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河豚不需要「拼死」,這麼吃就能保障安全

2021-02-07 全民較真-騰訊新聞



中國已經有條件地放開了養殖河豚的生產經營。食用河豚的安全性,在「規範的條件」下可以得到保障。

河豚有很多種,並不是所有河豚都有毒。中國人工養殖的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已經被證實「毒性非常低,甚至達到無毒級」。

避免吃野生河豚,避免選購品種不明、養殖條件不明、加工技術不明的河豚,去正規的餐廳,吃養殖的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通過審核備案的企業出產的半成品河豚產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規避風險。

雲無心

食品工程博士



河豚(規範名稱是「河魨」)是一種著名的美食,在中、日、韓等國家,對愛吃的人,尤其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不過河豚有毒,據說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在吃了河豚之後,說了一句:


「據其味,真是消得一死。(甚至值得為了河豚這一口美味去死。)

在一些資料中,也把河豚列為「有毒食物」,網上隨手一搜,就會看到下面這樣的描述:



在1990年,當時的衛生部發布了《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裡面也寫明「河豚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在此後的二十多年中,買賣河豚就是違法行為。


從2016年到今年4月,農業部等相關監管機構陸續「有條件放開」了養殖河豚的生產經營。這意味著,食用河豚的安全性,在「規範的條件」下可以得到保障。


對於消費者來說,怎樣才能安全地食用河豚呢?


這得先從河豚毒素說起。

一、河豚毒素確實很毒


毒素是河豚最後的自衛手段,主要分布在卵巢、內臟、皮膚等部位。


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毒劑,毒性約為砒霜的70倍。而且,這種毒素能夠抵抗高溫,經過加熱的毒性反而更強——這也就意味著,烹煮並不能破壞其毒性。


因為吃河豚中毒的記錄很多,尤其是日本。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的河豚中毒事件,每年估計多達200起,死亡率高達一半。


在中國,雖然相當一段時間內,禁止河豚上市交易,但「偷偷吃」的情況並不罕見,因此,也會不時看到「X地市民吃河豚中毒」的新聞報導。


生氣的河豚


二、但並非所有的河豚都有毒


河豚毒素並不是河豚自己產生的,而是來源於一種叫做「河豚毒素假交替單胞菌」的細菌。


一般認為,河豚體內出現毒素有兩種可能的機理:


一種,是被動富集


一方面,「河豚毒素假交替單胞菌」產生的河豚毒素溶解到水中,沉積到浮遊生物的屍體上,另一方面,細菌自身也會寄生於浮遊生物上。這樣一來,毒素就進入了食物鏈。而河豚處於食物鏈的較高位置,對於河豚毒素有很強的富集效應從而獲得了毒素。


另一種,是主動積累


意思是,河豚會有意讓「河豚毒素假交替單胞菌」寄生在自己體內,利用它提供毒素來進行防衛。


一隻被海豚頂撞的河豚


話說回來,河豚並不是一種「魚」,而是泛指魨形目中若干個科所屬的魚類。


河豚共有一二百種,在中國大概有四十多種。不同種類的河豚體內產生(或者富集)毒素的能力不同,在身體各部分的分布也存在較大差異。


比如日本有一些河豚,毒素主要存在於內臟,經驗豐富的職業廚師能小心仔細清除內臟而避免毒素沾染魚肉。也就是說,吃這種河豚是否安全,主要取決於廚師的本事。


再比如,中國和美國佛羅裡達東岸有一些河豚,渾身都是毒素,怎麼處理都無法去除,只要吃就會中毒。而在佛羅裡達東岸北部以及日本還有一些河豚,就不含有毒素,可以安全食用。

了解這些之後,就會發現:


如果挑選特定的河豚種類進行人工養殖,對飼料和水域進行良好的監控,避免河豚毒素細菌的生長,也就能夠避免河豚體內產生毒素。


實際上,中國解禁的兩個品種——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就是如此,在人工養殖的條件下已經被證實「毒性非常低,甚至達到無毒級」。這樣的河豚,食用中毒的風險非常低了。


三、怎樣能夠放心吃河豚



說了這麼多,「吃貨」們最關心的,還是「怎麼能夠放心吃河豚」。


如果是來源不明的河豚——比如品種不明、養殖條件不明、加工技術不明,那麼也就有比較大的風險。


但滿足以下4條的河豚,吃起來會安全許多:


1. 必須是養殖的;

2. 只能是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

3. 只能交易半成品,不能是鮮活狀態;

4. 經營企業必須經過審核備案。


這些嚴格的監管措施,是在「本來安全性已經相當高」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安全係數。對於消費者來說,去正規經營的餐廳吃養殖的河豚,可以認為跟其他的水產品一樣安全了。

至於一些「美食獵奇者」追求的「野生河豚」,風險當然會更高。好在野生河豚在市場上賣得很貴,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很少存在「誤食野生河豚」的風險。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平臺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魚膽有毒?

鯰魚籽有毒?

河豚比其他魚肉更鮮美?

海豚會用河豚來過「毒癮」?

河豚會有可能被自己毒死?



掃碼關注我們,健康知識在手


相關焦點

  • 饕餮中國︱何以「拼死吃河豚」
    郭曄旻 | 文「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吃了河豚,才知道做人還是值得的。」
  • 在松江吃河豚刺身,我一定去這家店!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等了26年,河豚終於能吃啦!連蘇東坡都「拼死」吃的河豚,走在吃貨前端的吃貨們,還不趕緊來嘗鮮!☟文末有福利哦~不要問我會不會中毒!答案是:絕對不會!少了保護內臟的肋骨,自然就需要有堅硬的肉體來保護自己啦。河豚刺身最經典的吃法,是用筷子輕輕夾起1片河豚肉,蘸著小蔥就著柚子醋吃。吃河豚火鍋,最講究的就是吃出河豚的鮮味,所以鍋底只用了昆布~昆布本身味道清淡,所以會儘量保證菜品的原汁原味,還帶有蛋白、碘等很高的營養價值。
  • 【吃貨】大膽吃河豚的夥計,戳開這裡看看!
    ,食了河豚百魚無味」「一朝食得河豚肉,終生不念天下魚」。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長江下遊的吳越地區便盛產河豚。河豚於此時,貴不數魚蝦」。這首詩告訴我們,至少在宋代城市中的知識階層,吃河豚已成風氣了。甚至在沒有真河豚的情況下,還創造出了「假河豚」,具有河豚的樣子和味道,聊以過癮。此事在《東京夢華錄》中有詳細記載。
  • 如何安全的吃掉一隻河豚?
    春光明媚,遊人踏青江南,倘若不嘗回刀魚、不吃回河豚,就好比去美國沒到紐約、去北京沒登長城、去新疆沒遊天池一樣,無論如何都是一件憾事。筆者是土生土長的江南人,吃魚蝦長大。在兒時的記憶中,河豚並非稀罕物,集鎮農貿市場有很多從長江捕撈上來的野生河豚,價格不貴,一斤也就八、九元錢。但因河豚體藏劇毒,一般人不敢買回家吃。
  • 周一談資 | 拼死也想一試的河豚,到底有多好吃?
    只是「河豚」這個叫法流傳久了便積非成是,就像「熊貓」之於「貓熊」一樣,知名度反而在正名「河魨」之上了。為了閱讀起來方便,下文還是姑且寫作「河豚」。眾所周知,河豚有個奇怪的技能,就是可以從一隻嚴肅的魚瞬間變身為一隻萌萌的皮球。
  • 漳浦一男子吃河豚中毒!病情危重,搶救了兩天兩夜才醒來……
    在閩南地區一直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
  • 有毒別吃!貨車側翻10頭有毒河豚被村民撿走
    現場民警看到一輛鄂A牌照的小轎車停在超車道上,一輛鄂A牌照的越野車停在應急車道內,車輛受損嚴重,而一輛大貨車側翻在高速公路外的護坡上,民警在現場一面指揮車輛安全通過,一面對事故情況進行調查。高速交警做好事故現場的安全防護後,對翻下高速公路的大貨車進行清理,貨車上裝載的全是白色泡沫箱,泡沫箱裡面是鮮活的鰱魚、鱖魚、鱸魚,民警在對兩個破損的泡沫箱進行清理時,驚訝地發現箱子裡有毒河豚。
  • 被「禁」26年河豚有條件放開,崑山人知道怎麼吃嗎?
    說起河豚魚,大家或許和小昆一樣總是帶著百感交集的情緒,「拼死吃河豚」這句話更深深表達了吃貨勇猛的心。《通知》規定,養殖河豚經過加工企業按照一定步驟進行加工、包裝並打上可追溯碼後,可以進入流通環節。加工河豚的企業則需要經過考核並在農業部備案。河豚活魚和未經加工的養殖河豚整魚仍在禁止銷售範疇之列。
  • 廈門女子才吃了兩口河豚肉 胸悶手麻險些喪命
    原標題:河豚清洗不乾淨 女生才吃兩口魚肉險些喪命廈門網(微博)訊(文/圖廈門日報(微博)記者何炳進)24歲的小林沒想到,吃兩口河豚肉就險些要了她的命——吃了河豚肉僅十分鐘就身體難受,當晚就住進廈門中醫院ICU(重症加強護理病房)。所幸搶救及時,目前基本無礙。昨日,記者走訪了解事件經過。
  • 刺身級河豚用來涮火鍋?河豚魚主題火鍋終於來杭城了!頂級吃貨必須安排!
    中國有各式各樣的火鍋,老北京羊蠍子火鍋、美蛙魚頭火鍋、椰子雞火鍋……但吃過這種霸氣豪橫河豚火鍋的就不多了。早在2000年前,就有中國人吃河豚的記載,為嘗一口鮮,拼死吃河豚。現在的河豚個個都是有身份證的,再也不用擔心有毒了。
  • 籤《馬關條約》時,日本人給李鴻章吃河豚魚,是為了害他?
    伊藤博文沒有說謊,河豚魚確實是山口縣馬關(今下關)的特產,只不過他話只說了一半,當時很少有人吃,因為只要吃了內臟等含毒部位必死無疑。從歷史來看,下關當時已經有200多年沒人吃河豚了。在日本,最早下令禁止吃河豚的人是豐臣秀吉。
  • 正是河豚欲上時|河豚魚是個神馬鬼?
    而日本人吃河豚,則有著從「秋天的彼岸吃到春天的彼岸」說法,河豚季是從每年9月到次年的3月,其中,10月初到次年的2月底是享用河豚的最佳季節。傳說中就算拼死也要吃的河豚魚,被譽為吃過就終生不念天下魚的河豚魚,可是,大家聽到河豚這兩字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是:有毒!
  • 男子吃河豚中毒身亡賣家被追責:「我不賣,是他偏要買的」
    男子吃河豚中毒身亡賣家被追責:「我不賣,是他偏要買的」——說這話的,是南通市一起案件的的被告人楊某。楊某從事水產生意,今年12月,他向被害人張某出售了河豚魚10餘斤。張某吃了烹食過的河豚魚後中毒身亡。楊某主動投案,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並且賠償了被害人經濟損失。
  • 河豚有毒,但鮮美無比,你敢吃嗎?
    河魨俗稱「河豚」,是硬骨魚綱魨科魚類的統稱,因捕獲出水時發出類似豬叫聲的唧唧聲而得名河"豚",另有氣泡魚、吹肚魚、河豚魚、龜魚、艇鮁魚、肺魚等稱呼。河魨大部分生活在海中,但在淡水及海、淡水匯合處也可發現。
  • 這家河豚火鍋有身份證!我要第一個衝去吃!
    哼,一不小心「氣成河豚」火瞭然eeeeer暖心の河豚小火鍋,你吃過嗎?本文福利憑此文章,【無界釜】福利6.8折!河豚小火鍋,yummy!,有一種火鍋沒次過那就是——吃河豚?☟☟☟「食得一口河豚肉,從此不聞天下魚」「不吃河豚,焉知魚味?吃了河豚,百鮮無味」「今朝不食河豚肉,平生枉來世上走」……
  • 正是河豚欲上時|揚中萌豚又火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來翻牌子了!
    揚中人自古吃河豚河豚不毒揚中人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就開始食用河豚,也知道河豚有毒。然而,吃河豚的歷史卻一直延續至今,並流傳到了日本、韓國等近鄰。日本的俳句裡寫河豚的味美可解失戀之苦,中國民間則有「拼死吃河豚」的俗話。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長江下遊的吳越地區便盛產河豚。吳王成就霸業後,越王勾踐奉上美女西施,一日,夫差擁西施於懷,正逢品嘗一條河豚,其豐腴鮮美、入口即化的感覺,不知該如何形容,隨口說道:「愛姬玉乳可比之!」從此以後,人們便將河豚最美味的魚白稱之為「西施乳」。
  • 這種魚毒性極強,0.0005克就能致死!千萬別亂吃
    在眾多魚類中長相可愛的「河豚」深受大眾喜愛關於河豚,素有「一朝食得河豚肉,終生不念天下魚」的說法但在美味的背後卻隱藏著不小的安全隱患生活中河豚中毒事件時有發生甚至有人因此喪命那麼河豚中毒到底是怎麼回事?
  • 人間美味數河豚
    ;孔子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民以食為天,自古烹小鮮之偉才不少,享美食之詩文何多,文壇唱和,每每留下佳話。在範仲淹飯席上,有人繪聲繪色地講起河豚這種美味,引起梅堯臣極大興趣,寫下《範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其狀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忿腹若封豕,怒目猶吳蛙。河豚鼓腹如肥豬,眼睛似怒蛙,難道最美味的東西,其狀都是可怪的?
  • 一秒穿越京都,河豚料理好美味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河豚的美味,讓無數饕餮趨之若鶩,其中日本的河豚料理尤為出名。今日,在朋友的帶領下,發現這家足不出戶就能吃到正宗的河豚料理的寶藏店鋪-福谷吉魚河豚.鍋物料理。「福谷虎豚王牛肉鍋」鍋底可以選擇膠原濃湯或昆布濃湯,者都想吃的我還深深的糾結了一下,最後我選擇了膠原濃湯鍋底。鍋底端上來,服務生就叮囑先喝湯,湯色濃白,湯頭鮮美,還微微帶點胡椒粉的鮮辣,一人兩碗。
  • 為何這魚一言不合就鼓起腮幫子來,河豚:愛我,你怕了嗎?
    所以,吃河魨時,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句話:拼死吃河魨。中國河魨最為常見的是暗紋東方魨,日本食用的河魨則為體型更大的虎河魨。野生河魨因為身帶劇毒,讓食客們望而卻步,而養殖河魨的出現則讓更多人可以一飽美味。在人工環境中長大的河魨,因為無法接觸到含有毒素的海藻而幾乎無毒,大可以放心食用。