人讀博?
    提要:博士和碩士待遇差不多,為什麼還有人讀博?本人也恰恰今年畢業,對於目前的工資待遇狀況還是有些了解的。如果單純地從事業單位的工資水平看,碩士和博士入職的工資待遇確實差不了太多,這也不禁讓人懷疑難道讀博真的無用了嗎?
  • 「985」出逃銀行,博士後任職街道辦,基礎崗聚博士,什麼情況
    比如杭州市餘杭區的街道辦事處,清一色清華北大碩士博士。一個區區的街道辦事處?用得著這樣的人才嗎?在我們大家的印象中,街道辦是大爺大媽的天下,是老年活動場所,好像沒有什麼需要特別的才華去處理街道辦事處的事物。但是現實就擺在眼前。有諸多網友評論:這真是一個魔幻的世界。在震驚過後,我們不禁發出疑問,這種高學歷的人才不應該是去叱詫風雲?
  • 學歷和學位,傻傻分不清楚?一文讀懂學歷學位的區別與聯繫!
    學歷和學位到底是什麼意思?兩者有什麼區別?又有什麼聯繫?這些看似常用的詞,你真的懂嗎?如果不太清楚的話,請往下看:什麼是學歷?學歷是指人們在教育機構中接受科學文化教育和技能訓練的學習經歷。學歷註冊證書分畢業證書和結業證書兩種。什麼是學位?學位是標誌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學術水平達到規定標準的學術稱號,分學士、碩士、博士三級。
  • 研究生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的區別,考研該如何選擇?哪一個更好?
    研究生們將共同面對這樣的問題,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的區別是什麼,哪一個比較好?在這裡,我們將分析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的不同。一是培養目標不同。專業碩士:就業導向,注重實際應用。學術碩士:正如其名稱所示,學院注重學術導向,注重理論研究,培養了一大批教學和科研方面的專家。二是教育體制不同。專業碩士:學制一般為2年。學術碩士:一般學制3年。三是內容上存在差異。
  • 什麼是專碩和學碩,二者有何區別?
    眼下,又到了研究生複試面試階段了,可面對考研,還是會有很多想考的同學會問,考研到底什麼是專碩,什麼是學碩?這二者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到底哪個比較好?所謂的專碩也就是專業碩士的簡稱,所謂的學碩也就是學術碩士的簡稱。
  • 應屆碩士被建議授予博士學位 "破格"有何不可?
    「就研究生培養而言,碩士生和博士生有著明顯的標準區別,博士生要求有世界眼光、在理論上有獨到之處。相較於人文學科,理工學科碩士生達到這個標準的可能性更大。」程方平說,因此「破格之門不能輕易關閉。這也是為了鼓勵更多學子通過超越常規的學習規劃實現充分發展的途徑之一」。
  • 本科北大,碩士劍橋,博士芝大!如此優秀的他,竟倒在了……
    「唉,」軼然長嘆了一聲,擺了擺手,「沒意義,你說,出去逛逛能讓我申上博士嗎?」我漲紅了臉,不知道說什麼才好。是啊,除了等到明年的申請季,還有什麼法子能讓他申請上博士嗎?在軼然一言不發地開始切起白菜,炒起五花肉的時候,我也在一旁靜靜地思考著博士對於他、對於許許多多的中國留學生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記得從上小學開始,每當父親問我今後要不要讀大學,我就會說,不僅要讀大學,還要讀碩士。「那讀完碩士呢?」
  • 學歷和學位的區別,原來學位比學歷還重要
    什麼是學歷?什麼是學位?這兩者相差一字之差,經常被大家混為一談。所以小編這邊詳細地把兩者的概念及區別說明清楚,望大家讀完能了解,區分兩者。為什麼我會寫學歷和學位的區別呢?今天,我的同事教育者接聽到個電話,對方一直把學歷和學位混淆,而我的同事只是回答道:「兩者不是一個東西,學位不是學歷。」可能介於自己講解不清楚,也沒有過多的解釋區別。所以,我覺得生活工作上有打交道需要了解清楚。什麼是學歷呢?學歷是人們在教育機構中接受科學文化教育和技能訓練的學習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